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霍金以数学计算的方法证明黑洞由于质量巨大,进入其边界的物体都会被其吞噬而永远无法逃逸。 黑洞形成后就开始向外辐射能量,最终将因为质量丧失殆尽而消失。而这种辐射并不包含黑洞内部物质的信息。这些信息应当在黑洞中保留下来。但是一旦黑洞消失,这些信息也就丧失了。 这些信息的去向之谜就构成了所谓的“黑洞悖论”。而该假说与量子物理学的理论背道而驰。 量子物理学认为,类似黑洞这样质量巨大物体的信息是不可能完全丧失的。 美国科学家质疑相对论 宇宙中并不存在“黑洞”?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加州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物理学家乔治·卓别林(GeorgeChapline)表示,宇宙中并不存在着所谓的“黑洞”,并认为人们通常所指的黑洞神秘物 质实际上是“黑能(dark-energy)星体”。 长期以来,黑洞已经成为了科幻小说中的重要材料之一。不少人认为,天文学家可以通过间接方式来观察到黑洞的存在,而巨型恒星死亡后就会形成黑洞。但卓别林认为,恒星死亡只会形成“黑能”物质。过去数年中,天文学家对银河系的观察表明,宇宙的70%左右是一种奇怪的“黑能”所组成,正是它们在加速着宇宙的膨胀。卓别林说:“几乎可以肯定地说,宇宙中并不存在着黑洞。” 黑洞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最为著名的预言之一。广义相对论解释了受巨型恒星重力影响,会导致时空结构产生扭曲的现象。该理论认为,当某颗恒星死亡后,会受自己的重力影响而缩成一个点。但卓别林却认为,爱因斯坦本人也不相信黑洞的存在。 1975年,量子力学专家们表示,黑洞边界确实发生了一些奇怪的事情:遵守量子法则的物质对轻微干扰变得极为敏感。卓别林说:“这个发现很快就被大家忘记了,因为它不符合广义相对论的预言。然而今天看来,它却是完全正确的发现。”他认为,这种奇怪的活动正是时空“量子阶段转变”的证据。卓别林认为,死亡后的恒星并不会简单地形成一个黑洞,而是在该时空内部,它却充斥着黑能,并具备重力影响。 卓别林称,在某颗黑能星的“表面”,它看起来很像一个黑洞,并能制造强大的重力牵引。然而在它的内部,黑能的“负”重力又有可能将物质重新弹出来。如果某颗黑能星体积很大,任何反弹出来的电子转变成了正电子,然后会在高能辐射中消灭其他电子
漫谈地球
一、 地球的宇宙环境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指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环境,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理解。宏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即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微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在无限的宇宙空间中,地球只不过是沧海之一粟,它处在永不止息的运动中。
二、 地球的特点
1、 自身构成特点
(1) 内部构造:地球的内部结构可以分为三层:地壳、地幔和地核。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形成包层,这就是地球大气层。
(2) 运动周期:地球就像一只陀螺,沿着自转轴自西向东不停地旋转着。她的自转周期为23小时56分4秒,约等于24小时。 同时,地球还围绕太阳公转,她的公转轨道是椭圆形,轨道的半长径达到149,597,870公里。 公转一周要365.25天,为一年。
2、 普通性与特殊性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从质量、体积、运动等方面看,地球只是其中的普通一员,但是,存在生命尤其是高级智慧生命又使地球成为太阳系中特殊的一员。
(1) 普通性
