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中华护理杂志社社长

2023-12-11 02:5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中华护理杂志社社长

曾先后担任珠江医院护士长、护理部主任;现任护理教研室主任。为《中华护理杂志》、《护理学报》、《解放军护理杂志》、《护理学杂志》等编委。在《中华护理杂志》等国家统计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2007年作为通讯作者在SCI收录杂志---美国《疼痛医学》(Pain Medicine)发表论文1篇;先后主编《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和《现代外科学与护理》等专著2部;作为主要编写人员,参与了《医院护理管理规范》、《临床护理文书规范》的编写工作。2004年以来获军队科技进步奖、军队医疗成果奖、全国护理科技进步奖、广东省首届护理科技奖等多项;2007年获广东省丁颖科技奖殊荣。以老年护理为主攻方向,集中对老年常见的护理问题进行研究,其中包括:疼痛、营养、睡眠、跌倒、尿失禁、压疮、轻度认知障碍、骨质疏松等老年护理问题的评估、干预等,引进先进国家(地区)老年护理问题评估工具10余项,补充、完善了我国老年护理问题科学评估的系统,并应用到了临床,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为了适应我国的医疗制度的改革,已经将研究方向转向出院老人的延续护理。参与了广东省卫生厅与香港医管局联合培养专科护士的前期论证、后期跟进工作,为广东省专科护士的培养和使用,做出了贡献。

吴欣娟的个人经历

1981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院护士学校,分配至北京协和医院外科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历任北京协和医院外科护士、护士长、总护士长等职,并于1991年赴美国LOMA LINDA医学中心进修半年。1996年,担任北京协和护理部副主任,自1998年12月始,担任北京协和医院护理部主任。
近5年来,先后在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近30篇,主编/主译护理专业书籍8部,并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医院内外科研课题近10项,获科研经费30余万元。2009年申报的"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整体管理模式的建立与研究"获得首届"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二等奖。同时受邀出任《中华护理杂志》、《中华临床营养杂志》、《中国护理管理杂志》、《护理管理杂志》、《中华现代护理杂志》、《国际护理学杂志》等编委职务。2003年被北京协和医学院聘任为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护理管理和临床护理方面的工作和研究,目前已培养硕士研究生6名(含在读2名),并指导其他院校护理学硕士研究生3名。
2011年荣获"南丁格尔"奖章。
2017年05月,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

护理职业发展路径是什么?

