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金融时报的文章能下载吗

2023-02-10 01:0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金融时报的文章能下载吗

报社有着自己的收稿渠道,对于作者自己投稿的文章要求自然很高,但可以找一家类似报纸之家这样的报纸媒体自助发布平台,代理运营的报纸媒体资源多、发表快、服务好、价钱省,是国内较大的报纸发布平台之一,也是广大客户朋友选择媒体宣传的服务商。他们与《金融时报》有着良好的收稿合作,登报也更快更方便。
《金融时报》于1987年5月1日创刊,由邓小平同志题写报头,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联合创办的一张全国性、综合性经济类报纸,向国内外公开发行。金融时报社是中国人民银行直属司局级事业单位。2018年03月,获得第三届全国"百强报纸"。
《金融时报》按照"立足金融,面向经济;通过金融,反映经济"的办报方针,重点宣传报导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银行在金融工作方面的方针、政策、法规,公布我国的金融法令和重要的金融经济统计资料,传递国内外金融新闻动态及时报道我国金融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成就,为实施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创造舆论条件,提高全民族的金融意识普及金融法律知识,不断加强对国民经济和综合部门的宣传报道,提高报纸的综合性,开发性与理论性。

《《金融时报》- 中国的新富》txt全集下载

《金融时报》- 中国的新富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文/Geoff Dyer5月12日下午,中国的四川省遭遇地震,直到当天晚上,才有关于受灾面巨大的报道陆续发布。于是,房地产开发企业SOHO中国的总裁张欣决定自己要有所贡献,在福布斯的排行榜上,43岁的张欣以估计超30亿美元的身家,位居中国第七名富豪。到第二天早上,张欣与丈夫潘石屹于1995年共同创立的SOHO中国有限公司就已经向北京市红十字会捐赠了200万元人民币。随着灾难的严重程度越来越清晰 —— 死亡人数很可能超过80,000 ——公司决定,有必要做更大的捐赠。一星期后,公司又追加了2000万元捐款。“在中国,每个人都在努力做点什么,”张欣说。“但企业有了不同的平台。决策者可以做出捐赠的决定。”四川大地震对中国社会已经产生了许多深刻的影响。数万志愿者涌入灾区,以前所未有的公民精神参与救援,而中国媒体也不时以非同寻常的坦率描述地震的破坏程度和灾民的受苦情况。更让人震撼的,则是来自中国新富阶层的大量捐赠。张欣的SOHO公司可能是第一个行动的,但既……

金融时报中文网是不是比华尔街日报中文网要好

  一、这两者没有可比性,即使都是中文类的网站,但是前者主要介绍的和金融方面有关的事情,后者是综合性的东西,所以没有可比性,也可以说这两者各有千秋。
  二、详解如下:
  1、关于金融时报中文网:
  FT中文网(http://www.FTChinese.com) 是英国《金融时报》集团旗下唯一的中文商业财经网站,旨在为中国商业菁英和决策者们提供每日不可或缺的商业财经新闻、深度分析以及评论。凭借英国《金融时报》遍布全球的丰富报道资源,FT中文网深入分析对中国经济和全球商业具有影响力的重大事件,并揭示事件的来龙去脉,以真正富有国际视野的权威报道成为中国高级管理人员“必读”的商业财经资讯网站。FT中文网目前拥有逾240万注册用户,移动产品已覆盖iOS、Android、Windows和Kindle系统。同时,FT中文网不断扩展在商业教育与行业研究领域的服务,推出教育类付费产品“FT商学院”iPad App与智库类付费产品“FT研究院”。
  2、华尔街日报中文网: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于2002年1月推出,是道琼斯公司旗下的中文在线商业出版物,依托备受尊崇的《华尔街日报》的丰富资源,秉承其客观、公正和准确的报道原则,向全球华语读者提供高质量的商业新闻和深度分析。现官方正式名称为《华尔街日报》中文版。作为专业的商业财经中文网站,《华尔街日报》中文版被认为是向中国商业决策者传递信息的有效平台。

求金融时报的《美国没有什么可以教中国的》这文章,看看美国人眼中的美国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月17日文章】题:美国民主没什么可教给中国的(作者美国斯坦福大学弗里曼-斯波格利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弗朗西斯·福山)

  21世纪头10年,人们对不同政治经济模式的看法发生了巨大逆转。10年前,在网络泡沫破灭前夕,美国占优势。美国的民主被广泛效仿,即便不是始终受到喜爱;美国的技术风行世界;稍加调整后的“盎格鲁-撒克逊”资本主义被视为未来的潮流。但美国的道德资本在很短时间内消耗殆尽:伊拉克战争,以及军事侵略与民主推广之间的密切联系给民主抹了黑,而华尔街金融危机则打破了市场自我调节的理念。