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球在太阳系中并不居显著的地位,但由于人类定居和生活在地球上,因此对它不得不寻求深入的了解。 它是行星地球, 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地球是第3个行星,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是1.496亿千米,这个距离叫做一个天文单位。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地球的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和公转、自转运动,与其它行星相比,尤其与类地行星相比,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按八大行星离太阳的距离来说,地球处于第三位;按质量和体积比较,地球都处于第五位。地球的自转和公转速度,在八大行星中,既不是最快,也不是最慢,其平均密度与其它类地行星也差不多所以,从这些方面看,地球确是一颗普通行星。
(2) 特殊性
自身条件:地球只是一颗普通的行星。但由于地球在太阳系中是唯一具有水圈和生物圈的行星,其大气圈也是独特的。它具备了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充足的水分,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份,适宜的太阳光照和温度范围等,在地球上产生了目前所知道的唯一的高级智慧生命——人类。从这种意义上说,地球是宇宙中一颗特殊的行星。
外部环境: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看,主要有以下两个有利条件:(1)太阳在过去50亿年中没有明显的变化,并还将保持这种状态达50亿年之久,这就使地球有稳定的光照条件,生命从低级向高级的演化没有被中断。(2)太阳系的各大行星和大多数小行星都以近似圆形的轨道围绕太阳运动,不仅公转方向一致,而且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所以它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三、 地球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家园
它是美丽的。我们要爱护她,保护她。
月光洒满整个窗台的时候,我在窗前静静的坐着,仿佛这世界只有我和似冰的月光。思考,我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追求着什么。 如水的月光下,我静听星辰的私语,静听墙角间絮絮不止的心事,,静听落叶在时光流逝下缓缓飘落的满足,而我呢?亦可以在这月光之下,酝酿着自己的感情。 树叶如火热的安塞腰鼓,蹦跳着,细数阳光的音符。风拂着修长的蛛丝,几分怅然若失的心情便荡漾在这月光如水水如天的夜里了。 飘雨的清晨,雨点蹦跳着向后划去,挑逗起一个个如水晶般的圆柱,霎时又以弧线的形态荡漾在这天地之间。 落叶的秋夜,清凉的晚风迎面吹来,一片片黄叶如彩蝶,飘起而又跌落,跌出一份曼妙的叹息。 月光悄然弥散,夜,在风的指尖上跳舞。往事值得回忆:在这月光如水水如天的夜里,我在窗边深深叹息。去体验那一份不可名状的心情……快乐?无可名状。悲伤?我把悲伤埋没于心。但愿那不可测的未来,亦有一段令我深味的心情故事…… 每一句苍老的诗,写在滴雨后。 每一首绵长的歌,常在落叶的月夜。 愿我在精神的小屋中,唱出一段属于自己的心情故事。
(1955—1998)一、电台广播文章 二、报刊中的文章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科技日报新星是新诞生的星星吗? 810718 飞抵太阳南极上空的〈尤利西斯〉号 941009天文观测和天体信息 820918 冥王星外还有大行星吗? 950104现代天文学的特征和成就 850306 宇宙中的黑洞究竟是什么? 950906(入选〈文明之光〉GA1872)1987年2月出现的超新星 871021 〈伽利略〉号探测器到木星去干什么? 960117谈谈超新星1987A 880527太阳系外的行星是怎样发现的? 960421/0505世纪与年代 930916 火星上曾经有过生命吗? 