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中国青年报历任总编辑

2023-12-12 02:2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中国青年报历任总编辑

孙轶青(1922—2009),山东乐陵人。第六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机关党组成员。1922年3月14日出生于山东省乐陵市,1938年12月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沧县县委书记、冀鲁边区地委秘书长兼宣传部副部长,东光县县委书记、共青团清河地委书记。1950年起历任共青团上海市委常委兼宣传部副部长、部长,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国青年报》社副总编辑、总编辑等职。1962年4月任共青团中央常委兼《中国青年报》社社长、总编辑。1964年任全国青联副主席。1972年任《北京日报》社党委书记、总编辑兼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负责人。1976年10月任《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1980年1月起,历任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常务副局长、文化部党组成员兼文物局局长。1983年6月任全国政协副秘书长,1984年4月任全国政协机关党组成员。2009年3月17日,孙轶青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冯兰瑞的简介

冯兰瑞,经济学家,1920年9月出生,贵阳人。早年求学于贵阳达德学校,1938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赴延安,先后在青年工作委员会和中央研究院文艺研究室工作,后考入中央军委编译局主办的外语学校英文队学习。1954年进入中共中央党校师资部专修政治经济学专业。历任上海《青年报》社氐兼总编辑、《中国青年报》编委兼文教学生部主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兼马列教研室主任、黑龙江省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黑龙江省统计局副局长、国务院政治研究室研究人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副所长兼党委书记、中国经济学团体联合会执行主席、《经济学周报》社长。著有《劳动报酬和劳动就业》、《按劳分配、工资、就业》、《论中国劳动力市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就业问题研究》(与姜渭渔合著)、《中国社会保障制度重构》(与齐翔延、孙炳耀合著)。

毕熙东的生平

毕熙东 ,生于1948年2月24日。原《青年体育报》总编辑 ,现已退休。中国足球资深评论员,与大仙、李承鹏齐名。毕熙东毕业于北师大中文系。2000年1月任中国青年报报刊发展中心主任,创办《青年体育报》并任总编辑。现为中国青年报高级记者。曾在足球报“京华新村”写专栏,后将该“村”移植到《青年体育报》。毕熙东认为球评目前还在低水平的层面。体育评论是同改革开放共同成长起来的。从业的这二十多年刚好是电视发展的时期。文字记者要想同电视记者竞争必须在文章里注入观点,否则就无法生存。尤其是现在媒体发展更为迅速,单凭新闻很难做到与众不同。记者的观点在报道中的作用尤为重要。毕熙东认为球评应该走向更自由、更宽松的状态。中国社会的大环境逐渐宽松,波及到体育评论上就会使记者们的心态变得更轻松,表达方式会更轻松。不用那么沉重表达自己的观点是球评的一个大致方向。风格及代表作 《别了,零》毕熙东给人最大印象的一篇评论不是球评,是一篇叫《别了,零》的体育社论。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许海峰和曾国强先后获得两枚奥运金牌,当时的年轻记者毕熙东在后方值班。看到前方发回的报道后随笔写下《别了,零》,全文不到三百字,但影响深远。毕的文字通俗易懂,一针见血。

毕熙东的简历

1980年底中国青年报复刊后首次向社会公开招聘编辑记者,单位应试考中。1981年3月正式成为中国青年报体育记者。1985年任中国青年报体育组之长。中国体育记协常务理事。1987年任中国青年报体育部主任。2000年1月任中国青年报报刊发展中心主任,创刊《青年体育报》并任总编辑,同年,任中国体育记者协会副主席。采访过包括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等几乎所有国内、外重大比赛。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