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一个人必须要出书

2023-02-11 21:3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一个人必须要出书

作品是一种生活方式

有作品的人可能没有几个,如果你认为作品是指一本书或是一幅画这样的具象;有作品的人可能也有很多,如果我们把作品看作是一个做品,就是说是你自己做出来的;甚至,人人都能成为一个有作品的人。

作品是一种生活方式

作品,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为什么这么说呢?生活方式我们知道,有的人每天要做饭,有的人每天要跑步,这就是他们的生活方式。而作品,这种生活方式就是:将自己一个阶段的学习、思考、经验、教训梳理出一个结构、杂糅在一起,封装成一个作品。

对,我们都可以成为创作者。创作,其实就是把一个理念变成一个现实,完成一个又一个的作品。比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如果这个读者没有把他理解的哈姆雷特写出来、画出来、讲出来、演出来……其实我们是看不到这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所以,这都不是作品,

但如果说,你今天听了一个直播,然后就把内容做了一个思维导图,虽然上面的文字,都是抄的,但这仍然是你的作品,因为你已经把它进行了重构,这就是你的作品。从现在起,你就是一个有作品的人了!

为什么要成为一个有作品的人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越来越发现,单纯重复的工作越来越不值钱,对,这叫工作,不叫作品,比如像银行柜员、收费员,面临优化,随时被人工智能淘汰,因为这样的工作既没有强社交,也没有强创意。

即使像学校老师这样我们认为的铁饭碗,他们属于弱创意,服务很多人,还是属于强社交的,但是如果不改变,未来也是相当危险的,极有可能被线上拥有充满创意课程的老师比下去。

所以,未来最赚钱的是什么人?是那些既有强创意又有强社交的人(右上象限)。比如:拥有美好作品的人。

有作品的人更幸福

是的,就像理财界经常说的财富自由,你睡了,还在源源不断地赚钱。作品正是如此,你睡了,作品在与陌生人说话,你的人生更自由。

作品让你更值钱。举一个小小的例子,我几年前报了一个写作课,写了一篇总结文章,其实当初是自由发,并没有稿费收入什么的,但是没想到后面几年还一直有人看,有人买课,带来了一笔不小的收入。往大了说,有人写了书,然后做拍卖,卖出了原价的好几倍,甚至有大平台请他们演讲,那都是几万块钱一个小时了。所以,作品能让你获得溢价,让你更值钱!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说人的最高需求是自我实现。作品正是社会需求和个性展现的结合。作品给你的幸福从你开始创作的时候就开始了。一个作品就是你的所听所看所思所想所感所行,它会刺激你的大脑分泌更多的快乐物质——多巴胺,然后又激发出新的作品,形成良性循环。这样的人,是不是更幸福?

怎样成为一个有作品的人

想要成为一个有作品的人,秘诀只有一个,从小到大,慢慢做。有一个老师就说:他所有的课,都是由平时一张张卡片积累起来的。他分享过一句话:积累1万张知识卡片,就能实现年入百万。当然,这不是积少成多的事,而是从小作品到大作品的知识复利。

不错,的确不是人人都能出书,但是作品是一种生活方式啊。你不是美食家,但你可以分享你每餐做的饭呀,可以做精美的图片,可以教别人做法,可以分享你吃到的味道。

慢慢的,你把这些零散的东西整理起来,说不定你可以出个专栏。坚持下去,写出一本书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关键,就是每一个阶段要进行梳理,封装,沉淀出一个作品。

喜欢读书的人,可以从最短的读书笔记开始,一本书可以写出一百篇作品。当你写完一百篇,你的认知和积累其实早已不是当初第一篇笔记的高度。这时候,你可能需要把这些经历进行梳理,创作出新的作品。比如,写讲书稿。当你写完一百本书,你做课程也好,出书也好,打造个人品牌也好,你早已不仅仅是一个有作品的人了,你是一个大V了。

突然有个想法,成为一个有作品的人,并不难,也许并不需要读一百本书,因为很多人没有想过让作品成为自己的生活方式。人生的改变,由结构决定,当你开始出作品,选择了一个创造的结构,这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变化。

你是一个有作品的人吗?你想成为一个有作品的人吗?现在开始吧,一个微博,一个朋友圈,一个小视频,下方给我一个留言……现在虽然看上去这个作品非常微不足道,但只要你有作品意识,并坚守它,投入一年、五年、十年、一辈子,你也会变得不一样。

勇敢做自己,成为一个有作品的人!

