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关于青藏铁路意义的论文

2023-12-06 23:5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关于青藏铁路意义的论文

青藏铁路、简称青藏线,是指青海省至西藏自治区的铁路,属于中国国家干线铁路之一。全长1956公里,是重要的进藏路线,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在冻土上路程最长的高原铁路,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2013年9月入选“全球百年工程”,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具有极高的重要意义。

1、青藏铁路是一项投资巨大、举世瞩目的世纪工程,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将通过旅游业来体现,青藏铁路沿线的车站、桥梁、隧道等,将成为独具风格和浓郁民族特色的标志性建筑景观,青藏铁路沿线独具魅力的高原风光和人文景观,将因为青藏铁路的建设而显现生机。

2、青藏铁路建成通车,不仅大幅度地提高了西藏的区位指数,增强了区域开发能力,更有效地加强了西藏与西南、西北的联系,与关中经济区、成渝经济区的融合程度大为提高。

3、自从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投入运营以后,制约旅游业发展的瓶颈被打破了,交通基础设施滞后的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为沿线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和载体,成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强力纽带和重要桥梁。

(参考资料----中国铁路网网页链接)

求一篇关于青藏铁路的论文

(四)、从现在开始即行筹备青藏铁路大旅游项目的整体营销策划工作,由于任何一项工作,前期均需要一个运作过程,营销策划工作也一样,它包括前期的资源调查、市场调研、营销市场目标对象的细分、营销市场定位、产品形象定位、营销战略确定、营销渠道设计、营销手段的运用选择、营销管理与控制等等多个环节,而每个环节均需要精心设计,才能保证整体营销的效果。与此同时,与建设同步的宣传非常重要,此外,该项目的前期炒作也十分重要,无论是从项目形象的建立,还是项目建设的招商引资,还是整个项目今后的商业运作,或者是今后市场份额的扩大,都需要进行事前炒作,这是概念营销的一种手段。所以,在申请青藏铁路大旅游项目立项和筹备编制该项目规划的同时,从后年开始启动相关项目权宜的预卖,从而使青藏铁路旅游项目自预卖炒作伊始,即成为世界的聚焦点。“世界之巅旅游列车”将成为青藏铁路旅游的一个重要主题。但总的前提是,如果能选择合适时机,提前对“世界之巅的世纪列车”这一概念进行炒作外,不仅可以迅速开发一个由青海、西藏双方共同拥有的世界顶级旅游产品,还能在短时间内提炼青海及西藏旅游的独特性卖点,同时更能促进两地区域经济形象的提升,青藏铁路是历史赋予青海与西藏共同拥有的一笔宝贵财富。
(五)、青藏铁路应成为生态旅游开发的范例和可持续发展的典型?坚决实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特别关注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开发与自然、人文双重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通过集约建设,促进旅游与生态环境改善的双向互动,将青藏铁路建设成为“高原绿色生态长廊”和高原生态教育基地(如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等)。积极改善当地群众的生活,保护藏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必须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未来的长期发展战略,走一条不一定追求人数和规模的质效型与高附加值的旅游发展道路,对于可可西里这样的不适宜开展旅游的生态脆弱区应坚决杜绝大众型的“生态旅游”项目。将旅游业所得收入主要用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及生态环境损坏的补偿,以保持诸多旅游景区对游客的持久吸引力,并保证当地民众对旅游业发展的持久支持。
(六)、加强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形成完善的旅游服务体系。要形成世界顶级的旅游线网,除了开发精绝的旅游产品外,还必须把食、住、行、游、购、娱、康、教等要素一并包容,逐步完善旅游产品系统。而且应针对青藏高原的特殊情况提供各项良好的旅游服务(特别是信息服务),改善航空与公路交通条件,建立优质的健康保健体系以消除游客对高原的恐惧感,匹配相应的导游、服务和救援设施与人才,改进旅游基础服务设施,组织联合运行的“青藏铁路”旅行社。
(七)、构建青藏铁路沿线全方位开放、以旅游业为支柱的造血型经济体系,确保青藏铁路建成后带来巨大的综合效益。发挥旅游业的先导产业作用,以其带动西藏民族手工业和民族服务业的发展,开发有地方特色、适销对路的旅游纪念品,开展具有浓郁藏民族风味和藏民族文化内涵的旅游服务业,营造具有藏民族色彩,并给旅游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旅游环境。从长远战略来看,青藏铁路还应延伸经藏南谷地到达山南、林芝等地,更大程度联动资源丰富、经济发达的人口富集区。
(八)、大范围组合。既要与外部组合,自身也需要整合。能与国际联合的联合国际,能与东部热线热点捆绑的予以捆绑?融入区域网络、融入市场当中。与周边省区和国家联合开发跨省区、跨国旅游线路。首先是由青海、西藏牵头与陕、甘、新、川、渝、滇诸省区联手,同时创造条件与南亚、东南亚诸国合作,制定不同的跨国旅游线路,以适应中国加入WT0后的新形势,争取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以此为主轴,把沙漠绿洲丝绸之路(马可·波罗线)、唐蕃古道(214国道)、茶马古道和穿越青藏高原沿横断山脉南下至中南半岛诸国,以及沟通中亚、南亚、东南亚诸国的国际旅游线联成一个网系。
青藏铁路的建设是一项投资巨大、举世瞩目的世纪工程,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旅游业来体现。从交通的层面而言,青藏铁路将是西藏与青海旅游的一条新的通道,青藏高原上那独特的雪域风光、民俗风情、生态景观等将因青藏铁路的开通而被更多的海内外游客所认识和观赏,毕竟昂贵的飞行旅游与漫长的公路旅游方式并不能为大多数游客所接受。从生态环境建设来看,青藏铁路格拉段,穿越可可西里、三江源和羌塘三个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一旦被破坏就难以再恢复。因此,在建设青藏铁路过程中如何强化高原生态脆弱区的环境保护,发展高原生态旅游,使青藏铁路的建设促进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就成为极为必要的研究课题。总之,要以青藏铁路为超级支点,吸引世界旅游消费者眼球,以超常思路和经营手法为杠杆,撬起青藏高原旅游经济板块,打造世界顶级旅游带

