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内蒙古财经大学编辑部

2023-12-06 23:0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内蒙古财经大学编辑部

1978年生,吉林人。1999年毕业于吉林省艺术学校美术专业,拜书画家姜丕君为师,现为中国书画印研究院聘任书画师等职。绘画作品多次在省级、市级比赛中获奖,2007年初《挑》在“中国青少年文化艺术盛典”书画大赛中获青年组银奖。 王海霞 女,蒙古族,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生于1971年6月,2003年3月获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硕士学位。主要讲授:银行会计学、金融法规、金融监管。 研究方向:微观金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 发表论文:《内蒙古信贷市场分析》发表于《内蒙古城市金融》2002第5期;《提取贷款呆帐损失准备金的博弈分析》发表于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2.05;《论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特殊性及其影响》发表于《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3.04<BR>《关于我国抵债资产处置收入的研讨》发表于《金融会计》2003第4期;《制度与风险约束下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利率浮动效应的理性分析》发表于《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5.1;《建立相关政策法规促进合作金融业健康发展》发表于《内蒙古金融研究》2005.10. 研究课题:《呼和浩特地方金融体系建设研究》课题来源:教育厅课题2002.10;《内蒙古绿色投资问题研究》课题来源:内蒙古财经学院课题2002.12;《西部大开发内蒙古金融市场发展战略研究》课题来源:内蒙古社科 2003.10;《呼市地区信贷投融资现状分析》课题来源:市政府 2004年底;《欠发达地区金融发展报告》课题来源: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4年底. [编辑本段]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1963― ),女,回族,出生于辽宁省本溪市。现任美术研究所研究员,民间美术研究室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民间美术研究中心主任。1985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85年9月至1988年7月,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攻读中国美术史民间美术专业,授业于王树村先生。1988年毕业,获得硕士学位。1989年起,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工作,从事民间美术研究。1996年,被破格评为副研究员。2003年3月,调任文化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中心(该单位设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任副主任。2004年10月,调回美术研究所,继续从事民间美术研究,任硕士研究生导师。承担国家重点课题多项,目前已带硕士研究生四名。主要成果有《世界艺术全鉴―民间诸艺经典》人民美术出版社 (与王树村合著)、《灿烂的中国文明――年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年画 》(与王树村合著)、《透视:中国民俗文化中的民间艺术》、《中外传统民间艺术探源》、《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编著)等等。

兰州商院跟内蒙古财经学院哪个好啊?

  当然是兰州商学院啊!你难道不想毕业有份好工作吗?我家就在商学院附近住,学校的毕业生很抢手,没毕业就被签走了。
  兰州商学院前身为1958年成立的甘肃省财经学院,1981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是黄河上游甘、青、宁三省(区)唯一的高等财经类本科院校。先后隶属原国家商业部、原国内贸易部领导,1998年7月,根据国务院《关于调整撤并部门所属学校管理体制的决定》精神,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
  学校占地面积1300余亩,总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图书馆面积1.8万余平方米,藏书83.52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259余万元。现有教职工1163人,其中专任教师696人,有正、副教授272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287人,省部级专家及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8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甘肃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20人。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研究生311人、本科生10301人、各类成人教育类学生5000余人。
  学校设有经贸学院、金融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会计学院、统计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外语学院、艺术学院、商务传媒学院、法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等13个二级学院和体育教学部。二级学院下设23个系。另设有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中心、经济研究所、高教研究所、学报编辑部、图书馆、甘肃省冬小麦研究所等6个科研、教辅单位以及环境与生态研究所、金融投资研究所、宗教研究所、敦煌商业文化研究所、西部经济开发研究中心、统计调查中心、WTO研究中心、财政金融研究所、证券投资研究中心、市场咨询与策划中心、注册会计师培训中心等研究所和研究中心。
  学校现有统计学、会计学、国际贸易学、金融学、企业管理、世界经济、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产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国防经济、经济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等16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其中应用经济学为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是省属院校中首家获得MBA专业学位培养资格的学校;有统计学、会计学、国际贸易学、金融学等4个省级重点学科,14个校级重点学科;有涵盖以经济学、管理学为重点,兼容法学、文学、工学、理学等学科的53多个本科专业(含专业方向)。
  学校编辑出版有《兰州商学院学报》(双月刊,国际标准大16开本,国内外公开发行)等学术期刊。学报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入网期刊。学报以经济管理类研究为主,突出西北区域特色、民族特色等研究方向,辟有西部大开发、西部博士论坛、财政与金融、统计与会计、法律经济等栏目。
  近年来,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广开办学渠道,拓展办学空间,形成了以经济学、管理学为重点,经、管、文、法、工、理相互支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建立了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和精简高效的党政管理干部队伍。经过五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现已经成为甘、青、宁三省(区)重要的财经类专业人才教育基地、经济管理研究与咨询基地及财经类在职干部和人员的培训基地。
  为认真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准确把握办学定位,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理念,积极创建办学特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增强学校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功能,推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学校制定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立足甘肃,面向全国,以经济学、管理学为重点,多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坚持“质量特色立校、科技创新兴校、人才管理强校”,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严谨求实,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国家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把兰州商学院建设成为在西北地区有重要地位、全国同类院校中有一定影响的教学型财经大学”的办学指导思想;提出了“以教学为中心、科研为支撑、学科建设为龙头,坚持“质量特色立校、科技创新兴校、人才管理强校”,走内涵提升与规模发展相结合,专业优化与人才需求相结合,提高综合素质与培养创新能力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国家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思路;明确了“培养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人才培养方向。确定了今后的发展目标,即通过5到10年的建设和发展,使兰州商学院发展成为在西部地区有重要地位、全国同类院校中有一定影响的教学型财经大学。

内蒙古财政学校现在的名字?

