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术战争就是大量运用具有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等当代高,新技术的武器装备,并采取相应作战方法进行的战争.
人民战争,是指广大人民群众为了抵抗阶级压迫或抵御外敌入侵而组织和武装起来进行的战争.其最基本的两个原理即:1)战争的伟力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2)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人而不是物.
在高技术战争中,虽然某些高技术武器的杀伤破坏威力空前增大,但并不能取代核武器的实战和威慑作用,反而,它通常是在核威慑条件下的.更有甚者,一些高技术装备就是针对局部小范围的战斗而研制.这种特点决定其通常都是局部战争,而人民战争却是一种全民皆兵的全面战争,高技术战争突出了高技术武器装备在战争中的作用,这与人民战争的第二原理也似乎有相冲突之处.创新和丰富人民战争的内涵
未来高技术战争,将在陆海空天电多维立体空间展开,信息战、电子战、火力战、心理战等交织进行,战争形态、作战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未来战争的这种高技术性,对传统的参战支前内容、形式和方法提出了挑战,要求我们必须紧紧把握时代要求,在继承和发扬人民战争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以高技术战争的作战需求为牵引,与时俱进地创新人民战争的内涵。要着眼未来信息化战争的特点,充分利用地方雄厚的科技潜力,改变过去“人力型”、“体力型”和“单一型”的参战支前模式,实现“科技型”、“智能型”和“综合型”的参战支前,使参战支前由侧重人力动员转到以人财物特别是科学技术为主的全面动员上来,由侧重保障陆军单一军种转到保障诸军兵种作战上来,以适应高技术战争对国防动员的需要。
加强人民战争制胜办法的研究
在高技术条件下坚持人民战争,必须根据新的情况,加强人民战争战略技术的研究,寻求新的克敌制胜办法。要综合运用各种力量,采取打击与威慑、攻坚与攻心、正规与非正规等多种手段并用,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在加强正规军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的建设,加强对广大群众的教育和动员,发挥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和人民群众在战争中的作用。比如,发挥我国民间信息技术、信息人才和信息设施的优势,协助和配合部队实施电子战、网络战、心理战;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运用各种手段,土洋结合,广泛开展战场伪装,隐真示假,欺骗迷惑敌人;发挥沿海民兵预备役人员对地理、人文和海情海况熟悉的优势,广泛开展海上侦察、扫雷布雷和游击袭扰,积极支援、配合主力部队的作战行动;积极组织民兵、预备役部队和人民群众,开展城市防空和后方防卫作战,保障重要城市、重要目标和重要方向的安全,等等。只要确实拿出了一套适应高技术条件下作战的战法,我们就能打一场以综合国力为后盾,现役部队为骨干,后备力量和人民群众为基础的人民战争,在新的战争形态下陷敌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现代战争中,更需要人民战争。我认为人民可以在以下领域发挥作用:
一、人民群众可以在信息战中发挥作用。
1、可以组织人民群众中的计算机高手,集中对敌进行网络战,特别是对敌公开的网站和一些社会功能的网络系统,如电信、金融、电力等网络系统,进行控制、利用和破坏,达到在敌本土制造混乱,瓦解其国民意志,掀起其本国反战浪潮。在过去,弱国难以对强国构成威胁,在信息社会则不同,弱国照样可以将战火引向强国本土,就是通过网络战。如果可能,还要组织计算机高手,直接对敌卫星通信和军事网络进行控制、破坏,直接减弱其军事整体力量。
2、可以组织人民群众进行示性形造势,干扰、影响敌侦察监视系统。组织人民群众制造大量假目标、发射假信号,发布假信息,进行假集结和运动,通过制造大量的信息垃圾,可以大量消耗敌高科技弹药和迟滞敌决策。没有信息,会增大指挥决策风险,如果所得信息中假信息太多,同样也会增大指挥决策风险。美国在阿富汗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中,都发生袭击民用车队的悲剧,说明了美国的侦察监视系统只能知道有目标,但并不能真正分清目标的真假。我们可以在全国各地,开展设置假高炮、导弹阵地,设置假军营等等群众性活动。将让敌人的侦察监视系统看花眼。
二、人民群众可以在战场救护、消除袭击后果和防卫中发挥作用
1、敌不敢从陆上入侵我国,只能采取非接触作战对我进行攻击。我人民群众可以充当战场救护、消除袭击后果作用,节约正规作战兵力。
2、我人民群众可以充当反间谍的耳目,及时清除敌间谍。
三、人民群众可以在联勤保障领域发挥作用
1、可以利用民间航运、海运和陆运力量,运输军事物资。可以达到隐蔽、安全目的。
2、由于我作战在本土,可以利用民间公司、商店、医院等服务性行业,对军队进行后勤保障。
四、人民群众还是后备兵力的来源。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无论武器装备如何发展,战争形态如何变化,人民战争都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首先,高技术并没有改变正义战争必胜的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政治决定着战争的性质和前途。正义战争必胜,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高技术虽然可以改变战争的技术形态,但不可能改变战争的政治性质,不可能抹杀正义战争是非正义战争的区别。正义性是人民战争的根本特征。与传统的战争相比,高技术战争的政治性更加凸显,战争更加受到政治因素的制约。其次,高技术并没有改变人民群众在战争中的决定性作用。战争实践反复证明,武器是战争制胜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而不是物。在高技术条件下,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有了很大提高,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但高技术战争没有也不可能改变人与武器关系的基本原理,没有也不可能改变人民群众在战争中的主体地位和决定作用。在高技术战争中,武器装备无论如何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都不可能代替人的觉悟、勇敢、智慧和才能,不可能代替人的主观能动性。尤其是高技术战争所具有的激烈性、残酷性,对人的智能、体魄、意志、心理素质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技术战争中人的作用不仅没有削弱,反而显得更加重要。再次,高技术为人民战争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高技术战争的作战行动遍及陆、海、空、天、电等领域,具有全纵深、全方位的多维立体性质,战争的直接交战空间缩小,相关空间扩大,前方与后方界限趋于模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更广阔的空间和范围来准备和进行战争,统一组织实施前方和后方的作战行动。