961027哈勃空间望远镜的太空修复 940416〈卡西尼〉空间探测器为何飞赴土星? 980107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尤利西斯〉号是怎样到达太阳南北两极上空的? 940511探索银河系奥秘的先驱者们 810719天外行星的搜索 851111北京科技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儿童台从超新星到中子星——蟹状星云的启示 79/65期形形色色的恒星 960417地球以外还有人吗? 960424中国青年报火星生命之谜 970108 极罕见的天像——超新星爆发 871010济南日报现代夸父—〈尤利西斯〉号太阳探测器 941012三、辞书和年鉴中的文章 北京晚报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79共撰写28款,其中总论2款、天文学史8款、恒星7款、星系11款。二十一世纪从哪一年开始 950107(获〈科学长廊〉三等奖)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缩写其中长条目共15款中国百科年鉴 上海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超新星1987A 1987大麦哲仑超新星1987A爆发二年之后 1988四、期刊中的文章自然科学年鉴 上海科技出版社/上海翻译出版公司恒星天文学和银河系天文学 83/84/86/8788/89/90/91天文普及年历 科学出版社九百年前天关客星的遗迹 79赫罗图的今昔 80今日认识的银河系结构 81银河系的近邻——本星系群 82来自球状星团的新信息 83哈勃常数之争 85 天文爱好者黄道光 58 4月什么是再发新星? 59 2月银河系旋涡结构的射电观测 60 2月天体光谱学一百周年 60 6月恒星光谱分类的回顾和展望 63 7月/8月新星 64 9月新星的爆发 78 1期银河新星 78 2期/79 3期/80 4期/81 3期/82 5期/83 6期/84 3期/85 3期/86 6期/87 4期/88 3期/89 3期/90 4期/92 3期再发新星的再发和老新星的演化 89 5期河外星系超新星 78 1期/79 5期/80 4期/81 3期/82 5期/83 5期/84 3期/85 4期/86 4期/87 3期/88 4期/89 3期/90 6期日本天体物理学的近况 80 3期天文学的成就 80 2期天文学成就鸟瞰 81 2期/82 2期/83 2期/84 2期/85 2期/86 2期/87 2期/88 2期/89 2期/90 3期80年代天文学进展综述 92 2期纪年法的社会效益 94 2期小行星家族中的音乐殿堂 95 3期建立天然卫星和小行星的汉文名称的先驱者 98 3期农村年书 人民出版社哈勃空间望远镜是怎样修复的? 95为什么要到太空中去观察天象? 95199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金授予天文学家 95彗木碰撞之后 96冥王星之外还有大行星吗? 9621世纪从哪一年开始? 96关于21世纪始于哪一年的意见和建议 97探测太阳南北两极的〈尤利西斯〉号飞船 97〈伽利略〉号空间探测器已飞到木星上空 97火星上曾经有过生命吗? 98 百科知识探索宇宙的黄金时代 80 4期(选入〈中国改革二十年〉)膨胀宇宙假说五十年 80 10期(选入〈中国改革二十年〉)量天尺——天文学中的标准烛光 81 8期(选入〈中国改革二十年〉)银河系质量知多少 82 1期天文数据的更新和统一 82 10期(选入〈中国改革二十年〉)来自天体的信息 83 2期(选入〈中国改革二十年〉)地外行星系的探测 85 9期大麦哲伦云超新星1987A 87 8期大麦哲伦云超新星的始末 93 5期探测太阳南北两极的〈尤利西斯〉号飞船 96 3期太阳系外行星的发现 96 5期军事百科全书 军事百科全书出版社 94天象/天文观测/宇宙空间/天文仪器自然杂志银河系结构的现代观 81 10期小行星和彗星会和地球碰撞吗?(译文) 82 2期太阳系空间探索的回顾与展望 92 5期自然科学发展大事记·天文学 辽宁教育出版社 94撰写其中1850—1969的条目科学画报第一个红外巡天探测器 84 1期红外天文卫星的一系列发现 84 2期英汉双解科技大辞典 朗文出版公司/清华大学出版社 94翻译其中全部天文学辞目大自然形形色色的星际物质 81 3期现代化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97共撰写词条4款什么是宇宙背景辐射? 