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4年5月,学院有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1个,校级研究所3个。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云南彝族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云南彝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团队、教师教育模式创新研究团队 校级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 、基础教育研究所 、地方民族文化研究所 馆藏资源截至2013年底,有馆藏纸质图书81.09万册,中外文纸质期刊1537种,数字电子图书52.216万册,数据库42个(其中购买12个),电子期刊10000余种。 学术期刊《楚雄师范学院学报》创刊于1986年,前身是《楚雄师专学报》是全国报刊索引核心期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
1.《试论孙炎的语言学成就》,《古籍研究》1987年第4期。2.《试论汉语委婉修辞格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1987年第6期。3.《中国现代史上的广东语言学家》(合作),《岭南文史》1988年第1期。4.《试论古汉语修辞中的层次性》,《淮北煤师院学报》1988年第4期。5.《“乡思”呼唤着“月夜箫声”--香港诗人杨贾郎〈乡思〉〈月夜箫声〉赏析》,《语文月刊》1988年第5期。6.《中国哲学思想在汉语辞格形成中的投影》,《营口师专学报》1989年第1期。7.《试论吴方言数词的修辞色彩》,载《语文论文集》,百家出版社,1989年10月。8.《试论黄遵宪的诗歌创作与成就》,《岭南文史》1990年第2期。9.《〈经传释词〉在汉语语法学上的地位》(合作),综合类核心期刊《复旦学报》1991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字学》19 年第 期转载。10.《〈西湖二集〉:一部值得研究的小说》,权威期刊《明清小说研究》1991年第2期。11.《情·鬼·侠小说与中国大众文化心理》,《上海文论》1991年第4期。1994年获“第一届全国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优秀论文奖。12.《点化名句的艺术效果》,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学语文》1992年第4期。13.《情真意绵绵,绮思响“雨巷”--谈戴望舒〈雨巷〉一诗的修辞特色》,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1992年第5期。14.《回顾·反思·展望--复旦大学组织全国部分青年学者关于中国修辞学研究的过去现状及未来的讨论综述》,《鞍山师专学报》1993年第4期。15.《语言美学发轫》,综合类核心期刊《复旦学报》1993年第5期。16.《汉语外来词音译艺术初探》,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1993年第5期。17.《论〈文则〉在中国修辞学史上的地位》,《鞍山师院学报》1994年第2期。18.《汉语外来词音译的特点及其文化心态探究》,综合类核心期刊《复旦学报》1994年第3期。19.《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评王希杰新著〈修辞学新论〉》,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1994年第4期。20.《试论赋的修辞特点》,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1995年第1期。21.《先秦时代中国修辞哲学论略》,《上海文化》1995年第2期。22.《试论汉语委婉修辞手法的范围》,《南昌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23.《关于中国修辞学发展的历史分期问题》,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1995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字学》1995年第10期转载。24.《王引之〈经传释词〉的学术价值》,核心期刊《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5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字学》1996年第4期转载。25.《修辞结构的层次性与修辞解构的层次性》,《延边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字学》1996年第4期转载。26.《两汉时代中国修辞哲学论略》,综合类核心期刊《江淮论坛》1995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字学》1996年第2期转载。27.《〈经传释词〉对汉语语法学的贡献》,《中西学术》第1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年6月版。28.《创意造言的艺术:苏轼与刘攽的排调语篇解构》,台湾《国文天地》1995年第11卷第6期(总第126期)。29.《旧瓶装新酒:一种值得深究的语言现象》,香港《词库建设通讯》1995年第4期(总第6期)。30.《改革开放与汉语的发展变化学术研讨会综述》,1995年11月《上海社联年鉴》。31.《〈经传释词〉之“因声求义”初探》,核心期刊《古籍研究》1996年第1期。1998年获上海市(1996-1997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32.《谐译:汉语外来词音译的一种独特型态》,《长春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33.《英雄侠义小说与中国人的阿Q精神》,台湾《国文天地》1996年第11卷第8期(总128期)。34.《论修辞的三个层级》,《云梦学刊》1996年第1期。35.《音义密合:汉语外来词音译的民族文化心态凸现》,《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36.《咏月嘲风的绝妙好辞--晏子外交语篇的文本解构》,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1996年第2期。37.《论汉语外来词音译的几种独特型态》,《雁北师院学报》1996年第4期。38.《触景生情的语言机趣--陶糓与钱俶外交语言解构》,台湾《国文天地》1996年第12卷第6期(总138期)。39.《〈语助〉与汉语虚词研究》,《平原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40.《关于〈声类〉的性质与价值》,核心期刊《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6年第6期。41.《论夸张的次范畴分类》,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1996年第6期。42.《新世纪中国修辞学的发展和我们的历史使命》,全国综合类核心期刊《复旦学报》1997年第1期。43.《论委婉修辞生成与发展的历史文化缘由》,核心期刊《河北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44.《清代语言学繁荣发展原因之探讨》,《云梦学刊》1997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字学》1997年第8期转载。45.《论中国修辞学研究今后所应依循的三个基本方向》,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1997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字学》1997年第6期转载。46.《80年代以来中国修辞学理论问题争鸣述评》,《黄河学刊》1997年第2期。47.《论委婉修辞的表现形式与表达效应》,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湘潭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48.《中国修辞哲学论略》,全国人文和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49.《论夸张表达的独特效应与夸张建构的心理机制》,核心期刊《扬州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50.《训诂学居先兴起原因之探讨》,载《语文论丛》第5辑,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6月。