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2023-12-08 17:3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其他刊物退稿的稿件,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不想再浪费力气审稿了,所以不接受这类投稿。

王思明的研究成果

(2006年之前):(一)著作1、《A History of Chinese Entomology 》(英文译著)天则出版社,1990年。2、《中国近代昆虫学史》陕西科技出版社,1995年。3、《中美农业发展比较研究》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9年。4、 中国农业发展史 《农业概论》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年5、《中国近代农业改进史略》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1年。6、《中国农业科技史》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1年。7、《中国农业古籍目录》中国图书文献出版社,2002年。8 、《传统与现实的对话——二十世纪中国农业与农村变迁研究》(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9、《西部农业开发史研究》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2003年。10、《二十世纪中国的昆虫学》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11、An Induced Technological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since the 16th century 《Tradition and Change of Agriculture in East Asia》,p75-92, published by Korea Rural Economic Institute. 2003。12、《论张謇科教兴农及倡导棉铁主义的实践》,中华工商联出版社出版《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前驱》13、《二十世纪中国的昆虫学》(合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4年14、China’s Entry into WTO and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Challenge and Strategy. WTO/DDA NEGOTIATION and AGRICULTURAL POLICY REFORM. Published by Korean Rural Economic Institute. 2004. September15、《万国鼎文集》(主编),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2005年(二)论文1、《美国农业机械化进程及其面临的问题》,《农业考古》1993年第1期。2、《中国近代昆虫学社团》,《中国科技史料》1993.14(2)。3、《台湾昆虫学研究及害虫防治事业的历史发展》,《中国农史》1994年第1期。4、《从美国农业的历史发展看持续农业的兴起》,《农业考古》1995年第1期。5、《观念的更新与农史学科的发展》,《农业考古》1995年第1期 。6、《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变化》,《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3期(人民大学报刊复报告印资料中心《经济史》专题全文转载)。7、《关于农业规模经营的问题》,《中国科技导报》1995年第4期(被收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主编的《中国科技文库》)。8、Review on Making of A Hinterland : state, society and economy in inlandNorth China 1853-1937,《Agricultural History》 1995(69):19、《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动力与条件》,《中国农史》1996年第1期。10、《从历史传统看中美生态农业的实践》,《生态经济》1996年第6期。11、《站办农场——农技服务产业化的新思路》,《中国科技导报》1997年。12、Sustainable Agriculture in Tai Lake Region of China,荷兰《Agriculture, Ecosystem and Enviornment》 97。13、《中美农业合作经济的发展比较》,《古今农业》1997年第4期。14、《条件与约束:资源、技术、制度与文化》,《中国农史》1998第1期 。15、《技术变化下的资源、环境与社会》,《古今农业》1998年第4期。16、《诱致性技术变迁——谈明清以来的中国农业》,《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4期。17、《比较观中的中国国情分析及未来中国农业技术的发展战略》,《农业考古》1999年第1期 。18、American Crops in Asia Before Columbus Times Pre-Columbiana,1999 。19、《近代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及其动因分析》,《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1期。20、《农史研究:回顾与展望》,《中国农史》2002年第4期(《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2003.3)。21、《美洲作物的传播及其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影响》, 《中国农史》2004年第1期。22、《试论政治因素及政府政策对中国现代昆虫学发展的影响》(合作), 《中国农史》2004年第2期。23、诱致性技术与制度变迁 《中国科学技术回顾与展望》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4、《花生的传入、传播及其影响研究》(合作), 《中国农史》 2005年第1期。25、《辣椒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研究》,《中国农史》 2005年第2期。26、《中国杂交稻发展的经济、技术与社会学分析》(合作), 《中国科技论坛》2005年第3期。