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关于教育的优美文章微博

2023-12-11 06:3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关于教育的优美文章微博

教育狭义上指专门组织的学校教育;广义上指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下面为大家带来了家长应该如何教育孩子的文章,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妈妈完全了解你的感觉”

女儿从幼儿园回来,会和您抱怨她的小伙伴“太自私”,这时妈妈也许会说:“妈妈完全了解你的感觉。”事实上,你不可能了解她的感受,因为她是你心爱的孩子,你心疼她,你怎么可能完全了解她的感受?

自然,你是想告诉她,妈妈理解她,并且想让她知道愤怒、难过之类的感受都是正常的。但是,你这样的安慰更容易激怒孩子,孩子会觉得你这么说是觉得他经历的事情很正常,她的不快不仅没平息,很可能,以后她什么都不愿告诉你了。

正确做法:从问一些简单的问题着手,了解事情的全过程及细节,让孩子觉得自己被理解比简单的安慰有效得多。

“你是最棒的!”

如果总是用“最漂亮的”、“最可爱的”、“最能干的”这样的词鼓励孩子,会在不知不觉中给孩子太多的压力,会令孩子对自己期望过高,以致不能承受。而且,孩子同小伙伴一比较,发现“玲玲跑得比我快”,“露露唱歌比我好”。她渐渐发觉她并不是样样都比别人好的。

心理学家做过一项调查,发现盲目夸大地表扬孩子会导致孩子的自我怀疑,令孩子不自信。只有恰当的符合事实的表扬和鼓励才会真正对孩子有益。

正确做法:不要再不切实际地表扬孩子。“今天真漂亮”比“你是最漂亮的”合适得多。“这个故事真有趣”比“你讲故事是全班最棒的”更合理。

“我想让你知道,爸爸妈妈今天下午吵些什么”

父母吵架的时候,让孩子听到了,妈妈想对孩子作一番解释,便说:“我想让你知道,爸爸妈妈今天下午吵些什么。”在这个开放的年代,我们有时候让孩子知道得太多了。

没错,听到父母发生激烈争吵孩子会害怕、不快,但是把大人之间的事全盘托出反而会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担忧。

在他们的小脑瓜里,生活就像他们在电视里看到的那样混乱、易碎,父母或许觉得激烈的争吵不过是漫长婚姻道路上的一点小波折,孩子却马上会跳到最坏的状态:我们的家要散了,爸爸妈妈不要我了。

正确做法: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刚才火气都太大了,这跟他没关系。因为听到父母在大吵,孩子跳出来的第一个念头是这争吵是不是我引起的?爸爸妈妈还会和好吗?然后,在孩子面前同你的配偶来个简单的拥抱或是说句调侃的话,这样孩子才会放心,觉得警报解除了。

“你这样子就很好看啊”

孩子从幼儿园回来闷闷不乐,因为同伴嘲笑她有个大蒜鼻子。这时妈妈也就会说:“你的鼻子挺漂亮啊,妈妈就喜欢你这个样子。”妈妈不过是在宽慰孩子,告诉她无论她长得什么模样,妈妈一样爱她。但是这其实等于告诉孩子她担心的东西是真的。

事实上,二三岁的孩子就开始注意自己的长相了。到了五六岁,他们会同别人比较,然后,会抱怨:“我的腿太粗了。”“我是不是太矮了?”你告诉他:“你这样子就很好看啊。”可能令他怀疑自己的判断力,他会用你告诉他的标准去看周围的人。

他也可能觉得你不理解他的伤心,会一个人把不快压在心底,不再对你说什么,在今后的社交中出现心理障碍。

正确做法:如果孩子觉得自己哪里长的不好看,先问问他,是不是在和谁做比较。然后可以同他讨论,看看能不能帮他。如果孩子觉得自己不如同伴高大,可以告诉他各人有各人漂亮的地方,如果真的想高大一点,可以鼓励他多去打打篮球,学习游泳。

当然,有时候对于孩子的抱怨我们实在无能为力,在那种情形下,你可以对他的不快表示理解,千万不要置之不理。

爸爸一定要教给孩子的九件事:

一、以身作则教他礼貌待人

不少爸爸都非常在意孩子的礼貌与规矩。比起“穷养儿、富养女”,还不如让男女都该“有教养”,爸爸要教会孩子在自私的前提下学会妥协。另外,诚实,不欺,对父母、长辈有礼貌,仍是多数爸爸认为不能妥协的底限,也是他们认为待人处事的必备素养。

