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中国高等教育评估杂志

2023-12-09 00:2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中国高等教育评估杂志

《中国高等教育评估》1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积极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及时刊载国内外高等教育评估的理论研究成果,关注中国高教评估实践中的一些重大现实问题,对现有的中国高教评估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开展深入的研究,及时反映国内教育评估机构的权威观点以及研究人员的新思考与新观点。

武书连的简历

武书连
武书连是我国大学评价和排名领域的知名专家,《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组长,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他在核心期刊发表的有关大学评价的论文数量居国内同行第一名,有关大学评价的论文被引用次数居国内同行第一名,研究成果被其他学者在学术期刊专题评论的次数居国内同行第一名。武书连也是第一个将中国大学排名的历史和现状系统介绍给公众的专家。

以武书连研究员为组长的《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经过10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大学排名领域一系列的技术突破,成功地创立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大学评价体系。由于理论基础扎实,评价方法严谨,得到学术界和大学的认同,在社会上有着很好的声誉。

1991年该课题组刚成立时,国内大学评价刚刚起步,民间的排名以论文数量为主,官方的排名研究方向并不明确,而在国外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固定的方法,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各国学者都以建立符合本国实际的大学排名作为学术方向。在这种情况下,武书连根据中国高等教育的实际状况,提出了独立自主创建中国大学评价体系的学术目标,以及目标评价、综合评价、定量评价的研究方向。

1993年6月,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第一个以目标评价、定量评价为核心的大学排名发表。武书连将其命名为《中国大学评价—1991研究与发展》。该评价是国内首次包括理、工、农、医、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活动在内的中国大学研究与发展综合评价。

1997年7月,武书连在《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杂志发表了《中国大学研究与发展成果评价》。该文根据全国1927名专家确定的指标权重,提出了“不同类型大学的科研人员平均具有相同创新能力”的科学假设,有效地解决了长期困扰国内高教评估学者的不同类型大学的相互比较问题,实现了中国大学排名质的突破;其后,1998年4月,发表《中国大学评价—1996研究与发展》;1999年9月,发表《中国大学评价—1997研究与发展》。

2000年7月,武书连发表了国内第一个概括中国高校基本功能的大学综合排名--《中国大学评价—1998》和《中国大学研究生院评价》。《中国大学评价—1998》结束了中国高教评估界在本世纪对大学排名长达13年的徘徊和探索,创立了以“对社会的贡献作为唯一衡量标准”的中国大学评价体系。2001年6月,武书连在《中国高等教育评估》和《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杂志发表《2001中国大学评价》和《2001中国大学研究生院评价》。《2001中国大学评价》基本满足了应届高中生报考大学、应届大学生报考研究生的需要,部分满足了社会各界对大学的其他需求。

2002年3月,全新的《2002中国大学评价》发表。《2002中国大学评价》针对2000年中国高校合并重组后形成的新格局,以“不同学科的科研人员平均具有相同创新能力”的科学假设,取代了“不同类型大学的科研人员平均具有相同创新能力”的科学假设。新的科学假设使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排名的准确性超过了任何国家的大学排名;其评价范畴涵盖了11个学科门、71个本科学科类、全部258个本科专业,以及80个研究生一级学科、全部361个研究生二级学科。这种全面覆盖所有学科门类和专业的大学排名在国内外是第一份。

《中国大学评价》自1993年首次发表起,就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和讨论。自1997年起,教育部专业核心期刊《中国高等教育评估》杂志每年都转载武书连及其课题组的《中国大学评价》。据统计,全国讨论大学排名的学术论文中,有77%是专门讨论《中国大学评价》的。对同行提出的质疑和商榷意见,武书连全部予以答复。主要的答复文章有:《欢迎讨论评价—复捷光同志》、《欢迎讨论大学评价—复方勇同学》、《欢迎讨论大学评价—复薛天祥、侯定凯先生》、《欢迎讨论中国大学评价—复彭灿先生》、《欢迎讨论中国大学评价—复李田先生》。

据课题组透漏,从2003年开始,《中国大学评价》又将增加许多国内外大学排名从未涉及的内容。全新的《2003中国大学评价》将于2003年高考之前带给考生和大众一个惊喜。

我国高等教育,按学科可分为哪些学科?