要把人民战争建立在雄厚的经济实力、发达的科技实力、强大的国防实力和坚强的民族凝聚力的基础上,全面增强打赢人民战争的能力。此外,坚持人民战争是我们必然的战略选择。我们的国情军情以及面临的军事斗争任务,都决定了必须坚持人民战争。这是我们赢得未来防卫作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人民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伟大革命战争实践的产物,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这一根本原理和党的群众路线在战争中的体现。坚持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坚持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邓小平指出:“我们的战略是毛泽东主席制订的。毛主席的战略思想就是人民战争”;“我们现在还是坚持人民战争。”毛泽东人民战争战略思想的基本内容,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动员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依靠群众进行战争,建立一支人民的军队,建设巩固的革命根据地,实行野战军、地方军、民兵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把武装斗争这个主要斗争形式和各条战线各种形式的斗争相结合,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正是在人民战争战略思想的指引下,人民军队才战胜了一个又一个敌人,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坚持人民战争,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是中国的真正优势和力量所在。新时期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是建立在人民战争基础之上的。坚持人民战争的目的,是维护世界和平和维护国家利益,因则能够赢得国内外大多数人的拥护;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拥有一支由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广大民兵组合而成的强大的武装力量,具有深厚的人民战争潜力和持久作战的社会基础。富有人民战争传统和经验的中国人民,完全可以依靠人民战争,赢得未来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
当代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军事领域的深刻变革,使人民战争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现在的人民战争与过去相比,对象不同,装备不同,手段不同,条件不同,所以表现形式也不相同。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对进行人民战争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概括起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战争形态上看,战争主要表现为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以往举国迎敌、全民参战的形式面临挑战。在高技术局部战争中坚持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由于战争的面貌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因而战略指导、战争动员、作战形式、作战方法等也将随之发生重大变化。正确处理全面动员与局部动员、人力支前与技术支前、直接参战与间接参战的关系,成为指导高技术条件下人民战争的重要内容。战争动员由全国总动员转向更多的采取局部地区动员和全国部分行业动员。人民参加、支援战争的形式将发生明显变化:由直接参加转向更多地间接参战,由突出人力、物力支援转为突出技术支援,参战人员主要是具有较高技术素质和军事素质的后备力量。直接参战的人民群众将采取不同于以往的崭新的作战方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实行人民战争,必须从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实际出发,进行创造性的思考。
第二,从作战力量上看,技术密集的精兵对抗在高技术局部战争中占据突出地位,单纯依靠人力数量优势的作战方式面临挑战。以往人民战争的科技含量不高,对参战人员的技术素质要求较低,可以大规模动员人民群众,经过简单训练就参军参战,形成对敌绝对兵力优势,以弥补人民军队武器装备上的劣势。但在现代条件下,两军决胜更多地表现为技术的较量。现代战争集中优势兵力的本质,是集中优势的火力,依靠科学技术综合形成的优势作战效能。在这种情况下,仅仅依靠人力数量优势,难以在与敌技术密集的质量优势的对抗中取胜,武器装备的时代差也很难以兵力的数量来弥补。如何在技术密集的精兵对抗中,把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发挥出来,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三,从作战空间上看,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直接交战战场范围相对狭小,利用广阔国土分散耗敌的作战方式面临挑战。未来中国面临的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将主要在陆地边境、近海区域和相关空域的局部地区进行。一方面,两军直接交战的战场范围相对狭小,对目标的打击高度精确,使用的力量高度集中,这就难以大规模组织人民群众利用广阔的国土空间分散、疲惫和消耗敌人。另一方面,战争已扩展为陆、海、空、天、电多维空间,战争难分前线和后方,战争的相关空间空前扩大。如何在范围有限的直接交战的战场和广阔的战争相关空间,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整体威力,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第四,从作战时间上看,高技术局部战争突出表现为节奏紧凑的速战速决,以战略上持久作战扭换战局的作战方式面临挑战。高技术局部战争有限的政治目的,要求缩短战争进程和作战持续时间,加快战争节奏;武器装备的远程精确打击力、快速投送力、超常毁伤力等,则为迅速达成战争目的提供了有效手段。现代高技术武器的战术性使用,往往能收到战略性效果,一场战争可能浓缩为一次战役,甚至是一次战斗。因此,持久作战的难度加大。以往人民战争通过持久作战,不断消耗敌有生力量,发展壮大自己,逐步改变力量对比。这种方式在高技术局部战争中难以发挥作用。如何迅速动员和组织各种参战力量,形成和发挥人民战争的优势,挫败敌速决企图,是摆在全体军民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现代战争形态的深刻变化和高技术在军事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既对人民战争提出了严峻挑战,也给人民战争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活力。