二、制造许多美好的初体验

第一次跟爸爸去打棒球、看球赛、看电影……与爸爸共有的种种第一次,是很多人一辈子也忘不了的事。爸爸带着孩子多接触、体验美好的事物,能带给孩子不少安全感与美好回忆,这能成为稳定孩子的力量,在孩子遇到难关、挫折时,帮助他坚强。

三、跟他一起运动

多数妈妈不那么热衷运动。而爸爸的运动神经通常比较发达,也更乐意流汗,就让爸爸带着孩子固定去打球、跑步、骑脚踏车、一起看球赛,享受运动的快乐。

四、与他一起放松

也许玩游戏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虽然这不是妈妈最喜欢的模式。但是根据心理学专家们的观察,妈妈容易有“不由自主的控制感”,更容易产生焦虑。爸爸则是可以“喊卡就卡”,也容易放下身段跟小孩打成一片,可以跟妈妈互补。让他去冒险,妈妈偏“守”,小孩不在视线范围就会不由自主地焦虑。但小孩三岁以后,其实特别需要爸爸,带他们往外探索、出去探险。

五、成为他的成长导师

路不只一种,不试不会知道。很多爸爸都有很强的探索和尝试欲,目标清楚加上喜欢动手做的特质,会让爸爸成为更合格的体验学习导师,陪伴孩子不断试错,才能教会孩子随机应变,更好地适应这个快速改变的世界。

六、教给他自己的绝活

目标导向、讲究效率和方法的爸爸,可以适时把自己觉得实用的专业或工作方法一点一滴传授给孩子,这不仅能增进亲子的理解,也许还会增添亲子的互相崇拜。

七、适当在孩子面前秀秀恩爱

有句很流行的话,叫“父母恩爱是最好的家教”,这不无道理。爸爸要支持妈妈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足够的互相关爱,因为家里的小孩随时都在观察与吸收爸爸对待妈妈的方式,这会影响他们日后和异性的相处。

八、适当让他做家事

美国某杂志提醒,爸爸若能自幼儿时期就让孩子自然和异性孩子玩耍、相处,以及从小带着儿子做家事、教儿子做饭,或教女儿帮脚踏车轮胎打气,除了能让孩子更有生活能力,也能减少孩子对两性的刻板印象。

九、建立与小孩专属不变的连结

即便是青春期的孩子,都需要父亲稳定的承诺。爸爸需要和孩子建立至少一个“不论发生什么事都不会改变”的仪式或默契,譬如:固定睡前聊天、每天带孩子去上学、切水果给孩子吃等等,不管阴晴圆缺,不管跟孩子有过多么激烈的争执,或孩子做了什么错事,爸爸仍会持续这项仪式。即使误会或冲突一时半晌解不开,孩子心底仍会确认与感受到爸爸不变的爱。

微博用户多为年轻人,因此,这种“哀鸿遍野”不代表亲子之间群体情绪的全貌,只折射出年轻一代的呼声。虽然父母、长辈一方在虚拟讨论中沉默,现实中形势却恰恰掉了一个个儿,父母们的絮叨占据强势地位,子女仅有招架之功,罕见反抗之力。明明都有满腹的话,父母和孩子却不能合理沟通。这背后,不是一个家庭、两个家庭的.问题,而是在深远的文化、时代背景下,伦理秩序转变、亲子沟通机制断裂的问题。

长久以来,我们信奉儒家的伦理秩序,强调长辈对子辈的权力。这种权力扩散在不同领域,家庭领域尤为重要。家庭是社会结构生产和再生产最隐秘的地方,家庭中的权力分配是社会权力分配的缩影。虽然近代以来不同思潮的冲击多少淡化了这种影响,但深入到社会的细胞——家庭中,这种影响还普遍存在,对老一辈父母尤甚。

而现代的伦理秩序,强调个体人格的独立,重视核心家庭的价值。子女不是父母的附属品,是对自己负责的独立存在。在开放的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们,多少受到这种理念的影响,追求独立自主的生活,反对家长的控制,于是这种家庭教育就出现了问题。但是,父权制伦理“余威尤在”,在父母长期以来命令式的独角戏下,年轻人们还不习惯和父母坦诚沟通。这就形成了断裂,带来了冲突。

人格不独立导致的求同、攀比心理,也伤害亲子关系。当子女被视为父母的附属品,父母的焦虑和压力也就延伸到了子女身上。读书的时候,父母间攀比成绩,毕业之后,攀比工作、婚姻。于是,在人口性别比失调的情况下,“逼婚”日渐成为亲子矛盾突出的领域。二十五六岁的青年人,承担着工作和父母的双重压力。

