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同舟共进杂志社历史

2023-12-11 09:3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同舟共进杂志社历史

晚清历史上有过三次重要的改革,分别是1861年开始的洋务运动、1898年的戊戌变法、以及1901年开始的清末新政。这三次改革,虽然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最终都失败了。最近,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迟云飞教授在《同舟共进》杂志上发了一篇文章,分析了这些改革失败的原因。先看洋务运动,败在改革太片面,不够全面。

比如军事改革,只重视武器军备,忽视了制度建设。洋枪洋炮买了不少,但是近代战争需要的指挥系统、后勤保障、参谋部门、预备役制度等,都没建立。结果甲午一战,清军武器不差,作战也很勇敢,但是因为体制、战略差距而失败。

再比如经济改革,偏重官办,忽视民营。当时搞的一些工业企业,像江南制造局等等,都是官办。官办虽然然也有优势,但总的说效率太低,发展动力不足。没有民营企业的补充,国家经济很难强大。

教育改革呢,也很零散,不成体系。洋务运动办了不少新式学校,还派了几批人出去留学,但总体看缺乏长期系统规划,没全面普及新型教育,所以新型人才缺乏,不能支撑现代化建设。最终,洋务运动以失败而告终。

再看戊戌变法,失败是因为急于求成。这主要体现在两点。

第一,没有争取大多数人的支持。比如忽视了慈禧太后的支持,以为有光绪皇帝支持就够了,这在政治上显然非常不成熟。同样因为政治上的不成熟,改革派对保守派官员打击面太大,而对像李鸿章这样的潜在的改革派也没积极争取,最后导致势单力孤,陷入被动。

第二,急于求成,考虑不够充分,改革诏令倒是下了不少,但是效果很差。比如科举改革,废除八股,改考策论,既没做好宣传,又没给学了大半辈子八股的旧文人做适当安排,这种情况下贸然改革,当然是阻力重重,很难成功。

最后来看1901年开始的清末新政。可以说犯了双重失误。

第一,改革措施无主次,没有体系。这次改革因为经过了甲午战败、庚子赔款,政府压力很大,改革更加迫切,结果各种新政措施包括教育改革、军事改革、经济改革、警察制度新型律法等等,一股脑推出。完全没有先后主次,非常混乱。而且各项新政措施都需要增加开支,这无形中就又增加了政府财政压力,加大了老百姓的负担,各种税收、摊派引起民间反抗,大小规模的抗粮、抗捐风潮遍地都是,湖南抢米风潮、山东莱阳抗捐风潮,更是震动全国,动摇了政府的统治基础。

第二,改革缺乏坚强领导,政治能力不强。当时最高统治者慈禧虽然有政治手腕,但是眼光太封闭,也缺乏进取开拓精神,新政改革只是迫于形势,动力不足。1908年慈禧和光绪去世后,摄政王载沣驾驭不了局势,缺乏妥协各方关系的能力。当时,社会上既有立宪派,又有革命党,各方利益主张不一,而清政府大权则已经大大衰落。这个时候要讲究政治智慧,该妥协的时候要妥协,该让出权力就要让出一些权力。但是清政府不仅拒绝了立宪派立即召开国会参与政权的要求,而且组成的内阁绝大多数是皇族,让社会各界对改革诚意彻底失望,加速了政权的灭亡。迟云飞教授认为,如果当时清政府懂得妥协,让梁启超、张謇等三四位立宪派人士入阁,哪怕是暂时不给他们军队、财政等要害部门,只是装点一下门面,社会上的不满也会小很多,清政府的危险也就小一些,历史甚至有可能会重写。但当时的掌权人缺少这种政治智慧,结果大清政权最终寿终正寝。

你看,晚清历史三次重要的改革都以失败而告终,不是没有原因的。最后我们把这三次改革失败的原因总结一下,除了时代的局限,改革者自身,还可以得出两点教训。一是改革一定要注意体系,既要全面,又要根据社会的承受能力,分清主次轻重,不能急于求成。二是要注意政治技巧,学会妥协,平衡好各方利益,争取利益各方、绝大多数人的支持。清政府如果意识到这些,也就不会每次改革都以失败告终了。

广东省政协同舟共济杂志是不是骗人

一听这名字就不正常,期刊杂志名一般都是以学科,领域命名来的。这个名字一听就乱七八糟的。要是想投人文社科类的文章,试试社会科学前沿,什么资料都可查,百度一下就可以看见了。

