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学科地理论文参考文献

2023-12-12 12:5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学科地理论文参考文献

地理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现如今,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地理教学论文参考文献,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参考文献

[1]王建,张茂恒,白世彪.圈层相互作用与自然地理学[J].地理教育,2008(4):4-7

[2]张猛刚, 雷祥义.地球表层系统浅论[J].西北地质,2005,38(2):99-101

[3]马宗晋,杜品仁,卢苗安.地球的多圈层相互作用[J].地学前缘,2001,8(1):3-8

[4]狄丽颖,冯银珍,张爱国.地球系统科学研究进展[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2007,26(3):267-280

[5]袁道先.对地球系统科学的几点熟悉[J].高校地质学报,1999,5(1):1-6

[6]周俊.关于地球表层的讨论[J].地球科学进展,1993,8(1):72-77

[7]谢家泽.关于地球表层系统观的几个题目[J].地球科学进展,1995,10(5):432-435

[8]叶笃正,季劲钧,严中伟,等.简论人类圈(Anthroposphere)在地球系统中的作用[J].大气科学,2009,33(3):409-415

[9]孟凡刚,孙彦顺.地球的圈层结构[J].地理教育,2009 (4):11-11 [10]卡哈尔·尼牙孜,黄建华,布玛丽娅木·阿布拉.浅议地球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J].西部探矿工程,2010 (5):85-87

[11]陈志明, D. A.季莫菲耶夫,V. V.勃朗古里耶夫,等.试论地貌圈概念、属性及其与其它地表圈层关系[J].地球科学进展,

地理论文的参考文献有哪些

关于公布安徽省第五届

中学地理优秀教学论文评选结果的通知

各市教育局教研室(教科所):

各市中学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

根据省教科所《关于举办安徽省第五届中学地理教学论文评选活动的通知》(教科研函〔2007〕3号)文件要求,省专家评审委员会对各地推荐的地理教学论文进行了认真评审,共评出获奖论文一等奖 16篇,二等奖 36篇,三等奖71篇。现将评选结果予以公布(见附件),请及时通知有关单位及论文作者。

附件:安徽省第五届中学地理优秀教学论文获奖名单

         二○○七年十月十九日

安徽省教育厅教科所     2007年10月19日印发

打印:吴儒敏    校对:吴儒敏   共印30份

附件:

安徽省第五届中学地理优秀教学论文获奖名单

一等奖

篇 目 单 位 作者

《浅谈地理新课程背景下学生能力的培养》 淮北市教研室 王忠东

《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芜湖市教育科学研究室 钱宏瑾《铜陵市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调研报告》 铜陵市教研室 章小明

铜陵市第一中学 杨国兵

《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 安庆市教研室 何陆祎

《论地理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阜阳市教研室 陈鹏飞

《地方环境教育课程构建的案例分析》     蚌埠市教科所 吴岱峰《透过一次地理评优课谈新课程课堂教学》 滁州市教研室 郭仕荣

《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应加强对学生的关注》   颖上县教研室 何长剑

《关于高中地理选修课程校本化的几点探讨》 马鞍山市第六中学 林章和

《使用新教材的几点体会》          淮南市第三中学 朱元坤

《地理空间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合肥工业大学附中 洪成旗

《浅谈新课程下我对地理教学的认识与实践》  黄山市枧忠中学 汪德利

《探索课程标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   贵池二中 杨淑萍

《浅谈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探究》   宿州市第二中学 苗红青

《地理探究学习要重视学生的思维品质》       怀远一中 孙尚楼

《谈地理教学中学上情商的培养》 六安皋城中学 余 蕊

二等奖

《梳理经历 整合资源 回归生活——地理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

马鞍山市第二中学 周跃红

《谈新课标下的“太阳高度”教学设计》 阜阳市第三中学 马 静

《巧用身体语言,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艺术》 合肥市第五中学 沈龙海

《谈新课程背景下地理学思想和方法的贯彻》  亳州第一中学 彭长玉

《新课堂教学下教学策略的初探》  芜湖市城南实验中学 周慧本

《谈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实施地理课堂教学》   淮南实验中学 廖惠荣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地理探究能力的培养》  亳州第五中学 王玉龙

