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编辑部

2023-02-14 22:1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编辑部

是事业单位性质,隶属于机关下设的专门报社。
《中国新农村》编辑部是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以大造社会舆论、大力推动新农村建设为己任,面向全国各级党政机关、农村各级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和农村工作者的一份综合性专业性强势期刊,由中国新农村出版集团主管、中国新农村建设联盟促进会主办;中国农村工作研究协会、中国三农产业联盟协会、中国新农村品牌推进委员会协办。

詹慧龙的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研究员

主要科研成果和获奖成果:1、《现代化与农业新生代》,江西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996年8月,独立;2、《创造与人生》,江西省第五次青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0年6月,独立;3、《科研机构知识管理研究》,全国商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5年2月,第十;4、《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对策研究》,第五届中国农业推广优秀论文一等奖,2006年11月,第一;5、《科研机构知识管理研究》,中国农科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05年2月,第十;6、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利益主体分析,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第三届中国农业推广研究征文优秀论文三等奖,2002年1月,独立;7、《创造与人生》,江西省高校人事管理研究会第三届优秀成果一等奖,2000年6月,独立;8、江西省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教委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1998年5月,第二。发表的主要研究著作、论文和获奖论文:1、积极启动消费需求,确保江西经济持续增长,金融与经济1999年第5期,第二作者;2、关于发展永新县域经济的调查与思考,农村发展论从2000年第10期,独著;3、创造与人生,江西高校出版社1999年5月,主编;4、论现代农业信息技术在改造传统农业中的作用,国际农业信息专家协会中国分会论文集,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1年11月,第一作者;5、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利益主体分析,21世纪初中国农业推广发展研究,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2年1月,独著;6、现代生态农业,第三章:现代农业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中国农业出版社,路明主编2002年6月,第二作者;7、Analysis on the Key Factors of Making Use of Agricultural Sci-tech Information,China Agricultural Sci-tech Press2002年10月,第一作者;8、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供给与需求的信息学分析,中国科技论坛2002年6月(该文同时被人大复印资料《科技管理》专辑2003,3全文收录),第一作者;9、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信息障碍与对策,调研世界2003年1月(该文同时被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导刊》专辑2003,6全文收录),第一作者;10、论加入WTO后中国农发展的科技对策,中国博士后,季刊(第2期)2003年6月,独著11、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探讨,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年12月,第二作者;12、科研机构知识管理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2月,参编;13、《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对策研究》,第五届中国农业推广优秀论文集,2006年11月,第一作者。主持完成的课题1、科技部软科学重点课题子课题《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运行机制研究》,2000-20022、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子课题《农业知识管理与创新研究》,2003-20043、中国科协重大咨询课题子课题《中国新农村建设产业创业能力研究》,2006参与完成的课题1、科技部软科学重点课题子课题《不同地区农业推广模式研究》,20022、农业部重大研究课题《和谐农村建设研究》,20063、农业部重大研究课题《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研究》,20064、北京市发改委课题《农业科技推广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2003-20045、农业部建设项目国家标准《农业建设项目标准编制标准》,2005-20066、农业部建设项目国家标准《农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标准》2005-20067、农业部科教司课题《农业科研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研究》,20028、农业部计划司课题《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研究》,20069、农业部畜牧业司课题《中国苜蓿资源评价和综合利用研究》,2005-200610、农业部计划司课题《农业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可行性研究》,2004现主持的工作:《中国新农村建设信息网》运行管理;《农业工程技术·新农村建设》编辑部工作;农业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专家咨询组办公室工作。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子课题“村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投融资机制与模式设计”、农业部课题“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研究”、农业部与国家开发银行“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咨询课题”;农业部计划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工作机制及模式研究”、“中国农业区域发展战略研究”、“民族地区农业发展研究”、“部行合作投资机制、运行模式研究”、“农业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农业投入法》相关前期工作及重点问题研究”等课题,取得卓越成绩。

科学种养的期刊

《科学种养》杂志以面向三农、服务小康、帮您创业、助您致富为宗旨,以宣传农业新政策、传播农业新信息、推广农业新技术、展现农村新面貌、引导健康新生活为己任,设有专家课堂、致富典型、大田作物、林果花草、蔬菜栽培、庄稼医院、畜禽天地、水产世界、特种养殖、饲料配制、动物门诊、农业机械、储存加工、生态农业、农企风采、市场连线、农家乐园、海外视窗、互动平台、金盾新书等栏目,文章内容力求做到实用性、科普性、可读性相统一。我们将努力把杂志办成一本农家人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通俗读物,为创业者提供一个开眼界、长知识、学本事的科普课堂。2006年该刊编辑部被评为全国新闻出版行业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集体。办好《科学种养》杂志,离不开广大农民朋友、农村基层干部、农技推广人员的关心和支持。我们热忱地欢迎您到当地邮局订阅本刊。订阅全年《科学种养》杂志,可获赠30元金盾版图书(以邮局订阅凭证为据)。从本社直接邮购本刊,平寄免费,如需挂号,每期需加收订户2元挂号费。我们热切地期盼您为本刊赐稿。来稿一经刊用,即给您寄去稿酬和样刊。我们也愿意以优惠的价格为您的企业和产品作广告。诚信守法,是我们的庄严承诺,合作双赢,是我们的共同目标。2008年,贵州、四川、内蒙等省区(旗)组织和新闻出版部门从我社集中订购了两刊数万份,直接配发农村和城市社区,倍受读者好评。如果贵省(区、市)有意订阅《百姓生活》和《科学种养》杂志,请与我社郭先生联系,我社保证提供优惠价格和各种方便。如果订阅量在5000册以上可成为本刊协办单位,并在版权页上长期刊登单位名录。两本杂志也可以随时在当地邮局订阅(可跨年度订阅)。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省级期刊吗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由福建农林大学主管和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本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繁荣和发展学术为宗旨,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学风,为农业和发村发展服务。本刊主要报道有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兼顾刊载其他社会科学方面的学术论文,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本刊主要栏目有海峡论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哲学·法律等。主要读者对象为有关专业的高校师生,农村和农业经济研究、管理人员等。本刊自创刊以来,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影响力也不断扩大。2008年本刊影响因子为0.718,跃居全国农林医药院校社科学报第1名;2009年获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2009-2010),也成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2010-2011年)。同时本刊也获得多项奖励:(1) 2006年5月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第三届评优活动中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2)2006年被评为福建省高校优秀学报。(3)2010年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学报。(4)2010年本刊“海峡论坛”栏目被评为特色栏目。同时,本刊编辑部也被评为优秀编辑团队。2006年起改为双月刊,双月单5日出版,大16开112页。邮发代号:34-30。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