我们常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也对,也不对。如果父母过于控制子女的生活,压抑子女的精神生命,向子女转嫁压力,这不是真正为孩子好,而是一种自私。儿孙自有儿孙福,焦虑的中国父母们不妨停下来反思。

而年轻一代们,既然追求负责任的独立人格,就应当认识到,某些现实责任是逃避不了的。传统的伦理观念并非全然糟粕,可以合理借鉴。如在处理亲子关系冲突时,以“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的温情沟通,取代消极抵抗和抱怨,也许是更有建设性的办法。

孩子的世界里,总会存在你争我抢的情况,作为妈妈的你,是如何处理这样的事情呢?如果处理不当,有可能会给孩子留下妈妈不爱我的想法或者是我要的东西,我就可以拥有的想法。

前几天,一位新手妈妈在群聊里说起了一件让她头疼的小事。事情是这样的:

她家的宝宝现在还不到两岁,平时在院子里晒太阳的时候,总会有另外一个孩子过来抢包包东西,有的时候是玩具,有的时候是零食。

抢东西的孩子年岁也不大,大概两岁多一点,根本就不听劝,两个孩子常常是同时抓着一块饼干又哭又嚷,想让哪个松手都不容易。

所以每每此时,这个妈妈就感到很为难,所以她希望听听我们群里的各位是否有什么好办法。结果发现,和她有同样困扰的妈妈还有好几个,她们似乎都很难去做一个“让别人家孩子放手”的坏阿姨。所以呢,一般她们带孩子出门时,就都会多带些食物和玩具在婴儿车里,尽量让别人孩子别抢自己孩子手里的。还有的妈妈见到爱抢东西的孩子走过来,就找个理由把自己孩子推到别处去。

当然,也有一些妈妈表示“是不会要求自己孩子先松手”的,除非孩子自己乐意。

按观点做法站队的话,我就是属于这一拨儿的,我选择做个“坏阿姨”。

并不是因为我抠门,非得替孩子把所有的东西都看得牢牢的,丁点儿便宜都不让别人占。相反,我经常会带好吃的分享给身边的孩子们,因为我喜欢看到他们一起吃东西的可爱模样,喜欢看见他们只要手里有块棒棒糖,就足以幸福到天上去的那种美好。

但我也绝对不会强迫自己的孩子,把他攥在手心里的宝贝“分享”给其他人。

在“被鄙视的好妈妈”和“被称赞的好阿姨”之间,我一定会选择前者。

因为我知道,一两岁的孩子无法理解大人世界里的很多是非,也不可能听懂我们所说的“妈妈包包里还有这个还有那个”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如果生硬地从他手中把东西抢走,他只能得到一个信息——那个本来在我手里的东西,没有了——所以下一次,我一定得努力更加牢固地抓好自己的东西!

很多家长可能都没有仔细思考过这样一个逻辑:

那些一两岁的小宝宝,只有在生活中切实体验到“我的东西是我的、是我可以完全掌控的、是可以不给别人的”,他们才能理解,为什么“我不可以随便去拿别人的东西,而要等到对方同意之后才可以”,为什么“幼儿园的东西要大家一起分享,因为它们不是我的”。

简而言之,只有当孩子切身理解了什么是“我的”,他才会从心底,愿意去尊重其他人对自己物品的控制权。所以,等到下一次他想要去玩别人的玩具想吃别人的东西,他就可以很自然地会先问一句“可以吗?”就像他曾经被这样对待一样。

在这样互动多次反复之后,“好宝宝、懂礼貌”的本质,就成为一种互利互惠的礼尚往来,而不是单独用来约束我们的冰冷规矩。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那些经常被大人强迫着去和别人“分享”的宝宝们,在以后的成长中,或者会变成喜欢抢别人东西的小霸王,或者会成为任人欺负的小软蛋。再或者,就是知道“好东西要藏起来”等各种潜规则的小滑头——在他们内心中,这个世界的规则是不公平且不能明说的。

好了,啰嗦这么多,只是强调了一点“不从孩子手里抢东西”的重要性。至于为什么那么多妈妈做不到,我估计背后的理由大约有两种,所以我的建议也是两个思考的方向:

第一:如果你害怕别人看到你维护孩子很不大方,请问,那些“别人”是谁?他们的意见为什么对你那么重要?孩子的感受和成长比他们的看法更重要吗?

第二:如果你是觉得抢东西的孩子被拒绝很可怜,请问,那个孩子也有自己的妈妈吧?安慰在外受挫的孩子,同时教育孩子不该抢别人的东西,这是那个妈妈需要去做的事情,你的母爱可能有些越界啦!

