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东北大学学报英文名

2023-12-10 06:1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东北大学学报英文名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是由教育部主管、东北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1999年创刊,双月刊,每期96页。本刊依托东北大学优越的教学、科研环境,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和宗旨,致力于交流和传播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优秀成果,促进东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水平的提高,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的结合,加速学科建设的综合化与人才素质的完善化。主要栏目有:科技哲学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法学研究、语言文学研究、教育研究等。“科技哲学研究”是本刊的特色栏目和重点栏目,在2006年和2010年全国高校社科学报评比中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和“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该专栏依托东北大学科学技术哲学学科点,刊载国内外科技哲学研究方面的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开设10年来已发表论文200多篇,被转载率达40%。近年来,该栏目已有数十篇论文被国内三大权威文摘转载。其中,刘大椿教授的论文《技术何以决定人之本质》被《新华文摘》2006年第11期全文转载;王子彦教授的论文《值得重视的城市蔓延问题》被《高校文科学术文摘》2006年第1期转载;周春彦博士的论文《双三螺旋: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被《高校文科学术文摘》2006年第4期转载;陈凡教授的论文《论工程伦理学研究的趋势与路径》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7年第3期转载;王玲博士的论文《科技与奥运契合过程及特征的历史解析》被《新华文摘》2008年第15期全文转载;斯文·欧威·汉森的论文《技术哲学视阈中的风险和安全》被《新华文摘》2011年第10期全文转载,等等。本刊是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和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被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波兰《哥白尼索引》(IC)和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等国内外权威数据库收录。据2011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的数据,2010年社会科学版学报的复合影响因子为1.052,在全国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期刊(673种)中排名22;期刊影响因子为0.406。《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为双月刊,大16开,每期96页,国内定价10元/册,全年60元,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8-3758国内统一刊号:CN 21-1413/G4国内邮发代号:8-123国际邮发代号:BM7815国外总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北京399信箱)国内读者可在当地邮局订阅。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地 址:沈阳市和平区文化路三号巷11号主 编:左 良编辑部主任:徐用吉 主任委员(Chairman of the Committee):丁烈云副主任委员(Vice Chairman of the Committee):左良委员(Members):于 立 邓大松 王建平 王 前 王铭玉 叶 平 朱葆伟庄新田 陈 凡 汪同三 李兆友 李 凯 张明国 张 雷肖 峰 迟福林 林木西 欧阳康 周光辉 金启军 钟田丽娄成武 洪晓楠 赵 雯 徐用吉 郭亚军 魏 江主 编(Chief Editor):左 良副主编(Vice Chief Editor):徐用吉 左 良:主编徐用吉:编辑部主任、副主编,全面负责本刊编辑出版工作。李新根:主任助理,协助主任负责本刊编辑出版工作,并负责科技哲学研究、语言文学研究等栏目的策划、组稿、编辑等。王 薇:责任编辑,负责经济与管理研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专题、法学研究等栏目的策划、组稿、编辑等。付示威:责任编辑,负责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教育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等栏目的策划、组稿、编辑等。 1.来稿要求观点鲜明并有创新,论证严谨,数据准确,语言流畅,文字简洁,篇幅以6000~9000字为宜(包括图表,中英文摘要,即计算机统计中“字数”),正文用A4纸五号宋体1.5倍行间距排版,大标题用小二或三号字,二级标题用四号字。2.来稿内容包括(按顺序):题目(少于20字)、姓名、作者单位(单位全称、邮编)、中文摘要、关键词(3~5个)、中图分类号(查找《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进行分类)、正文、参考文献以及英文标题、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英文部分另排一页,2倍行间距。3.摘要应说明文章的主题范围及内容梗概,不使用“本文”、“笔者”等第一人称作主语,字数200~250字。4.作者简介置于篇首页地脚,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省略)、出生地(籍贯),单位、职称,学位(硕士或博士)。只介绍第一作者及非第一作者中的教授。5.参考文献只列入最主要且公开发表过的文献。参考文献应在正文中引用处用“[序号]”标注,并按在文中出现的次序依次编排。几种主要类型的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含标点符号)如下。期刊:[序号]著者.题名[J].刊名(外文刊名可缩写,并省略缩写点),出版年,卷号(期数):起止页码.专著:[序号]著者.书名[M].版次.出版地(城市名):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文集:[序号]著者.引用的具体文章题名[M]//文集著者.文集名. 出版地(城市名):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学位论文:[序号]著者. 论文名[D]. 保存地(城市名):保存单位,年份:起止页码.6.获得基金资助的论文应在首页地脚处注明项目名称及项目编号。7.本刊不接受邮箱投稿,只接受在学报网站投稿系统投稿。请在系统注册时准确填写作者尤其是通讯作者的联系地址、电话、E-mail等信息 。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 科技哲学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法学研究教育研究语言文学研究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英文版)怎么样?属于一级学术期刊吗?