51.《语言美学的建构与修辞学研究的深化》(第一作者,与宗廷虎教授合作),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1997年第5期。52.《“夫人”运用的失范》,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语文建设》1997年第6期。53.《论〈马氏文通〉在中国语言学史上的地位》,《江苏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54.《论委婉修辞生成的心理机制》,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1998年第2期。55.《论孔子的修辞哲学思想》,《雁北师院学报》1998年第3期。56.《“水浒”现象与历史变迁》,《人民政协报》1998年4月27日第3版《学术家园》。57.《二十世纪中国现代修辞学发展的省思》,全国综合性社科核心期刊《社会科学》(上海)1998年第5期。58.《修辞心理学论略》,全国综合类核心期刊《复旦学报》1998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1998年第11期转载。59.《中国现代修辞学研究走向语言美学建构的历史嬗变进程》,全国人文和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60.《二十世纪的汉语修辞学》(与宗廷虎教授合作),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丛书《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6月出版。61.《关于中国修辞学发展的历史分期及各个时期研究成就的估价问题》,载《郑子瑜〈中国修辞学史稿〉问世十周年纪念论文集》(宗廷虎教授主编),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年2月。62.《潘金莲形象的意义》,台湾《古今艺文》1998年11月第25卷第1期。63.《进一步沟通海峡两岸的修辞学研究》,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1998年第4期。64.《吴方言数词的独特语用效应》,载《修辞学研究》第8集,南海出版公司1998年年 6月。65.《中国风格学源流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湘潭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66.《语言理论新框架的建构与21世纪中国语言学的发展》,云南省一级学术期刊《学术探索》(云南)1999年第1期。67.《修辞学转向与现代语言学理论》,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1999年第2期。68.《论夸张》,载《中国第一届修辞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师范大学1999年6月。69.《论修辞文本建构的基本原则》,核心期刊《扬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70.《平淡情事艺术化的修辞策略》,《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71.《修辞主体论》,《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72.《方言研究:透视地域文化的重要途径》,云南省一级学术期刊《学术探索》1999年第3期。73.《[请读我唇]三人谈》(与宗廷虎教授等合作),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语文建设》1999年增刊。74.《看文人妙笔生花,让生命得到舒畅——评沈谦教授[林语堂与萧伯纳]》,台湾《中国语文》1999年第4期(总508期)。75.《修辞学研究新增长点的培植与催化》(与宗廷虎教授合作),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1999年第4期。76.《借代修辞文本建构的心理机制》,全国人文和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0年第2期选摘。77.《论中国现代修辞学发展嬗变之历程(上)》,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研究论丛》第54号(1999年)。78.《[金瓶梅]的语言艺术》,载《经典丛话·金瓶梅说》,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1月。79.《中国古典言情小说模式与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台湾《国文天地》2000年第1期(总181期)。80.《论中国现代修辞学发展嬗变之历程(下)》,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研究论丛》第55号(2000年)。81.《评黎运汉著[汉语风格学]》(与宗廷虎教授合作),《文汇读书周报》2000年12月9日第2版。82.《论比拟修辞文本的表达与接受心理》,《深圳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83.《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论中国文学中的双关修辞模式》,台湾《国文天地》2000年第4期(总184期)。84.《委婉修辞的语用学阐释》,载《语文论丛》第6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85.《修辞学研究的深化与修辞学教材的改革创新》,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2001年第1期。86.《比喻修辞文本的心理分析》,《平顶山师专学报》2001年第3期。87.《论精细修辞文本的心理机制》,全国优秀社科学报《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88.《异语修辞文本论析》,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2001年第4期。89.《语言的艺术:艺术语言学的建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90.《论旁逸修辞文本的建构》,湖南省一级学术期刊《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91.《论拈连修辞文本》,《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92.《论结尾的修辞策略》,《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93.《顶真式衔接:段落衔接的一种新模式》,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2002年第2期。94.《论顶真修辞文本的类别系统与顶真修辞文本的表达接受效果》,《平顶山师专学报》2002年第4期。95.《论锻句与修辞》,《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96.《吞吐之间,蓄意无穷——留白的表达策略》,台湾《国文天地》2002年8月第18卷第3期(总207期)。97.《关于建立言语学的思考》(合作),武汉大学《长江学术》第3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11月。98.《论事务语体的修辞特征及其修辞基本原则》,《平顶山师专学报》2003年第1期。99.《从统计分析看“简约”与“繁丰”的修辞特征及其风格建构的原则》,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2003年第2期。100.《与时俱进:语言学由理论研究走向应用研究的意义》,《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101.《基于计算分析的法律语体修辞特征研究》,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102.《论学习修辞学的意义》,《平顶山师专学报》2004年第1期。103.《论起首的修辞策略》,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104.《论口语体的基本修辞特征和修辞基本原则》,载《语文论丛》第8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105.《平淡风格与绚烂风格的计算统计研究》,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106.