  相比之下,中国发展顺利。本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将罕见地对华盛顿进行国事访问。眼下,许多中国人认为,安然渡过金融危机是中国证明自己的体制合理的一个机会,也是美国式自由理念不再占主导地位的时代的开始。国有企业重新吃香,北京选择通过国有企业来落实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许多中国人一度对美国的所有东西推崇备至,如今对美国的看法却更加细致透彻、更具批判性——一些人甚至接近于蔑视。如此一来,有民调显示认为自己的国家走在正确道路上的中国人要比美国人多得多也就不足为奇了。

  然而,什么是中国模式?许多观察人士随意地把中国与俄罗斯、伊朗和新加坡一起列为“独裁资本主义”。但是,中国模式与众不同,其独特的治理模式很难描述,更不用说效仿了,这也正是中国模式无法输出的原因所在。

  中国政治体制优点明显

  中国的政治体制最重要的优点就是能够迅速做出众多复杂的决定,而且决策的结果还不错,至少在经济政策方面如此。这一点在基础设施领域表现得最为明显,中国投资建设机场、大坝、高速铁路、水电系统,以满足工业不断发展的需要。拿印度和中国作比较,印度是一个实行法治的民主国家,普通百姓可以反对政府的计划,因此,每项新的投资都会受到工会、游说团体、农民联合会和法院的阻碍;而中国政府则可以让上百万人搬离三峡库区。

  中国政府的质量高于俄罗斯、伊朗等独裁政权(人们经常把中国与它们归为一类),这是因为中国政府觉得自己对人民负有某种责任。中国共产党的权力不受民主选举的限制。但是,中国官员在压制民众批评的同时,的确努力了解民众的不满,并就此做出反应,改变自己的政策。他们最关注的是城市中产阶级和创造就业的大型企业,但当民众对低层级党员干部腐败无能的重大案件表示愤慨时,他们也会做出反应。

  中国政府常常对其所认为的民意反应过度,原因正如一名在北京的外交官所言,没有像选举或自由媒体那样的制度化办法来判断。比如去年,在中国渔船船长被扣押事件上,中国没有明智地与日本协商解决问题,而是使冲突逐步升级——似乎预计到该事件将引发民众反日情绪。

  中国不可能转向西方民主

  美国人长期以来一直希望中国在变得越来越富裕的同时向民主转变,而且希望是在中国强大到构成战略和政治威胁之前如此。但这似乎不大可能。中国政府知道如何满足中国精英阶层和日益壮大的中产阶级的利益。这正是为何真正的多党民主很少得到支持的原因所在。精英阶层担心泰国民主中出现的情况发生在自己身上:在泰国,一位平民主义总理的当选导致其支持者与权势集团之间发生暴力冲突。

  中国近来变得越来越不平等。贪污腐败无处不在,加剧了现有的不平等现状。在地方层面,政府与开发商勾结,从农民手中夺走土地的现象比比皆是,导致每年出现数千起社会抗议活动(经常是暴力抗议活动)来发泄被压抑的愤怒情绪。

  中国共产党似乎认为,它可以通过领导层更加积极地对民众施加的压力做出反应来解决不平等问题。中国在过去两千年取得的巨大历史成就是创建一个高质量的中央集权政府,中国在这方面做得比大多数独裁国家要好得多。如今,中国正把社会支出向被忽视的内陆地区转移,促进消费,避免出现社会爆炸。

  美国模式越来越思想僵化

  民主的优点总是在逆境中表现得最为明显。然而,如果民主的、以市场为导向的模式占优势的话,美国人必须承认自己的错误与误解。过去10年,华盛顿的外交政策过于军事化、过于单边主义,只产生了一种不利于己的反美主义。在经济政策方面,里根主义的影响远远超过其最初所取得的成功,只带来了预算赤字、欠考虑的减税措施和不足的金融监管。

  这些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正得到承认并解决。但美国模式存在一个远未解决的更深层次的问题。中国适应性强,能够做出艰难的决定,并有效地加以执行。美国人以宪法的制衡原则为豪,制衡原则基于不信任中央集权政府的政治文化。这种体制确保了个人自由和私营部门充满生机,但现在却变得两极分化、思想僵化。目前,美国无意解决其面临的长期财政挑战。美国民主可能拥有中国体制缺乏的与生俱来的合法性,但如果政府内部出现分裂,且无力治理国家, 那么它对任何人来说都不是什么好模式。
  希望能帮到你。