一、监控孩子对名人偶像的崇拜

如果孩子对名人偶像产生过度崇拜、向往之情,那么他效仿对方不良行为的风险也随之增加。事实上,电视、媒体是孩子对这种消极崇拜的主要通道。家庭教育中,父母可以与孩子一同观看电视节目对名人的采访、报道,意识到它的反作用无疑很重要。毕竟,孩子比成年人更为敏感。尽管类似于真人秀的节目针对整个家庭,但其内容与主题相较于孩子,其实更适合于成年人。

二、避免发表偏颇言论

在一般情况下,即使孩子长大了,父母也尽量不要太过频繁的发表对名人效应的评论,直到孩子主动与你交流这方面的话题。事实上,当孩子提出相关言论的同时,通过心理辅导也让父母有机会从孩子的角度去权衡事情的整体动态,并且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挫折教育。与此同时,在帮助孩子的过程中,尽可能保持相对客观、中立的态度。

三、以此为契机,加强道德品质的概念

传递给孩子同理心及同情心的建立,探讨儿童的移情能力,以及建议这种移情模式的方式方法。无论是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还是从家庭生活的点滴开始。

四、考虑到孩子的发展年龄

通常来说,十岁以内的孩子相对缺乏抽象的思维能力,从而影响他们分析并判断某位名人或明星的行为究竟是为大众所颂扬,还是十恶不赦。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可以告诉孩子:你的“偶像”在做错事情的时候,正是一次自我学习的机会—从错误中成长。要让孩子明白,他们的偶像也是人类,也会犯错。尽可能不要将焦点集中在小报消息或消极的评论。

五、通过行为定义英雄人物

这是帮助孩子了解什么是真正英雄的很好机会。向孩子引荐实际的英雄事例,描述父母认为的英雄品质。比如,某个家庭向另一个家庭在危急时刻伸出援助之手,或者急救人员挽救了生命。将其与我们现实的生活紧密相连,并且使之真实化。

亲子教育中建议父母要“放手”,每年给孩子5%的放权,到孩子20岁的时候正好把自主的权力完全交给孩子。但许多父母在现实生活中却很难做到这样,有的甚至是父母和孩子的粘连形成了获益,边界模糊。

十五岁的小明早上起来吃完饭准备出门去学校。妈妈见小明只穿了一件内衣和外套,就要小明加一件毛衣。小明却认为就这样穿最合适,妈妈却坚持说:“你看我都穿了毛衣的,你不穿毛衣是要感冒的……”

为此,两人争执不休,最后小明屈服了,按照妈妈的要求加穿了一件毛衣,但心中闷闷不乐,出门的时候使劲把门带上,发出“嘭”的巨大响声。妈妈在后面跟了一句:“哼,犟牛!”

呵呵,到底谁是犟牛?

尽管这只是很短的一个现实生活中的小插曲,其中却有许多心理学的含义。心理学常常要关注这些不起眼的生活细节和再平常不过的交往模式,正是那些不被我们注意、不断重复的平常模式,却在对孩子人格的形成产生着巨大的作用。

我把以上例子中的心理现象叫做“侵入式关怀”。这个小插曲很典型——这是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想法,以为对方好的名义,在不能理解对方真实感受和需要的情况下,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对方的身上,并要求对方接受和实施其想法的一个心理现象。

在这个过程中,到底谁的心理需求得到了满足?其实是母亲满足了自己的心理需要。母亲有一种心理能量要投在小明的身上,那就是关怀和被孩子需要的能量形式,而小明却是不想接受这种能量的,他想表达的是自主——我自己在这个年龄知道如何照顾自己。而当母亲的这种能量最终表达成功,心里就产生一种能量释放后的畅快感。当母亲不相信孩子能够打点好自己的时候,一些孩子也对此认同——我是不能照顾好自己的。

此外,母亲也把自己的“身体虚弱,容易感冒”这样一个东西投射到了孩子的身上,而事实上,孩子的体质和人到中年的母亲的体质肯定是不同的,孩子的激素分泌日新月异,身体有着很强的变化性和适应性。我记得有一年在长城看到一个让我感到惊讶的场面:在白雪皑皑的长城上,我穿的是羽绒服,有几个八、九岁穿短衣短裤的男孩子在长城上活蹦乱跳。好奇的我上前打听,才得知他们来自日本。虽然我并不主张每个孩子都应该这样如法炮制,但我们至少可以从中看到孩子们的潜力。

在这个互动中,母亲有一个替代孩子成长的问题。孩子的成长意味着他(她)在学习如何管理自己,像小明这样大的孩子是完全可以管理自己穿衣这方面的问题的。即使有不合适的时候,成年人也要让他们自己学会调整,从而更好地去管理自己。

另一个方面就是心理边界的问题。母亲和孩子这样不断互动结果是,孩子学会了如何压制自己,不让自己说“不”,泛化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甚至带进成年的生活,去顺应他人的要求,不断顺应的结果就是不再去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和需要,甚至很难说“不”,让自己的心理边界被侵犯。我们不是要让孩子去做自己吗?但我们许多父母的行为却背道而驰。

建议是如何变成控制的?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提出一个建议,接下来就不再穷追对方是否执行了,这就是建议;但如果对此建议穷追不放,喋喋不休,一直到你执行了那个建议为止,那么建议就已经变成了控制!