青藏铁路的意义和作用

青藏铁路的意义是一条连接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国铁Ⅰ级铁路,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是通往西藏腹地的第一条铁路,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作用是推动尼泊尔落后的北部山区的经济发展,同时还加强了国内其他广大地区与西藏联系。改变了青藏高原贫困落后面貌,促进了青海与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更加是促进了西藏在工业、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

青藏铁路分两期建成,一期工程东起青海省西宁市,西至格尔木市,于1958年开工建设,1984年5月建成通车;二期工程,东起青海省格尔木市,西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

青藏铁路要穿越连续多年冻土区550公里,不连续多年冻土区82公里,。在这一地区施工,带来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全球变暖带来的气温升高,会使冻土消融,二是人类工程活动会改变冻土相对稳定的水热环境,使地下水位下降,土壤水分减小,导致植被死亡等,将涉及更大面积的冻土消融。

青藏铁路建设的重要意义

青藏铁路全线贯通,对改变青藏高原贫困落后面貌,增进各民族团结进步和共同繁荣,促进青海与西藏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有利于促进西藏工业、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优化西藏的产业结构,实现中国地区经济的平衡、协调发展;有利于西藏矿产资源的开发,发挥资源优势;有利于降低进出西藏货物的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西藏的对外开放,加强与其他地区及国外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有利于西藏市场机制的发育和人们市场意识的增强,促进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西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有利于促进中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进一步巩固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有利于中国边疆的稳定和国防的加强;有利于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的体现和国家政权的巩固。