《地理主体性课堂教学的探究》  淮南市第二十中学 陈 中

《用新课程理念引领学生快乐地学习地理知识》  固镇一中 李方平

《构建科学与人文和谐统一的地理教育》 巢湖市第八中 柳宗柱

《如何调动学困生参与地理课堂教学活动》    蚌埠二十六中 宋长军

《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自主学习》      郎溪中学 胡燕平

《浅谈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的一些误区》     来安中学 董桂山

刘 俊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基本途径和培养策略》 和县二中 夏立军

《高考地理复习的“虚”与“实” 》 合肥市第十七中学 黄永红

《新课标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探微》  歙县中学 钟彩琴

《浅谈“问题研究”的作用与教学》  五河一中 刘继英

《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地理分层教学策略初探》  枞阳县浮山中学 陈相林

《如何从地理图像中分析和提取有效信息》 黄山市黄山区一中 崔仲文

《加强地理基本概念教学的探讨》  亳州市谯城区大寺完全中学 汪明洁

《浅谈Google Earth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滁州市实验中学 曹 明

《“任务分解、自主交流”地理课堂模式的构建与实验》阜阳第十中学 马兴海

《改变课堂教学方式 适应高中地理新课程》  安徽省石台中学 姚 萍

《新课标下浅谈地理与各学科的经纬结网》   东至县大渡口中学 江美丽

《“读图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宿州市埇桥区梅庵中学 刘玉才

《多元智能评价与地理教学》 马鞍山市第一中学 程 刚

《农村高中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常见问题及对策》 六安市双河中学 刘全稳

《新课程地理课堂主体教学模式的设计与落实》 铜陵市第九中学 钱义国

《以烈山区为例谈农村高中地理活动课的开展》 淮北七中 吴才华

《开展地理实践活动 积极开发地理课程资源》    安徽广德中学 江春芳

《选修7课标、教材研读及开课条件分析》  铜陵市第五中学 陈俊群

《高中地理课题研究开设的一些设想》 宿松县程集中学 石雅斌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   淮北市石台镇中学 蔡金燕

《新课程地理教学中的“敢问”与“会问”》 芜湖县第一中学 王邦忠

《浅谈新理念指导下的中学地理教学》   宿州市第八中学 张建国

《浅谈在地理新课程教学中的“课堂提问”》  淮北市西园中学 荣海侠

三等奖

《高中地理新教材案例教学初探》           来安中学 卢玉斌

《地理课堂教学中常见的几种偏离现象 》 阜阳第三中学 吴 强

《解读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开放性特点》 和县第一中学 陈晓明

《浅谈地理新课程教学反思》   蚌埠包集中学 赵东宇

《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创新学习》 芜湖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章 波

《浅析高中地理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合肥市五十一中 陈 丽

《关于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的几点看法》 阜阳一中 巫祖安

《地理课堂互动型教学策略的构建》  马鞍山市第二中学 卢大亮

《地理教学中的误区及思考》 宿州埇桥区汴河办事处北十里中学 武 波

《新课标下课程资源开发初探》  青阳县木镇中学 方 静

《在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道德教育的实践》  黄山市屯溪一中 潘胜庭

《在地理教学中利用远程资源学生合作学习的探究》   歙县新安学 凌文英

《地理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  祁门一中 胡义松

《新课程地理课堂教学的思考》  歙县中学 吕文英

《地理教学中学生想像力的培养》  歙县二中 汪明锋

《如何看待地理教学中的多媒体技术和网络的作用》  凤台一中 李 全

《浅谈以学生为主体的地理研究性学习教学》  淮南望锋岗中学 廖和喜

《兴趣教学模式在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淮南一中 朱庆龙

《合作学习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淮南市第五中学 孙 峰

《合适参照物选择与“地球运动”教学难点的突破》    亳州三中 刘永志

《新课程改革下对中学地理教学的几点思考》  利辛县第一中学 谢 尧

《高一地理新课改教学中的困惑和问题》   涡阳三中 王 娟

《谈初中地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淮北市西园中学 孙 凯

《充分运用图像进行地理教学》  五河县安淮中学 聂 鑫

《中学地理教学的美育的层次》  蚌埠十二中 马 燕

《立足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地理素养》     蚌埠第一中学 李云静

《让地理教学生活化》       蚌埠市第二十三中学 王海燕

《新理念下培养地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探索》 铜陵市第十三中学 戈广兵

《教学中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体会》   铜陵县第二中学 程纳新

《在新课程目标下整合地理课程资源》   铜陵市第十六中学 孙大信

《高中地理个性化教学初探》   铜陵县第二中学 程胜来

《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太湖县徐桥高中 李永清

《将实验教学引进地理课堂》   宿松县程集中学 周文招

《生活是地理教学中重要的课程资源》  安庆三中 张 军

《档案袋评价在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安徽省太湖中学 黄郑尧

《如何开展问题研究和活动》   桐城中学 段焕荣

《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桐城市天城中学 汪 宏

《中学地理多媒体教学初探》           滁州市滁州中学 季风勇

《探究性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          滁州市滁州中学 孙 成

《作图法在地理教学中应用研究》            全椒中学 李 君

《新课程实施的理解与体会——丰富地理课堂教学》 滁州市第五中学 六振梅

《浅谈新课标下地理教学手段的继承与创新》 肥东县梁园中学 周义兵

《发挥地理学科优势 培养学生空间智能》 舒城县南港中学 沈龙明

《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地理学习探讨》  芜湖市第二十六中 吴安宁

《地理新教材中“案例”教学探讨》   五河二中 刘丛兰

《在地理社会实践中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怀远县龙亢中学 朱 英

《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芜湖市二十七中学 俞 敏

《浅谈地理课堂教学中实现学生有效参与的教学策略》  芜湖八中 邱玉启

《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探索》  安师大附属外国语学校 裘伟东

《如何选编以社会热点为背景的地理案例》   蚌埠第四中学 刘运良

《中学生地理课堂兴趣培养》 六安市三十铺中学 李显静

《中学地理信息化教学设计之我见》       马鞍山市第六中学 张 蕙

《为地理教学注入新活力——初中地理活动初探》 马鞍山市星光学校 古 莉

《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的认识与实践》   萧县中学 常书云

《让新课改沐浴和谐之风》   灵璧县师范学校 苏 洪

《光照图教学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安徽省砀山中学 陈国华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发展学生个性浅议》 宿州市埇桥区支河中心校 李永春