《韵文体刚健风格与柔婉风格的计算研究》,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107.《庄重风格与幽默风格的计算统计研究》,《渤海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108.《中国修辞学:走出历史偏见和现实困惑》,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109.《从<汉语修辞学>修订本与原本的比较看王希杰教授修辞学的演进》,载《修辞学新视野》,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110.《从计算分析看文艺语体的修辞特征及其修辞基本原则》,《修辞学论文集》第七集,新华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111.《评谭学纯、朱玲 》,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112.《关于建立言语学的思考》(合作),《言语与言语学研究》,崇文书局,2005年8月出版。113.《话本小说“正话”结构形式及其历史演进的修辞学研究》,载《语言研究集刊》第二辑,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8月。114.《话本小说“篇首”的结构形式及其历史演进》,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115.《话本小说“篇首”的结构形式及其历史演进》,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116.《话本小说“题目”的形式及其历史演进》,《平顶山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117.《话本小说“头回”的结构形式及其历史演进的修辞学研究》,核心期刊《复旦学报》,2006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6年第7期全文转载。118.《论修辞学与语法学、逻辑学及语用学的关系》,《平顶山师专学报》2006年第4期。119.《汉语外来词音译的四种特殊类型》,载《词汇学理论与应用》(三),商务印书馆,2006年3月。120.《由汉语词汇的实证统计分析看林语堂从中西文化对比的角度对中国人思维特点所作的论断》,《跨越与前进――从林语堂研究看文化的相融与相涵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东吴大学,2006年10月出版。121.《八股文篇章结构形式的渊源》,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研究论丛》,2006年(平成18年7月)LXVII。122.《评朱玲[文学文体建构论]》,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123.《修辞学的科学认知观与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发展》,载《继往开来的语言学发展之路:2007学术论坛论文集》,语文出版社,2008年1月。124.《八股文“收结文”之“煞尾虚词”类型及其历史演进》,载《修辞学论文集》第十一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4月。125.《比喻造词与中国人的思维特点》,核心期刊《复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2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8年第3期转摘。126.《〈史记〉史传体篇章结构修辞模式对传奇小说的影响》,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127.《“用典”的定义及其修辞学研究》,核心期刊《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第1期。128.《段落衔接的修辞策略》,《平顶山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129.《南北朝时代列锦辞格的转型与发展》,《楚雄师范学院学报》(月刊),2009年第8期。130.《从〈全唐诗〉所存录五代诗的考察看“列锦”辞格发展演进之状况》,核心期刊《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1期。131.《学术史研究与学科本体研究的延展与深化》,《外国语言文学》(季刊)2010年第1期。132.《从〈全唐诗〉的考察看盛唐“列锦”辞格的发展演变状况》,《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1期。133.《从〈全唐诗〉所录唐及五代词的考察看“列锦”辞格的发展演变状况》,《楚雄师范学院学报》(月刊),2010年第1期。134.《从〈全唐诗〉所录唐及五代词的考察看“列锦”辞格的发展演变状况》,《楚雄师范学院学报》(月刊),2010年第1期。135.《不迷其所同而不失其所以异——论黎锦熙先生的汉语修辞学研究》,核心期刊《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第一作者。2010年第5期。136.《“列锦”修辞格的源头考索》,核心期刊《长江学术》,2010年第4期。137.《修辞学与汉语史研究》,核心期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年第4期138.《“列锦”辞格在初唐的发展演进》,《平顶山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139.《还原海峡两岸现代汉语词汇差异的真实面貌》,《楚雄师范学院学报》(月刊),2011年第1期.。140.《艺术语言的创造与语言发展变化的活力动力》,《楚雄师范学院学报》(月刊),2011年第5期.。141.《网络词汇成活率问题的一点思考》(第一作者),《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142.《名词铺排与唐诗创作》,《蜕变与开新——古典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东吴大学,2011,7出版。143.《海峡两岸词汇“同义异序”现象的理据分析兼及“熊猫”与“猫熊”成词的修辞与逻辑理据》,载郑锦全·曾金金主编《二十一世纪初叶两岸四地汉语变迁》,台湾新学林,2011年12月出版。144.《晚唐时代“列锦”辞格的发展演进状况考察》,《平顶山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145.《关于中国修辞学研究走向的几点思考》,《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146.《海峡两岸现代汉语词汇“同义异序、”同义异构“现象透析》,核心期刊《复旦学报》(社科版),2012年第2期。147.《王力先生对汉语修辞格的研究》,核心期刊《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12年第4期。148.《由〈全唐诗〉的考察看中唐“列锦”辞格发展演进之状况》,核心期刊《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年第4期。149.《孔子“正名”论的语言学阐释》,《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150.《杜甫诗歌与名词铺排》(第一作者),《平顶山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151.《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在海峡两岸的存续现状探析——以海峡两岸对西方人名翻译的修辞行为为例》(第一作者),《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152.《列锦辞格的基本类型》,《平顶山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152.《列锦辞格的基本类型》,《平顶山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153.《先秦两汉诗赋列锦结构模式及其审美特点》,《宜春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154.《元曲“列锦”结构模式及其审美追求》,《平顶山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155.《“古为今用”与“洋为中用”——陈望道先生的治学经验及对中国当代修辞学研究的启示》,《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4年第2期。156.《修辞的性别分野与女性修辞研究》,《宜春学院学报》,2014年第10期。157.《宋词“列锦”结构模式的继承与发展》,《语言研究集刊》第十二辑,核心期刊,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年12月出版。158.《明清词“列锦”结构模式的发展演进考察》,《语言研究集刊》第十三辑,核心期刊,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年12月出版。