80 2期(选入〈中国改革二十年〉)天窗一扇扇打开后——我们今天观察到的宇宙 81 4期小行星会撞上地球吗? 81 8期(选入〈中国改革二十年〉)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 北京出版社98新星/超新星/大麦哲伦云超新星/深空天图/赫罗图/银河系结构/宇宙距离尺度 物理大麦哲伦云超新星爆发后的一年 89 3期现代物理知识从空间天文展望九十年代天文学的进展 92 2期五、书籍中的文章 科学世界地外行星在哪里? 92 9期〈天文学的新进展〉 科学出版社 83河外天体的谱线红移现象 科学发现脉冲双星的重大科学意义 94 1期〈天文学和哲学〉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84河外距离测量的方法论问题科技潮21世纪从哪年开始? 94 1期〈二十世纪科学技术简史〉 科学出版社 85二十世纪天文学的发展(与他人合著) 航天子虚乌有的第十大行星 95 1期〈尤利西斯〉飞临太阳极区上空 95 2期〈天文漫谈〉(续集二) 科普出版社 87入选电台广播文章3篇 语文建设21世纪从哪一年开始 95 7期〈探索宇宙的黄金时代〉 上海知识出版社 87入选 百科知识 文章4篇 福建天文第十大行星在哪里? 95 1/2期〈宇宙〉(科教电影佳作选) 海洋出版社 87(与他人合著) 瞭望21世纪应从哪一年开始? 96 3期〈世界著名科学家传记·天文学家Ⅱ〉科学出版社 94赫歇尔世家〈当代名人寄语青少年〉 21世纪出版社 96献身事业,其乐无穷 六、书籍中的译文〈北京市领导干部高科技系列报告文集Ⅱ〉彗木碰撞及其思考 科普出版社 97 〈太阳系〉 科学出版社 81太阳系/水星〈天文学和哲学〉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84宇宙的演化过程七、专著 〈新太阳系〉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87旅行者号飞临木星和土星/木星和土星〈行星新探〉 北京出版社 80 〈当代国外天文学哲学〉 知识出版社 91星系起源学说的今昔〈航海天文学〉 (与他人合著) 科学出版社 84八、译著〈天文台〉 科学出版社 55〈天文爱好者手册〉(与他人合译) 科学出版社 56〈无线电天文学〉(与他人合译) 科学出版社 58〈地球和行星的起源〉 科学出版社 58〈宇宙间的生命〉 (与他人合译) 科学出版社 59〈宇宙物质〉 科学出版社 59〈太阳物理学〉 科学出版社 60科普作品和译著目录(1998.1999—200006)一、电台广播文章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二、报刊中的文章科技日报21世纪始于何年? 990205说说大行星的列阵和会聚 9807161999行星大十字 9902 宇宙有多大?宇宙有多老? 980803/0822天文科普要讲社会效益 990105三 专著宇宙是动态的和演化的——对“迷惑不解”的天文解 990123天文学的明天 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9休拿“末日说”吓唬人 990811宇宙探索(主编)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9北京晚报也谈“2000年代” 990411四 期刊中的文章世界科报大行星在天穹上的会聚和列阵 98中国宗教关于行星“大十字” 99No1No6科技潮提出21世纪始于2000年的建议的由来和根据 99 No4 科技术语研究21世纪始于2000年的建议的由来和依据 99 No1江苏电视教育兔年没有立春吗? 99 No15/16 少年科学画报谁是文绝恐龙的元凶 99 No11宗教关于行星大十字(从“中国宗教”中转载) 94No1/2 统战理论研究关于行星十大字(从“中国宗教”中新载)99 No8物理教学我们的宇宙在膨胀 2000No2 天文爱好者在戴文赛教授指导下审定汉语天文学名词(从“福建天文”中转载) 2000No1五 书籍中的文章20世纪科学技术简史(第二版)京郊日报20世纪天文学的发展 科学出版社 1999 20世纪初的一次小天体碰撞地球990531兴趣爱好天上的星星是李竞先生的世界,他沉醉于那遥远而神秘的星空;而世间那美妙的音乐,同样让他痴迷眷恋,走进李先生的音乐世界,让人体谓到音乐给予人生的是宝贵的生命活力。