首先,现代高技术的发展,为积聚雄厚的人民战争潜力,提供了新的增长点。经过长期奋斗,中国高技术已有了长足的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国家实行“科教兴国”,军队实行“科技强军”,表明整个国家和军队都把发展着力点转到了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员素质的提高上来。一支用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武装起来的高科技产业大军,是高技术条件下人民战争的新锐力量。这一切都为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人民战争奠定了坚实基础,并创造了使军队战斗力实现质的飞跃的前提。
其次,现代发达的信息技术,为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进行战争,提供了新的有效手段。人民战争的最显著特点,是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先进的思想舆论与先进的信息技术相结合,就会产生神奇的效应。随着包括卫星通信在内可以覆盖全球的信息传播网的建立,广播、电视和电讯事业的迅速发展,就为动员人民参加和支持战争提供了非常便捷有效的方式和渠道。只要平时的国防教育搞得深入有效,各项战备工作真正落实,一旦有事,就完全可以利用现代发达的信息技术,在极短时间内快速宣传群众、动员群众和组织群众,争取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支援。
再次,现代高技术的军民兼容性,为人民群众参与和支持战争,提供了新的方式和途径。现代高科技越来越朝着军民兼容、军民共享的方向发展。人民是高技术的主人,人民可以创造高技术、运用高技术,也可以制服高技术。人民群众参与和支持战争的渠道大大拓展了:现代化的民用交通运输工具,可以为军事输送提供有力保障;设备先进的工厂企业,经过改造可以生产军用物资;大批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科技人员,可以动员起来直接或间接为战争服务。科技参战、科技支前在高技术战争中大有可为,甚至将成为主要的内容和方式。
最后,现代高技术作战系统对整体后方的高度依赖性,为广泛开展人民战争,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对策。高技术局部战争是系统与系统的整体对抗,先进的武器装备更加依赖作战系统整体,远距离战略投送兵力更加依赖后方。任何一件主战武器,都不能离开与之相配套的装备系统而独立地发挥作用。一般地说,武器系统越庞大、越复杂,就越脆弱、越容易出问题。把各方面的力量有机地组合起来,发动人民群众利用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各种手段,集中力量攻击敌人的薄弱环节,就完全可以打赢一场高技术条件下的人民战争。
在现代高技术条件下,一定要创造性地发展人民战争。适应高技术发展的时代要求,建设一支精干的常备军,建设一支强大的后备力量,建立一个完善的国防快速动员机制,实行精干的常备军和强大的后备力量相结合,这是建设现代化国防和发展人民战争的必由之路。同时,还要研究人民战争新的战略战术。这种研究既不在乎“洋”,也不在乎“土”,关键在于管用。要在系统配套、实在管用上下功夫。要善于从人民群众进行的战争准备和战争实践中,发现和总结克敌制胜的战法。在革命战争年代,人民群众创造了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破袭战等战法,使敌人闻风丧胆。这些人民战争的传统战法,只要与现代化的手段相结合,今天仍能继续发挥作用。在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人民战争中,还可以创造出许多适合人民群众参战的新战法,如信息战中的经济信息战、文化信息战,以及破坏敌计算机网络的“黑客”战;灵活多样的海上游击战;使用高技术武器深入敌后的特种战、破袭战,等等。总之,要用创新的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设法集中优势,打敌重心,高技术与中低技术装备相结合,现代新打法与传统打法相结合,军警民相结合,军事手段与非军事手段相结合,形成综合力量、整体威力,从而在未来战争中更加有效地打击敌人。
古今中外,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没有国防,而能够安然无虞地存在下去,国防即使国家的防务,也是全民族的防务。在我国各大高校开展国防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个重要而特殊的组成部分。《国防教育法》指出:“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国防教育让我们每一个高校生懂得了在将来国防事业当中的角色,同时能够维护国家的安全、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
从清朝时期开始,我们中国就开始签署了许许多多的不平等条约,这一切的一切就是我国的军事力量落后,国防动员工作没有做到位,而恰恰国防动员是夺取战争主动权的可靠保障,所以在过去的中国,我们往往失去的是战争的主动权。
国防是国家的防务,国防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所以说,国家的安危与国防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觉得大学生要自觉接受国防教育,认真参加军训,树立爱国主义信念,并切对国家军事有一定的熟悉,了解对国家与邻国,在国际上的军事关系,以便能积极的响应国防动员。同时要认真学习现代科技文化知识,掌握过硬本领,强身健体,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贡献力量。再者,大学生正是科技方面的高素质人才,所以生应是国防事业中的第一担当者;同时国防教育可以启发大学生们的忧患意识,使之有动力学好专业课程,让其有对国家无私奉献精神。
战争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人民群众在战争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为了国防事业,我们要坚持把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土壤之中,把国防动员各个方面的工作统筹起来,把各方面的力量协调起来,把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打牢人民战争的基础,积蓄人民战争的强大力量;创新发展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紧跟时代变化、技术进步和军事发展步伐,不断研究人民战争的新内涵、新要求,积极探索信息化条件下人民战争的新特点、新规律,不断积极创造参战支前和动员保障的新途径、新方法,使人民战争思想在信息化条件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而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对他们更要加强国防教育。