《关注学生发展 优化地理教学》  安徽省青阳中学 张 俊

《谈地理新教材“活动”的使用》   石台县崇实中学 汪利军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几点心得》   贵池区杏花村中学 程丽萍

《浅谈探究学习在地理新课标教学中的应用》 界首市光武中心学校 李 涛

《借杜朗口“春风”促地理课鲜活》 阜阳四中 徐玉玲

《论中学地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问题》 颖上县第四中学 田华利

《巧妙点拨开启自主学习之门》 界首一中 王 键

《评价共同体在学生地理学习评价中的应用》 淮南市第二十四中学 李 涛

《构建师生互动合作 共同成长的绿色课堂》 南陵县何湾镇中心初中 廖必根

《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整合初探》         宁国市梅林初中 朱铁军

《新课程地理课堂教学策略浅析》 六安市徐集中学 张碧松

《夯实基础 突出主干 提高能力 应对高考》  东至二中 侯 俊

《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界首市田营镇中心学校 闫 斌

《“问题教学法”——把课堂还给学生》    宁国市胡乐初级中学 张 文
自己百度吧~

关于地理学科类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如何进行地理教学

何为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作为教师,我们在地理课堂中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培养读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调动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并且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和学法指导,促进其有效学习,最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教学的几点做法。
一、 在地理有效教学中要创设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有效性
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也是一门很有趣味性的学科,地理知识丰富而精彩。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研究学生,钻研教材,充分利用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以提高地理课堂的有效性。以湘教版七年级上册“世界的火山地震带及其分布”为例,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美丽的地球”“地震破坏”的图片,让学生形成鲜明的对比,然后短片回顾我国汶川地震、日本3.11地震、四川雅安地震的场景,把学生带入教学情景中,让学生在深受震撼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地震的强大破坏力,激发了学生的忧患意识,从而调动了学生探索地震相关知识的极大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师的有效性。

二、在地理有效教学中要注重读图能力的培养,提高课堂有效性
地理教材中除了用常规的文字语言来对地理知识的描述外,还有另外一种语

言,就是我们常说的地图语言。对初中学生而言,教会他们读图、用图,不仅能帮助理解、记忆地理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读图、析图、用图、画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尽量把地理知识融入到地图中去理解,使图上内容与文字描述相互结合,相互补充,从而使“死”图“活”起来,“静”的文字“动”起来,久而久之,学生在地理学习中自然就养成了读图、用图的良好习惯。例如我采用形象比喻法来教育学生记住一些图形的轮廓形状:黑龙江的轮廓像一只美丽的天鹅,湖南的轮廓像美人头,英国的轮廓像一只正在吃一堆青草的兔子,意大利的轮廓像一只女士的靴子等等;又如,学习分层设色地形图观察地势起伏时我采用剖面观察法等等。
此外,地理教师应教给学生一些绘制各种图表的方法,适当的统计分析知识以及地理问题的归纳方法等,然后指导学生通过资料的表达,地图、各种图表对地理信息进行全面、深入的归类整理和分析。同时教师要特别注意去引导学生分析各种地理信息的联系、差异,力图发现新的更有价值的地理信息。

三、在地理有效教学中要实施探索性教学,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提高课堂有效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对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意识十分淡薄,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教学质量和学生听课质量难以提高,而探索性地理教学就是主张让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掌握科学研究必须具备的科学方法,探究性的获得科学概念,并逐步形成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例如,在“海陆变迁”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生物化石的一系列图片,并进行分析:喜马拉雅山在地质年代是怎样的地理环境?我们利用科学史来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及科学兴趣和探究精神,具有很高的价值。此外,地图的运用在地理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中略图的运用尤为重要。在地理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地理略图,加强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例如,学习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七大洲、四大洋”一节的内容时,教师可让每个学生都参与“七大洲、四大洋”简图的绘制;又如学习湘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的行政区划”时,学生也可以参与到每个省级行政区轮廓的绘画中来,在这过程中学生会不知不觉

地掌握了它们的相对地理位置。地理略图不仅能揭示地理事物的相互联系,还能显示出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地理略图的运用培养了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 在地理有效教学中要进行学习评价,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提高课堂有效性
学习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评价方式,其中包括学生个人自评、同学互评和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自觉思考的习惯,同伴的评价和教师评价有助于学生进行反思,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新课程倡导赏识教育,无论学生的成就大小,教师都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之处并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和表扬,这样学生会感受到教师的鼓舞和信任,体会到学习所带来的乐趣,自然会产生极大的学习动力,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五、在地理有效教学中要注重情感交流,提高课堂有效性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就是提出了“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地理教学只有做到“三维目标”的统一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可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注重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