研究成果(2006年之后):新疆坎儿井的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及其保护利用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2)(与崔峰合作)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江苏传统制茶技术考证及价值探讨 《中国农史》2012年第4期(与刘馨秋合作)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年29卷第3期(与李明合作)江苏禅茶文化遗产考证 《农业考古》2012年(5)229:234 (与刘馨秋合作)气象灾害对民国上海地区植棉业影响的比较分析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2年(3) (与李义波合作)·民国时期长三角棉业组织研究 《中国农史》2012年(3)(与李义波合作)中国古代农学思想探析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2年(11)(与黄颖合作)东北人地关系变迁及其规律研究 《社会科学战线》2012(11) (与李琦珂合作)东北地区农业系统资源利用方式及其效益的历史变迁 《东北亚论坛》2012(4)(与李琦珂合作)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什么与如何保护 《中国农史》2012(2)(与李明合作)梁希“大林业思想”探析 《中国农史》 2012 (1)(与胡文亮合作)中国农业发明创造对世界的影响 《农业考古》 2012(1)26:32《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农学卷)(万国鼎) 科学出版社 2011年第287-296页 (与陈少华合作)以国治水,以水知国 ---- 评大卫·艾伦·佩兹《国家工程》 《绿叶》2011年(12)万国鼎与中国田制史 《中国田制史》 商务印书馆 2011年 387-394长兴茶业历史发展概述 《农业考古》 2011(5) (与刘馨秋合作)转基因主粮商业化争论的几点思考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6)(与姜萍合作)毛泽东“先合作化后机械化”思想探析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1(9)(与张月群合作)江苏省民俗类农业文化遗产调查现状与保护对策研究 《中国农史》2011年(3)(与璐璐合作)农业遗产研究现状 《中华农业文化揽胜》 唐珂主编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11年《农业:文化与遗产》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2011年《江苏农业文化遗产调查研究》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2011年《中国农业科技史》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2011年《美洲作物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研究》 中国三峡出版社 2011年江苏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调查与实践探索 中国农史2011(1)(李明)刍议农业高校推进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与传承的对策 中国农业教育2011(1)(胡燕)近代农民离村原因研究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11(1)(周应堂)《科学编年史》(编委)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10年12月《技术:历史与遗产》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2010年 (主编)李约瑟与中国农史学家 《中国农史》2010(4)明清时期黄淮河防管理体系研究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0(3)(与卢勇合作)张謇“导淮”:中国近代水利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0(2) 98-105页 (与尹北直合作)转基因大豆技术发展动因探悉 《中国农学通报》2010(4)342-347页。(与姜萍合作)人文胜地,美食天堂------谈“四大名吃”之首的南京夫子庙小吃 台湾《中华饮食文化基金会会讯》2010年 vol 16(1)《中国农业遗产研究丛书》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2010年始《江苏农业历史文化研究丛书》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2010-李仪祉与江淮水利 《工程研究》2009(4)(与尹北直合作)The Origin and Production of Rice and Their Impacts on Social Development of China. Rice, Life & Civilization. Korea. 2009 Vol.3 ·中国的农业遗产研究:进展与变化 《中国农史》2010(1)“无鸭不成席”----- “鸭都”何以成为南京的代名词?中华饮食文化基金会《中华饮食文化研究丛书》《民以食为天·地方饮食文化》(二)(黄克武主编)2009 45-68页。美洲作物的传播及其对中国饮食原料生产的影响 中华饮食文化基金会《中华饮食文化研究丛书》《饮食传播与文化交流》(蒲慕州主编)2009 125-160页。明清时期淮河水灾预防措施探析 《中国农史》2009(3)(与卢勇合作)《美洲陆地棉的引种、推广及其影响研究》《中国农史》2009年2期(与羌建合作)农民离村问题研究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3)(与周应堂合作)非理性群体行为中的个体理性分析《中国青年研究》2009(76-79)(与吴磊合作)中国传统稻鱼共生系统的历史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2009(5):245-249。(与夏如兵合作)李仪祉对中国传统堤防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中国农学通报》2009(5):294-299页。(与尹北直合作)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的介绍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原名《华中农学院学报》,创刊于1956年,1958年出版中断, 1981年《华中农学院学报》复刊,1986年更名为《华中农业大学学报》。以柑橘专家章文才教授为主编的19位科学家组成首届编委会,陈华癸院士、孙济中教授、王运华教授、陈焕春院士、邓秀新院士都曾先后担任本刊主编,现任主编为张献龙教授。

食品安全论文的参考文献

[1]吴琼. 基于博弈分析的食品安全规制研究[D]. 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2010.