内蒙古财经大学,简称内财大,坐落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是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入选数据中国“百校工程”产教融合创新先行先试合作院校项目、“双万计划”。学校始建于1960年,名称为内蒙古财经学院;

介绍一个金融方面的大学?

浙江财经学院简介

浙江财经学院地处经济发达、风景优美的浙江省杭州市,是一所教学严谨、管理规范、学风良好的高等学府。学校筹建于1984年,其前身是建于1974年的浙江财政银行学校,1987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正式成立浙江财经学院。1991年获学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顺利通过国家教委组织的教学评价,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荣获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体,经、管、文、法、理、工多学科协调发展,办学特色明显,教育竞争力不断增强的省属财经院校。

学校占地1430余亩,分下沙和文华两个校区。其中,下沙新校区占地1200余亩。新校区现已基本建成,并全面投入使用。学校现设有11个二级学院、一个部、一个独立学院和一个成人教育学院,即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会计学院、金融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信息学院、经济与国际贸易学院、法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人文学院、艺术学院、体军部、东方学院和成人教育学院。现有财政学、税务、会计学、金融学、工商管理、经济学、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日语、广告学、汉语言文学等37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研究生和本科生16000余人。经过多年建设,学校已形成了多个富有特色、在省内及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

学科。拥有财政学、产业经济学、会计学、金融学科和企业管理等5个省级重点学科。汉语言文字学、经济史、经济法学、西方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伦理学、区域经济学、统计学、农业经济管理、社会保障、劳动经济学、人本经济学、数量经济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数学、国际贸易学、民商法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行政管理、英语语言文学、法学理论、国际法学、文艺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等24个校级重点学科。学校拥有财政学、会计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企业管理、经济史、伦理学、西方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经济法学、汉语言文字学、英语语言文学、行政管理、社会保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等15个硕士点。硕士点布局覆盖了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和人文科学等三大学科门类。

学校现有教职工13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00余人,有正高职称教师114人,副高职称教师27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人,省"15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0人,省“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18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人员2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1人。70%的教师具有博士、硕士学位,高级职称教师占师资总量的48%,已初步形成了一支具有相当规模,结构日趋合理,素质日益提高的师资和管理干部队伍。

学校一贯重视本科教学质量,把培养能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围绕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学校通过一手抓教学基本建设,一手抓教学改革,不断健全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全面落实。财政学、会计学等2个专业被确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产业经济学》、《财政学》等2门课程被确定为“国家级精品课程”,13门课程被确定为浙江省“精品课程”,28门课程被确定为校级精品课程,取得了6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地方财政学》列入了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广告摄影与摄像》列入了“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管制经济学原理》等4部教材列入了“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基础会计学》等24部教材列入了浙江省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教材。

学校十分重视科研工作,致力于科研学术水平的提高,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先后有4人次获得中国经济学界最高奖——孙冶方著作奖或论文奖,近几年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哲学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等国内权威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近40项,省部级项目200余项。同时,获得国家和省级奖励近40项,为我省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学校编辑出版的学报《财经论丛》在国内公开发行,是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和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财经论丛》连续三次荣膺“全国百强社科学报”称号,同时,已连续多年被评为CSSCI来源期刊。2001年我校荣获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科研管理先进集体”单位。2005年,“浙江财经学院政府管制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和“产业经济学学科”分别被确立为“浙江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浙江省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学校现设有产业经济与政府管制研究所、财经科学研究所等42个研究所。我校的"浙江省民营经济研究中心"对民营经济的研究成绩斐然,编辑出版的《浙江非国有经济年鉴》影响远及海外。

学校拥有较完备的教学设施。建有公共基础、现代金融、经济与管理、ERP、信息、人文艺术、法律实验和学生心理健康等8个实验教学中心,中心下设27个学科专业基础实验室;建有工程管理和外语专业语音等2个单列实验室。其中,现代金融实验中心和经济与管理实验中心是浙江省高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文华校区图书馆建筑面积10300平方米,下沙校区图书馆建筑面积34000平方米, 图书馆现有纸质藏书112万余册,订购中外文现刊2470余种,通过网络可以使用30余个中外文数据库,其中中文图书50万册、外文电子图书 5 万册、外文电子期刊 10000 余种、中文电子期刊 9000余种,硕博学位论文370000篇。

学校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日本、法国、澳大利亚、德国、爱尔兰、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30所高校建立了学术交流和校际协作关系,并已获得招收留学生资格,开展了留学生教育。

浙江财经学院是一所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兴高等学府。今后,学校将继续秉承 “进德修业,与时偕行”之校训,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办学理念,依法治校、民主决策、尊重人才、教授治学。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改革求创新,以特色求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着力提高学校的办学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为浙江社会经济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