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沙漠与绿洲气象编辑部

2023-12-08 09:0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沙漠与绿洲气象编辑部

、来稿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文字精炼、数据可靠。论文一般不超过8000汉字,全文必须包括论文题目(不超过20个汉字),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及邮政编码、中文摘要(约200个汉字左右)、关键词(3~8个)、正文、参考文献等。为促进国际交流,请附论文的英文题目、英文摘要和英文关键词。如系各类基金或重大课题资助项目,请在首页脚注内标注项目来源和编号。
2、来稿可寄送打印稿并请通过E-mail信箱提供电子版稿件,或者直接通过E-mail提供电子版稿件(请留联系电话)。

3、文内附图一般不超过6幅。图件须无底纹、无底框线,尽量采用墨线图,线条均匀,图象分辨率一般不低于600dpi。图框下请注明图号、图题和图注。坐标物理量和单位应标示为:物理量/单位,如T/℃,P/hPa。表格请使用三线表。

4、文稿中的外文字母、符号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标的字母,数码和符号,其位置高低应区别明显。数学公式、物理量的符号和单位应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易混淆的外文字母、符号请用铅笔标注其文种(希腊、英、俄等)。

5、本刊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参考文献作者在3名以内者应全列。超过3名者只列前3名,其后加“,等(,etal)”,各类文献的著录格式为:

(1)著作类:[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1]李江风.新疆气候[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1:302.

(2)期刊类:[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2]王旭.新疆大风的时空统计特征[J].新疆气象,2002,25(1):1-3.

(3)论文集:[序号]作者.题名[C].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3]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22-23.

6、来稿请在首页脚注内标注第一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略),职称(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和E-mail地址。

什么是沙漠效应与绿洲效应?

绿洲效应(英文Oasis effect)是指在沙漠地区,因为无水又高温低湿,因此无动植物存活。但是沙漠地区只要有水源,水分与空气混合,降低空气温度,提高相对湿度。湿润的空气适合作物生长,形成人类可居住的条件。在气象学此种空气与水混合,空气的热量使得水分自液体转变为气体(蒸发作用),空气的热量被水分吸收因此减少。空气温度因此降低(冷却作用)。水分变成水蒸气又进入空气之内,因此空气内相对湿度增加。此种水与空气混合产生降温加湿的结果与沙漠中绿洲的形成十分相似,因此称为绿洲效应。此种过程也称为蒸发冷却作业。
没有沙漠效应
海洋沙漠化效应
  也称为海洋荒漠化,是指在人为作用下海洋(及沿海地区)生产力的衰退过程,即海洋环境向着不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海洋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输入海洋的污染物的大幅度增加。
  海洋沙漠化效应是指由于漏油在海面扩展成油膜,抑制海水的蒸发,阻碍潜热的转移,从而引起海水温度和海面气温的上升;同时,由于水份蒸发受阻,海面上的空气也变得干燥,失去对气候的调节作用,类似于沙漠气候的特征;因此被人们称之为“海洋沙漠化效应”。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