市场营销毕业论文外文文献

毕业论文外文文献下载网址

转自: 时间:2006年5月16日10:15









谈谈如何在jstor、sciencedirect等收费网站之外找论文。

目前绝大多数论文在网上是以pdf或者ps文件形式存在,也有少量的doc文件,google的长处就是如果上述文件不是用扫描图片转换而来,那么google能够搜索上述文件内的东西,这样,google是搜索论文的最佳工具。

一、关键词:

1、直接输入文章篇名,两边都加上引号,引号不加的话会有很多噪声。这样的关键词定位目标是直接找到该论文。
2、直接输入作者姓名,最好是first name 和last name都加,如果是几个作者合作的,那么分次搜索。这样搜索的目的是找到作者的主页,希望在作者主页上找到论文。现在的很多作者喜欢把自己的论文放在网上,尤其是近年完成的论文,虽然大多数是放working paper,但是一些作者乐意把已发表的文章放在主页上。

二、论文的主要存放地:

上面已经提到过,免费下载论文的一个来源是作者的主页,但是,以我自己的搜索经历看,最重要的来源是所谓的syllabus或者reading list,有些老师在向学生提供课程大纲时,出于对学生的体谅,把指定的论文放在了课程的主页上,所以,一旦你的搜索指向了一个syllabus或者reading list,你应该过去看看哪里有没有链接,把你鼠标的“手”放在链接上,看看浏览器状态栏显示的链接指向,如果是与主页拥有人地址类似的(注意,一些老师是把链接指向jstor的,等于没有用),bingo!

用这种方法搜索往往很累的,因为可能你看了10个搜索结果,却一无所获,但是,好处是,如果你找到了一篇,往往意味着你找到了一大群,而且是与你目标论文相关的一大群!即使是一无所获,你也找到了目标论文的相关阅读书目。

一旦你在某个人的主页上的syllabus或者reading list可以下载他人的已发表论文,那么你还应该上一层,看看该老师的其他课程,理由是,如果一个人做了善事,完全有理由相信他会继续做善事,他也会在他讲授的其他课程的syllabus中提供下载!

三、其他

很难说是先搜索篇名好还是先搜索作者好,我的做法是,先输入文章名,如果文章名太短或者太常见,那么再加上作者的姓,以剔除不必要的结果。查看2-3页的结果,如果没有,转入搜索作者主页,如果还是没有,再回到篇名,查看剩余的搜索结果。现在的google的cache功能给屏蔽了,带来了一些效率损失,但总比以前封锁好。

实例1:前两天有网友寻找:Jeremy Greenwood, Boyan Jovanovic,Financial Development, Growth,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
在google上搜索“Financial Development, Growth,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别忘了加引号,看了两页的搜索结果,没有。转变策略,搜索Jeremy Greenwood,第一项就是他的主页,在主页上就有这篇论文。

实例2:假定要搜索Kydland,Prescott,"Rules rather than discretion: The inconsistency of optimal plans", JPE,Vol.87
在google上输入"Rules rather than discretion: The inconsistency of optimal plans",他的第5个结果是:

ECONOMICS 541
... (b) Sustainable Plans and Mutual Default, by Chari and Kehoe. (c) Rules Rather
than Discretion: The Inconsistency of Optimal Plans, by Kydland and Prescott. ...
- 8k - 网页快照 - 类似网页

“ECONOMICS 541”及其后面的文字表明这是一个课程大纲,进入一看,^_^,收获不小吧?!

也许,你还觉得不过瘾或者很空闲,浏览器显示的链接是 ,用退格键把后面的几个字删了,变成 ,进入,显示还有几个课程,你可以进去看看,不过油水不大了。

一件趣事:一次,google显示有目标论文的pdf文档存在,而且我也通过google的链接打开了,可是那个html页面上就是没有任何链接,我无意中采用flashget下载全部链接,才发现作者把链接都做在了句号上,很不起眼,呵呵,智力大挑战。





.英美常用经济网站
1、《金融时报》
2、《商业周刊》
3、《财富》
4、《远东经济评论》
5、《福布斯》
6、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市场观察》
7、《街》
8. 英国《经济学家》
9. 《华尔街日报》评论

10大经济类网站!

