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特色专业:水利水电工程
省级特色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机械电子工程、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市场营销
江西重点建设学科
江西省高校“十二五”重点学科:水土保持与沙漠化防治、计算机应用技术、岩土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机械电子工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南昌工程学院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管理学、理学、农学、文学、经济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水利特色鲜明的本科高校。前身为1958年创建的江西水利电力学院,1978年恢复办学,历经江西省水利水电学校大专部、江西工学院水利分院、江西水利专科学校、南昌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南昌水利水电高等专科学校等阶段,2004年更名为南昌工程学院。2005年被批准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08年实现江西省人民政府与水利部共建。2011年先后被批准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和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高校,并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3年被总参谋部、教育部批准为定向培养直招士官试点院校,201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7年成为江西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军旗升起的地方”——江西省省会南昌市。学校拥有瑶湖和彭家桥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046.9亩,校舍建筑面积65万余平方米,另外在金溪县建有面积达1000亩的科教基地。学校设有水利与生态工程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经济贸易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学部、士官学院、瑶湖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等15个教学院(部),与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合作培养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7000余人,其中研究生300余人、留学生21人。学校拥有水利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开设57个本科专业,有国家特色专业1个、教育部“卓越计划”专业6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4个、教育部“卓越农林计划”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一流专业7个,省级“卓越计划”专业6个(省“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5个、省“卓越农林计划”专业1个)、国际合作教育专业2个、一本批次招生专业7个。
学校现有教职工15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0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42.71%;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85.04%。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二级教授9人,全国水利高等院校水利类专业带头人1人,江西省“赣鄱英才555人才工程”人选、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等省级人才110人。聘请1位诺贝尔奖得主为学校名誉教授,柔性引进杰出人才8人。学校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5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45万册,电子图书5万册,各种中外文电子资源库共11个。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四个回归”为遵循,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强化优良学风养成,人才培养质量较高。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位居全省前列,毕业研究生就业率100%。近五年学生荣获全国“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创青春”创业计划大赛金奖等国家级奖励500余项。建校60年来,学校面向地方和水利行业培养了11万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经济社会和水利行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
学校现有各级各类科研平台33个,其中国家级平台5个、省级科研平台13个;国家级学会南方水土保持研究会挂靠我校。《南昌工程学院学报》在全国工程类院校学报中排名靠前。学校拥有省优势科技创新团队、省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各1个。近五年来先后获国家级项目97项、省部级项目950项,累计科研经费3.9亿元;获专利和软件著作权620项;发表学术论文3050篇,其中SCI/EI期刊检索论文473篇;获省政府科技奖12项、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5项、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1项,其中,获得江西省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各1项。学校先后承办首届国际水土保持青年论坛、第三届全球森林生态经济论坛、中国水利学会2018学术年会和2018水利人才与教育论坛等大型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学校大力开展科技服务,在水环境生态监测、河道污水治理、智能光纤技术、樟树良种选育及开发利用等领域开展科技成果应用推广,社会服务经费7000余万元。
南昌工程学院现在有2个校区,分别为南昌工程学院瑶湖和彭家桥校区。
1、南昌工程学院瑶湖校区
南昌工程学院瑶湖校区位于江西省南昌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天祥大道289号,是南昌工程学院两校区之一。
南昌工程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具有普通本科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公办高等学校,原为水利部直属院校,2000年经国务院调整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学校坐落于英雄城南昌,拥有两个校区,校园占地学校现有在岗教职工1100余人,专任教师800余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人员占专任教师比例达30%以上,硕士学历以上人员50%以上,博士50余人。特聘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天祥大道289号
2、南昌工程学院彭家桥校区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北京东路80号
学校拥有瑶湖和彭家桥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046.9亩,校舍建筑面积65万余平方米,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78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31.14万册,电子图书186万册。学校现有教职工13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91人。
