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王彦坤中国社会科学报

2023-02-09 13:4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王彦坤中国社会科学报

希望这几篇论文对你有帮助

篇名: 《史记》《汉书》表体略说

作者: 王令樾

刊名: 辅仁国文学报

卷期/年月: 21 民94.07 页25-51

篇名: 史记研究成果的总汇--《史记研究集成》简介

作者: 陈水福

刊名: 国文天地

卷期/年月: 22:5=257 民95.10 页94-97

篇名: 形象塑造之范式与「史记」叙事艺术--「史记」叙事话语研究(2)

作者: 李秋兰

刊名: 东方人文学志

卷期/年月: 4:2 民94.06 页19-48

篇名: 「史记」中的黄老之学析论

作者: 陈伯适

刊名: 台中师院学报

卷期/年月: 18:2 民93.12 页125-154

篇名: 隐喻与叙事--「史记」叙事艺术探究之一

作者: 李秋兰

刊名: 东方人文学志

卷期/年月: 3:2 民93.06 页13-40

篇名: 「史记.游侠列传序」章法结构探析

作者: 王胜忠

刊名: 中国语文

卷期/年月: 94:2=560 民93.02 页80-85

篇名: 《史记》兵谋探析--以所载兵家及征引兵法为主

作者: 阳平南

刊名: 中国文化月刊

卷期/年月: 314 2007.02[民96.02] 页26-70

篇名: 试论《史记》的「越位性谬误」--文化学意义的讨论

作者: 孙世民

刊名: 国立台中护理专科学校学报

卷期/年月: 4 民94.10 页105-130

篇名: 李广:《史记》与《汉书》

作者: 金伟孝

刊名: 洄澜春秋

卷期/年月: 2 民94.07 页51-55

篇名: 「史记」互见法之方式及功用

作者: 魏聪祺

刊名: 国教辅导

卷期/年月: 44:5=367 民94.06 页11-18

篇名: 「史记」与「论语」

作者: 陈桐生

刊名: 孔孟月刊

卷期/年月: 40:10=478 民91.06 页9-18

篇名: 「史记」述「周易」探微

作者: 郭琼瑜

刊名: 中国学术年刊

卷期/年月: 22 民90.05 页33-55 469-470

篇名: 司马迁与「史记」

作者: 叶橘

刊名: 古今艺文

卷期/年月: 27:3 民90.05 页4-11

篇名: 从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看《汉代书序》的体制--以「作者自序」为中心

作者: 车行健

刊名: 中国文哲研究集刊

卷期/年月: 17 民89.09 页263-287

篇名: 「史记」「汉书」「游侠列传」较析

作者: 黄榕

刊名: 中国语文

卷期/年月: 84:2=500 民88.02 页64-70

==等概率圆==

篇 名 《史记》“戏剧性笔法”探析

作 者 李晓风

刊名平原大学学报

卷期/出版年月 24卷3期(2007/06)

页次60-63

篇 名 《史记》编纂体例之数的意义

作 者 向燕南

刊名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卷期/出版年月 2007卷3期(2007/05)

页次113-118

篇 名 清代《史记》的研究成就

作 者 董焱

刊名社会科学论坛

卷期/出版年月 2007卷4B期(2007/04)

页次174-179

篇 名 《史记》论赞对古代杂文文体的影响

作 者 谌东飚

刊名云梦学刊

卷期/出版年月 28卷1期(2007/01)

页次117-119

篇 名 《史记》中人物肖像描写方法的现代意义

作 者 马玉琛

刊名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卷期/出版年月 8卷3期(2006/09)

页次86-89

篇名《史记》中的处所词语作状语

作者余贞洁

刊名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卷期/出版年月 26卷1期(2005/02)

页次64-66

篇 名 《史记》采《战国策》略论

作 者 董常保

刊名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卷期/出版年月 23卷1期(2006/03)

页次86-89

篇 名 《史记》所见辞书未收词语续释

作 者 王彦坤;周若虹

刊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卷期/出版年月 24卷1期(2006/01)

页次16-20

篇名论《三国演义》对《史记》笔法的继承

作者张次第

刊名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卷期/出版年月 32卷6期(2005/11)

页次136-140

篇名论史记五体的体系关联

作 者 阮芝生

刊名台大历史学报

卷期/出版年月 7期 (1980/12)

页次1-30

篇名論史记五体及“太史公曰”的述与作

作 者 阮芝生

刊名台大历史学报

卷期/出版年月 6期(1979/12)