中国历史网的网站栏目

上古:因为上古时代没有当时直接的文字记载,那个时候发生的事件或人物一般无法直接考证。这些事件和人物也往往带有神话色彩。夏朝:夏朝(约前2070~1675年)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一般认为夏朝是一个部落联盟形式的国家,而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将夏朝定性为一个奴隶制国家。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就是从夏朝的建立开始的。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商朝:商代(约前1675~1046年)是继夏朝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世袭制王朝时代。相传商的始祖契曾帮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于商(今河南洛阳),以后就以“商”来称其部落(或部族)。汤灭夏后,就以“商”作为国号。其后裔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西北)后,又以“殷”称之,或者“殷商”并称。周朝:周朝(约前1046~771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朝代,分为“西周”(前11世纪中期-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和洛邑;东周由周平王姬宜臼建立,定都洛邑。其中东周时期又称“春秋战国”,分为“春秋”及“战国”两部分。春秋战国: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春秋战国时期合称东周时期因此,东周时期的社会大动荡,为全国性的统一准备了条件。秦朝:秦朝(公元前221~206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统一大国,它结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来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王朝。汉朝:汉朝(前202~公元8年)是中国历史上继短暂的秦朝之后出现的朝代,分为“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与“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两个历史时期,后世史学家亦称两汉。三国:三国(公元220年~280年,另有184年、190年或208年起始说)是中国历史上东汉与西晋之间的分裂对峙时期,有曹魏(魏国)、蜀汉(蜀国)、东吴(吴国)三个政权。两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所谓的魏晋南北朝,它是几个朝代统称的复合词,虽然只有五个字,但其中所包括的朝代或国家,可以多达几十个隋朝:隋朝(公元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朝代之一,隋唐时期也是全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期。隋朝在政治上确立了重要的制度——三省六部制,创建了影响深远的科举制度,隋唐时期也是全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期。唐朝:唐朝(公元618年~907年),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李渊于618年建立唐朝,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首都。共289年。唐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宋朝: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时代,根据首都及疆域的变迁,可再分为北宋与南宋,合称两宋。宋朝的经济文化发展与繁荣是规模空前的,农业,手工业,制瓷业,造船业等都十分繁荣。元朝:元朝(公元1206年~1368年,一说1271年建立,定国号为元),又称大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并统治全国的封建王朝。明朝: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一说亡于1683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元朝、下启清朝的朝代,是以汉族为主推翻蒙古族统治者而建立起来的汉族复兴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君主制王朝。清朝:清朝(公元1636年~1911年,一说1616年建立,1644年起为全国性政权),又称大清,简称清,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满族)建立并统治全国的封建王朝。民国:中华民国(1912~1949)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通电各省,以黄帝纪年四六○九年十一月十三日(1912年1月1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中华民国纪年是公历纪年。专栏:为感谢中国历史网网友对本站长期以来的关心与支持,我们特推出“专栏作者”这个新的版块。希望给我们的资深作者和历史爱好者提供一个展现自己文字风采进一步交流探讨历史研究的交流平台。驻站媒体专栏:中国历史网驻站媒体专区共有文史、故事类期刊杂志入驻本站,有《同舟共进》杂志、《文史天地》杂志、《醒狮国学》杂志、《休闲读品·天下》杂志等社科文史类期刊;故事类期刊有《故事会》杂志、《故事版》杂志、《山海经》杂志等故事类期刊杂志入驻本站。考古发现:考古发现频道提供国内外考古研究、考古发现、地理考古、文物保护、等考古资讯。文化资讯:中国历史网新闻资讯频道提供国内外文化资讯、历史考古、文物发掘、文化遗产保护、文化新闻。历史图库:中国历史网图说历史频道提供历史图片,老照片,图说历史,历史影像资料。

解密:宋朝国土最小为何在国际上知名度最高?

国内地有关宋朝的书籍可谓琳琅满目。其中,杂志《同舟共进》4月份的封面专题就叫做“发现宋朝”。宋朝难道还要被发现吗?宋朝确实需要被发现。

在 *** 历史上,最有名的朝代数秦、汉、唐、宋、元、明、清。秦代虽然时间很短,但秦定百家、定百代,设郡县制、书同文、车同轨。汉唐也是为人津津乐道的“盛世”。唯有宋朝,我们对它所知甚少。

中国大陆教科书关于宋朝的历史介绍并不详尽,对宋朝的特点也是皮相之谈。然而,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说到“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而西方与日本史学家则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时代。当我看到这种记述时,总深感遗憾,为何宋朝的辉煌被掩盖?为何我们对一千年前的辉煌朝代了解的却并不多呢?

在 *** 的历朝的版图当中,宋朝的版图最小,但正是这个最小的版图创造了一个奇迹,其成就更超越了之前的隋唐和之后的明清。

纵观北南两宋三百余年,其在经济、文化、科技、农业、工商业、手工业等方面其实都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颠峰。在经济方面,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抑制工商业的朝代。宋朝完成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煤铁革命,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对外贸易非常繁荣。虽然不断纳贡称臣,但国库税收仍然充裕。在文化教育方面,唐宋八大家六位就出自宋朝,文人的地位也在宋朝达到了空间的提升,受到了极大的尊重。在城市化与城市管理方面,无论是北宋时期的开封,是南宋时期的杭州,都是世界最发达最繁荣的城市。根据历史学家的研究,宋朝的城市人口占全国的40%,这个数字背后是相当发达的城市化文明。在科技发展方面也突飞猛进,四大发明在宋朝得到了改良,在宋朝严重的宦官干预和地方割据,兵变民变的次数及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在民生方面,宋朝亦是太平富足。虽然金国用武力屡次侵犯宋朝,强迫宋朝签订澶渊之盟,但是宋朝每年将2%的财政收入交给金国,用皇室的屈辱保障了宋朝长达百年的太平,普通民众享有与贵族一样丰富多彩的生活。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可见一斑。

人们对宋朝了解不多,甚至存在误区。宋朝在武力上不敌金国,即便动用更多的人力物资也鲜有胜算,所以朝廷以城下之盟换取国家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但岳飞作为武将却抗拒国策,所以一些作家从这个角度提出了一个有趣而尖锐的观点:岳飞必须死。为什么岳飞必须死呢?作者并非不喜欢岳飞,只是我们需要换一个角度去看一看,宋朝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朝代。

因此,如今有关宋朝的书籍甚至研究宋史已经成为显学了。在世界各大民族中,中国的历史最为悠久。当我们去追溯那些不熟悉的历史时,特别像宋朝历史,我们不仅在凭吊昔日的辉煌,更得到一种启发。今天的中国正要建立一个能够跟现代化适应的社会治理体系,不妨去看一看一千年前的宋朝,我们的先辈都曾经取得过如此辉煌的成就,今天的我们不应该再远远的超过他们吗?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