副标题#
毛概时事政治论文篇二
关于“毛概”课实践教学策略分析和路径的思考
【摘 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毛概”)课是一门政治素养较高,理论政策性较强,内容知识面较宽的一门大学生思政必修课。为了提高这门课程的实用性和实效性,主要是开展课堂实践教学。本文从理论策略和实际途径这两个角度出发,对使该课程成为既能发挥育人作用又受学生喜爱的思政课进行了相应的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毛概 实践教学 策略 途径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毛概”)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是大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也是一门融思想性、理论性和政策性都很强的政治理论课。该课程的主要理念是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武装学生的头脑,使学生能够更好了解社会发展动向,更好把握住基本国情、党情和世情。那么,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市场经济化的今天,面对及其复杂的国际形势、国内形势,如何提高本门课程的实效性就成为摆在高校思政课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笔者根据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深有体会,颇有感触,开展实践教学刻不容缓。作为两课教师,主要从理论策略和实际途径两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索和全方位的剖析。
理论策略
毛概课是一门含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外交、军事、党政等方面内容的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这就需要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尤其是需要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政治修养及社会阅历等方面。但是,作为两课教师,往往只侧重于文史哲、政经法等专业方面的知识。由于受到学科知识领域的约束和限制,在授课过程中,往往偏重于某一学科知识的阐述,而忽视了其他理论知识的分析和讲解。但是,对于“毛概”这门政治课,其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要求教师对于各方面的知识融汇贯通,向学生讲解要深入浅出,列举案例要恰如其分,结合实际要活灵活现。因此,在平时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着手,才能真正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1.提高理论素养,拓展知识领域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提出的中国梦作为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要想把握住其理论精髓和科学品质,两课教师必须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才能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理论观点吃透、理解、消化,最终加以灵活运用。因此,教师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要熟读马列主义的经典文献著作。比如毛选1卷《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选2卷《新民主主义论》、邓选2卷《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等。尤其要熟悉带有典型时代感的著作,比如毛泽东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邓小平的《1992年南巡讲话全文》和的《“中国梦”系列讲话原文》,代表了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思考,从而指导全国人民为国家独立、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精神动力。这些内容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理解。其次,要认真研究党在成长过程中,不同历史时期带有标志性的重要历史文件和珍贵的历史资料文献,如邓小平《对起草<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意见》、《中共重要历史文献资料汇编》以及江泽民、胡锦涛和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一些重要讲话等。同时,还可以拓展其他的知识领域比如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所涉猎的相关理论著作等。通过大量阅读相关的理论著作,才能真正领会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主要内容,准确理解理论发展的逻辑性、规律性、时代性,从而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挖掘,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
2.增强政治修养,强化政治意识
“毛概”课不仅是一门政治性很强的理论课,而且还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时政课。理论学习的落脚点和归宿点就是要运用到实践中,转化为具体的实际行动,以此来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作为两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突出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将最新、最快、最有价值的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穿插到理论知识的讲解中,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生动、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课堂效果更加适宜,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外要多多关注一些与政治课相关的重大国际、国内外的时政事件。比如国际上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失联、欧元区经济再度受挫、2014年台湾“九合一”地方选举,国民党失败等,国内更是关注重要的时政热点,尤其是以来,上任后所提出的最近的理论观点。比如“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等时政动态必须要第一时间进课堂、进头脑、进教材。一方面,扩大了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了政治境界;另一方面,增强了理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提升人文内涵,加强社会实践