钢琴,长笛,贴在墙壁上的音乐家肖像,满满一书架的音乐磁带,来到李先生那筒朴的家中除了那许多专业书,便只有这些映入眼帘,让人深深地感受到主人与音乐的缘分。“说与音乐有缘,也对。只可惜缘分不算深。”李先生这么认为。李先生至今还清楚地记得把他带入音乐世界的人--张肖虎。那是他在天津工商学院附属中学(如今的天津市实验中学)就读时, 一位清华大学学土木工程毕业的音乐天才--张肖虎,那专业水平的演奏技能,那醉人的音乐,深深打动了少年们的心,李先生毫不犹豫地加入了他组织的管弦乐队,开始学习长笛。长笛又称横笛,以金属制作,音的性质属于木管乐器,是管弦乐中不可缺少的乐器,可用于独奏、合奏、助奏,是适合表现优美的乐句。李先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心也渐渐沉入到那奇妙的乐曲中。以至考上辅仁大学后,被有名的辅仁大学生乐团慧眼识中,课余常常登台献技,与大家同享快乐。文革时在干校,一只长笛曾伴他度过了漫漫长夜。李先生的夫人陈志凝女士是中国电影乐团一级演奏员,是吹奏长笛的专业演员,1989年,妇夫俩人曾在北京电视台的国庆晚会上同台献艺。李先生后来还参加过中央电视台1993年元旦晚会和北京电视台1997年春节晚会的表演,并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听众吹奏过小夜曲。这些年,尽管专业研究很忙,加上又热心于天文学知识的讲座,李先生仍没丢开心爱的长笛,离不开动人的音乐。北京海淀中关村街头著名的中科大厦内,有一个中科院的专家俱乐部,经常为科研人员组织演出,放映电影和录像,举办科学和艺术讲座,他是这个俱乐部的三人顾问小组成员之一,并经常活跃在俱乐部的讲台上。在音乐讲座中的李竞,俨然一位颇有造诣的音乐专家,他讲解过怎样欣赏贝尔芬的《爱格蒙特》(序曲)和《第九交响曲》(合唱)、普契尼的歌剧《图兰多》和威尔第的清唱剧《安魂曲》,而所有这些讲座都由他提供世界著名交响乐团演出的录像。李先生最喜欢听奏鸣曲,偶尔也与志趣相投的人一起参加个演奏会。在作曲家中,他推崇十七、十八世纪活跃于欧洲音乐舞台的亨德尔(一六八五——一七五九)和巴赫(一六八五——一七五○)。他敬佩亨德尔在磨难之中那百折不挠的毅力与坚定冷静的进取精神,以此激励自己在事业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他醉心于巴赫那陶冶人的性情,使人高尚起来的音乐,激励自己面对人生的坎坎坷坷,风风雨雨。天和地,星星和音乐,李竞沉醉在这广博的世界中,其乐融融。附:旧唱片(原载1998年4月29日〈科技日报〉声像世界)一首难忘的大提琴曲中国科学院 北京天文台 李竞60年代中,一次在外文书店偶然看到一份舒伯特的奏鸣曲乐谱,标有我不认识的专名——Arpeggione。乐谱中有大提琴和中提琴两个分谱,表明这两种乐器都能演奏,这就引起了我的注意。后来,查阅了手边的《主题乐曲》和介绍舒伯特的小册子,才得知Arpeggione原是1923年发明的一种弓弦乐器,外形像吉他,有6弦,音域和大提琴相似。舒伯特得知这一发明后,于1824年特为这个今日称之为吉他形大提琴的乐器和钢琴谱写了一首3个乐章的奏鸣曲。谁知新问世的乐器并未取得当时的演奏家的喜爱和认同,未经推广就被弃而遗忘了。然而,舒伯特这一作品却受人喜爱而流传至今,成为用大提琴演奏的经典名曲。不久 ,当再去那家书店时,那里已不再陈列任何外国乐谱,我深为未能及时将它买下而惋惜。9年之后,我已有了最简易的收音机。在我收到友人从境外赠送的第一批录音磁带中就有这首舒伯特的奏鸣曲。我真是喜出望外,圆了只知其名,未闻其声的梦。乐曲由大提琴家梅斯基和女钢琴家阿赫丽奇合作录制。我一听就喜爱上了,再听则更加难忘。不久得到乐谱的复印件,照谱聆听也是一大乐事。后来,又有了大提琴大师富尼埃和另一位大提琴家皮道的演奏版本。在十多年间,先后欣赏到捷克中提琴家科道塞克和前苏联中提琴家巴什梅特的录音,后者的演奏可算是极品。此外,还听到卡尔用低音提琴、以及一位访华音乐家用中音萨克管的演奏;另有日本长笛家工藤重典的献艺,其钢琴部分改由吉他担任,我知道至少还有用大管的改编版本,但愿今后能听到。