其实孩子按照自己的感受去穿衣服有可能是合适的,也有可能是不合适的。一位聪明的母亲在多次这样的侵入式关怀后,改变了自己的做法,有一次在她对女儿说出了自己的建议后,就不再吱声了,让女儿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穿衣服,结果女儿在下午放学后感冒,回到家后对妈妈说你早上的说法是对的,现在的天气是要穿毛衣的。第二天早上,不用妈妈说,一起床就自己把毛衣加上了。这个例子很好地说明了一件事,孩子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调整自己,他们会在自己的经历中成长,成长的种子就在他们经历的大大小小的挫折之中。

看来,成长,是一个需要父母和孩子共同来面对的人生课题!

1、从生活入手去改变

青春期孩子由于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反应,大部分是自我意识觉醒的表现形式。他们试图冲破约束和管教是正常的,甚至犯一些错误也是成长需要付出的代价。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生活上父母注意让孩子独立,充分挖掘孩子的自理能力,让孩子养成处理自己生活琐事的习惯,否则事事代劳,反而会与他自我意识的觉醒增强相矛盾。其次从权威的影响向客观的分析引导过渡,因为社会的迅猛发展,父母常常一开口就显得很外行,权威性渐渐丢失。要避免指令式的“教育”,孩子在遇到困难、问题、挫折之后,只是需要来自父母的客观分析和引导,而且,这种分析和引导还应该是朋友式的。

2、再次,要耐心持久地与孩子一起做他喜欢的事

接近孩子,发现优点,给予鼓励,并学会“示弱”,为孩子创造超越家长的机会,凡是孩子做得好的地方(不局限学习方面),都要夸赞,进一步引向孩子学习。注意万不可只重视学习,再加上许多父母付出了很多,对孩子的要求顺势拔高,出现比较持续和厉害的不满情绪,影响与孩子的一切交流。

3、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

处在青春期的孩子有了对事物的自我辨知能力,做父母的如果没有注意到孩子的变化,而是一味地像以往一样,牵着孩子按自己设计的路线走,自然就会引起孩子不满,有意跟家长对着干。要与孩子融洽相处,父母就得正确认识孩子,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

4、自我意识辅导

自我意识辅导包括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悦纳自我,确立现实合理的理想自我,培养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以及克服意识障碍。正确地认识自我就是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长处,又要意识到自身的缺陷与不足,一个人成熟的人是能够正确认识自我、扬长避短的。那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就要引导孩子恰当地评价自我,在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过程中,要注意予以全面公正的评价,而不是盲目地不合理地去拿他人做模范。

5、情绪情感辅导

教导他们正确认识情绪,正确地表达情绪是很重要的。成人与孩子的良好沟通是有助于他们培养良好的情绪情感习惯。开明民主、和谐温暖的成长环境有利于孩子倾诉想法和情感,父母与孩子间经常坦诚地沟通会让孩子形成健康的情感表达方式。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问题

1、伙伴关系密切

多数少年都具有群体观念,他们常感到在群体当中有一种安全感。他们的言行、爱好、衣着打扮都互相影响,信任伙伴胜过信任家长和老师,他们互相倾吐内心的秘密和苦恼,也经常从伙伴那里得到同情、理解和温暖,而这种情感从成人那里却难以得到。因此,父母和老师应关心他们交朋友的情况,并敏锐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疏导。

2、独立意向发展迅速

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与社会的交往、接触越来越广泛。他们渴望独立的愿望也日益变得强烈。成年人应针对青少年独立意向的发展,尊重他们正确的意见,有事同他们商量,逐渐给他们更多的独立权利,同时也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正确地发展其独立性,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

关于幼儿教育的唯美句子

1、要教育好孩子,就要不断提高教育技巧。要提高教育技巧,那么就需要家长付出个人的努力,不断进修自己。

2、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化一,毋宁展个性。

3、对孩子来说,生活就是一所学校,一草一木都可以成为研究、探索的对象。

4、你可以有童年的遗憾,但你不能给孩子遗憾的童年。

5、用我的细心、耐心和爱心,换您的安心、放心和舒心。

6、孩子在1岁前,甚至是3岁以前,最好是由母亲抚养。

7、懂得尊重自己的人,也会懂得尊重别人,这包括尊重自己的孩子在内。

8、陪伴的关键是心灵,随时关注孩子的成长,而不是做孩子的监工!