[2]施蕾. 食品安全监管行政执法体制研究[D]. 华东政法大学: 华东政法大学,2010.

[3]本报记者 李涛 孙娜. 我国正稳步构建国家食品安全保障体系[N]. 中国食品质量报,2005-09-29(001).

[4]张晨博. 论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的完善[D].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2009.

[5]曾小菱 曾一峰 本报记者 汪启明. 食品安全警钟长鸣[N]. 中国食品质量报,2004/11/09(005).

[6]记者 虞家琳. 国际食品安全协会在京成立[N]. 中国食品报,2010-04-27(001).

[7]姜艳. 我省打响食品安全攻坚战[N]. 河北日报,2004-09-24

[8]刘颖记者 李涛. 打造食品安全追溯平台完善食品安全技术保证[N]. 中国食品质量报,2007-11-24(001).

[9]曾小菱 本报记者 汪启明. 四川首开食品安全成立法听证会[N]. 中国食品质量报,2004/12/23(001).

[10]徐爱芝 本报记者 杨晓伟 冯保良. 食品安全监管就要出重拳了[N]. 锦州日报,2009-04-10(A02).

[11]郑祖婷,郑菲. “五位一体”食品安全监管创新模式研究——基于河北省食品安全监管的分析[J]. 经济研究导刊,2011,(9).

[12]余健. 《食品安全法》对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0,(8).

[13]杨爱萍. 从食品安全事件看全民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12).

[14]叶明. 《食品安全法》框架下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初析[J]. 口岸卫生控制,2011,(1).

[15]白晨,王淑珍,黄玥. 食品安全内涵需要准确把握——“食品安全与卫生学”课程建设中的理解与认识[J]. 上海商学院学报,2009,(6).

[16]李然. 基于“逆选择”和博弈模型的食品安全分析——兼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管制的思考[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17]张永伟,王会敏,郝海鹰,张桃苏.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后食品安全事故的处置[J]. 职业与健康,2010,(9).

[18]王卫东,赵世琪. 从《食品安全法》看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完善[J]. 中国调味品,2010,(6).

[19]李锐,任民红. 超市食品安全消费的博弈分析——佛山市民食品安全意识调查[J]. 特区经济,2010,(7).

[20]武文涵,孙学安. 把握食品安全全程控制起点——从农药残留视角看我国食品安全[J]. 食品科学,2010,(19).

[21]曾光霞,贺稚非,励建荣. 食品安全与系统食品安全观探讨[J]. 食品工业科技,2009,(5).

[22]刘桂华,朱舟,张慧敏,谢建滨,彭朝琼. 食品安全与健康——深圳市卫生部门食品安全保障体系[J]. 化学通报,2009,(7).

[23]于晓光,宋慧宇. 论《食品安全法》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影响[J]. 行政与法,2010,(1).

[24]陶纯洁,朱燕平,王旭峰. 食品安全现状及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应用浅析[J]. 粮食与食品工业,2006,(5).

[25]徐萌,陈超. 食品安全目标研究及其对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的启示[J]. 食品科学,2007,(6).

[26]李怀. 基于我国当代食品安全风险下的食品安全理念与模式的进化[J].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07,(1).

[27]李金学,董胜华,张卫源,裴宝河,陈俊生,罗生林. 河南省食品安全综合示范区公众食品安全意识提升研究[J].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7,(5).

[28]覃海元. 食品安全目标在食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8,(3).

[29]罗云波,吴广枫. 从国际食品安全管理趋势看我国《食品安全法(草案)》的修改[J]. 中国食品学报,2008,(3).

[30]于军.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推动食品安全发展[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8,(10).

[31]蒋丽红. 加快“餐桌污染”治理期 构筑食品安全防治体系——对龙岩市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 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5,(2).

[32]廖晖. 中英专家聚会重庆, 探讨食品安全问题 寻求中英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合作[J]. 重庆与世界,2005,(2).

