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宜春市广播电视报总编辑

2023-12-09 16:5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宜春市广播电视报总编辑

姓名 周赤萍 原名邹迪性别 男民族 汉族出生日期 1914年出生地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新坊乡高富岭村人逝世日期 1990年8月职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一九三一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班长、排长、连政治指导员,红三军团团政治委员,电台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纵队一支队政治委员,山东纵队第一旅政治委员,鲁中军区政治部主任,山东军区第三师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七纵队政治委员,第一纵队政治委员,第七纵队兼辽北军区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四十七军政治委员兼湘西军区政治委员、中共湘西区委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东北军区空军政治委员,中共云南省委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冶金部副部长,福州军区政治委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 从农民的儿子到共和国将军——记袁州籍中将周赤萍2010-09-07 15:57:06 来源:宜春广播电视报周赤萍,原名邹迪,族谱名邹域九(1914.2-1990.8),江西宜春袁州区新坊乡高富岭人。1931年3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5月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队伍中表现英勇顽强,机智果断,不怕流血牺牲,战功卓著,很快由一个农民的儿子成长为年轻的革命将领。曾历任团政治委员、旅政治委员、师政治委员、军区政治部主任、纵队政治委员、四十七军政治委员、湘西军区政治委员兼党委书记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东北空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云南省委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冶金工业部第一副部长兼党组书记、福州军区政治委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系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周赤萍出生在新坊山区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家中一贫如洗,仅有一间破旧住房和两亩半水田(亦当押他人),全家八口人,主要靠父亲邹溢泉勤劳耕作兼农闲挑脚卖力、母亲郭氏劈料(加工造土纸的原料)维持生计(其父和二哥被国民党反动当局杀害于1935年,解放后宜春县人民政府追认其父为革命烈士)。由于家境贫寒,周赤萍幼年只勉强读了两年杂馆,便辍学回家放牛、打柴、务农,帮助父母排忧解难。少年时期的周赤萍,虽是一个普通的山区放牛娃,但他具有与众不同的个性:一是好强,不甘屈居于人下。他好习武,曾拜昆九为师,练就几手拳术,企盼着将来凭此改变命运;二是胆大,别人不敢去的地方他敢去。他家附近有个叫银子岭的地方,是个又高又陡的山峰,地势十分险峻,全村男女老少无人敢去攀登,年仅10岁的周赤萍居然敢登上顶峰;三是革命思想激进,容易接受革命道理。1929年底,刚满15岁的周赤萍,在外来革命同志的宣传和影响下,毅然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参加本村农民暴动。1930年参加宜春县苏维埃政府工作,1931年3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据周本人说,编班时,工作人员问他的姓名,他回答“邹迪”。因语言不同之故工作人员误听为“周赤”,他觉得“周赤”不中听,因周出身贫寒,建议在“赤”字后面加个“萍”字,——萍与贫同音,周赤萍未加考虑就同意了,于是周赤萍的名字就这样一直沿用下去,)。从此,开始了他数十年戎马倥偬的军人生涯。。。。。。

宜春电视台的电视报

《宜春广播电视报》于1992年9月24日正式创刊,国内统一刊号为CN36-0025/06-12,是宜春市唯一一份广播电视行业报纸,发行范围遍布10个县(市、区),进入千家万户。1994年7月又正式成立宜春广播电视报社。2004年底有干部职工16人,其中正式在编人员11人,招聘人员5人。《宜春广播电视报》自创刊以来,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发挥广电媒体优势,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2001年,报纸为4开12版,全年共出版53期报纸。报纸在办好原有"影视评论"、"主持人风采"、"广电动态"等特色栏目的基础上,开辟了《信息广场》专版,加大信息量,丰富了报纸内容。2002年,共出版52期报纸,开办了"百姓热线"、"文化名人"等具有本地特色的精品栏目,并于12月30日首次印刷彩色报纸,实现历史性突破。2003年,由4开12版扩为4开16版,新设采访通联部,加大本地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的报道力度,并成功地举办了许多与读者互动的活动,如读者、通讯员、专家座谈会、读者旅游直通车等,加强了与读者的交流和沟通,深受读者的欢迎和喜爱。报社邀请了市知名的专栏作家,为具有本地特色的专栏撰稿,增强了报纸的地方特色。2004年,推出"封面人物、共同关注、热点聚焦、纵览风云、社会写真"五个读者认可的版面,其中"封面人物"采用大幅照片编排的宜春各行业的精英人物成为报纸的一大亮点,4月26日,经过精心筹划、精心编排的"600期特刊"也成为报纸的经典版面。