9、我将用我的爱心去浇灌幼嫩的幼苗,愿这些幼苗在老师的关心下快乐的成长。

10、我们用双手和爱心,珍视、呵护每一棵幼苗。

11、懂得尊重自己的人,也会懂得尊重别人,这包括尊重自己的孩子在内。

12、生孩子,不是生病,没那么娇气。养孩子,不是养太子,别那么多事!

13、用爱心搭建与孩子理解沟通的桥梁,用耐心和细心为孩子营造健康成长的环境,用真心诚心换取家长的放心。

14、学与勤、悟,让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来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

15、我也不知道我最近怎么了,眼泪这么多啊,估计是我羊水太多,进脑子里了。

16、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17、快乐无价。给予孩子快乐瞬间,收获快乐的永恒。

18、从美的事物中找到美,这就是审美教育的任务。

19、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人,道德素质是人的重要内涵,它决定着人的尊严价值和成就。

20、在过多地要求学生的同时,也应该尽可能地尊重他们。

21、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做的事,但善于教育孩子,这就是国家教育的一桩大事了。

22、应该强调,不严肃认真的教育,有许多隐患。父母使自己的子女享福太早,是不聪明的。——雨果

23、凡会学习者,学习得法,则事半功倍;凡不得法者,则事倍功半。

24、把爱心和智慧传播给一个孩子,让他们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快乐成长。

25、愿我们的老师在创造性工作中理解教育的真谛,愿我们的孩子在自主性学习中享受童年的快乐。

26、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天使,一个天使就是一个希望,一个希望就是一段快乐的成长。

带上心的火种一路前行——读汤勇老师《致教育》有感(二)

     

“心的火种,可以燎教育之原野,可以烛照教育之苍穹。”这是汤勇老师在《致教育》中写到的一句话。反复品读这句激情之语,我的心被深深地触动了,如醍醐灌顶,让踯躅不前的我一下敞亮起来。

这是一把充满爱心的火种。汤勇老师就是带着这颗爱心,砥砺前行在教育的路上。他认为: 教育是有生命的,教育的生命不是知识的简单传授,而是爱心的传递,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的传递同样没有教育,至少这样的教育是没有生命的。 在他的教育思想里体现出教育最本质的东西——爱!他满怀诚意地提醒即将走上讲台,走上人生新征程的年青老师,在教育的路上,其他什么都可以不带,只要带上爱,与爱同行, 携带爱上路,就足够也。多么质朴无华的寄语,我想这不只是对初入讲坛的老师的善意的忠告,更是对长期从教的每一位老师温馨的提示。黎巴嫩诗人纪伯伦说过,所有的工作都是空洞的,除非有爱。有时候,我们也常把”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挂在嘴边,却未曾想到如何去爱每一个孩子,怎样去爱每一个孩子。孩子是否真的感受到了我们的爱?是否真的看见了我们的爱?今年暑假,我有幸读到沈丽新老师撰写的一本《让学生看见你的爱》。这本书的观点与汤老师所提到的对教育的爱不谋而合。沈老师在书中阐述到: 我们的工作就是,把爱变成看得见。其实,教师面对学生时候,也应该要“让学生看见你的爱”,不然,教师付出再多的“爱”,也是空洞的。教师该把“爱学生”的情感,变成“看得见”的态度、策略和技巧,这样师生才能建立起专业的关系,才能收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本书所提供的具体建议和实用的解决办法,可以帮助教师保护学生纯净的心灵,传递温暖的教育力量。 我想作为老师,爱每一个孩子应该是我们的天职。有时我们只关注了那些优秀的、乖巧的孩子,给予他们的爱会多于那些调皮、学习成绩低、性格内向孤僻的孩子。为了追求所谓的排名,成绩,我们会失去了耐心和爱心,对那些掉队了的孩子一味地指责,抱怨,心急如焚,违背孩子的身心规律,逼迫他们机械地去学,去写,去背,殊不知,这样的做法正在一点一点扼杀了孩子的学习兴趣。看似孩子的成绩提高了,但在这个背后,孩子是否读懂了你的爱?你的苦口婆心,是否打动了他?所以,我要说,爱孩子,就要包容每一个孩子的缺点。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只有不断地放大他们的优点,他们的缺点才会一点一点变小,如果一味地盯住他的缺点不放,只会适得其反。我想会爱孩子的老师会用智慧传递自己的爱——一个眼神 一个抚摸,一句问候,一个鼓励,一次谈心,都会成为学生记忆里最美好的东西。把爱留住,把爱给予每个孩子,你也会拥有孩子对你的爱!