教师的人文素养是教师所具有的人文精神以及在教师的日常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情感、心理、性格、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教师人文素养的高低,不仅关系到教育教学的质量,更影响到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那么,教师的人文素养又从哪些方面得以体现,主要是教师要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充分参与一系列的社交活动和实践活动,作为两课教师,不仅要提高自身的思想理论素质和教学水平,还必须拓宽自身的知识视野。比如: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研讨活动,通过这种学术交流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努力取得在知识领域的新突破。当然,青年教师还可以通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培训基地,以此来不断进化自身的心灵,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更为关键是思政教师要有一颗火热的爱心、责任心、感恩的心来回馈社会,比如社会上组织的“送温暖、献爱心”大型公益活动,都值得我们去付诸行动来做好学生的楷模,力争做一名有思想、有灵魂、有人格魅力的思政课教师。
实际路径 通过强化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课外社会实践的锻炼,使得思政课教师从很大程度上不断地超越自我、提升自我、丰富自我。但是,政治理论课不是 “闭门造车”,它迫切需要与社会实践接轨。这就需要教师在充分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将其恰如其分地运用到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改变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在思政课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互动式探究法
互动式探究法是“毛概”课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教师主体性的一种常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互动既包括课内的互动,也包括课外的互动和网上的互动。互动的方式包括课堂讨论、主题发言、专项引导、问题点评、案例分析、角色互换等。在诸多高校中都得到了两课教师的广泛采纳和学生的普遍认可。这种教学方法运用到教学中,很大程度上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自己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抓住有利的学习时机,不断开挖自身的学习潜能,激发学生自我学习、主动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可谓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师生互动不但能够唤起学生的参与热情、情感体验、思想交流和平等对话,不断提高学生的话语权、主动权和参与权,而且能够形成一种师生彼此尊重、爱戴、包容、理解、平等,课堂民主、活跃、热烈与和谐沟通的课堂气氛。因此,互动探究式教学法在“毛概”课堂教学中非常值得借鉴,对传统教学起到了推波助澜式的作用。
2.音乐教学法
在“毛概”课堂教学中,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做到图、文、音有机结合,起到声情并茂的作用。当然多媒体教学最显著的效果就是运用音乐教学法,就是根据相关的教学内容,将一些学生喜爱且有助于理解教学内容的音乐或歌曲有意识地穿插于课堂当中,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和亲和力,真正实现音乐育人的作用。比如在介绍毛泽东时播放摇滚歌曲《毛主席语录》、《东方红》、《北京的金山上》等革命红色歌曲;从这些歌曲中让学生能真正领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高尚的思想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以及不屈不挠的革命意志。再比如讲到改革开放时播放《春天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这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重大抉择的历史背景和缘由,这就为我们具体介绍改革开放作了内容上的铺垫。还有,我们在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章节时,首先以两首形成鲜明对比的经典歌曲来拉开这一章的序幕,比如国外著名的影视剧《大长今》的主题曲《呼唤》以及国内脍炙人口的民族传统音乐《喜洋洋》,让学生从这两首歌曲中深受启迪,引发内心深层次的思考来关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学生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感。
3.演讲比赛法
演讲比赛法也是“毛概”课堂教学中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也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和热烈赞赏。它是一种依据相关章节内容与社会时政动态紧密相连、与学生思想实际密切结合、在学生中提倡采取围绕某一具体主题而展开演讲比赛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比如在介绍第八章第四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章节时,作为思政课教师,就可以动员学生围绕“和谐”二字展开,在取材方面学生可以以“和谐校园”、“和谐班级”、“和谐宿舍”、“和谐自身”等为主题结合自身的思想实际和学习实际在班级中开展生动有趣的演讲比赛活动。然后,教师对此进行适当的点评。通过实践教学的课堂尝试,在学生中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反响。首先,它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克服了学生胆怯的心理,给予了学生充分展示表现自我的机会;其次,它提高了学生的文字书写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最后,通过演讲比赛也让学生增强了自身主人翁意识,敢于表现自我、提高自身的自信心树立了一面精神旗帜。这些都为今后学生走入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结 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复杂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教学效果的体现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但是作为一门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社会责任教育的思政课程,它是对大学生育人不可或缺的必修课程。所以,作为一名高校政治课教师,一定要坚定信念,提高理论修养,丰富思想内涵。同时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使这门课程更加丰富、生动,真正成为大学生终生受益的一门课程,这是思政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1]吴卫红、虞尚元:《互动教学法在“毛泽东思想概论”课教学中的运用》,《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第21期。
[2]胡移山:《提高“毛泽东思想概论”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几个原则》,《辽宁教育研究》2006年第8期。
[3]左明贵:《“毛泽东思想概论”课教学实效性探析》,《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0期。
[4]曲澎:《高校“概论”课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探索》,《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年第6期。
[5]楚凤梅:《构建和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为例》,《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第4期。
作者单位:西安思源学院 陕西西安
看了“毛概时事政治论文”的人还看:
1. 2016时事政治论文范文
2. 2016毛概时事热点论文3篇
3. 2016关于医院的毛概时事热点论文
4. 关于高中时事政治的政治论文
5. 有关中国梦的3000字毛概论文