夏琪是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PICC(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中心护士长,也是医院最年轻的护士长。
今年刚30岁出头的夏琪,还担任着医院静脉输液治疗(以下简称“静疗”)小组组长和四川省静脉输液专科基地主任。2020年,夏琪带领团队PICC中心成功申报为国家卫生健康委静脉通路全国四大进修基地之一。
身为一名男护士,夏琪也曾遇到过职业瓶颈……
不甘只做普通护士
高中毕业时,夏琪填报了护理专业,并非出自热爱,而是觉得护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容易找工作。
2010年本科毕业后,夏琪才发现护理专业本科生如过江之鲫。他参加四川省卫健委公招考试,报考四川省人民医院编内护士岗位。这个只有20个名额的岗位,报考人数有1000多。夏琪最终脱颖而出。
护士的工作很多都是体力活,如帮病人翻身、搬运医疗器材等,所以护士中流传着一个说法:女护士当男护士用,男护士当牲口用。“我相信男生在临床工作中经过努力,都能很快脱颖而出,所以当时我就坚定了要干这一行的决心。”直到现在,夏琪也尽量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去健身房锻炼,保证自己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和阳光的心态。
在各个科室轮转工作了5年后,夏琪感觉到职业瓶颈,“我不能一直做一名普通的护士,我应该上进。”他感觉到自己本科学历的局限性,未来护理的发展会更加注重临床的科研和教学。
这是每一个护士都会遇到的问题,日复一日单调重复的护理工作很容易让人迷茫和倦怠。当时的护理部主任,现任四川省护理学会理事长的温贤秀建议夏琪考研。
2017年,夏琪研究生毕业,在医院担任全院静疗小组组长、PICC中心护士长。“当时领导认为男孩子应该走专业方向,虽然我的研究生专业方向是伤口造口,但是静疗和伤口造口有一定的联系,都会处理伤口。我从零开始既做管理,又做专业。”夏琪说。
为了提高技能,夏琪自费去北京中华护理学会学习PICC技术,拿到了全国的专科证。精通PICC技术的夏琪,操作规范而熟练,他完成了中国西南首例“通过EDUG精准定位导管尖端位置的隧道式PICC置入式”。
“很多老百姓觉得护士就是打针,其实并不是。护理工作中,我们也在科技攻关。”他将临床工作和科研结合,2017至2020年,夏琪连续四年荣获医院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三等奖。他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发明专利2项;参与国家级专项课题及国自然课题3项;主编专著1部,2019年参与中华护理学会和中华护理杂志社共同举办的第一届静疗演讲比赛,荣获特等奖。
用科研思维带动团队发展
身为最年轻的护士长,夏琪表示,护理管理是学科发展的管理,要注重学科发展,一定要以专业为基。
夏琪带领团队成员大量阅读文献,每天早上让团队成员讲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进展,如果讲不出,就会面临处罚。在夏琪看来,很多护士老师都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但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用科研的思路引导临床决策。
基本上每个病人都会从夏琪手中过一遍,“我们门诊病人PICC置管的并发症特殊处理都要在我这里进行,过后我会抽问护士,私下有没有去查阅文献,处理方法是基于你的经验,还是来源于实证,它的科学依据在哪里?原理是什么?要说得非常清楚。”
夏琪认为个人的成长不能代表什么,独行快,重行远,整个团队必须要共同成长。有团队成员去参加演讲比赛、病例汇报,整个团队都会留下来,一起提意见,一起查证。在这两年,科室的护士参加的比赛,都名列前茅。
四川省人民医院静疗团队
2019年10月25日,静疗团队《以“栓”为棋,AI为道——基于人工智能云平台外周静脉留置针防堵管防血栓的培训》的主题演讲,获全国外周静脉输液治疗护理演讲总决赛特等奖。
2020年10月18日,肿瘤中心·PICC中心护士长夏琪、李文英、常菁《“栓”住风险,AI为“媒”——基于“云教学”勾勒外周静脉留置针防堵管防血栓标准延伸线》的主题演讲,获得第二届外周静脉输液治疗护理演讲总决赛二等奖。
2020年6月,夏琪带领团队PICC中心成功申报为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外周血管介入静脉通路专项进修基地。
护理的职业发展道路
四川省人民医院是教学型医院,夏琪每周一天在电子科技大学给本科生和研究生上课,他教授的课程是“护理的职业规划与发展”。
夏琪认为,新时代护理的内涵发生了变化。医生和护士都是为老百姓健康服务的职业,医生治疗患者,护理照顾病人。健康服务在不断延展,比如关口前移到卫生保健和健康预警,或者关口后推到健康延续性护理和老年照顾,这些都依赖护理人员。护士在不同病人发展阶段,给予不同的干预,多元化满足人类健康需求。
“在平凡的护理岗位上,我们要找到护理的价值感,需要不断地学习,要强化自己去学习未知领域。”夏琪表示护理人员要通过学习,选择合适的发展方向。
在夏琪看来,护士的职业方向有三个。第一是医院中极少数的护理管理者,如果有顶层设计的格局,有学科发展的思维,有一个强大的心胸和体魄,这样的人适合走护理管理方向。要多看管理的书籍,多和管理者沟通,学习怎么做临床管理。
第二个方向是护理教学和护理科研,如果无法达到护士长的格局,也不甘于一直做临床护士,可以走护理教学路线。做好本科生、大专生、研究生,甚至专科护士的临床带教,从理论到实践。如果做科研强,静下心来做护理科研。
第三是走专科化发展道路,做专科护士。特别优秀的临床骨干,一定要找准临床发展方向,钻研专业技巧。从基础知识,到临床操作,再到患者运用效果评价,这些都要做好,成为一名真正的专科护士。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的介绍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于2008年1月18日正式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创刊。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齐齐哈尔医学院承办、中华现代护理杂志社出版,是护理学科领域综合性学术期刊。《中华现代护理杂志》为旬刊,每月6、16、26日出版。

怎么订阅中华护理杂志

可以到附近的邮局,填写订阅单(正确填写收寄地址、杂志名称、邮发代号、订阅时间等),支付钱款,就可以等杂志上门了。
中华护理杂志的费用是114.00/年,每期:9.5元,邮发代号:2-143。
《中华护理杂志》创刊于1954年5月1日,至今已有57年历史,是我国创办最早、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护理学术期刊,
以全国广大护士为主要读者对象,综合报道护理学科各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以及对护理临床有指导作用的护理理论研究。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