我学了《军事理论》后,对国家的国防动员有了深刻的了解,我明白了没有任何国家即使是经济发达国家都无法为了对付敌人的突然袭击和侵略,而保持一支满足战争需要的庞大军队,所以在平时里,保持一定数量的常备军是必要的,而战时动员的准备工作则是重中之重,人民群众是建设强大国防的力量源泉。 美国作为世界超级大国,历来非常重视动员准备,所以他们一直走在世界的前面。他们认为“动员是迅速向世界显示决心的一个有效手段,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及支持总体战略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信息化战争扑面而来的今天,其国防动员也在积极顺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不断进行着调整。而日本依据国家安全需要应对的6种态势划分了6个动员等级,增强了动员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中国是个人口大国,国防教育要通过很多种途径来传播,电视电影,书刊报纸,学校教育都有义务来传播国防教育知识,所以高校中开展《军事理论》课程是意义重大的。
在国防教育课上,我们了解到:任何国家从诞生之日起,就要固国强边,防备和抵御外来侵略,以保障国家的安全,维系国家生存。边防和国防是国防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古代的边防建设主要是修筑防御工程和实行实边固边政策。西汉文、景时,为防御匈奴的一再侵犯,积极推行实边固边的政策;而海防建设则是从明代开始的,为了防止倭寇的偷袭、骚扰,明王朝下令禁海,还在沿海的主要地段修筑各种防御工程体系。而到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抓住我们“国防不固,军队不精”的弱点,开始了对中国赤裸裸的侵略;到现代,日本帝国主义有发动了侵华战争,侵略者的铁蹄踏遍了半个中国。这一段悲惨的历史是怎样导致的呢?当然是我们国家的国防太弱。虽然现在世界提倡“和平发展”,但是和平真的就可以这样永久下去吗?不能。为了不会再次沦为亡国奴,我们必须加强国防。而未来的战争不仅仅是历史上的群众战争,而是国与国之间高技术战争,大学生是国家的后备力量,我们不但要学好专业知识,对国防知识也不能忽略。这样我们才能有足够的把握去打好未来这场不能预见的战争。
开展国防教育对大学生自己的意义我们也不能忽视。大学生是社会上最特殊的一个群体。他们正处于一个人的生理、心理变化最为剧烈的时期。他们开始由不成熟走向成熟。因为他们从小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缺乏艰苦生活的磨练,缺乏社会实践。而且单纯的他们鉴别是非的能力要差一些,容易受各种不健康思想的影响,加上社会主义还不完善,存在许多缺陷,社会上出现的不公平现象,使许多大学生常常表现出不满现实、患得患失、对生活失去信心等消极思想。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学生活各方面的秩序,不利于培养国家所需要的全方面人才。如何培养好新世纪的一代,关系着国家未来的命运,实践证明,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是引导学生成才的一条重要途径。绝大多数国家的国防教育主要以军训为主。学生通过军训,培养了组织纪律性和勇敢顽强、坚忍不拔、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培养了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锻炼和增强了学生的体魄,淡化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能够走出自我封闭的个人世界,关心外面的世界,对生活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态度,精神面貌与未经军训的学生相比有较大改观。再加上大部分高校都采取新生入学即接受严格的军训,军队严格的管理方法为学校以后几年的学生管理工作打下了较好的基础,这对于整顿校风、学风,整顿校园秩序,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能够起到重要作用,也为学生自己的将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是时代的要求。它是我们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不可或缺的条件,也是建立强大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巩固国防的需要,这对捍卫国家的主权、保卫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维护国家的安全都具有重大意义。
1、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初步形成:(1927.8“八一”南昌起义——1935.1遵义会议) 毛泽东成功解决了中国革命走什么路、如何建军、如何作战三个基本问题,它们标志着毛泽东军事思想已初步形成。 2、毛泽东军事思想科学体系的建立(1935.1遵义会议——1945.8抗日战争胜利)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四渡赤水确立了毛泽东的威信,1945年朱德同志在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概念,并对此做了阐述。 3、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以及建国以来的和平建设时期) 总结出著名的十大军事原则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内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内容极为丰富。在一些军事著作中,人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划分,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层次、分类和组成部分有着各种不同的提法。就组成部分来说,主要的是三种提法:一是三个组成部分,即人民战争思想、人民军队思想、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二是四个组成部分,即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人民战争思想、人民军队思想、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三是五个组成部分,即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人民战争思想、人民军队思想、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我认为,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组成部分的划分,既要考虑到它的内容和特点,又要考虑到它的发展和现实实践的需要,比较来说还是五个组成部分的提法更为准确。这就是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人民军队思想,人民战争思想,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国防建设和国防斗争思想。 