宜春电视台的下设机构

局机关设有4个职能科室,下属单位有宜春人民广播电台、宜春电视台、八一一中波治、七0三电视差转台、临江微波中继站、宜春广播电视报社、宜春市广播电视网络中心、宜春广播电视广告中心、广播电视服务部等9个单位。2004年底,全市广电系统有从业人员1247人,其中市级209人,县(市、区)级1038人。

欧阳常林、张华立、樊旭文的个人资料

  欧阳常林,男,汉族,1952年12月出生于湖南省常德市,江西吉安人,中共党员,1971年10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高级记者。2009年12月28日,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意外免去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总经理、湖南电视台(总台)台长职务。现任湖南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党委书记。

  中文名: 欧阳常林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湖南省常德市
  出生日期: 1952年12月
  职业: 文学 新闻

  1964年12月生于湖南常德桃源,1982年毕业于桃源九中,以高考作文满分的成绩考入复 张华立
  旦大学中文系,1986年跨入湖南电视圈。现任湖南广播影视集团副总经理、湖南电视台总编辑、第一副台长,及湖南广播电视台党委委员、副台长。 先后担任湖南电视台新闻部晚间组制片人、新闻中心副主任、《新闻观察》总制片人、1998年4月竞聘为湖南文体频道(3年后更名为湖南娱乐频道)总监,2004年推出“超级女声”,成立天娱传媒专门运作此项活动,2008年8月1日出任湖南卫视第一副台长。

  1986年樊旭文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那个年代考上北大非常不易,而樊旭文考北大的经历更是难上加难。樊旭文的家乡位于湖南一个小郊区,家乡的经济以农业为主,樊旭文每天上学没有任何交通工具,几十里地就靠两条腿来回跑,有时要中午回家吃饭,每天就得折腾两个来回。1976年樊旭文初中毕业时正赶上文化大革命,那个时代的学生要“学工,学农,学军”,文化课程设置都精简了,朗朗少年求知心被湮没在文革大潮中,加上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樊旭文辍学了三年。

  1977年邓小平复出后恢复了高考制度,樊旭文每次经过湖南师大等大学院校时,总是远远驻足观望校园里那些幸运的莘莘学子抱着一摞厚重的书本奔走的样子,樊旭文羡慕极了。于是在1979年,樊旭文开始恶补初中落下的文化知识,由于辍学三年,他比班上的同学年龄都大,但是文化基础比同学都低,受欺负受嘲笑,这些他都咬咬牙忍下来。他暗下决心笃学不倦,殆无虚日。终于考上了湖南师大附中,当时是湖南省最好的两所高中学校之一。考上高中后,樊旭文只觉得是个开始,没有丝毫松气。樊旭文读书时代,最想感谢三位老师:他小学、初中的老师秦洁清、高中班主任伍敬梅、教导处主任刘磊,是他们发现樊旭文的非凡潜质,并鼓励他继续读书。樊旭文参加高考那年,全国录取率只有6%,而天资聪颖而勤奋好学的他一举考取当年湖南省高考文科状元,被北京大学中文系录取。

  1986年,樊旭文北大毕业当年,分配到湖南电视台工作,至此开始了他终身为之奋斗的传媒生涯。

  初入传媒场

  毕业那年,樊旭文特别想做记者,因为在那时记者很神秘,而且社会地位很高。刚进入湖南台,樊旭文便兴奋地跟着电视台摄制组一起走南闯北拍摄,虽苦尤荣。后来樊旭文学会了剪辑等工作,负责的工作越来越多。在1986年至1990年这段时间,樊旭文围绕湖南台的目标“湖南走向世界,世界了解湖南”,拍摄专题片、拍摄新闻事件,当了五年的编辑记者。

  悉数入行的那段经历,最辛苦的是当时采编拍摄一体化,不仅是节目的制作过程,所有对外联络等牵头工作,还有公关工作都得考虑。1990年至1994年,樊旭文跟随台里拍摄电视剧。拍戏的日子经常是一连四个月不着家,冰天雪地满处跑。

  1995年湖南经视(ETV)成立,当年9月份樊旭文受命筹备经视广告部,湖南台长欧阳常林任命樊旭文为广告部主任。搭班子、谋策略、带队伍——樊旭文面临职业生涯中第一步巨大的挑战。

  20世纪90年代初,计划经济越来越不适应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虽初露端倪,但仍未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之后,中国的市场经济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就在1995年,一切都还处在不成熟阶段。而湖南卫视跟所有地方台同行一样出身草根,并且没有任何开展广告业务的经验。