在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开通以前,西藏自治区是中国唯一不通铁路的省级行政区。交通运输设施的落后,已经严重制约了这一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使之成为中国主要的贫困地区之一。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运往西藏的物资大幅度增加,西藏原有的以青藏公路为主体的运输通道无论从运能、运量上,还是从运输的快捷、方便上,都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建设青藏铁路,是克服的交通“瓶颈”,加快青海、西藏两省区经济发展,促进西部大开发的客观需要,修建青藏铁路已是势在必行。
青藏铁路一期工程(西宁至格尔木段)建成运营以来,已成为开发青海柴达木盆地及推动青、藏两省区经济发展的主要交通线路。它促进了青海钾肥厂、锡铁山铅锌矿、青海铝厂、青海油田、格尔木炼油厂、茫崖石棉矿和龙羊峡、李家峡两座大型水电站等一大批大中型项目的建设和发展,为青海460万各族人民脱贫致富和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西藏的开发发挥了重要作用,2012年进藏物资的85%以上都要通过格尔木来转运。续建青藏铁路,将极大地提高综合运输能力,从根本上改善两省区的交通条件和投资环境。
建设青藏铁路,将完善路网布局,并一举实现西藏自治区的立体化交通。从路网布局看,西藏是一片空白,不仅如此,西藏与青海、青海与新疆均无铁路相连,青藏铁路纵贯青海、西藏两省区,是沟通西藏、青海与内地联系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通道,也是西部腹地路网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今后建设区内路网的骨干铁路。同时,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将形成铁路、公路和航空的立体化交通,彻底解决“进藏难”、“出藏难”的问题。
建设青藏铁路,对青、藏两省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广阔空间,使其优势资源得以更充分发展。同时,无论是国家巨额的投资,还是建设铁路所需的大量人力、物力,都将直接拉动青海、西藏两省区的经济发展,并促进其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加快城镇化和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实现“跳跃式”的发展。
建设青藏铁路,还是开发青海、西藏两省区丰富的旅游资源,促进两省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青藏铁路沿线的旅游资源是世界独一无二的,1991年至1998年,进藏旅游的客运量增长率平均高达18.7%,而且仍在高速增长之中,但落后的交通状况已严重制约了旅游的进一步发展。铁路的修建,必将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促进青海、西藏两省区的旅游事业飞速发展,使之成长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有可能成为两省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建设青藏铁路,更是改变西藏不合理的能源结构,从根本上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长远需要。青藏铁路开通后,75%的进出藏物资将由铁路承担,从而改变以往公路运输运距长、运费高、损耗大的缺点。发挥青藏铁路的作用,打造成国内一流的物流中心。加紧研究青藏铁路通车运营后给西藏经济社会生活各方面带来的深刻影响,用全新的思路谋划发展,最大限度地挖掘青藏铁路的巨大发展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青藏铁路的强大辐射作用,使青藏铁路更好地为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造福西藏各族群众,努力将那曲物流中心打造成国内一流的物流中心。西藏有丰富的旅游、矿产、水利等资源,青藏铁路的建成和通车,便利了游客进藏和西藏的资源开发,对于扩大旅游创汇、资源开发利用有重大的意义。
所以修建铁路首要的目的就是要为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一个强大的运力支持,同时这一条铁路建设也可以进一步增加内地和西藏紧密的联系和交流,增强民族团结,保卫国土安全。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开通,西藏自治区预计第二年的进藏游客将突破300万人次,结果2007年接待游客大出所料地突破了400万人次,比2006年增加了15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48亿元,比2006年增长73.3%、占到全区GDP的14%左右。人流的增加使得2011年西藏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24.9%,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青藏铁路使得区域成本差异逐渐缩小、投资回报率上升,激发了当地民间资本、内地企业以及国外财团的投资热情,2011年全区吸引民间投资84.5亿元,比2010年增长29.2%,极大优化了西藏的投资结构。

青藏铁路有什么意义?

青藏铁路(Qinghai-Tibet Railway),简称青藏线,是一条连接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国铁Ⅰ级铁路,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是通往西藏腹地的第一条铁路,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