一、 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 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创造性地运用于战争和军事领域,观察和分析战争的基本问题,认识和运用军事领域的辩证规律,提出和阐明的关于研究和指导战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如关于战争的根源和本质,战争与政治、战争与经济、战争与和平、战争与革命的关系,战争的性质和共产党人对待战争的态度,战争胜负的基本因素,战争的目的和消灭战争的途径,以及研究指导战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等等。 在战争观问题上,毛泽东的主要观点是:(1)战争是随着私有财产和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2)战争是政治的特殊手段的继续,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和平时期的斗争是政治,战争也是政治,战争与和平既互相排斥,又互相联结,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3)经济是进行战争的物质基础,战争不但是政治和军事的竞赛,而且还是经济的竞赛。(4)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5)人类社会只有进步到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和国家的时候,战争才能从根本上消除。(6)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根源。(7)战争的政治目的决定战争的政治性质,战争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一切进步的战争都是正义的,一切阻碍进步的战争都是非正义的,共产党人要拥护正义的战争,反对非正义的战争。(8)两军相杀的战争,其军事目的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它是战争自身的本质,是一切战争行动的根本依据。(9)战争的胜负主要地决定于作战双方的军事、政治、经济、自然诸条件,与此同时,还决定于作战双方的主观指导能力和人的自觉能动性的发挥等。在研究、指导战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上,其基本点是:(1)共产党人研究和认识战争的目的是为了消灭一切战争,实现人的永久和平。(2)战争虽是一种特殊的复杂的社会现象,但和世界上其他事物一样,有其固有的客观发展规律,即战争双方相互矛盾着的基本因素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及其一般发展趋势。(3)战争规律是可以认识的,我们不仅要研究战争的一般规律,而且更要研究战争的特殊规律;不仅要研究战争的客观规律,而且要研究战争的指导规律。(4)一切战争指导规律都是发展的,研究指导战争要从实际出发,着眼其特点和发展,客观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敌我双方各方面的情况,找出其行动的规律,使主观指导符合客观实际。(5)战争指导者要有战略头脑和全局观念,善于关照全局,把握关节。(6)要尊重战争的客观规律,在既定的客观物质条件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争取战争的胜利。二、 人民军队思想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创建人民军队作为进行武装革命的首要问题,在领导革命战争的实践过程中,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建军经验,对人民军队的性质和任务、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等,作了系统而又全面的深刻论述,正确地解决了把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形成了完整的人民军队思想。 人民军队思想的主要内容是:(1)军队是夺取和巩固国家政权的主要工具,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实行武装的革命,必须建立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没有一支人民的军队,就没有人民的一切;在取得革命胜利以后,人民军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担负着巩固政权、保卫人民革命和国家建设的成果、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历史使命。(2)人民军队是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它永远是一支战斗队,也担负工作队和生产队的任务。(3)要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实行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执行党的纲领、路线和政策,保持我军的无产阶级性质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4)政治工作是人民军队的生命线,要坚持军民一致、官兵一致和瓦解敌军的三大原则,建立强有力的政治工作。(5)实行民主制度和严格的纪律。要在集中指导下,实行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军事民主,坚决执行命令,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6)要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7)人民军队建设要从低级阶段逐步向高级阶段发展,在加强革命化建设的同时,加强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逐步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三、 人民战争思想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集中党和群众的集体智慧,总结人民战争的丰富经验,对实行人民战争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以及如何实行人民战争的问题,作了系统的论述,阐明了人民战争的理论基础和政治基础,实行人民战争的指导路线、方针和原则,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战争思想。 人民战争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是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它的基本理论观点是:(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革命战争的主体,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力量。