1. 中财精品屋

2. 人大经济论坛

3. 中国营销传播网

4. 中国经理人网站

5. 哈佛企业管理网

6. 中国项目管理网

7. IT经理人

8.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9. 中华管理论坛

10.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Bradford DeLong at UC Berkeley


Paul Krugman at Princeton


Richard Thaler at Chicago


Robert Hall at Stanford


William Barnet at Washington U.





国外经济学站点参考工具

世界各大学经济学系
Academic Economics Departments

包括美国和非美国的。按国家、学校排列。

美国经济协会会员名录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 Directory of Members

该站点收录了1999、1997、1993年三次调查的数据。可以输入检索词(关键词或人名)分别检索。提供了这些会员的姓名、单位、地址、电话等内容。

Amos世界经济词汇表(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
AmosWorld Economic Glossary (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

由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大学经济学教授Orley Amos博士制作的经济学词汇表。方便易用,可检索。

反托拉斯政策
Antitrust Policy

大学和几个商业公司建立的巨大站点。提供了大量经济研究的站点链接。可以检索或按主题浏览。主要类目包括:兼并、价格固定等。

英国政治和经济科学图书馆
British Library of Political & Economic Science

英国政治经济图书馆建于1896年,是伦敦经济学院的工作图书馆。它藏有大量经济学资料。该站点收集了该馆的书目、电子文献以及指向其它检索工具和图书馆的链接。

工商管理学院网络
BSCHOOLWeb

有最好的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指南等信息。该站点的目标是要建成一个收录全世界工商管理学院的网址。

商业参考
Business Reference (Tex-Share)

德克萨斯大学关于经济学和商业的参考资源,组织得很好。按主题排列。

《商业周刊》商学院排行榜
Business School Rankings (Business Week)

这是《商业周刊》杂志提供的年度全美最好的商学院排行榜的联机版。包括最好的MBA学院、200余个MBA信息检索,此外,还可以在这些最好的学校中选择4所,系统将就各学校的基本情况、入学、就业等信息进行比较。

经济文献数据库
Econbase

这是一个交互式数据库,可以检索33个Elsevier/Northan Holland出版的经济期刊上最近发表的论文的信息。数据从94年1月开始。每年大约更新2000篇论文。

Internet经济学资源(Nijenrode大学)
Economics internet resources(Nijenrode University)

这是荷兰Nijenrode大学图书馆建立的一个站点,它提供了大量经济学站点的链接。主要分为:经济计量学、经济理论、农业、发展中国家、发展组织、可持续发展、亚洲、欧洲、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贸易、宏观经济模型、经济思想史等大类。

美、加能够授予博士学位的大学
Economics Departments with Ph.D. Programs in American and Canadian Universities

该站点提供了美国、加拿大经济学博士授予学院的链接。根据《Peterson's Graduate Programs in the Humanities, Arts & Social Sciences, 1999》内容提供的。

世界上的经济学系、研究所和研究中心
Economics Departments, Institutes and Research Centers in the World(EDIRC)

该站点提供了178个国家和地区的4161个经济学系、研究所和研究中心,经济学学会和协会,以及财政部门、统计部门、中心银行及非赢利机构的链接。按国家、地区排列。

经济学期刊
Economics Journals

上面有200余种经济学期刊的网址,是一个非常有用的页面。每年4月、八月、十二月更新。

经济学资源(社科信息网关SOSIG)
Economics Resources (Social Science Information Gateway)

这是一个大型的资源指南,是英国和欧洲的几个研究机构建立的社会科学信息网关的一部分。包含了很多经济学和相关资源的链接。主要类目如下:商业与贸易发展研究;财政、劳动与工业关系、政治经济学等。

经济学资源列表(大学)
Economics Resources Table of Contents(Rutgers University)

该站点收录了Rutgers大学图书馆收集的大量Internet网上的经济学站点的链接。分为一般信息;电子数据、期刊文档和索引;资源指南;其它经济学和相关的Internet资源。每个大类下又分若干小类,小类下按站点名称的字母顺序排列。

经济学单一主题WWW页面
Economics Single Subject WWW Pages

该站点收录了几十个经济学某一领域的专门站点的链接,按站点名称字顺排列。其中的每一个链接又收录了很多该领域经济学研究的站点。

《经济学家》
Economist

可以看到《经济学家》杂志上的部分文章,特色栏目《本周商业(Business this Week)》值得一看。全文检索(可回溯到1995年)和其它服务需要注册。

Web上的经济学家
Economists on the Web

这里搜集了全世界很多经济学家的个人主页地址,是了解经济学家的成果、与经济学家交流的好去处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