刊名: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英文版)
主办: 东北农业大学
周期: 季刊
出版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语种: 英文;
ISSN: 1006-8104
CN: 23-1392/S
邮发代号: 14-250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曾用刊名:东北农业大学学报(英文版);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创刊时间:1994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11)

需要发表,请百度下,龚喜君编辑。

东北大学学报是ei吗

是EI。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EI检索核心刊源、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所载论文或摘要被9家国际著名数据库或检索系统收录,被15家国内权威数据库或检索刊物作为刊源,且被国内外数据库和文摘刊物收录数逐年提高。

土木类SCI比较好中的期刊有哪些

土木工程期刊目录

全专业包括:
1、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现代结构理论学科
2、岩土工程学科
3、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
4、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学科

期刊名称—————种类—————专业
东南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
清华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
湖南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
天津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
同济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
土木工程学报——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
中国科学.A——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
中国科学.B——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
中国科学.C——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
中国科学.D——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
中国科学.E——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
科学通报——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
自然科学进展——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核心期刊——全专业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核心期刊——全专业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CSCD——全专业
东北大学学报——CSCD——全专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CSCD——全专业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CSCD——全专业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CSCD——全专业
浙江大学学报.理科版——CSCD——全专业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CSCD——全专业
中国科学基金——CSCD——全专业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土木建管
建筑科学——核心期刊——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土木建管
混凝土——核心期刊——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土木建管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核心期刊——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土木建管
爆炸与冲击——CSCD、核心期刊——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CSCD、核心期刊——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
工程力学——CSCD、核心期刊——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
振动工程学报——CSCD、核心期刊——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
振动与冲击——CSCD、核心期刊——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
地震学报——CSCD——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
噪声与振动控制——CSCD——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
应用数学和力学——CSCD、核心期刊——结构、防灾、道桥、现代结构
建筑结构——CSCD、核心期刊——结构、防灾、道桥、现代结构
建筑结构学报——CSCD、核心期刊——结构、防灾、道桥、现代结构
力学进展——CSCD、核心期刊——结构、防灾、道桥、现代结构
计算结构力学——核心期刊——结构、防灾、道桥、现代结构
力学与实践——核心期刊——结构、防灾、道桥、现代结构
应用力学学报——CSCD——结构、防灾、道桥、现代结构
固体力学学报——CSCD——结构、防灾、道桥、现代结构
实验力学——CSCD——结构、防灾、道桥、现代结构
应用数学学报——CSCD——结构、防灾、道桥、现代结构
工程勘察——核心期刊——结构、防灾、道桥、岩土
工业建筑——核心期刊——结构、防灾、现代结构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CSCD——防灾
自然灾害学报——CSCD——防灾
灾害学——CSCD——防灾
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道桥
中国公路学报——CSCD、核心期刊——道桥
公路——核心期刊——道桥
桥梁建设——核心期刊——道桥
公路交通科技——核心期刊——道桥
现代隧道技术——核心期刊——道桥
国外桥梁(改名为:世界桥梁)——核心期刊——道桥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核心期刊——道桥
中外公路——核心期刊——道桥
河海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岩土
水利学报——CSCD、核心期刊——岩土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CSCD、核心期刊——岩土
岩土工程学报——CSCD、核心期刊——岩土
岩土力学——CSCD、核心期刊——岩土
中国港湾建设——核心期刊——岩土
港工技术——核心期刊——岩土
长江科学院院报——核心期刊——岩土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核心期刊——岩土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核心期刊——岩土
岩石学报——CSCD——岩土
地质力学学报——CSCD——岩土
工程地质学报——CSCD——岩土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交通
铁道工程学报——核心期刊——交通
路基工程——核心期刊——交通
城市规划汇刊——核心期刊——交通
城市规划——核心期刊——交通
中国铁道科学——CSCD——交通
管理工程学报——CSCD、核心期刊——土木建管
管理科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土木建管
管理世界——CSCD、核心期刊——土木建管
系统工程——CSCD、核心期刊——土木建管
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CSCD、核心期刊——土木建管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CSCD、核心期刊——土木建管
中国工业经济——CSCD、核心期刊——土木建管
建筑技术开发——核心期刊——土木建管
建筑经济——核心期刊——土木建管
管理现代化——核心期刊——土木建管
工业技术经济——核心期刊——土木建管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核心期刊——土木建管
经营与管理——核心期刊——土木建管
经济与管理研究——核心期刊——土木建管
经济管理——核心期刊——土木建管
施工技术——核心期刊——土木建管
建筑技术——核心期刊——土木建管
系统仿真学报——CSCD——土木建管
系统工程学报——CSCD——土木建管
中国管理科学——CSCD——土木建管
具体发表期刊要求,可以咨询我。