这篇(<金石录>后序)(以下简称<后序)),是李清照为故夫赵明诚的金石学名著(金石录》一书所作的序言。在《金石录》编撰过程中,赵明诚曾写过一篇《<金石录>序》。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赵明诚又再三请河间刘跂为《金石录》前三十卷撰序。刘跂于同年九月完成好友赵明诚所嘱,其文题作(<金石录>后序)(以下简称“刘序”)。李清照所撰《后序》,虽与“刘序”的题目相同,但她是在赵明诚逝世、由她继续完成丈夫的未竟之业后写下的。同样是为《金石录》作序,李清照的《后序》,与赵明诚的自序和“刘序”大不相同。后二者系就书论书,只谈与《金石录》直接相关的事,文字简洁平实,是两篇很典型的书序。李清照的《后序》却是匠心独运,在剪裁、叙事、抒情等方面迥别于一般书序,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她所结撰的重点是放在叙述金石书画的“得之艰而失之易”上,是一篇带有自传性的而又抒情性极强的文学散文。在我国散文史上占有不可替代位置的(后序),理所当然地受到人们极大的关注和总体上颇为中肯的评价,其中两个人的见解极近腠理。一是南宋的洪迈;一是近人浦江清。洪迈主要是就《后序》的叙事旨归而建言,他说:“其妻易安居士,平生与之同志,赵段后,憨悼旧物之不存,乃作后序,极道遭催变故本末。”((容斋四笔)卷五)洪迈不仅以此番言简意赅之语,准确地道出了洋洋两千言《后序》的叙事脉络,其更大的贡献还在于为后世留下了亲眼经见宋版(后序)所云之撰署日期为绍兴四年(1134)。这就极有力地说明了明抄本的“绍兴二年”之误。因为“绍兴二年”对李清照来说是一个多事之秋:这年的春夏她得了重病,又因与张汝舟的离异诉讼吃官司、坐牢……在这种情况下,她哪里会有心思去整理《金石录》并撰写《后序》?而“绍兴四年”则正是赵明诚逝世五周年,是时痛定思痛而作《后序》,岂非顺理成章!而浦江清则从另外的角度道出了《后序》的价值所在:此文详记夫妇两人早年之生活嗜好,及后遭逢离乱,金石书画由聚而散之情形,不胜死生新旧之感。一文情并茂之佳作也。赵、李事迹,(宋史)失之简略,赖此文而传,可以当一篇合传读。故此文体例虽属于序跋类,以内容而论,亦同自叙文。清照本长于四六,此文却用散笔,自叙经历,随笔提写。其晚境凄苦郁闷,非为文而造情者,故不求其工而文自工也。((国文月刊)一卷二期) 全文叙事清晰,层次分明,情节衔接的天衣无缝。全文两千多字,句式有长有短,神似诗歌一样优美,而形式却打破了诗歌格律的死板,是迈向通俗文学的一个见证。前人读《金石录后序》特别是明清之人,更多的是赞扬他们夫妻志同道合,夫唱妇随,并以《金石录后序》为依据否定李清照再嫁张汝舟之事。而今人读《金石录后序》不光看他们夫妻志同道合,而且指出文中李清照对丈夫的不满,提出了李清照对赵明诚隐性抗争的观点,有些上升到妇女权力争取的高度了。读过《金石录后序》认为赵明诚、李清照志同道合、伉俪情深一派南宋洪迈即在《容斋随笔》中解读道:“东武赵明诚德甫,清宪丞相中子也。著《金石录》三十篇……其妻易安李居士,平生与之同志。赵没后,愍悼旧物之不存,乃作《后序》,极道遭罹变故本末。”明人郎瑛在《七修类稿》中亦踵迹其说:“赵明诚……其妻李易安,又文妇中杰出者,亦能博古穷奇,文词清婉,有《漱玉集》行世。诸书皆曰与夫同志,故相亲相爱至极。予观其叙《金石录》后,诚然也。”“诸书”皆以“同志”解读《<金石录>后序》,今人对此文的研究,也不出古人范围,代表性的观点如:“抒发她怀念和哀悼赵明诚的真挚和深沉的感情”。综观历代对《<金石录>后序》的解读,大致有四项内容:闺阁生活的甜蜜温馨,学术研究的志同道合,文物保存的曲折艰辛,以及物散人亡的悲痛伤悼。读过《金石录后序》认为是李清照对赵明诚的隐性抗争一派楚雄师范学院的韩立平老师在楚雄师范学报上撰文指出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抒发了对赵明诚的不满。例一:“余性不耐,始谋食去重肉,衣去重采,首无明珠翡翠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遇书史百家,字不刓缺,本不讹谬者,辄市之储作副本。自来家传《周易》、《左传》,故两家者流文字最备。于是几案罗列,枕席枕藉,意会心谋,目往神受,乐在声色狗马之上。”韩立平老师解读为:“首无明珠翡翠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这两句话也许要比李清照那些绝妙好词更能博得中国文人的喜爱,因为这里表现了李清照的“妇德”。《论语》中说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这是中国古人的人格表征,李清照的“食去重肉,衣去重采”与之相呼应,是对男性道德标准的体认。于是,上面这段文字便被用来佐证李清照与赵明诚“同甘共苦”: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和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这一解读的错误在于断章取义,在于忽视这段文字的“语境”。我们必须弄清楚她为什么这么“虐待”自己。“收书既成,归来堂起书库大厨,簿甲乙,置书册,如要讲读,即请钥上簿,关出卷帙,或少损污,必惩责揩完涂改,不复向时之坦夷也。是欲求适意,而反取惨栗。”这才是李清照“性不耐”的真正原因。赵明诚收藏金石的志向正朝着一种严重的“病态”发展。他在“归来堂”造了间书库,且上了锁,李清照若要翻看书籍,必须在簿上登记,若不当心弄破了书,就会遭到丈夫的“惩责”。这间自己家里的书库竟成了“公共图书馆”,李清照被剥夺了对金石物品的所有权,被剥夺了作为妻子的特权。丈夫的“惩责”,让李清照首次感到,自己的地位远远没有金石重要。这时,她怄了一次气。她不再理会书库里的宝物,不再看丈夫的脸色,她自己去买了一些“普及本”:那些价廉物美的书籍。她知道书是用来阅读的,不是用来供奉的。为了买这些“普及本”,李清照才开始缩衣节食。“食去重肉,衣去重采”这八个字根本没有一丝“同甘共苦”的意思,相反,表达了李清照对于这次“怄气”的坚定。“意会心谋、目往神受”是怄气而孤寂的阅读,不再是夫妻间的“同共勘校”了。这次怄气是微弱而不彻底的抗争。她此刻并没有预见,这场夫妻间的“冷战”根本不管用,在即将到来的日子里,她的生命将不可避免地与这些宝物纠缠在一起。例二:“六月十三日,(赵明诚)始负担,舍舟坐岸上,葛衣岸巾,精神如虎,目光烂烂射人,望舟中告别。余意甚恶,呼曰:“如传城中缓急,奈何?”戟手遥应曰:“从众。必不得已,先弃辎重,次衣被,次书册卷轴,次古器,独所谓宗器者,可自负抱,与身俱存亡,勿忘之。”遂驰马去。”韩立平老师解读为: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六月十三日,赵明诚被任命为湖州知府,独自赴建康面见皇帝。上面这段文字写的是夫妻俩分别时的场景。这其实是一场夫妻间的争吵。李清照问丈夫,如果敌人攻破城池,必须逃难,拿这些金石怎么办?赵明诚给她安排了一个顺序,先丢什么再丢什么,最后,“独所谓宗器者,可自负抱,与身俱存亡”。李清照这次终于看清了丈夫的“真面目”。在赵明诚看来,如果李清照没有和宗器同归于尽,这不是由于她惧死,而是由于她忘记了该这样做,“勿忘之”三个字剥夺了李清照自由选择的权利。“遂驰马去”,丈夫就这样驰马而去,将自己抛弃在这个纷乱迷茫的世界中。我们又一次见到这个熟悉的“遂”字,李清照习惯用“遂”(便)这个字不露声色地表达自己的怨恨和不满,即所谓“隐性抗争”。上文中还出现了“余意甚恶”,恶什么呢?联系语境,我们可以知道李清照“恶”的是丈夫离别时的态度。“坐岸上”,在这样的时刻,他竟悠悠然坐着,丝毫不在乎这可能是一次诀别。“葛衣岸巾”是古代名士的着装,它的悠闲潇洒与逃难时的危险紧张构成了对比。“精神如虎,目光烂烂射人”,皇帝的重用使丈夫的神采焕发,他的目光里竟然没有一丝依恋和不舍,与“致君行道”的儒家理想相比,妻子的存亡似乎不必过虑。在这样一个生离死别的关头,丈夫的表情、态度、举动乃至着装都让李清照“意甚恶”。丈夫在吩咐自己的时候,还做了个动作:“戟手遥应”。《辞源》对“戟手”的释义有两种:一、怒骂;二、勇武。关于怒骂的释例有二,《左传·哀公二十五年》:“褚师出,公戟其手曰:‘必断而足!’”唐代《酉阳杂俎》:“王姥戟手大骂曰:‘何用识此僧!’”徐培均先生《李清照集笺注》即从《辞源》转引这两个例子来笺注“戟手”。面对李清照的疑问,赵明诚是以怒骂的语气来回答的,他嫌她罗嗦,嫌她纠缠不清。那一刻,丈夫的手指在李清照的眼前忽然变成了一把锋利的戟,它的口子反射出可怖而刺目的光芒,似乎昭示着死亡的来临。六十五天之后,赵明诚因病亡故。 宋代洪迈就《金石录后序》的叙事旨归而建言,他说:“其妻易安居士,平生与词同志,赵殁后,愍悼旧物之不存,乃作后序,极道遭罹变故本末。” (《容斋四笔》卷五)。 明代萧良有《金石录后序》评语:叙次详曲,光景可睹。存亡之感,更凄然言外。(《古今女史》卷三) 明代毛晋在《漱玉词》跋(汲古阁本)末载《金石录后序》,略见易安居士文妙,非止雄于一代才媛,直洗南渡后诸儒腐气,上返魏,晋矣。 清代王士禄的《宫闺氏籍艺文考略》中《吴柏寄姊书》云:诵《金石录(后)序》,令人心花怒开,肺肠如涤。又引《神释堂脞语》云:班、马作史,往往于琐屑处极意摹写,故文字有精神色态。易安《金石录后序》中间数处,颇得此意。 清代俞正燮在《癸巳类稿》“易安居士事辑”中写道“审视《金石录后序》,殆知段金事白,綦有湔洗之力,小人改易安《谢启》,以飞卿玉壶为汝舟玉台,用轻薄之词,作善谑之报,而不悟牵连君父,诬衅庙堂,则 小人之不善于立言也。” 清代李慈铭在《越缦堂读书记》中曾这样评价过李清照的散文佳作《金石录后序》“叙致错综,笔墨疏秀,萧然出町畦之外。予向爱诵之,谓宋以后闺阁之文,此为观止。”
英语作文还1500个字
你们老师真狠!!!