页次17-43

为什么不仅仅从经济角度考量文化产业的意义?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战略部署,提出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认真领会全会精神,认识其重要性,增强紧迫感,探索人才队伍建设多种渠道,用高素质人才队伍撑起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厦,至关重要。

  宏大人才队伍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有力支撑。文化发展的内容包括文化机构、文化设施、文化产业、文化体制、文化工程、文化活动、文化人才等方面,其中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是根本。但是,目前我国文化人才队伍现状与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尤其是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文化人才储备不足,尤其缺乏文化创意和经营管理人才。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熟悉国际国内文化市场规则、具有先进管理理念和现代科学素养的复合型文化经营管理人才。但是我国这样的文化人才相当缺乏。一是创意人才和研究人才缺乏。无论是文化事业建设还是文化产业建设,都离不开文化创意。文化产业要走出国外占领世界市场,需要满足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生活习惯和审美情趣的消费者,这对文化产业的创意要求就更加强烈,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目前比较缺乏具有原创能力的创意人才。二是高素质管理人才和经营人才缺乏。文化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人才数量少,专业化程度不高,尤其懂得经营管理和营销的少,擅长策划、资本运作的少。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开拓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够强;熟悉国际惯例和规则、擅长媒介市场运作、具有战略思维的外向型经营人才尤其短缺。

  二是文化人才素养有待提高。我国当前人才素养差表现在:一是文化视野狭窄,依然把文化当做意识形态的附属物,不讲究实效性和受众对象的感受,在实践中体现为呆板、机械。二是文化资源观念薄弱,面对丰富的文化资源不知道如何开发,最终造成对文化资源的浪费。三是一些文化工作者既对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不清晰,不熟悉党和国家文化政策,又疏离群众生活,不熟悉群众文化生活需求和审美情趣。

  探索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多种渠道

  建设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培养造就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必须树立科学的文化人才观,创新培养模式,探索多层次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多种渠道。

  首先,要树立科学的文化人才观。树立科学的文化人才观,是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其一,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人才观。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力量。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必须把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其二,要树立德才兼备的人才观。文化人才不仅要有较高的业务水平,还应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牢固树立服务社会、回报人民的思想观念,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才。其三,要树立“以用为本”的文化人才观。做到人尽其才、保护人才、留住人才。

  其次,要优化结构、创新方式。优化结构,就是注重层次性,根据人才“金字塔”型结构特点,加大对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保证整个文化人才结构多层次、多元化、科学化;创新方式,就是应用现代网络技术和资源搭建网络远程培训平台,开展网上教育和培训,提高人才培训规模和效益。

  再次,注重理论、重视实践、构筑平台。理论工作在党的整个工作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必须加大对文化人才的理论教育。同时,文化人才的培养更需要在实践中提高。要有意识地为人才提供大项目、大事业的平台,让他们在干事业的过程中提升能力。通过压担子、压任务,以及挂职锻炼、专题调研、文艺采风等活动,为人才的能力提高和阅历的丰富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

  第四,要促进交流合作、开拓国际视野。大力推行“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的人才交流孵化机制,鼓励高校、文化企事业单位通过设立大师工作室、特聘教授、联合攻关课题等多种形式和渠道,开展国内、国际大师级人才的柔性化引进;建立多元化交流合作机制,推动“产学研”结合,有计划、有目的地加快各类文化人才的培养。三是文化人才培养应有世界眼光。我们可以在人才自主培养开发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人才的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引进海外人才和海外智力。特别是要引进一批高端人才和领军人物,通过他们的引导学习国际前沿管理理念、创意思路和运营模式,提升文化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国际视野。

  最后,要高度重视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为此,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大力气:要积极引导优秀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可从大学生村官、支教大学生中选拔一批优秀人才充实到基层文化单位中;要定期组织对各级文化干部特别是基层文化干部进行业务培训;要多为基层文化干部提供学习培养的机会和条件。对基层文化人才给予政策倾斜,提供优惠条件。同时,大力推进农村文化人才“4321”培育工程:即调动市、县、乡(镇)、村四级力量,在全县农村广泛培育文化辅导队伍、文化创作队伍、文化表演队伍三支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培育公益性与经营性两类文化市场,构建一套完善而富有活力的农村文化人才网络体系。通过这一工程,着力建设一支规模大、素质强、水平高的基层文化人才队伍。

  文化发展的根在基层、在群众,文化价值的实现也在基层、在群众。只有“在根上浇水”,加大从基层发现培育人才的力度,才能缔造出更加绚烂的文化之花。(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组 执笔:申雁飞、金源云、王彦坤)来源光明日报)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