南昌工程学院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管理学、理学、农学、文学、经济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水利特色鲜明的本科高校。原为水利部直属高校,2008年实现江西省人民政府与水利部共建。前身为1958年创建的江西水利电力学院,1978年恢复办学,历经江西省水利水电学校大专部、江西工学院水利分院、江西水利专科学校、南昌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南昌水利水电高等专科学校等阶段,2004年更名为南昌工程学院,2005年被批准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11年先后被批准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和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高校,并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3年被总参谋部、教育部批准为定向培养直招士官试点院校,201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7年成为江西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成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高校,2020年水利水电工程专业顺利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学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军旗升起的地方”——江西省省会南昌市。学校拥有瑶湖和彭家桥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046.9亩,校舍建筑面积69.4万平方米,另外在金溪县建有面积达1000亩的科教基地。学校设有研究生院、水利与生态工程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经济贸易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学部、士官学院、瑶湖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等16个教学院(部),与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合作培养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8000余人,其中研究生500余人、留学生19人。学校拥有水利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开设57个本科专业,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特色专业1个、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1个、教育部“卓越计划”专业6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4个、教育部“卓越农林计划”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1个,省级“卓越计划”专业6个(省“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5个、省“卓越农林计划”专业1个)、国际合作教育专业2个、一本批次招生专业7个。
学校现有教职工1365人,其中专任教师98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38.16%;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89.08%。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二级教授8人,全国水利高等院校水利类专业带头人1人,江西省“赣鄱英才555人才工程”人选、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等省级人才110余人。聘请1位诺贝尔奖得主为学校名誉教授,柔性引进杰出人才8人。学校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6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49万册,电子图书136万册,各种中外文数字资源库11个。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四个回归”为遵循,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强化优良学风养成,人才培养质量较高。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位居全省前列,毕业研究生就业率100%。近五年,学生荣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全国“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创青春”创业计划大赛金奖等国家级奖励500余项。建校60多年来,学校面向地方和水利行业培养了11万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经济社会和水利行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
学校现有各级各类创新平台34个,其中国家级平台5个、省级平台13个;国家级学会南方水土保持研究会、江西省电子学会挂靠我校。《南昌工程学院学报》在全国工程类院校学报中排名靠前。学校拥有省优势科技创新团队、省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各1个。近五年来先后获国家级项目111项、省部级项目930项,累计科研经费4.6亿元;获专利和软件著作权746项;发表学术论文3006篇,其中SCI/EI检索论文511篇;获省政府科技奖12项、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4项、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1项,其中,获得江西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学校先后承办首届国际水土保持青年论坛、第三届全球森林生态经济论坛、中国水利学会2018学术年会和2018水利人才与教育论坛、第五届中国珍贵树种学术研讨会暨江西省林学会珍贵树种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等大型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学校大力开展科技帮扶和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响应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攻坚战略,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在水环境生态监测、中小河流治理、智能光纤技术、樟树良种选育及开发利用等领域开展科技成果应用推广,社会服务经费7000余万元;积极参与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对口支援以及“优环境、降成本”的精准帮扶工作;与深圳市深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江西华赣航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江西洪都航空集团等多家企业开展科技合作。
[1] 《重力式U型桥台裂缝缺陷调查与处治研究》,江西省交通科技重点项目,2008年1月通过鉴定,整体水平国内领先,2009年获得了江西省公路学会三等奖,主持完成;[2] 《长大隧道防火防灾技术在广石隧道中的应用研究》 江西省交通科技重点项目,2011年9月24日通过鉴定,主持完成;[3] 软土地基上轻型桥台与台后桩承加筋路堤作用机理研究,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在研,主持; 荣耀.巷道支护时机与围岩级别关系的研究.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Vol.20(4):11-13,2003荣耀,赵明阶.公路隧道爆破荷载的计算分析.公路交通技术,2005,(1):91-94荣耀,许锡宾.公路隧道围岩震动效应的解析法模拟.公路交通技术,2005,(4):142-146荣耀,许锡宾,靖洪文.不同含水岩石蠕变实验电磁辐射频谱分析.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Vol.24(A01):5090-5095 (EI收录)吴小建,荣耀,殷琨.海底液动冲击取样器的研究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Vol.33(10):1418-1422 (EI收录).荣耀,许锡宾,赵明阶.锚杆对应力波传播影响的有限元分析.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Vol.2(1):115-119孙富学,荣耀.隧道衬砌结构耐久寿命预测研究.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Vol.2(3):358-360荣耀,蔡晓鸿.海底隧道开裂衬砌的渗漏量计算分析.南昌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Vol.25(3):7-10荣耀,许锡宾,蔡晓鸿.基于弹性地基曲梁法的隧道衬砌裂缝间距和宽度的计算.重庆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Vol.28(5):23-26(EI收录)荣耀,黄红元.三峡库区典型二级滑坡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南昌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Vol.27(1):54-57荣耀,黄红元,姜安龙.过江输水管单层管片结构裂缝参数计算分析.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Vol.22(2):44-47肖同刚,荣耀.乌鞘岭隧道岭脊段二次衬砌裂缝计算分析.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2,3(1):62-65荣耀,黄红元.海底隧道衬砌裂缝扩展试验研究.水运工程.2009(3).-46-49, 84 [1] 复杂应力条件下岩石混凝土传播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开发,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11;[2] 重力式U型桥台裂缝缺陷调查与处治研究,江西省公路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