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兵民是胜利之本”,只有动员和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2)革命战争是反抗阶级压迫或民族压迫、为民族和人民群众谋求解放的正义战争,符合历史发展的方向,对社会的进步起着促进和推动的作用,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积极参加,是实行人民战争的政治基础和前提。(3)在人和武器的关系问题上,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马克思主义者既反对唯武器论,又反对唯意志论,主张人和武器的辩证统一论。毛泽东不仅阐明了人民战争的理论基础和政治基础,而且从中国革命战争的实际情况出发,总结中国人民革命战争的独创性经验,阐明了如何进行人民战争的问题,提出了明确的指导路线、方针和原则。这主要就是:(1)进行广泛深入的政治动员,组织最广泛的革命战争的统一战线。(2)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武装革命道路,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有机地结合起来,发动和依靠以农民为主体的广大人民群众,把落后的农村造成为军事上、政治上、文化上的先进的革命阵地,作为实行人民战争的依托。(3)实行野战军、地方军和民兵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野战军主要是在地方军和民兵的配合下,执行超地方的作战任务;地方军除协同野战军作战外,主要是在民兵的协同下,担负地区性的作战任务。它们是我军的两个组成部分,是进行人民战争的骨干力量。民兵人数多、分布广,是军队的有力助手和强大的后备军,是进行人民战争的重要力量。为形成全民参加的人民战争,还必须实行武装群众和非武装群众相结合,即把动员起来的群众,分别组织在工会、农会、青年、妇女、儿童等各种群众团体之中,平时从事各种生产和建设工作,帮助政府动员群众参军,拥军优属,清查奸细等;战时进行坚壁清野,侦察敌情,担负运输,直接帮助军队作战等工作。(4)以武装斗争为主,各条战线、各种斗争形式相配合,形成全面的人民战争,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战争的威力。(5)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发挥党政军民的整体力量。革命战争具备着实行人民战争的可能性,但能否成为彻底的人民战争,则要看领导战争的阶级或集团是否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有没有一个进行人民战争的指导路线、方针和政策等。四、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战争的特点和规律是制定战略战术的依据,作为战争指导规律的战略战术,是对战争规律的能动反映。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和规律,总结我军作战的丰富经验,并吸取古今中外的战争经验,在人民战争和人民军队的基础上,制定了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成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主要内容是:(1)实行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积极防御又叫攻势防御、决战防御。消极防御又叫专守防御、单纯防御。消极防御实际上是假防御,只有积极防御才是真防御,才是为了反攻和进攻的防御。(2)把进攻和防御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战略上实行内线的持久的防御战的同时,在战役战斗上实行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通过战役战斗上的攻防作战,不断削弱和消耗敌人的力量,逐渐转变敌我强弱的形势,使我由战略上的劣势变为战略上的优势,适时将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彻底消灭敌人,夺取战争的最后胜利。(3)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三种作战形式紧密结合,适时进行以改变主要作战形式为主要内容的军事战略转变。(4)做好战争准备,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5)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它是我军的基本作战方法,也是我军作战的优良传统。(6)以歼灭战为主,辅之以消耗战。歼灭战是我军作战的基本方针。所谓歼灭战,就是每战均要解除敌人的武装,剥夺敌人的抵抗力,毙伤俘敌全部或大部人员,摧毁或缴获敌人全部或大部武器装备。(7)慎重初战,实行有利决战,避免不利决战。(8)在战略进攻的指挥上,采取跃进的进攻样式,直插敌人战略纵深,建立根据地,展开战略进攻;逐次进行决战,就地歼灭敌人的重兵集团;坚决地实施战略追击,采用远距离包围迂回的方法追歼残敌;实行军事打击与政治上的争取和瓦解相结合,加速战争胜利的进程。(9)实行作战指导的主动性、灵活性和计划性,充分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指导和实行战争。等等。总之,我军的战略战术是在承认敌强我弱、敌大我小的条件下,从战争的实际情况出发,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扬长避短,趋利避害,避强击弱,充分地利用敌之弱点和我之优点,充分地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以求得生存、发展和胜利的战略战术。从总体上说,把握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要着重把握以下几点:一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战争目的是我军一切战略战术原则的依据;二是基本的原则是承认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三是从实际情况出发,实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四是以弱胜强是我军战略战术的显著特点;五是我军的战略战术是建立在人民战争基础上的。所以从本质上说,我军的战略战术就是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五、 国防建设和国防斗争思想。毛泽东国防思想,萌芽于抗日战争时期,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国防建设和国防斗争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在夺取全国政权以后,军事斗争的中心任务,已由夺取政权变为巩固政权,维护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新的历史条件,领导人民解放军在革命化的基础上进行正规化和现代化建设,使我军进入了建军的高级阶段,同时对国防建设的方方面面,作了许多正确而又重要的指示,提出了国防建设的指导路线和方针、原则。