无论是汤勇老师爱的传递,还是沈丽新老师看得见的爱,都如同这把心的火种,激励我们在教育的路上,把爱化作力量,化作行动,用爱照亮孩子的心灵,用爱温暖教育,就会改变我们的教育,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归结为一句话:爱,改变教育。

这是一把明亮、温暖的火种,照亮了乡村教育前行的路。汤勇老师一直致力于乡村教育的探索、行走与改变,教育与思考、研究与写作。他担任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农村教育实验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我时常在相关报道里看到他在各处奔波讲学的情景,看到他为改变阆中教育不辞劳苦所付出的辛勤汗水,所取得的丰硕成果:阆中教育先后获评“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地区” “四川省教育工作先进县” “中国2013美丽乡村教育”  “第四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优秀奖”,《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师报》等媒体持续深度聚焦阆中教育。在中国陶行知研究会“阆中朴素而幸福的乡村教育”全国现场推介会上,阆中教育被朱小蔓会长称为“陶行知生活教育在今天的一个示范和样板。”单看这些荣誉,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阆中教育的变化如此之大。荣誉只是对阆中教育的一份褒奖,一份赞誉,其实,在每个热爱教育的人眼里看来,受益最深的还是阆中的莘莘学子和阆中的每一个家庭 ,阆中的每一寸土地。是谁改变了这方教育生态?用汤勇老师的话说,不读书,一方教育真的不可能走到现在。是读书这把火种点亮了这方热土,点亮了这里的教育,温暖着前行中的每一个人。在阆中,抓好书香校园建设和全员读书活动的推进作为改变教育生态的重要抓手。他们建立机制推动阅读,用示范引领带动读书,提出“ 别的局长可以不读书,但教育局长不能不读书。其他人可以不读书,校长不能不读书”的要求,一级读给一级看。作为教育局长的汤勇,从自身做起,无论怎么忙,不管多少事务缠身,每天都坚持阅读,挤时间读书是他的习惯和长期坚持的作风。除了读,汤勇老师还坚持写,从写微博、博文到应邀为教育报刊写文章,到最后写出了一本本书,一步步走来,这些无不凝聚着他的心血,见证着他的智慧与成果。一方教育有这样的引领,有这样的一位领路人,怎能不让人欣慰。正如多次走进阆中教育的杨东平教授所赞叹:阆中教育是第一线教育家写在大地上的色彩斑斓的答卷,妙不可言。

  汤勇老师就是这样的一位践行者,他把心的火种撒在了乡村教育这片热土。他一直这样认为: 最不能丢掉的,是乡村教育情怀。情怀始终胜于胸怀。有了这样执着坚守的情怀,本着教育人的责任和担当,他始终坚持“每一个乡村孩子都不被落下”,“让每一所乡村学校都不能薄弱” ,“让每一所乡村学校都实现内涵发展。” 阆中教育人就是带着这样一颗朴素的教育心,执着于对幸福教育的追寻,在乡村教育的土地上辛勤耕耘,默默坚守,用校园文化品味幸福,在书香阅读中涵养幸福,在有效课堂中收获幸福,在多元课程中提升幸福。这一幕幕了都留在了师生的记忆里,留在了校园里,更留在了阆中教育这片富有活力充满生机的乡村热土上。

汤勇老师对乡村教育的关注,对乡村教育的热爱,千言万语也道不尽说不完。正是他用这心的火种点亮了更多乡村教师的心,照亮了乡村教育的大地。这火种是希望之光,也点亮了我——一位扎根乡村教育的普通老师。曾经我为自己是一名乡村教师而感到苦恼,曾经有过去调入城市学校的愿望,也曾因自己是一位乡村老师而感到自卑。随着时间的推移,岁月的磨砺,在乡村教育的岗位上一干就是二十多年,我依然坚守着三尺讲台,依然和乡村孩子在一起,不离不弃。因为,我深深地知道:乡村的孩子更需要老师!乡村的教育离不开老师!随着国家对乡村教育改革的投入,我所在的区域内的教育面貌和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加大对乡村教育的改革力度,特别是提高了乡村教师的待遇。这些政策的实施和落实,极大地鼓舞了乡村教师,调动了老师们的工作积极性。现在,我们的乡村条件越来越好,教学设备也越来越先进,每个教室都配备上了电子白板,各功能室都能达到使用标准。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没有理由不坚守,没有理由拒绝乡村教育。带着这份温暖,带着希望的火种,我更加热爱乡村教育,更加喜欢上了乡村朴实的孩子。特别是当汤勇老师邀请我加入到中陶农村专业委员会这个群后,我对乡村教育的了解更深更广了。我也看到了还有比我现在所处的环境更偏远的乡村学校的老师们依旧坚守岗位的感人事迹。相比之下我幸福多了!我为自己是一名乡村教师感到无尚光荣!

