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航空航天论文3000字

2023-02-10 05:5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航空航天论文3000字

从红军长征精神到航天精神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一代代官兵与广大科技工作者一起,谱写了中国尖端科研事业的不朽史诗,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的一次次辉煌:成功发射40颗卫星、6艘飞船,和一枚枚火箭……同时,也付出了52个年轻的生命,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20多岁。
捧读这个先进的群体、这批特殊官兵的事迹,我们不禁想起了这样一群人和这样一种精神,那就是红军长征精神。
整整70年前,当三支长征大军在西北的黄土高原紧紧拥抱的时候,他们的身后,同样是一部世所罕见的伟大史诗:几乎每天都有一次遭遇战,平均走365华里才休息一次,日均行军74华里……
从长征路到飞天路,贯穿两部伟大史诗之中的,是同样一种精神。这便是自主创新、敢闯新路的精神,这便是百折不挠、敢于胜利的精神,这便是无私奉献、勇于牺牲的精神。
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人首次独立自主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使党和红军,使中国革命的命运和前途转危为安;长征途中,党领导红军突破了几倍乃至十倍于己的敌人的围追堵截;长征途中,英勇的红军战士跨越了雪山草地,仅是牺牲的营以上干部,就超过了400人。
作为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长征精神生生不息,航天精神的源头无疑就是长征精神。
中国航天事业的飞跃,同样靠的是自主创新,是自强不息,是航天官兵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勇于牺牲和奉献。面对发达国家在高技术领域的一系列封锁,他们靠自力更生起步,在自主创新中发展;面对恶劣的环境条件,他们战天斗地风餐露宿;面对一次次危险的试验任务,他们不惜献出年轻的生命,即使死后也要选择大漠作为最后归宿,守望着茫茫荒原万古不灭的篝火,守望中国航天和尖端科研领域一次次辉煌的腾飞。
他们,无愧于红军的传人;他们,无愧于长征的接力者。
长征途中率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的孙继先将军,在48年前成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前身——中国第一个导弹综合试验靶场的第一任司令员;而参与指挥那场战斗的聂荣臻元帅,则成了我国国防科技尖端事业和航天事业的奠基人。
元帅和将军,都把自己的归宿选择在大漠戈壁的发射架下,而中国的运载火箭也定名为“长征”,这不仅仅是巧合。
当一枚枚火箭直刺云霄的时候,全人类几乎都看到了箭体上那两团鲜明的标志:长征。
长征精神薪火相传,在人类探索太空的新征程上,长征的后来人无疑会谱写出更加绚丽的新的史诗

谁帮忙弄一篇3000字的关于航空航天的论文,包含500字的个人感想,其他的随意写。

写好发你邮箱了

求一篇关于中国航空航天发展的论文!1000字左右!

中国航天事业是在50年代中期开始的,1956年,中国制定了12年科
学发展远景规划,把火箭和喷气技术列为重点发展项目。同年建立了第
一个导弹、火箭研究机构,1958年把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列入国家科学规
划,组建机构开展空间物理学研究和探空火箭研制工作,并开展星际航
行的学术活动和实验设备的筹建工作。中国航天事业在创业之初经历了
经济上、技术上的种种困难,经过艰苦奋斗,终于在1960年2月发射成
功第一枚探空试验火箭,同年11月又发射成功第一枚自制的运载火箭,
在60年代后期又研制成功中程和中远程运载火箭,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
展奠定了基础。中国于60年代中期制定了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空
间计划。1968年组建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
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
、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卫星的国家。1971年
3月3日发射成功的第二颗人造地球卫星向地面发回了各项科学实验数据
,正常工作了多年。1975年11月26日首次发射成功返回型人造地球卫星
,中国成了继美、苏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1980
年5月,向南太平洋发射大型运载火箭取得成功,1981年9月20日首次用
一枚大型运载火箭把三颗空间物理探测卫星送入地球轨道,1982年10月
从水下潜艇发射运载火箭成功。1984年4月,发射一颗对地静止轨道试
验通信卫星“东方红”2号,4月16日卫星定点于东经125度赤道上空,
至1985年10月,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共发射了17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地球
卫星。这些卫星为地质、测绘、地震、海洋、农林、环境保护等国民经
济部门和空间科学研究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资料。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
已用于国内通信广播和电视节目传输,对改善边远地区的通信和广播状
况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一系列航天活动中国已建立了各类人造卫星、
运载火箭、发射设备和测量控制系统的研究、设计、试验和生产的基地
,建成了能发射近地卫星和对地静止轨道卫星,拥有光测、遥测和雷达
等多种跟踪测量手段的酒泉和西昌航天器发射场;组成了由控制中心地
面台站和测量船构成的卫星测控网,造就了一支富有经验的航天科学技
术队伍,从而有能力不断开拓航天活动。
10月15日到16日神州5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是中国高科技领域继
“两弹一星”之后又一座光辉的里程碑,中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继俄罗斯
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有能力将航天员送上太空的国家

急求一篇关于航天的论文 谢谢 谢谢 谢谢

航空航天燃料中国航空航天事业
经过为期九周的认真学习,在朱老师风趣幽默的悉心教授下,我从对航空航天燃料一无所知,到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很有所得,受益匪浅。作为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生,我更喜欢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思考问题。
正文
首先,航空航天燃料的合理利用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息息相关。
我们知道矿物质资源已经成为20世纪以来,引发各国战争的真实动机与导火索!这是因为,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与科技的不断进步,再后工业革命时代,新的能源开发与替代品的出现之前,能源的利用仍然不断增加,能源枯竭成为一个令世界各国感到危机的一个问题。
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特别是在航空航天领域,这个特别敏感的带有国防性质的战略性资源储备,就显得格外重要。航空航天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可取代燃料产品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说,决定了未来我国在航空航天领域的世界地位与政治地位。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