  樊旭文不断思考:广告部到底按照什么模式来建立?按什么方式来经营?怎么跟台里的工作结合?《易》经中讲,“穷则思变,变则通”。樊旭文当初考高中、考大学时的那股斗志又重燃起来。

  湖南台派广告部到全国各地成熟的电视台广告部里取经。经视有一个良好的氛围:每次出差考察的同事回来会写报告,和同事分享心得。而他们出差之前会列两页的问题:广告部人员如何配置?广告业务如何开展?广告如何定价?广告流程怎样操作?问得很细很具体。这样一来,经视了解了市场,综合了各台良好的工作经验,再依据湖南台自身情况,制定出符合湖南台特点的经营制度和工作计划。经视的节目很受欢迎,欧阳台长的理念也得到业界的认同,经视广告部在樊旭文的带领下,凭借天时地利人和,一路披荆斩棘开拓出了很好的业绩。

  荣誉的背后:诚信、勤奋

  如果一个人不但能得到成功,并且能长久驾驭成功,那么一定具备诚信、正直等素质。

  2001年樊旭文任湖南电广传媒节目分公司副总经理;2002年起担任湖南卫视广告部主任。2004年,湖南卫视单频道广告收入突破5亿元大关,成为所有省级卫视当之无愧的“一哥”;2004年6月,“湖南卫视2004快乐之旅媒介推广会”首开媒介推广会全国电视直播之先河;9月,湖南卫视“快乐中国”招商推广在中国香港举行,首次让香港客户近距离感受到内地媒体的魅力。

  在樊旭文的带领下,湖南卫视构建起全新的全国营销格局,广告经营走在了全国省级中国卫视的最前沿,成为各台竞相学习的榜样。在中国,人们已经习惯谈论电视必提湖南卫视,湖南卫视引发的社会讨论价值并不逊色它所带来的广告价值。2004年,在湖南省广告协会举办的首届“湖南杰出广告人”评选中,樊旭文从40多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被授予“湖南杰出广告人”称号。在2008年4月,樊旭文又荣获中国广告协会评选的“中国广告30年——突出贡献奖”。

  而刚开始做广告部主任、开展广告业务时,樊旭文没有人撑腰,湖南台的影响力也没有现在这么大,樊旭文只能凭借个人信誉和人品来担保,才能得到客户的信任。他要客户认同湖南台的实力,他在用心经营一份礼仪、一份仁义,而不仅仅是一份生意。

  当记者问樊旭文成功的标准是什么?他的回答不是一组财富数字,也不是一个较高的社会地位。樊旭文说一己之力无法成功,广告部的成功是靠台里的支持。他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行动派,当他拟定一个可行性计划之后马上进行,他已习惯“行动”,从不沉溺于“空想”。想到成功后的画面了吗?可能事后会想吧,但是在工作当下,他心里只有把事做好这一个概念。

  守正出奇 惠人达己

  记者问樊旭文成功经营媒体广告的秘诀何在?樊旭文道出他的“B+B to C”这一概念,他说:“广告赢利模式下的媒体在客户看来只是自身营销环节中的一个节点而非终点,即‘B(企业)+B(媒体)to C(消费者、观众)’的机理在发生作用。要满足企业需求,成为客户的伙伴,建立媒体独特的传播价值和相应的服务手段是根本性的前提。”

  樊旭文曾在国家广电总局举行的“广电经营高级研讨班”上发表过“广告经营中的品牌建设”演讲,把湖南卫视的经验和他本人的心得与同行分享。他认为品牌能直接带来创收,电视媒体的真正“产品”就是广告。通过广告的纽带和作用,实现了媒体品牌价值向企业品牌价值。广告也是节目的一部分,广告是构成媒体品牌的重要内容。而广告经营品牌的建议中很重要的一环是媒体的广告价值定位。湖南卫视的广告价值定位是12字:主流电视品牌;娱乐行销平台。“主流电视品牌”是吸取央视品牌发展的经验;“娱乐行销平台”是在品牌诉求和收视率诉求中差异化的策略,“蒙牛超级女声”便是众所周知的铁证。湖南台准确的广告价值定位为客户提供了超越传统传播意义的价值和集成式操作平台,进入企业的实操层面。所以说湖南卫视与客户的合作,产生了战略而不只是战术合作价值,从而赢得客户的认可和赞誉。同时,湖南台广告部规范与透明的价格加深了客户的信任和忠诚。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樊旭文的渠道建设理念。湖南台广告部的有近20人组成的业务科,负责与客户的日常沟通。此外还有沟通会、招商会、招标会等销售方式,由9个人组成的策划科来负责。2007年湖南卫视招标会上,超女套播拍卖1.33亿,2008年快男套播在活动缩短了50%多的情况下还拍得近7000万,卓越成效可见一斑。樊旭文说这是团队作战、立体作战以及专业服务为品牌带来了增值效应。