为巩固国防,维护国家利益,还总结国防斗争的实践经验,对国防斗争的根本目的、指导路线和方针、政策作了一系列的重要论述和指示,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防建设和国防斗争思想。国防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是:(1)在国防建设的地位和作用问题上,强调国防建设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需要,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实现国家的统一,保卫国家的安全和发展,必须十分重视和加强国防建设。(2)在国防建设的任务和基本内容问题上,强调国防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是国防建设的主体。与此同时,要发展国防科技和国防工业,建立一个独立的完整的现代化的国防工业体系;要在加强正规军建设的同时,建设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建立和健全国防动员体制;要搞好战略后方建设、战场建设和战略物资储备;要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增强全国人民的国防观念和战备意识;要发展军事理论科学,研究现代化的国防,学习现代军事科学技术和现代化军队的作战指挥与新的军事制度,掌握现代化的军事思想,切实解决现代条件下建设人民军队、进行人民战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3)在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问题上,要根据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认真做好战争准备,遏制战争爆发,确保打赢战争;国防和军队建设要以现代化为中心,国防科研要走在前面,并积极引进外国的先进军事技术,努力实现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的现代化;要正确处理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国防建设要服从经济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增强国防力量;要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以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根据自己国家的情况决定国防政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国防;要实行人民国防的指导战线,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国防教育,增强全民族的国防观念,国防建设要走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寓兵于民的道路,在加强正规军建设的同时,加强民兵建设,强化人民战争的基础,等等。 国防斗争思想的主要内容是:(1)强调捍卫国家安全是国防斗争的基本任务,要始终把维护国家利益,有效地抵御外敌入侵和颠覆,捍卫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和平安宁的内外环境,作为国防斗争的宗旨和根本目的。(2)实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任何时候都不会去侵略别人,永远不称霸,也不做超级大国,在军事上实行战略防御的方针,而不是发动战略进攻的方针,但这种防御不是消极防御,而是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3)在战争指导上,要坚持全民国防,实行人民战争。未来的反侵略战争是防御性的自卫战争,是进步的正义战争,能够动员和依靠人民群众,实行人民战争,人民战争仍然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根本法宝。国防事业不仅仅是一种军事行为,同时也是一种社会行为,是军队的事业,也是党的事业、国家的事业、人民的事业,建设和保卫国防是党、政府、军队和人民的共同职责和义务。因此,要在全民中树立国防意识,实行野战军、地方军和民兵三位一体、平战结合的防卫体制,动员全国各族人民加强团结,提高警惕,以各种形式积极支援和参加保卫国防的斗争。(4)要建立反对侵略、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统一战线。制止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愿望,也符合广大爱好和平国家的意愿,因此能够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各国人民共同反对侵略势力,是争取世界和平的中心环节。世界和平的取得,主要依靠各国人民的斗争。人民是决定的因素,依靠人民的团结和斗争,必能战胜帝国主义和他们的走狗,取得世界的持久和平。我们要积极采用灵活的策略,努力团结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和人民,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和稳定。(5)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是现代战争的主要根源,新的世界大战存在可以避免与不可避免的两种可能性,我们要从最坏的估计出发,做好反侵略战争的准备。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体系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科学体系,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战争观和军事问题方法论、人民军队思想、人民战争思想、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国防建设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战争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与国防斗争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其科学体系是由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问题的基本原理、原则而构成的具有不同功能、不同作用,而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观察和分析战争的基本问题,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战争观和方法论。认为,战争是从有私有财产和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的矛盾的一种最高斗争形式;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战争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战争力量的竞赛;战争是一种物质运动现象,是有规律的。