谁能翻译成英语

3) Although the grassland ecological footprint ecological deficit, but as long as a reasonable guide and control the pace of development of animal husbandry, the town could avoid aggravating the problem of deteriora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grassland trend.
(4) According to the town of Forest Resources胡官屯investigation, the district reached 31 percent vegetation cover. This was mainly due to the town of胡官屯vigorously implement the "green channel, farmland and forest, Chimura Huancui" and other key projects for the town to win a goo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results from the above summary of look, with the GHA Act, nha compared, pha law either from the balance factor, output factor, the state of the environment, etc. are more the study area reflect the real socio-economic activities on natural ecosystems caused by pressure and extent, it is more suitable to the affected cultivated land, grassland equilibrium factor, output factor, the impact of the larger small towns ecological footprint calculations. On this basis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small cities and towns planning methods, more accurate planning for small towns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4, Conclusion
China's land territory, but a larger gap between North and South, and its arable land, woodland, freshwater waters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land, grassland and difficult to use the land primarily in the western region. Generally speaking, the northern region's ecological footprint is greater than the South region, the eastern region than the western region; the majority of provinces and autonomous regions are in a state of ecological deficit, and the more eastern coastal areas, the greater the ecological deficit. China's per capita ecological footprints than the global average, the trend was rising, and reasonable in order to meet China's fut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ities is imperative to carry out reasonable environmental planning, in particular,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towns in our country again as the main direction. Therefore, the use of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footprint model, combined with the concrete practice of small cities and towns, carrying out a study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all the more important. Combination of ecological footprint method to some extent reflected in the natural ecosystems caused by the pressure and the extent to search for different types of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gion's ecological footprint analysis method for the rational planning of small cities and towns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can be faster and more better guid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mall cities and towns.
References
[1] ZHANG Jin-he, ZHANG Jie. Abroad ecological footprint model updating with the cutting-edge research [J]. Resources Science. 2006, 6 (28) :196-203
[2] William E R. Ecological footprints and appropriated carrying capacity: what urban economics leaves out. Environ. Urban, 1992, (4): 121 ~ 130.
[3] Chiang, Yiyi, Wang Yanglin, divination, such as heart States.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ecological footprint model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J]. The progress of geographical science .2005,24 (2): 13 ~ 23.
[4] YANG Kai-zhong. Ecological Footprint Analysis Theory and Methods. Progress in earth science [J], 2000, 15 (6): 630 ~ 636.
[5] Zhang Zhiqiang, Xu Zhongmin, Cheng Guodong. Ecological footprint concept and calculation model. Ecological Economy [J], 2000, (10): 8 ~ 10.
[6] Xu Zhongmin, Cheng Guodong, Zhang Zhiqiang. Ecological Footprint Analysis of theoretical methods. China's population •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J] .2006, 16 (6): 69 ~ 78.
[7] Xu Zhongmin, Zhang Zhiqiang, Cheng Guodong. Gansu Province in 1998 and analysis of ecological footprint calculation. Geographical Journal, 2000, 55 (5): 607 ~ 615.
[8]陈东景, Xu Zhong-min,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theory in China's arid zone --- Application of Xinjiang as an example, the arid zone geography, 2001, 24 (4): 305 ~ 309.
[9]陈东景, Xu Zhongmin, Cheng Guodong, et al. China's ecological footprint NT. Glacier permafrost, 2001, 23 (2): 164 ~ 169.
[10] GU Xiao-wei, Wang Qing, LIU Jian-xing, et al. Based on the "National hectares," the city's ecological footprint calculation new method [J].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05,26 (4): 295 ~ 298.
[11] Juan Feng, ZHAO Quan-Sheng, XIE Wen-xia, et al. "Provincial hectares of" ecological footprint in the small towns Analysis - A Case Study of Shando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of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Yan towns. .2008,28 Geographical science (2): 209 ~ 213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