  湖南台的作业模式总结为两点就是:1、以品牌的平台价值为核心,以策划为先导,以推广为要点,以执行为保障、展开整合营销;2、依托项目带动常规广告的销售。策划的作用非常重要。

  所以,我们不难看出樊旭文可以上榜中国传媒广告经营领域最活跃人物;中国最具突破能力的广告传媒经理人。

  尾记

  中国文化宝典《道德经》里面有句话:“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正是白手起家的成功者,从无到有的真实写照。

  面对奥运年中国广告媒体经营的严峻形势,樊旭文说湖南卫视广告部会深入进行市场调研,对现有的资源精耕细作,达成湖南卫视总台下一阶段的创收目标。

  我们相信,楚湘奇才樊旭文会继续大踏步地走在中国电视媒体广告经营的前列。

从猫耳洞诗人到民间文化使者的飞跃散文

听转业到江苏无锡的原师报道组岳有仁说,我们在云南老山前线时同一个部队的战友石晓良,退役后自主择业,在他的家乡江苏宜兴创办了一家集综合性、学术性、研究性和传播性于一体的民间组织机构————八面来风堂。经过近十年的奋力拼搏,他已成为赫赫有名的“民间文化使者”,他的文化艺术事业也蒸蒸日上,被艺术圈内外推崇为“当代曼生再现”。

石晓良?那个初看起来不很健谈,又憨厚、老实、淳朴,却做梦都想当诗人的傻大兵?他是个典型的诗歌迷,特别爱写诗,在“猫儿洞”里也写了不少小诗歌,还自称是猫耳洞“诗人”。然而,十多年后他却变成了一个稍有名气的“文化使者”。在和石晓良取得联系后,粗略地翻了他开设的紫砂书画网,“壶画禅语”博客和特递来的一大摞书刊,才得知他现在笔名叫笑阳,艺名一壶道人,号民间陶夫。于是,我便产生了探究他从猫耳洞诗人到涉足书画,从军官到民间文化专业户,那段艰难而又曲折的人生演绎生涯。

军营圆梦,初露锋芒

1963年4月,石晓良出生在陶都宜兴宜城镇巷头大队东山堡小队一个贫寒的家庭。那时,三年自然灾害刚刚结束。石晓良的父亲原来是宜城港区的搬运工人,1960年下放到生产队当小队长,他母亲则是地地道道的文盲农民。本该是城市户口的石晓良,也就这样成了乡下娃娃。当时,教育的环境很差,他从巷头小学,到巷头中学,到十里牌中学都没上过好的学校。因为没有校舍,初中时他在普通农民家上过课,也在窑洞里自带小板凳上过课。所以一直到高一,石晓良基本上是没读过多少书。读书期间,他还放过牛、插过秧。到了高二,随着高考的恢复,石晓良跳出农门的思想日益强烈,感觉在三分地里很难成就一番事业。读高二要走十几里地,早晨五点出发,七点到学校,冬天特别冷,没有像样的衣服裤子穿,只有一双半旧的布鞋,有时舍不得穿,只能赤着脚走到学校。那年头,脚上手上全部都是紫血。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中,石晓良学习十分刻苦,一直很想跳出农门,想走出农村。高考时,由于农村中学师资匮乏,教育质量比较差,加之他的基础没打牢,高考名落孙山了。但他却不因此而放弃,在苦苦寻找机会。

石晓良特别想再继续读书,但由于家庭压力很大,经济也比较困难,没有办法继续复读,眼看大学梦难圆,在这种情况之下,他选择了唯一的一条路:当兵,争取考军校。1981年10月,他应征入伍到山西。在部队,石晓良一边刻苦参加军事训练,一边偷偷地复习文化,很快得到一份好差事——给领导补习文化。在给领导补习文化的过程中,他的文化知识也得到了巩固和提高,真是一举多得啊!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上级领导的鼓励下,他鼓起勇气报考了军校。通过他自己的刻苦努力,最终以高分考上了长沙炮兵学院,圆了进军校读大学的梦。1985年毕业后,被分配到石家庄某集团军任排长。当时,石晓良可得意啦!毕竟实现了从士兵到军官的跨越,他多想回到家乡让父老乡亲看看,自己已经出人头地啦!当上了军官,穿上了四个兜的干部服。他还默默发誓,要在部队好好摸爬滚打,干出一番事业,得到上级的提拔重用。