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的建军学说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一整套建军理论和原则。主要包括:人民军队是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是它的唯一宗旨;人民军队必须置于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之下;人民军队在加强革命化建设的同时,要加强现代化建设和正规化建设。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人民战争的理论,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战争思想。它的基本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坚决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动员、组织和武装人民群众,实行全面彻底的人民革命战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依据中国革命战争的基本特点,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经过长期革命战争实践,总结和提出一整套建立在人民军队、人民战争基础上的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理论。确立了“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战争基本原则;明确了积极防御的战略指导思想;确定了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等作战形式;建立了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等作战原则。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立了国防现代化建设理论。其主要内容是:国防建设要根据国家安全利益的需要,以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为指导;国防建设要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国防建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在世界大战可能避免的相对和平时期,要实行国防建设指导思想上的战略性转变,等等。毛泽东军事思想科学体系中的各个组成部分,既具有不同功能、不同作用,又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在这个整体中,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是整个科学体系的理论基础;人民战争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人民军队理论是建设人民军队的掼;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是进行人民战争的方式和方法;国防现代化建设理论是进行国防建设,保卫国家安全,防止外敌入侵的指导方针和原则。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历史地位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军事理论。它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军事理论,它指导中国革命战争取得了彻底的胜利。在新中国成立后又继续指导了中国的国防建设、抗美援朝战争和边境自卫反击作战,是国防现代化建设和未来反侵略战争的指针。它不仅在中国军事思想发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而且在世界军事思想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毛泽东军事思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军事理论,主要体现在:第一, 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第二, 解决了把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人民军队问题。第三, 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的人民战争思想。第四, 制定了一整套适合中国革命战争特点的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第五, 系统地阐述了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第六, 建立了一整套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的无产阶级军事理论。在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指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土地革命战争、坑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革命战争胜利的光辉记录,中国革命战争的伟大胜利,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历史地位。建国以后,它又指引中国人民取得了国防现代化建设、抗美援朝战争和边境自卫反击作战的伟大胜利。毛泽东军事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军事理论。它的基本理论,特别是那些反映了事物本质规律的原理、原则,具有长过的普遍的指导意义。它对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未来反侵略战争将继续发挥指导作用。毛泽东军事思想从它形成之日起,就受到国外的注意。在中国革命战争取得胜利后,毛泽东军事思想更是受到世界各方面人士的重视。许多人对它进行研究和学习,它已经越出国界,成为世界军事理论研究的重要对象。六七十年代,毛泽东军事思想在第三世界广泛传播,成为许多国家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强大思想武器。毛泽东军事思想在世界军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当代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军事思想。总之,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我军的建军之魂、立军之本、制胜之道,是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