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方式,是指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及其组合的方式,其实质是依赖什么要素,借助什么手段,通过什么途径,怎样实现经济增长。 (1)原因:在发展中国家行列,中国经济保持了20多年的快速增长,堪称奇迹。但种种迹象表明,中国也为高速的经济增长付出了沉重代价。一是环境污染严重,经济增长以牺牲生态环境质量为代价。据预计,对环境影响消耗了所创造GDP的7%。二是经济增长效益低。据有关专家计算,中国目前GDP总量大约占世界总量的4%,但创造单位GDP所消耗的资源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很多。因此,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已经是不需要争论的问题。 (2)意义:从近期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防止经济出现大起大落的需要。从长远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从更广阔的视野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子孙后代和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3)现状:经济增长方式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根本性问题。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但增长方式转变难如人意。1994年制定“九五”计划时,就提出了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但是10年来,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取得根本性转变,“两重两轻”即重速度、重数量、轻质量、轻效益和“三高一低”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情况依然严峻。这不但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和资源,也付出了环境破坏的代价。目前,煤炭已属超能力开采,仍供不应求。国际原油价格节节攀升,压力很大。今后如果不在增长方式上有一个根本的转变,逐步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资源、环境难以支撑,增长难以为继。 经济增长方式转换,一定要突破传统狭隘的发展思维方式,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放在“四位一体”(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中去把握,赋予经济增长以新的含义。因为我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不仅资源、环境约束相当严重,原来的那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而且推动新型工业与经济现代化、中国在未来新时期所面临的外部竞争压力,也要求我们必须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还因为我国已经进入WTO的后过渡期,逐步与国际融合到一起,就有一个怎么样提高经济竞争力的问题。加上世界范围内的新技术革命崛起,这两个潮流同时涌来,给中国经济带来极大的压力,要提高本国的核心竞争力,必须转变增长方式。 (4)指导思想: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本质就是站在“人”的高度看问题,一切从生活质量出发,让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最根本问题,这一点解决了,也就解决了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的关系问题,也就解决了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在20多年改革发展的基础上,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了要通过经济文化的发展,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通过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把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即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是我们党在理论上的重大突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5)方式: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举全国之力,从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进行不懈的艰苦努力。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摒弃传统观念。要辩证地认识物质财富的增长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转变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发展应该始终把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作为出发点和归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调整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途径和重要内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推进科技进步。一方面,科技进步既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标示了方向,同时也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效手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加快体制创新。经济增长方式难以实现根本性转变,关键在于导致增长方式不合理的体制和机制还没有实现根本性转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强化企业管理。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微观基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国民素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归根到底要靠人。资料来源:
四.流通经济学:
1.现代流通方式研究
2.WTO背景下我国商贸流通领域大力推进连锁、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的现实意义
3.有关商业物流的问题研究
4.传统商流与现代物流的区别与替代
5.对外开放与农村流通产业连锁化发展
五.消费经济学:
1.我国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
2.深化我国分配制度改革问题研究
3.拓宽消费领域和优化消费结构研究
4.我国消费结构问题研究
5.收入分配合理性的界定及调节
6.对可持续性消费的研究
7.休闲消费问题研究
8.扩大农民消费的对策
9.
六.其他可供选择的论文题目
1.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2. 我国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研究
3. 我国国民信用体系建设研究
4. 我国金融混业经营问题研究
5. 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
6. 垄断与反垄断问题研究
7. 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及体制改革研究
8. **省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研究
9. 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问题研究
10.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问题研究
11. 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问题研究
12. 公司融资与公司资本结构关系研究
13. 股市投机问题研究
14. 公司治理与民营企业现代化改造
15. 环境、资源经济问题研究
16. 生态经济研究
17. 我国建立期货基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18. 西方主流宏观经济理论与马克思宏观经济理论的比较研究
19. 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20. 经济“软实力”的内涵与打造
21. 城乡贫困问题研究
22. 教育与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23. 企业成长与企业战略
24. “**省模式”研究的回顾
25. 城市化与工业化互动研究
26. 中国农业产业化研究
27. 住房贷款风险防范研究
28. 中国农业规模化经营
29. 中国投资管制体制改革研究
30. 民工与劳动力流动
31. 中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
32. 民工慌问题
33. 中国医疗社会保险体制改革
34. 劳动者权益保护
35. 中国养老社会保险体制改革
36. 社会诚信与经济发展
37. 中国失业保险制度
38. 国有企业改革
39. 中国经济转型时期政府的经济职能
40. 国有企业公司治理
4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的经济职能
42. 中国居民储蓄持续增长的原因、影响与调整
43. 市场经济中政府的经济职能
44. 中国当前居民消费不足的成因与对策
45. 自然垄断行业的竞争与管制
46.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比较研究
47. 中国现阶段经济中的垄断与反垄断研究
48.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与中国的对策
49. 反垄断法与行政垄断
50.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各个行业的影响
51. 地方保护主义
52. 中国未来的劳动力成本变化趋势
53. 行业垄断问题
54. 中国的收入分配状况
55. 跨国公司
56. 拉美经济发展教训对中国的警示
57. 彩电行业的价格战研究
58. 中国居民地区之间收入差距研究
59.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化
60. 中国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研究
61. 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与知识经济的比较研究
62. 中国城市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研究
63. 1990年以来国际上企业并购浪潮
64. 中国农村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研究
65. 论国际政治对国际经济的影响
66. 收入分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67. 法治、伦理与市场经济的运行
68. 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研究
69. 东亚经济奇迹的经验与教训
70. 新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发展
71. 东亚的文化传统与经济发展
72. 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经济增长
73. 西方经济学与中国经济
74. 论出口贸易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
75. 评新经济自由主义
76. 中国的失业问题
77. 评新制度经济学
78. 中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79. 评增长极理论
80. 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
81. 平衡增长战略与不平衡增长战略的比较研究
82. 论金融自由化与金融风险的关系
83. 西方经济学中的政府干预理论演变
84. 论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的条件与进程
85. 负的外部性内在化的一般途径
86. 人民币汇率定价机制与目前汇率水平
87. 可持续发展与科学发展观
88. 金融业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研究
89. 绿色GDP
90. 中国利率管理体制改革问题
91. 对近期物价指数上涨的研究
92.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债权处置研究
93. 人民币汇率、对外出口和国际经济关系有关问题
94. 中国创业投资发展
95. 高等教育产业化问题
96. 中国资本市场功能有效性检验
97. 新经济有关问题
98. 论中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99. 中部崛起经济发展战略
论文参考题目: 1、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进一步完善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2、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进一步扩大政治参与研究
3、对行政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的思考4、进一步完善现在选举制度研究
5、村民自治研究
6、进一步改革行政监督体制研究
7、行政公开化研究
8、行政信息化研究
9、行政改革动力系统研究
10、浅议如何改革我国公务员的监督系统
11、对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探析
12、浅议知识经济时代公务员能力与素质的提升途径
13、试论国家公务员的激励机制
14、对强化公务员勤政廉政建设的思考
15、知识经济时代行政领导者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开发
16、浅议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反腐败斗争的新思路
17、加强财政工作廉政建设的对策
19、行政职权滥用的危害与防范措施
20、对当前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分析
21、如何强化地方政府行政管理过程中的制度创新
22、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经济调控模式的转变
23、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转变的思考
24、试析行政权力与政府效能
25、我国村级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6、西部大开发中小城镇建设的政府管理
27、WTO的透明度原则与我国行政公开制度改革
28、电子政府建设的标准化参考模式初探
29、政府信息化给政府管理带来的机遇、挑战及对策
30、制约政府网络化建设的主要因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