=====
网上找篇论文,大概翻一下——
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的比较 浙江省湖州市湖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周元辉
摘要: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是当前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焦点问题。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既有不同点,又有相同点。不同点主要表现在对两种习得的理论研究不同、习得的年龄不同、习得的动机不同、习得的方式不同和习得的环境不同等方面;而相同点主要表现在两种习得都必须具有一定的语言环境、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以及都必须经过一定的语言习得阶段等方面。本文探讨的两种习得之间的差异正是第二语言教学中应该引起注意的方面,因此若采取适应的措施和方法,能进一步提高第二语言习得的效果。同时,本文探讨的两种习得之间的相同点反映出语言习得的普遍规律,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第一语言的习得。
关键词:第一语言习得;第二语言习得;不同点;相同点
第一语言习得通常指人们在幼年时期对自己母语的习得,而第二语言的习得通常要晚于第一语言的习得,本文谈到的第二语言习得是从广义上来说的,指人们对外语和第二语言的习得。要探讨两种语言习得的性质或特点,最好的办法是将第一语言习得跟第二语言习得作比较,有比较才能鉴别出二者的异同。
一、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的不同点 1、 语言习得的理论研究不同 1.1 第一语言习得的理论研究 研究第一语言习得的理论产生于18
世纪,始于德国的哲学家Dietrich Tiedemann
对他的孩子婴儿时期心理和语言发展过程的研究。但由于受到研究方法的限制,在此之后的半个世纪内对儿童语言习得的研究发展较慢。直到20 世纪60、70
年代,随着Chomsky
的生成语法的发展,这方面的研究才开始日趋系统化和科学化。而且在近几十年内,对第一语言习得的研究也得到了迅速地发展。由于看问题的角度和研究的方法不同,出现了很多不同的理论:
a.行为主义理论(Behavioristic Theory) 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盛行于20 世纪40 年代50
年代,对第一语言习得的研究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在语言习得研究领域中的行为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Bloomfield
和Skinner。行为主义认为,“任何知识的取得都是靠直接经验,只有通过客观的、可观察的实验而获得的材料才是可靠的,……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历到各种刺激和反应,相同的刺激和反应不断出现,于是我们便不自觉地把某种刺激与反应联系起来……
。具体的外部刺激除了产生体力上的反应,同时也产生语言反应。”在行为主义看来,语言不是先天所有而是后天习得的,他们强调外部条件在母语习得过程中的作用。简单地说,这种行为主义认为儿童的大脑原本是一块白板,儿童是通过刺激-反应-强化的模式养成习惯而学会母语的。这种理论把儿童看成是一个完全由环境来改造的对象,过分强调了环境的作用,强调后天通过刺激-反应养成习惯,忽视认知能力的作用。它不能解释语言的抽象本质、语言的创造性使用以及语言意义的习得。
b.先天论 (The Innateness Hypothesis)
先天论认为:人类生来就具有一套语言知识,这套语言知识必定含有世界上所有自然语言的共同特征,即具有普遍性。Chomsky
称这种语法为“普遍语法”(Universal
Grammar)。“普遍语法”可以看作是由遗传的得来的“语言智能的初始状态”,通过经验的触发与完型的作用,初始状态发展为相对稳固的新状态,在新状态中包括了通过学习获得的那部分语法。Chomsky
指出,一个儿童一般在五六岁时就可以掌握母语;这个年龄的儿童的智力还很不发达,学习其他知识(如数学,物理)还相当困难,而学习语言这样容易。这种现象,用“白板说”或“刺激-反应”论都解释不通……儿童在五六年之内所接触的话语毕竟是有限的,然而,儿童学到的句子却是无限的。儿童可以说出从来没有说过的句子,也可以听懂从来没有听到过的句子。总之,儿童从有限的话语中学到的是一套完整的语法知识,用有限
的手段 表达无限的思想。语言的这种
“创造性”(creativity)决不可能靠“刺激-反应”产生出来……儿童天生有一种学习语言的能力,比如说是“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它使一切正常儿童,只要稍许接触语言材料,就能在几年之内习
得母语。这种理论能解释语言意义的获得,语言的抽象性以及语言的创造性使用等方面。巴黎的国家科学研究所的一些专家们发现一周岁的法国婴儿能区分法语音素和俄语音素,他们解释这是因为人类固有一套语言能力基因,他们的发现似乎证明了Chomsky
的“语言习得机制”假说。然而,先天论过分看重了儿童的天赋,忽视后天环境的作用,忽视反复操练养成习惯的必要性。先天论与行为主义是两个极端的理论。
c.认知论(Cognitive Theory) 认知论的代表人物是D. L. Slokin , J. Piaget 和L.
Bloom。该理论认为:儿童不是一出生就会说话,而是发育到差不多一岁的时候才开始说话,这是因为儿童在发育的过程中,在接触、感知外界事物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认知图式”,这种“认知图式”是一种“智慧”,“智慧的两个主要机能是发展和理解。”根据Piaget
的观点,儿童的智力发展要经过四个阶段,感觉运算阶段0-2 岁、前运算阶段2-7 岁 、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和形式运算阶段11-16 岁。11
岁前后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儿童跨越具体体验,其感性认知开始由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因此,这一时期也通常被称为语言习得关键期。认知论把语言习得的发展看作是学习者的内在机制与语言输入或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只有学习者和他的对话者相互努力,语言习得的质量才能保证。
1.2 第二语言习得的理论研究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是在20 世纪60
年代才开始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然而,在此后短短的几十年间,有关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发展的异常迅速,并且成为了应用语言学的一项重要的研究。迄今为止,研究者们提出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至少有40
余种,在这里主要介绍两种: a.中介语理论(The Interlanguage Theory) 中介语是由美国语言学家L. Selinker 等人于20
世纪60 年代末70
年代出提出的,中介语(即过渡语)是指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学习者在未全部掌握目的语以前往往会使用一种既与自己本族语不同,又与所学目的语无任何联系的过度性语言。随着学习时间的推移,过渡语会演变,演变的速度有时快,有时慢,有时还会“僵化”(Fossilization)。演变的主要原因是学习策略。Selinker
(1972)将中介语划分为独立的语言系统,认为它是由学习者的五个主要的认知过程产生的结果:1)语言的转换(language
transfer),2)训练的转换(transfer of training),3)第二语言学习策略(strategy of SL
learning),4)第二语言交际策略(strategy of SL
communication),5)对目的语的语言材料的过度概括(overgeneralization of TL material)。Widdowson
把以上学习过程统称为简化过程,简化能力属于人类正常语言交际能力的一部分。中介语有四个特征:创造性、开放性、灵活性和系统性。中介语理论认为第二语言习得与第一语言习得是两种不同的过程。这种理论在目前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颇受重视。目前有关这一理论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如外语学习过程中僵化形成的原因以及如何避免僵化?中介语的始点是什么?