      心的火种还在延续,乡村教育的明天会因这更多的火种聚在一起,发出更明亮的光芒,我只是其中的一颗小小的星火,但我会以自身的光和热照亮更多需要前行的人,一起坚定地走下去!

再次感谢相遇汤勇老师,也感谢这把心的火种,带我走得更高,更远!

 

家庭教育至关重要_《微教育》读后感

       

  暑假里女儿学校布置读一本好书作业,还要写一篇读后感,女儿说:"爸爸,我们一起读一本好书吧"。我说:"好啊,看完了我们都得写一写感想"。就这样我们读书任务就开始了。

        在一次跟女儿一起逛图书馆时,发现朱晓平著《微教育》这本书,书的开头就提出"教育是输入和输出",作者拿一个水杯比喻,你往水杯中倒入的牛奶或脏水,流淌出来的也不会是清水。有怎样的输入,就会有怎样的输出。我女儿自出生就跟我们在外面,我们就跟她用普通话交流,所以到现在她还听不懂我们的家乡话,更谈不上讲了,现在我逐步跟她讲讲老家话,慢慢能听懂了。儿童时的小孩可塑性很强,很多习惯也是在小时候养成的,父母需要小孩成为什么的人,你就要输入什么。

      作者还提出"人事处"教育,人人是老师,事事是教案,处处是学校。教育不只是学校、老师的事情,家庭教育很重要。小孩跟父母接触时间更多,父母的一切行为直接影响到小孩。"言传身教"不只是说说而已,在教育小孩赶紧去写作业或看书时,而父母你在刷微博、刷抖音,当你叫小孩多锻炼身体时,而你在慵懒地躺在沙发上看电视。小孩的心理能平衡吗?父母的陪伴很重要,但不是在一起就是陪伴,需要以身作则,父母用行动来影响孩子的行动。父母说得再多,不如做给孩子看,因为孩子对行为的模仿远远超过对道理的理解。

        作者还提出大树理念,把孩子比喻成一颗小树苗,小树苗需要茁壮成长,小树苗就要通过根部不断吸收养分,肥沃的土壤、充足的水源、适度的阳光,小树苗成长过程中会受到一些外在的影响,树干会长歪,这时需要有人给予外力的引导,将树苗扶正。小树苗慢慢长出叶子,其中大部分是绿油油的叶子,期间会夹杂几片黄色的叶子特别显眼,养护人会花大量时间去摘掉黄色的叶子,却不知道给树苗浇水、施肥。树根好比父母的教育,影响孩子一生。土壤、水分、阳光好比孩子成长的外在环境,环境的好坏对孩子成长一样至关重要。树干好比成长中的孩子,需要有人不断地引导,避免误入歧途。树叶好比孩子身上的优缺点,绿色的叶子代表优点,黄色的叶子代表缺点。父母都期待完美的孩子,所以父母会经常指责孩子的缺点,跟其他孩子进行比较。以前,我也是这样,只注意到女儿做事不专注,做作业的同时玩玩具等,写一篇作业需要花很长时间,我就指责,不停地叫她快点,结果都没有改善效果,反而错误率越来越高,时间越来越长。也是通过看过一篇有关孩子教育的文章后,我改变了方法,我没有了抱怨,我鼓励、赞美她,"宝贝,你这次写作业花的时间比上次快十分钟,有进步哦""宝贝,你这次写的字好看多了,很棒"。一段时间后,女儿的完成作业速度快很多了,并且在放学后主动完成,正确率也很高。

        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父母自我学习成长的过程,学习不只是孩子的事情,父母更需要学习,需要知道怎么教育孩子。教育不只是学校、老师的事情,需要父母更多的参与,更多的陪伴。作为父母,如果我们能够给孩子足够的爱、欣赏、耐心、接纳、平等沟通,孩子就能长出开朗、积极、阳光、自信、感恩、负责的果实;如果我们给孩子强迫、指责、打骂、鄙视、比较,孩子就会长出自私、倔强、消极、冷漠、懒惰、自卑的果实。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