[33]郝记明,马丽艳,李景明. 食品安全问题及其控制食品安全的措施[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4,(2).

[34]姚蕊. 保障我国食品安全的关键是急需食品安全立法[A]. .[C].: ,2005:.

[35]记者 孙延峰. 全面抓好《食品安全法》贯彻实施工作 切实保障流通环节食品安全[N]. 中国工商报,2009-05-13(A01).

[36]记者 赵陈.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提高食品安全水平[N]. 巴中日报,2010-05-30(002).

[37]支树平. 加强全球合作 维护食品安全[N]. 中国质量报,2010-11-09(001).

[38]刘颖李涛. 国家食药监管局四项举措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N]. 中国食品质量报,2007-08-09(001).

[39]深圳商报记者 崔霞. 食品安全五大工程今年启动[N]. 深圳商报,2006-03-01(A01).

[40]. [Z]. ISO/TC 34: 2007,.

[41]本报记者 李涛. 龙头食品企业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要先行一步[N]. 中国食品质量报,2005/03/29(001).

[42]本报记者 郭献军. 食品安全:源头监控是关键[N]. 中国商报,2004/11/19

[43]本报记者 陈文波 强国 韩立. 九大问题考验奥运食品安全[N]. 市场报,2005-07-20(013).

[44] 餐桌污染食品安全备受关注[N]. 中国食品质量报,2002-04-18(005).

[45]记者 周元春. 我市力推食品安全五大工程[N]. 深圳特区报,2006-05-23(A11).

[46]王盼盼. 食品供应链安全(一) 食品供应链与食品安全的关系[J]. 肉类研究,2010,(1).

[47]本报记者 郭燕春. 解决食品安全要从基础开始[N]. 中国商报,2004/11/12

[48]记者 李涛. 全国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深入推进[N]. 中国食品质量报,2010-06-01(001).

[49]记者 宋柏松、王玉亮. 秦皇岛市全力打造食品安全净土[N]. 河北日报,2006-07-16(001).

[50]记者 方兴业 李克军. 重点食品安全基本得到保障[N]. 深圳特区报,2007-01-31(A03).

[1]曾星夏文俊. 开创国际间加强食品安全合作新局面[N]. 中国质量报,2007-11-28(001).

[2]宣讲欧盟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经验 助推《食品安全法》的有效实施——中国-欧盟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研讨会在京举行[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09,(5).

[3]王晓丽. 我国食品工业食品安全规制模式研究[D]. 山东经济学院: 山东经济学院,2010.

[4]张潇方. 食品安全与和谐社会[D]. 山西大学: 山西大学,2007.

[5]记者 冯琳. 积极构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切实保障食品市场消费安全[N]. 中国工商报,2011-06-16(A01).

[6]记者 乐敏 徐祝君. 食品安全,商场、超市能得几分?[N]. 舟山日报,2011-01-26(002).

[7]本报记者 宗合. 建立健全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制度[N]. 阿克苏日报,2009-06-01(005).

[8]记者 胡美兰. 食品安全:新世纪新挑战[N]. 中国食品质量报,2004/08/17(001).

[9]本报记者 李远方. 保障食品安全应建立监管责任追究制[N]. 中国商报,2005/04/01

[10]记者 聂乔. 我市加强食品安全预警系统建设[N]. 大连日报,2010-10-05(A01).

[11]陈菲. 食品安全防线能否重塑消费信心[N]. 科技日报,2009-06-02(004).

[12]朱晓京. 社区食品安全监督员上岗[N]. 沈阳日报,2006-05-18(A04).

[13]刘键. 力争食品安全实现历史性突破[N]. 深圳特区报,2006-08-02(A01).

[14]史玉成. 企业要履行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义务[N]. 中国质量报,2007-11-26(001).

[15]石国胜. 食品安全法 专家有话说[N]. 人民日报,2007-11-21(013).

[16]驻地记者 田洪顺. “组合拳”提升食品安全体系建设[N]. 医药经济报,2007-12-17(006).

[17]沈半. 我省食品安全综合监督走在全国前列[N]. 浙江日报,2007-12-28(019).