b.语言监控理论(The Monitor Model)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最全面的、最为认知的,也是目前争议最大的就是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
的语言监控理论。它共有五个阶段:1、习得与学习区分假设(The Acquisition-Learning
Division):说明自然习得是一种下意识的过程,而正式学习是一种有意识的过程;2、自然顺序假设(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强调学习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遵循一个不变的先后顺序;3、监控假设(The Monitor
Hypothesis):认为人人都有一个语言控制、调节系统,学习者利用这一系统调节自己的语言行为;4、输入假设(The Input
Hypothesis):当学习者能够理解超出其语言水平的语言输入(i+1)时,自然语言习得就会发生;5、情感过滤假设 (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说明感情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监控理论也存在一些问题,如 1)Krashen
把学习与习得这两个概念截然区分开来,并将其理论建立在对这两个概念的区分之上,这是不可靠的。因为这两者难以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同时,Krashen
也无法说明习得和学习的认知心理过程;2)Krashen 的一系列假设无法用实践加以检验等 。 二、习得的年龄不同
第一语言习得通常是在人们的儿童时期就开始了,而第二语言习得则大都是在人们的青少年以后开始的。年龄的不同必然会引起儿童和成人在大脑发育、认知能力和情感因素等方面相差甚远,因而儿童习得第一语言和成人学习第二语言存在差异。Penfield
和 Roberts(1959)认为理解和产生语言的神经功能最初是 分布在大脑的左右侧,整个大脑都参与语言学习,所以儿童吸收新的语言信息就快些、容易些。而
Eric
Lenneberg(1967)指出,在两岁到青春期这一段时间内,人的智力的、逻辑的、分析的功能渐渐地被侧化到左半球,情感的社会功能则逐渐地受控于右半球,人的语言功能主要集中在左半球,因而在青春期之后,大脑已发育成熟,功能侧化已完成,人的神经系统不再有弹性,使得成人在习得第二语言是,失去了生理功能上的优势,因而很难获得母语般的熟练。另外,根据Piaget
的观点,儿童在初学语言时,完全处于自我中心地位,很少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有时甚至意识不到自己是在学习语言,正是这种“无意识”才使儿童学习语言容易取得成功。同时,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与语言能力的发展同步进行,相互促进,相互提高,认知能力的发展为语言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生物基础,而语言能力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成人则由于认知能力的发展已日趋完善,认知能力的发展与语言习得相脱离,第二语言对于习得者来说不是唯一可依赖的思维工具。相反,对第二语言的理解往往要借助第一语言来完成,因此,习得者会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无法用第二语言来思维,而是把它当作一种特殊的任务来完成。同时,成人在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情感渗入太多,如怕犯错误被人取笑等,因此不轻易应用所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限制了语言习得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习得的动机不同
儿童习得母语是出于其本能—一种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这种动机是一种自然的需要,可以持久不变,而且不需要别人的督促。第二语言习得的动机要复杂一些,Gardener(1985)
把动机区分为“ 综合性动机”(integrative motivation) 和“工具性动机”(instrumental
motivation)两种类型,有“综合性动机”的学习者喜欢所学语言或受所学语言相联系的文化的影响,他们希望自己像目的语社会中的成员之一,并能为目的语社会所接受。有“工具性动机”的学习者则是将目的语看成是一种工具或需要,如出国、求职、升职的需要。这种动机体现了学习一门新语言的现实价值和优势。一般来说,学习者往往具有这两种动机,还有一种是“内在性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学习动机可能来自于外界因素,也可能来自内在因素的影响,如受到某种因素的激发而产生的“好奇心”和“兴趣”等。如果没有这种学习者对学习的“内在兴趣”,那么,无论是“综合性动机”还是“工具性动机”,都难以有效发挥积极作用。因此,如何不断增强学习者的“内在兴趣”是第二语言习得的关键。
三、 习得的方式不同 儿童的第一语言是自然习得的,从一开始就注意实用;儿童习得的母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父母的语言,又称保姆式语言(caretaker talk
or mother
talk),其特点是简单、重复、实用,语言的输入和输出是与当时当地有关的事情,语言的集中点在于内容而不是形式,儿童与父母或其他人是在平等的情况下习得第一语言的。而第二语言学习者主要靠外语教师在课堂上传授,而教师是在课堂上用第二语言做不真实的事情,语言输入很多是脱离现实的,输入量又小,语言输入和输出大多以教科书为主,重形式而不是内容,教师控制课堂交际,所用材料是经过精选的,难易程度有时不太符合学习者的水平。儿童从小就使用第一语言进行真正的交际,通过交际习得语言。
四、 习得的环境不同
两种语言习得所处的语言环境不同。第一语言习得者出于母语的自然语言环境中,其周围的人都是母语的使用者,常常是一对一的学习环境,习得语言是没有压力,没有竞争,不必担心沐浴运用的好坏。他们是在语言的海洋中习得语言的。而第二语言学习者很少处于这样的语言环境,他们常常处于竞争性很强的、有压力的学习环境中,他们是在母语环境中学习另一种语言。而且第二语言学习者仅仅是在课堂上接触新语言,没有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由于第一语言习得者随时随地都可以习得母语,并在实际运用语言他们是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习得语言;而第二语言学习者由于缺少使用语言的环境,只能模拟,结果到了真正应用时,有些知识往往是学非所用。另外,两种语言习得所处的文化环境也不同,要习得一种语言必须习得和该语言有关的文化,儿童在母语环境中习得母语的同时,也就自然地习得了母语的文化和社会价值观,第二语言习得一般是在目的语环境或非目的语环境中,先入为主的母语文化对习得中的目的语文化会产生迁移或影响,即使是在目的语环境中,学习者也不一定能在习得目的语的过程中同时习得该语言的文化。
可见,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是两种性质不同的学习,不能混为一谈。这两种学习之间存在着重大的差异,不了解这一差异,看不到成人第二语言习得复杂的一面而盲目模仿儿童习得第一语言的过程,对我们的第二语言教学及学习都将适得其反。虽然如此,但是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还是存在着一些共同点的,这些共同点反映了语言习得的普遍性规律,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母语习得。
2、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的相同点
(1)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都具有一定的语言环境,儿童置身于与父母和他人交际这一自然的母语环境中;成人习得第二语言也必须有一定的语言环境,如在目的语国家学习或进行第二语言教学活动的课堂。
(2)两种语言习得都必须掌握语言、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及受文化制约的语用规则,而且习得过程都有一定的共性,即都毫不例外地要经历从单个要素的发音规则到掌握因素组合的发音规则,直到掌握该语言的整个语音系统。
(3)两种语言习得大体上都经过感知、理解、模仿、记忆及运用等阶段。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既有不同点,又有相同点,二者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两种语言习得的个性,充分利用两种语言习得的共性,发挥和培养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优势,使他们受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参考书目 1、 刘润清,1995,《西方语言学流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 乐眉云,2002,《应用语言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
桂诗春,1985,《心理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4、 范文网()Haegeman. 1994. Introduction to Government and
Binding Theory, Blackwell Publishers. 5、 R. Ellis. 1985.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6、
高霞,2002,《第二语言习得的特性探讨—第二语言习得和母语习得的异同》,《楚雄师范学院学报》第 3 期。 7、
李哲,2000,《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比较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第6 期。 8、
贾冠杰,王跃洪,张冬梅,1999,《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习得的异同》,《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第 3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