个人出书需要什么条件

1.出书需要什么要求
出版的程序包括:
1、完成作品并录入/排版,设计封面,做到稿件齐、清、定;
2、直接向出版社编辑部门投稿或者找代理人代理出版您的作品;
3、由出版社或者代理人初步审核选题、稿件,签署出版合同或代理合同;
4、交纳相关费用:出版管理费(书号费)、编审费(部分出版社不收取或者包含在管理费之中);
5、进入出版环节(若代理出版一般为一个月左右或者更短时间);
6、审稿完成后,由出版社发取书号、CIP、委印单等(部分有发行委托书);
7、印刷-发行。
另外,图书出版前你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1、书名(可以是暂定名)、内容简介、作者及简介、目录、样章;
2、稿件:要求齐、清、定,即是排好版的全稿/定稿;
3、向我方(或出版社)的作品授权书(您还需要提供原著作者或出版社的授权书)。
以上各项中书名、内容简介及作者必须要有,否则无法报送选题。
此外,一般作者直接到出版社联系是比较困难的,他们不太理会我们,或者会“慢待”我们,让我们一等等个几个月。
对此,你可以找代理商或者相熟的编辑,跟他们讲清你的选题和思路,说明你的图书市场潜力。
多问几家,如果不行,可以自费出版,国内最便宜的可能在3000左右。
另外,如果你的作品你觉得比较好,那不要直接将全稿和最后的书名寄到书商或者出版社那里,防人之心不可无。
可以去中国出版服务网上寻求帮助:

2.能不能公费出书?
能是当然能,当是如果你的书必须要浏览量大会才能引起一些出版社的关注或者书商的注意.一般而言,一些没有市场前景的、学术类的、专业类的、书画类的、小印量的其他种类或出版社不愿冒市场风险不愿公费出版,两种方法可以让你免费出书.
一.书商可以包装或者和你签约由他们寻找合作的出版社帮你出.给你版税或者稿酬.
二.出版社看到你的书,确认有市场价值,可能会考虑公费出书.
你自己可以寻找出版社让他们看看你的稿子,让出版社帮你出.但是无论那种方式前景都有困难.毕竟现在每天上市的新书比比皆是.每个作者都非常自信的相信自己的书如何如何好,如何如何能卖的好.但是书商也好,出版社也罢都会冷静的去面对这个问题.因为公费出版书都必须面对市场的考验,风险的承担.即便出了,初次印刷量也不会多到那里去.你所能拿的版税也必定有限.
3.大约需要多少钱?
一般说来出版发行一本书的相关费用可以分为:印前设计、出版、印刷,又具体分为:
印前设计:录排(含出片)、封面设计(含出片)
出版:书号费(管理费)、编审费
印刷:封面印刷(含纸张、印刷、覆膜、后期)、内文纸张、内文印刷、装订
假设书为传统的大32开,300页,单本单号,单色、胶版纸印刷一万册。则书商操作一本书的成本是这样的:
1、书号费10000~15000元,编审费0~2000元,计10000~17000元
2、稿费:3000~10000元
3、设计、录排、出片费用3000元
4、纸张、印刷、装订30000元
5、其他费用(仓储物流通联管理等)5000元
则成本为51000~65000元,取中间数,为58000元。则每本成本为5.80元。
但是,他们售出一般为4折左右,为10元,获利4.2元。
省级批发商获利10%,余下的基本上是零售书店了。

出书的三大好处

共读营的各位小伙伴,大家晚上好。我是《赋能》这本书的合集作者新庆,很开心今天晚上有机会来给大家做一个分享。

我相信你一定有过出书的梦想,但是你可能会觉得这个梦想遥不可及。

你甚至不太清楚出书能带来什么好处,那我今晚就讲一下出书的三大好处。

毫无疑问,你有一个非常迫切的需求,那就是快速成长,那快速成长要如何实现呢?