到老山参战给他提供了诗歌创作的平台和机遇。1984年收复老山、者阴山后,中越边境的战事仍然十分紧张,中央军委出于锻炼部队的目的,把一大批部队拉到“两山”轮战,石晓良所在的部队也被列入轮战对象。当排长不到一年的他,随部队到了仍然充满战争火药味的老山前线。他算幸运,上级有给他选择的余地,他可以从事军事,也可以从事政工。是到司令部当军事参谋,还是到政治处当干事由他自己选择。他思忖再三,选择了当政治干事,他认为:政治干事可以写点文章在报纸上发表,好出名,脑力劳动多一些,打仗的风险也小一些。于是,他就到政治处当了一名干事,随部队开赴老山前线。

火热的战地生活是军旅文学创作的不竭源泉。当时,在前线的每一个连队的墙上和猫耳洞口,几乎都能看到“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诗句。对于从事宣传工作且酷爱诗歌的石晓良来说,自然会萌发写诗的欲望。那时,他的文学功底还很薄,但前线战斗生活是军旅创作的不竭源泉。加上亲临其境的意境,又有空余时间摸索磨砺。他开始利用战斗间隙读书、看报,并试着写诗。终于在猫耳洞写出了处女作《我是一颗流星》:我是一颗流星/没有脱离星系/为了——/南山群永远显示青春风姿/百灵鸟永远无忧无虑欢唱/海平面永远沿着视线延伸/从北星座向南星座滑行//我身穿国防绿滑行/留下一片绿色灿烂的世界/我佩戴三点红滑行/留下一道闪光永恒的轨迹//我是一颗流星/释放完最后一颗细胞的热量/轰轰烈烈倒下/和地平线平行……。1987年5月26日,这首处女诗终于发表在《文山报》上。处女作的发表,让他高兴不已,更增添了诗歌创作的动力。尔后,石晓良诗如泉涌,先后在《含笑花》诗报、《老山兰》、《文山报》、《宜兴报》、《战友报》、《解放军生活》、《解放军报》仅20家报刊发表了《士兵浪漫曲》、《猫耳洞回声》、《泥土》、《士兵?母亲?猫耳洞》等30多篇诗歌。虽然,他的诗称不上是划时代的经典,但毕竟带有浓厚的时代色彩,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战友们的夸赞。这段时期的石晓良,还真的有大诗人、名作家的自豪感。对战友们封他为“猫耳洞诗人”,暗暗自喜。更让他高兴的是,由于他在前线表现突出,又创作了不少鼓舞士气的诗歌,多次立功受奖,为后来提拔重用,晋升中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此,他自己也感到无比的欣慰。

无心插柳,竟然成荫

部队回到驻地石家庄后,石晓良拜现任全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的著名诗人、书法家旭宇为师。那时,石晓良对书法一窍不通,没有任何感觉。当时拜师,完全是为发几首小诗。后来经常看旭宇老师写书法,又介绍他认识了河北画院有名的艺术大家韩羽、院长王怀骐、一级美术师钟长生,河北师大教授李明久、白云乡,河北美术出版社总编辑问雨(已故)、赵贵德等一批文化名人。利用工作之便,石晓良又到北京认识了吴冠中、沈鹏、尹瘦石(已故)、白雪石、秦岭云等著名画家。随着慢慢的交流,人际关系扩大以后,石晓良也就逐步喜欢上了书画,想通过收藏书画为家乡的文化事业做一些工作,做一点贡献。实际上,石晓良的人生过程,就是在了解书画、逐步发展到对书画着迷的全过程,而且是从不熟悉到认知、喜欢,再到全身心投入研究,一发而不可收。

1992年5月,宜兴召开第二届陶瓷艺术节,石晓良邀请河北画院的江枫和钟长生参加,并结识了一批在宜兴的外地书画家,在其中既得到了乐趣,又增长了见识。1993年,石晓良从石家庄调到家乡驻军某炮兵师,一干又是8年,从新闻干事,到政治部秘书,到群联科长。1995年,石晓良把河北的著名山水画家钟长生和花鸟画家问雨及镇江画院院长李苇成三人请到宜兴,在徐悲鸿纪念馆办了一个展览,并出资把他们每个人二十几张画买断,引起了一定的反响。展览结束后,石晓良与钟长生联系,请他来画江南风光。他们两个人应邀赴约,如临其境,灵感倍发,创作了不少有价值的作品。钟长生白天写生,晚上画画,石晓良白天欣赏大自然的风光,酝酿诗篇,于是成就了《钟长生山水画欣赏——江南园林水乡系列》的诗画集,国内很多电视台和报纸作了宣传。