由此可见,这首舒伯特奏鸣曲的美好,使得多种器乐的演奏家都乐于把它奉献给人们。值得一提的是,已听到的大提琴以外的演奏都未移调,均保持了原本的a小调。日前,得到了大提琴家罗斯特洛波维契于1968年的录音,担任钢琴弹奏的是英国作曲家布礼顿。这二位大师对Arpeggione奏鸣曲的诠释,令人感到此曲只应天上有,如果舒伯特在世,我想也会叹为观止。主任医师,内科心血管专业,1963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擅长小儿内科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诊治,对心肌炎、心肌病、心率失常等疾病的诊治方面亦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红外热成像仪不可以穿过墙体探测到人体但,可以探测到火源
热像仪就是将物体发出的不可见红外能量转变为可见的热图像。
热图像的上面的不同颜色代表被测物体的不同温度。通过查看热图像,可以观察到被测目标的整体温度分布状况,研究目标的发热情况,从而进行下一步工作的判断。
现代热像仪的工作原理是使用光电设备来检测和测量辐射,并在辐射与表面温度之间建立相互联系。所有高于绝对零度(-273℃)的物体都会发出红外辐射。
热像仪利用红外探测器和光学成像物镜接受被测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分布图形反映到红外探测器的光敏元件上,从而获得红外热像图,这种热像图与物体表面的热分布场相对应。
扩展资料:
太阳射出的白光,经过棱镜后分解成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光线。1800年,英国天文学家赫歇耳发表论文,宣布在红色光外还有一种“热线”。这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红外线。
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其波长一般在0.75微米到1毫米之间。科学家经过研究,又按波长将红外线分为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极远红外等几类。
自然界的物体,凡是高于零下273摄氏度(即绝对零度)的,都会向外界辐射红外线。红外线是人的肉眼看不见的,但无论在夜幕下,还是浓雾中,利用红外技术制成的仪器能探测到诸如人体、火苗等热源。
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应用起源于20世纪中叶。最早是纳粹德国军队使用的夜视仪。二战之后,美国得克萨斯仪器公司开发了红外寻视系统(FLIR),也是一种用于军事的红外成像装置。
20世纪60年代,瑞典的AGA公司研制成一种红外热成像仪,不但可以寻找热源,而且能够测定其温度。从此,研究红外热成像技术发生了又一次飞跃。
我国的红外热成像技术也有发展。广州飒特电力红外技术有限公司是我国第一家专门从事红外热成像技术研制、开发和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红外热成像仪有时像一台小摄像机,装在汽车顶上,可以沿着高压线巡视,远距离测定线路的温度,预防火灾。
至于在仓库里堆放的粮食、棉花和煤炭,人的肉眼更难以发现隐患,红外热成像仪则能够测定所瞄准的部位温度有多高。如果真发生火灾,消防人员戴防毒面具进入现场,受到浓烟的阻碍,往往难以找到火源与受困人员。
红外热成像仪则可以帮助解决这个难题。现在,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应用已扩展到医疗领域。因为人体的某处发生炎症、肿瘤或血管堵塞,就会影响热平衡。通过仪器可以探测到不正常的部位,大夫将此作为判断疾病的科学依据。
有一家医院对276位育龄妇女进行检测,发现4名女性的胸部有一处的温度比周围高出1摄氏度以上,怀疑有乳腺癌。经临床病理诊断,准确率达到100%。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现代火眼金睛 ———漫谈红外热成像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