可能你会说,那我就多读点书,多做些读书笔记,甚至写几百字的读后感,这样应该就可以成长。

当然这些方式可以帮助到你成长,但是如果你想快速成长的话,仅靠上面这些方式是远远不够的。

在我看来,最快的方式莫过于出书。

你一开始可能会觉得出书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那我建议你可以像我们《赋能》的合集作者一样,一帮小伙伴一起来出一本书,这样的话你的压力就不会那么大。

其实我跟你一样,以前也没想过自己要出书。虽说从小到大,看到市面上琳琅满目的书时,我也曾经想象过,如果自己出的书会是怎样一种状况,但这一直都只是埋藏在心底最深处的一个梦想。

不过,自从2016年新媒体写作的这个红利出现之后,我发现很多在新媒体平台耕耘的作者都出了书。

作为在新媒体平台写作的其中一员,自己曾经拿过10次以上的平台奖项,也成为了今日头条的专栏作者。从那个时候开始,我隐隐约约有一种感觉,就是自己出书不再如同天边的月亮那样遥远。

然而,我还是不敢想象,如果是自己一个人出书,要一下子写二三十万字,那真的是压力山大。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一般人都是很难靠出书盈利的。所以,我还是不敢对出书抱很大的奢望。

直至2017年,刚好碰上李海峰老师在DISC社群宣布,要帮社群的小伙伴出书。

那时我深刻意识到这对自己来说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于是立马报名参加了这次的出书活动。

说实话,虽然我只需负责写一部分内容,但是从定主题到反复修改稿件的那个过程,真比吃黄莲还苦。

不过,现在回想那个过程,自己是苦中作乐。因为反复打磨的过程,我其实是很快乐的。快乐源自看到自己在认知和行动上的不断成长。

这样的成长,比起单纯读书、读文章和写读后感,是要高出几个层级的。

如果你出书的内容,能够经得起出版社编辑的考验,说明你的写作能力已经胜过90%以上的学习分子。

在这个人人都容易陷入焦虑、对知识无比渴望的时代,每个人都前所未有地渴望成长,那谁可以成长得更快一些呢?

在我看来,如果你能够倒逼自己去出书,你的成长速度一定会比绝大部分人都要快很多。

你不妨留意一下,国内目前的知识IP,基本上都出过书,而且出的书往往不止一本。

其实出书的直接收入,主要来自版税,每卖出一本书,作者能得到的版税大概只有两块钱,收入是非常低的。在这种情况下,这些知识IP还那么卖力出书,就是因为出书是打造个人品牌的标配。

这年头,你如果跟别人说自己有个人品牌,别人很有可能就会问你:“你出了什么书?”

如果你没出过书,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有个人品牌。

当然,除了个人品牌,出书还有可能带来间接收入。

知识大咖秋叶大叔曾讲过,如果你出了一本能卖出2万本的畅销书,基本上都能接到企业内训的订单。

如果你能够接到这种订单,那你一天讲课的收入,可以从几千到几万块不等,这就是出书能够带给你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我相信群里的小伙伴基本上都是二三十岁的样子,我们不妨回顾一下这二三十年来,自己有过哪些难忘的经历。

相信很多人都极少有难忘的经历,非要举例的话,可能就是跨过高考这座独木桥,以及出来工作几年被虐得怀疑人生等等。

据国外的一项调查,绝大部分的人到了晚年,都会为自己年轻时没去尝试一些新的挑战而后悔。

如果你不想将来后悔年轻时没尝试新的挑战,我认为出书这项挑战,一定会让你铭记于心、绝不后悔。

因为出书绝对是一个很锻炼人心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倒逼自己输出时,想死的心都有,不过经历先下地狱后上天堂的体验之后,你一定会感激当年那个对自己够狠的自己。

如果你经历了书稿多次被拒,反复修改,直至最后才被出版社的编辑认可的痛苦过程,我相信你的人生会更加容易经受得起狂风暴雨的洗礼。

当你经历了狂风暴雨的洗礼,然后涅槃重生,这就是你送给自己最好的一份成长礼物。

最后,我想说我“出书是自我实现的一块基石,踩稳了这块基石,会帮助你攀爬到人生这座大山的更高处”。

好的,那我今天晚上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聆听,晚安。

你认为出书还有哪些好处呢?欢迎在下面留言和我互动。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