出版这本书后,石晓良就特别想在这方面有所成就。在政治部秘书科长的位置上干了两年以后,他萌生了辞官的念头。

自主创业,腊梅吐香

石晓良是一个敢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001年部队军转干部首次实行双向选择,既转业安置又可自主择业。他抛弃了世俗偏见和亲朋好友的好言相劝,不图舒服,勇做自主择业第一人。“笑阳”这个笔名,是他决定自主择业,并决心走文化传播之路的时候取的。他说,因为选择了一个新起点,所以给自己起一个新笔名,开始一段新道路;其次,“笑阳”也是他的生活之道,一种笑对人生、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另外,“笑阳”跟他的本名“晓良”也有点谐音的味道。

每个人所处的环境、条件不一样,所磨练的人生意志也不一样。刚开始出来的时候,石晓良就像大海上的一叶扁舟,没有方向。在无锡呆了近一年的时间,石晓良筹备成立中新社无锡分社,但实践下来,他觉得空对空的楼台是很难搭建起来的,因为都是依附在别人身上,楼台如果一方塌了,可能整个就塌掉了。于是,他开始思考完善自己的方案。石晓良喜欢研究书画,虽说没有取得多大成果,但毕竟喜欢那么多年了。他想:中国书画有传统的民族精神,紫砂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品牌,如果家乡的紫砂能够和书画联姻结合,那是再好不过的。这样,对艺术家也好,对喜欢茶文化的人们也好,都具有很大的魅力。有这样的好土壤、好机遇,自己怎能不抓住呢?他毅然决定回自己的家乡扎扎实实地做这样一种事业呢?石晓良开始有了新的梦想。

过程是自己享受的,结果是给别人看的,别人一般只看到你的结果。要想干出一番事业,就要有自己的一片天地。石晓良成功的欲望非常强,他当时转业费全部加起来只有13万多,加上家里的储蓄,一共有20多万。仅凭这点钱,是很难造就一个很大的阵地的。要干事业,就需要有敢于冒险的精神。抱着这样的想法,石晓良在宜兴骑着摩托车转了三十多圈,最后先中一个虽蜇不起眼,但非常有发展前景的地方。就是还处于有点荒凉,基础设施沿不完善的解放广场。在他认为地点不错,可盘算起来还是令他头疼,尽管解放广场荆溪大厦一层的面积有近1100平方,房子和装修加起来要300万,他那来这么多钱?但他认定的事就从不放弃,他认为:解放广场建筑风水好,环境不错,价格也公道,是比较理想的位置,比较适合办一个文化艺术沙龙。要创业就需要有敢于冒险的勇气,于是,他卖掉老屋,向亲戚朋友借贷,再向银行贷款185万元,终于创建了江南首个民间文化沙龙。

开始的时候,石晓良对书画的感觉只是朦朦胧胧的喜欢。但真正喜欢,真正懂得中国书画,是在2002年底在宜兴美术馆自费办了一个展览——当代新文人画代表人物朱新建的个人画展和石晓良自己的一个收藏展。石晓良在石家庄喜欢书画的战友杨海宽,在很大程度上给他推荐了朱新建。当时,他对朱新建没什么感觉,对朱新建的画,不说讨厌,但也没有喜欢到现在这种程度。朱新建的画,拿过来的时候,墨是很臭的,但装裱挂出来以后,每天感觉不一样。那次展览,石晓良一个星期都呆在展览馆,一直在看朱新建的作品。一个星期看下来以后,石晓良感觉突然眼睛一亮,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以至于以后的他太爱这个艺术了,中国画给了他无穷无尽的力量和美的享受。

在石晓良没有过多接触书画以前,一直认为画就是写实的、漂亮的、完整的就好。朱新建的画,使他观点转了180度的弯子。他意识到,艺术应该是自然的、平淡的、直白的,更有味道,格调是放在第一位的,中国画的格调就是人的本质,人性的直白,那种人性直接在书画艺术上的表露是最好的艺术,它不表达官位、虚假的成分、夸张的程度,或者张扬的东西,它直接表达平平淡淡的、宁静致远的内心,让你心情平静下来,去欣赏,去享受。这也是石晓良为什么对朱新建这么偏爱,那么推崇,那么钟情,就是因为他得到了朱新建画里的内涵和精髓。朱新建的画作这对石晓良人格的修炼、个人艺术观的建立,审美情趣的提高都起了很大的作用。从此以后,石晓良更想做这样的事情。文化艺术沙龙应该办成什么样,应该做什么样的事情,应该怎么走这条路,他胸有成竹。