[18]毛磊. 万条公众建议 聚焦食品安全[N]. 人民日报,2008-06-04(015).

[19]杨国芳本报记者 刘铭. 食品安全示范店 放心消费的金字招牌[N]. 中国消费者报,2008-07-18(A05).

[20]杨林. 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是确保食品安全的最佳思路——以HACCP认证为基础,导入GS1系统[J]. 标准科学,2010,(8).

[21]仇东朝,于春娣,李颖. 浅析《食品安全法》对农村食品安全的影响[J]. 农产品加工(创新版),2010,(10).

[22]汪自成,卢山. 问题与对策:从食品安全到《食品安全法》[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23]邢曼媛,侯晶晶. 浅议食品安全的刑法规制——从《食品安全法》的角度[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10).

[24]任端平,潘思轶,何晖,薛世军. 食品安全、食品卫生与食品质量概念辨析[J]. 食品科学,2006,(6).

[25]陈峰. 提高全民对食品营养及安全的认知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J]. 中国食品学报,2006,(6).

[26]梁黎东. 如何应对众多国际食品安全标准的要求——食品安全认证融合解决方案[J]. 中国食品工业,2008,(5).

[27]李新生. 食品安全与中国安全食品的发展现状[J]. 食品科学,2003,(8).

[28]白丽. 基于食品安全的行业管制与企业行动研究[D].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2005.

[29]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局长 周伯华. 认真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 切实维护食品市场秩序[N]. 中国工商报,2009-05-09(A02).

[30]张云中. 国际食品行业瞩目中国食品安全[N]. 国际商报,2009-05-06(014).

[31]王二伟 本报记者 王会生. 全国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座谈会在河南召开[N]. 中国食品质量报,2005/11/08(001).

[32]锺 选. 食品安全遭遇标准瓶颈[N]. 中国商报,2004/12/17

[33]本报实习记者 郭 宇. 从农田到餐桌 全程食品安全步伐加快[N]. 中国商报,2005/01/28

[34]关磊. 食品安全亚运行活动暨亚运食品安全高峰论坛举行[N]. 中国食品质量报,2010-11-04(A01).

[35]本报记者 何沙洲. “食品包装安全等同于食品安全”[N]. 经理日报,2009-04-20(C01).

[36]本报记者 孙燕明. 三大食品安全隐患[N]. 中国消费者报,2005-08-24(C01).

[37]本报实习记者 郭 宇. 食品安全事件频发 超市不应负全责[N]. 中国商报,2005-03-18

[38]. [Z]. :2009,.

[39]民以食为天 自动识别技术与食品安全[J].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2006,(2).

[40]本报记者 陈华. 一场“被放大”的幼儿园食品安全风波[N]. 工人日报,2011-03-24(005).

[41]记者 石巍. 唐山市食品安全14项指标完成良好[N]. 中国食品质量报,2004/12/14(001).

[42]任震宇. 关注食品安全有支“星火服务队”[N]. 中国消费者报,2008-07-11(A06).

[43]贾君. 首都工商高科技手段“保驾”奥运食品安全[N]. 中国消费者报,2008-07-16(A01).

[44]本报记者 李涛. 把好餐饮食品安全最后一道关口[N]. 中国食品质量报,2010-02-27(001).

[45]康琦 黄官国. 共同打好世博餐饮食品安全保障攻坚战[N]. 中国食品质量报,2010-03-02(001).

[46]实习生 易立. 食品安全追溯,何时能进百姓的“菜篮子”?[N]. 科技日报,2010-11-30(004).

[47]本报记者 邓宏鹰 钟少鸿. 广西“少边”力筑食品安全防线 突破差异 各出良策[N]. 中国食品报,2010-11-02(003).

[48]本报记者 马晓华. 食品安全监管:风暴过后 任重道远[N]. 第一财经日报,2009-01-01(T04).

[49]本报记者 赵笛. 食品安全法,给我们保障了些什么[N]. 青岛日报,2009-03-03(016).

[50]本报记者 郭燕春. 标准混乱成为食品安全之痛[N]. 中国商报,2004-12-17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