我国1952年按照苏联的模式对全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后,建立了以专门学院为主体的高等教育体制。在这个体制下,全国大学实行按学科分类,除少数大学保留若干个学科外,大部分大学都只有一个学科,全国大学分为文理(也称综合)、工科、农科、林科、医药、师范、语言、财经、政法、艺术、体育、民族12种类型。同时,在国家创新体制方面,实行教学科研分离。高等学校只从事教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则专事科学研究
1978年改革开放后,大学逐渐向科学研究、综合性方向发展。今天,许多大学已经成为教学科研两个中心的综合型、多科型大学。
按教育部对学科门的划分和大学各学科门的比例,现有大学分为综合类、文理类、理科类、文科类、理学类、工学类、农学类、医学类、法学类、文学类、管理类、体育类、艺术类13类。按科研规模的大小,现有大学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4型。每个大学的类型由上述类和型两部分组成,类在前型在后。
例如:按各学科比例情况,北京大学属于综合类,按科研规模,北大属于研究型,故北京大学的类型是综合类研究型,简称综合研究型。再如:按各学科比例情况,清华大学属于工学类,按科研规模,清华属于研究型,故清华大学的类型是工学类研究型,简称工学研究型。
新的分类方法改变了过去单一模式的大学分类标准,从科研规模和学科比例两方面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前中国大学的实际情况。
见:《中国高等教育评估》杂志(季刊)2002年第4期发表的《再探大学分类》
2000年,我国政府对全国高校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合并重组。这次重组从根本上改变了1952年以来形成的以专业学院为主体的高等教育体制,建立了以多科和综合大学为主体的高等教育体制。多数合并大学都有至少两个比较强的学科门,过去单一学科门结构的大学已经不存在;但是以单一学科门为基础的大学分类标准却没有随之改变。
在教育部颁布的学科分类中,学科门是最高父系统。学科门共有12个: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
理科是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农林科学、医药科学的统称,包括理学、工学、农学、医学4个学科门;
文科是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统称,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7个学科门。
理科和文科是教育部在高考中的习惯称呼,报考理科的考生,可以录取到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学科门的专业,报考文科的考生,则录取到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的专业。
学科门下设学科类、学科类下设专业。
中国大学各学科门中,以工学最强,其次是理学、医学、农学,文科各学科都较理科弱。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
按学科门的划分,专业类大学可分为理学类、工学类、农学类、医学类、哲学类、法学类、教育类、文学类、历史类、经济类、管理类等11类;我国通常又将教育类中的体育类,文学类中的语言类、艺术类单独划出,因此专业类大学可划分为14类。在实际分类时,没有出现哲学类、经济类、历史类大学,教育类大学全部是体育类大学,文学类大学全部是语言类、艺术类大学。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社的杂志介绍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创办并直接主管,是全国高等教育导向性、综合性理论刊物。本刊主张守正创新,秉持前沿性、思辨性、导向性。在及时准确宣传中央和教育部有关方针政策及新思路、新举措的同时,关切高教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的理性求索,力求高品位、大视野、多维度、深层次展现高教改革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最新成果,反映广大师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成为全口径了解各个时期高教工作方针政策、理性探索及新思维、新经验的重要窗口,为作者搭建高等教育理论探索和交流的高端平台,让读者领略各方治教治校治学的智慧亮色。

武书连与中国校友会哪个排名准确

  可以说中国校友会网的比较科学,强调质量,看中高校对社会的贡献,如重大奖励成果和杰出校友,武书连的看中的规模,“人多力量大”是武书连的生存之道!
  武书连的排名比较侧重于学校本身,如有多少院士、有多少论文、有多少科研经费、有多少科研成果、学校规模多大等,而中国校友会排名较侧重于学校对社会的作用,校友对社会的贡献。按此分析,武某的排名注重校内。

  中国校友会的排名注重社会,两者角度不同,不能说谁不科学、不合理,当然武某的排名由于侧重了学校自身的建设或实力,较为吸引。但如果以一个普通的、就读四年毕业后不打算考研、想马上就业的本科生来说,学校有多少院士,有多少论文,有多少科研成果,有多少科研经费,规模有多大其实是与已无关的。一个本科生,四年间连个班主任都难见上几面,别说得到大师的指导了,科研也轮不到你去参与,只在一般老师的教导下匆匆过了四年,然后就忙着找工作,所以,学校对社会的作用程度,社会对学校学生的接受或认可度,对于忙于找工作的学生更为实际,为此,我觉得中国校友会的排名更适合我们这些胸无太大志向,只想读书就为了就业的学生群体,如果要我选,我就选择参考中国校友会排名。

  总体来讲 今年校友会的要比武书连的好!!!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