展览还是寄托在别人身上的,石晓良毕竟还没有经济的、社会地位来支撑,只有靠他自己去勤奋地工作、劳动来取得自己一定的影响和成果。有一次他搬新家,宜兴广播电视报总编孙建平的父亲刚好住在他家的楼下,装修的时候他帮了一些忙。通过总编的父亲,石晓良和孙建平接上线。孙建平对他说,报社想办个关于艺术收藏方面的专栏,你如果承包下来,就稍微交一点版面费,你可以做些广告,还可以做宜兴收藏比较热的`紫砂。当时,石晓良很想在报纸上、电视上有一个宣泄自己的主张、展示研究成果的栏目。经和报社商量,专版定名为《阳羡典藏》,宗旨是四句话:崇尚传统,探讨艺术,引导收藏,力推新人。由此,石晓良接触了一些书画家、陶艺家,扩大了交流面和群众的认知度,踏上了与紫砂结缘之路。

办报过程中酸甜苦辣什么都有。刚开始办第一期报纸专版,石晓良不知道该怎么办,也不知道办成什么样的版面,心中没底。承包专版,一要交给报社一定的费用,二要办得有品位,写出有格调的文章,推出有力量的栏目。直到现在,石晓良办了128期,看了这个版面的很多读者给他来信来电,说这是宜兴的《中国文化报》,《中国文化报》应该办成这样的。那时,石晓良基本上是每天加班,白天跑陶艺家,晚上加班写稿子校对,一遍一遍地修正,争取丝毫不差,高质量,高品位。这张报纸,对石晓良影响最深的就是积累了很多资料,交了很多朋友,写了一批文章,提高了自己的鉴赏眼光。

八面来风,声名远播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为世界文明之瑰宝。特别是中国画,是直指内心的,只有在灵魂相撞、感情对流时才能深切领会到画的魅力和诱惑。2004年9月19日,身居江南繁华闹市的宜兴市解放广场张灯结彩,集文化艺术研究与收藏(中国新文人画与文人紫砂陶艺方向)、编著出版、艺展论坛、设计创作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学术性、研究性和传播性的民间组织机构———八面来风堂在这里成立了。

10年来,石晓良的八面来风堂组织策划了一百多次展览和论坛,编著出版了《宜兴陶与文人画》五卷、《朱新建国画?八面来风堂藏画》、《中国当代紫砂中青年十二家》,协助宜兴市农林局出刊《阳羡茶》一、二卷等百余种书刊画册,与宜兴广播电视报合办专版《阳羡典藏》128期、与福建省南平市闽北日报社合办“品茗论壶”专栏二百余期,与香港《大公报》、《大周刊》合开“紫砂陶与文人画”专题五十期;收藏了包括当代新文人画家朱新建、范扬等以及当代紫砂陶艺名家的上万件书画作品和紫砂陶艺作品,会同香港大公报、福建闽北日报、以及无锡日报、宜兴日报等主流媒体,建立自己的宣传平台,策划宣传了全国三百多位文人画家和紫砂陶艺家。免费接待国内外参观者近五十万人次,向全国艺术爱好者免费赠阅书刊价值逾百万元。八面来风堂,成了江南乃至全国新文人画界和紫砂陶艺界关注的焦点。同福建省南平市宣传部、闽北日报社联合研究开发大武夷文化名家紫砂壶系列,品茗论壶,壶茶同誉,相映生辉,影响空前。至2012年4月14日,“品茗论壶”走进福建厦门,11月18日,“大武夷文化壶”又走进武夷山第六届海峡茶博会,短短四年里,石晓良已成功在全国近二十个城市成功举办了二十六次(场)“品茗论壶”主题系列活动。

石晓良的成功和八面来风堂的系列举措,受到当地、境内外主流媒体的强势关注。2006年《转业军官》第11期刊发“为了艺术的梦想”访谈;江苏卫视2007年建军节期间拍摄播出“八面来风翰墨香”专题片;2007年4月13日,香港《大公报》刊登《八面来风以陶为媒传播传统文化》一文;2008年3月31日,《无锡日报》二版头条发表了《从军人到“民间文化大使”——石晓良推介传播本土文化记事》一文;2008年9月23日《现代家庭报》15版头条刊发《一位军转干部开创的文化事业》通讯;2009年《转业军官》第四期刊发了他自撰的文章《小沙龙里做出大文章》;其自主创业经历和业绩入编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江苏转业军官风采录》一书;2010年《高尔夫旅游》杂志创刊号刊发了《有形天地,无形乾坤——释笑阳<合和天下>紫砂套壶》一文,9月,该刊又发表了《“民间文化大使”石晓良,五行属“睿”》一文;2010年5月20日,石晓良应邀协办“军转干部创业论坛暨《转业军官》杂志创刊20周年座谈会”;2011年,高铁《let’sgo》海南专刊第五期,发表了《三智:传承紫砂文化,开启觉悟之门》一文等等。

10年来,八面来风堂备受社会各界名流青睐和赞叹。原上海国画院副院长、著名篆刻家韩天衡全面考察八面来风堂后中肯地说:“想不到,民间文化艺术沙龙,我的学生开一个倒闭一个,八面来风堂是一个军转干部开办的,竟能办成如此规模和气度,堪称‘江南文化艺术沙龙第一家’”;清华大学工艺美术学院教授张守智,经常到八面来风堂看看,他看到八面来风堂越来越兴旺,感到非常吃惊地说:“一个纯粹的民间文化艺术沙龙,能够在宜兴这个特殊的土壤生存与发展,一定有它的独道之处,在我所见北京许多民办、公办的博物馆、艺术馆等,开展日常活动举步维艰,有的甚至靠出租门面维持,八面来风堂能够把紫砂和书画结合起来,一直研究并不断出刊,的确是一个奇迹”;中国书画网总版主王子庸发帖:批评家贾方舟说,第一次听朱新建谈话以后,就有一个感想,如果朱新建带一个研究生,这个研究生每天跟着他记录他说的话,然后汇集成一本小册子,就像罗丹的那本书一样,就像歌德的那本书一样,最后会成为经典。如今,已有人这样做了;著名美术批评家李小山来到八面来风堂后看了十分钟,开口第一句话就是:想不到,想不到,实在想不到,小小的一个宜兴居然有专门收藏和研究朱新建画作的地方。李小山又说:“八面来风堂因为研究和收藏朱新建的作品,具有相当深远的时代意义和历史文化价值”,书画家杨海宽说:“八面来风堂堂主石晓良,五年问业大丰,终于汇集成《大丰谈艺》,似可称当代的《五灯会元》。”由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大丰谈艺》,成为2007年度美术类畅销书之一。

八面来风堂从石晓良一个人开始:从“猫耳洞诗人”开始;从拜访上千位书画家和紫砂陶艺家开始;从带回来的一件件艺术作品开始;从中新社无锡支社开始;从购买著名画家朱新建的一百张画开始;从第一次策划展出开始;从太湖文化艺术传媒中心开始;从2004年9月19日八面来风堂诞生开始……。八面来风堂从“以文养文,以藏养藏”经营理念开始;从“归零”和“摘苦”思想开始;从一百多次展出及论坛开始;从《大丰谈艺》、《阳羡茶》、典藏《朱新建国画》开始;从《阳羡典藏》、《大公报》、《闽北日报》开始;从以文人紫砂陶艺与当代新文人画相结合的《宜兴陶与文人画》系列开始;从首开“壶画论坛”开始;从“大武夷文化名家紫砂壶”系列活动开始……。石晓良从处女作《我是一颗流星》开始;从放弃官场开始;从拜访书画家开始;从第一次收藏开始;从军转自主择业开始;从购房设堂开始;从一系列有关文化艺术观察的文章开始;从采访朱新建的一百多万文字记录开始;从主编一系列文化艺术画册丛书开始……。从民间文化艺术大使开始:从对民间美术观察与研究开始;从沿袭清代陈曼生紫砂文化传承开始;从新文人画与紫砂陶艺相结合开始;从紫砂壶与武夷山岩茶绝配联姻及其系列活动开始;从连绵不断的壶画论坛茶话会开始;从在武夷山拜会儒释道三教泰斗与之当面品壶论道开始;从陶都宜兴?茶乡武夷“壶茶同誉”系列活动开始;从百所大学讲学开始,从甘当文化“蚁工”开始,从“文人陶瓷”研究开始;从行走江苏宜兴——江西景德镇——福建武夷山——浙江龙泉,建立四省四市民间文化艺术圈开始……。每一个开始都是石晓良敢于突破常规的策划主题;每一个开始都是八面来风堂八年丰硕的见证;每一个开始对新文人画界和紫砂陶艺界而言,所产生的意义都为空前。

从猫耳洞诗迷到民间文化使者,石晓良成功地完成了从军人到商人的角色转移;从想出人头地到为大众造福、继承发扬和传播民间文化,石晓良实现了儿时成名的梦想。一个喜欢而且被艺术氛围和魅力强烈吸引住的人,应该花更多的精力去研究艺术并吸取更多的营养,修炼比自身更重要的内心世界。正确地面对人生,面对各种发生和即将发生的事实,应该是所有追求自我发展的人生之路。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