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漫漫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叱咤风云的人物,虽然有的已在地下长眠,可是他们的英雄事迹却永记在人们的心中。
统一六国的秦始皇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可是他到底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呢?近百年来,这一直是人们争论不休的问题,每个人都持着自己的观点。
我认为秦始皇的功大于过,虽然秦始皇是皇帝,可是皇帝也是人,不是神,是人都会犯错误,都是有缺点的。
一、政治
1.提高帝王尊严:嬴政自以为功过“三皇”、德兼“五帝”,故兼采古代共主之尊号而合为“皇帝”,用作天子之专称。从此中国历史上之君主便称为“皇帝”,赢政则被叫做秦始皇。此外,又用一系列专门名称来显示全国最高统治者之无上权威,如皇帝自称“朕”,其命令叫“制”或“诏”,其用印则曰“玺”。
2.厉行中央集权:丞相等各自向皇帝负责,一切听命于皇帝。另废除世卿世禄制,自中央至地方官员均由皇帝任免,无权世袭。
浅析汕头骑楼的历史、现状及发展对策
骑楼,作为近代岭南兴起的一种建筑形式,体现了近代岭南建筑架空、开敞、骑楼、天井、花窗的主要特色,是反映岭南近代建筑文化的重要载体。汕头骑楼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种代表,是见证汕头“百载商埠”的历史证人,也是汕头特色的城市明信片。一、汕头骑楼的历史追溯 “骑楼街就是极富汕头特色的代表性建筑和城市景观之一,是中西方文化交融的结果,也是汕头近代历史的重要见证。汕头骑楼商业街是汕头历史文化的基本构成要素,传统骑楼商业街蕴含的地域性文化内涵使汕头百年商埠充满生机。汕头骑楼建筑的形成与特色骑楼建筑在中国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唐宋时期进行商品交易的‘市’廊与‘坊’廊,与更早期的干栏式建筑也不无关系。国外骑楼最早见于古代希腊。16 世纪后半叶,南欧地中海沿岸城市也广泛分布有骑楼建筑。” 而中国南方沿海城市的骑楼,分为闽派和粤派。闽派骑楼受当地传统木雕的影响,骑楼立面上布满浮雕;粤派骑楼装饰较为简洁,接近欧陆风格。汕头在地理位置上刚好介于闽粤之间,因而汕头老街的骑楼风格也恰恰界于两者之间。汕头的骑楼独树一帜、别具一格,具有自己的特色。潮汕人称这种中西合璧的独特建筑为 “五脚砌”(FiveFootway)。“五脚砌”一词是来自马来语kaki lima,lima 是数词“5”,kaki 是量词“英尺”。汕头骑楼的建筑结构十分独特:每幢建筑的窗花都不一样,就是同一幢建筑,各个楼层的窗花也不一样,有的即使同一楼层,窗花看似一样,其实里面的花纹不一样。骑楼立柱也一样,往往底层是仿古希腊爱奥尼柱,2 到3 层是仿多立克式或方型的混合柱式。这样就增加了骑楼的立面效果,能形成自然的过渡避免了视觉的重复。汕头骑楼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骑楼群,其典型代表是小公园的沿街骑楼。汕头骑楼的产生有它独特的历史渊源。《南京条约》签订后于1861 年被开发辟为对外通商口岸的“汕头埠”,输入了西方的先进技术和外来资本;作为空前发展的商埠汕头,传统的店铺已不再适应不断扩大的商业活动规模的需求,欲寻求一种新的商业活动店铺空间;根据汕头炎热多雨的亚热带气候特点,中国工匠们在传统建筑的基础上与西方“洋楼”的技术、形式创作出中外建筑多元复合的杰作,日渐发展形成了汕头独特的、优秀的城市特色———一街、两面、底层架空的骑楼建筑。可以说,以小公园为中心、呈放射状的沿街骑楼群是汕头 “百载商埠”的历史见证。小公园片区是汕头的发祥地,其独特的岭南建筑风格、街道特色和浓郁的商业氛围是“百载商埠” 汕头市的个性魅力体现,也是汕头重要的地方文化遗产。小公园周围老街的骑楼最有代表性,莫不中西合璧,浑然一体。这些骑楼群,中西合璧的建筑艺术,临街架空、星罗棋布的商品网点加上环形放射状的路网格局,充分展示了汕头“百载商埠”的人文历史风貌。汕头市小公园周围的骑楼群是最早见证“百载商埠”发展的“第一人”。当时清朝汕头开埠,这里的经济繁荣,汇聚来自各方的贸易往来;多种文化在此碰撞交流,文化传播广泛。但是,由于岁月的流失,保护的失当,很多骑楼已坍塌,剩下的骑楼也已经成为危房。可是,很多居民仍然居住在这里,舍不得搬迁。汕头市各行政部门也十分重视这个问题,但骑楼是拆迁还是重建,目前还没有出台具体的方案。汕头市各市政部门也非常关注汕头小公园一带的骑楼发展,在2004 年出过《小公园历史建筑风貌保护区规划》方案,但是并没有真正得到落实。二、汕头骑楼的现状带有希腊骡旋纹的罗马柱,直高式、巴洛克式、拜占庭、洛克可可等风格的窗檐雕花,虽然已不复当年那样明艳照人,但是,如今仍能依稀辨别它们昔日的风采。无论是具有中国传统意义的地球和太阳,还是具有西洋特色的抽象的花朵、海浪和云彩,哪一样不是精雕细琢、惟妙惟肖。即使历经百年风雨,它的一笔一画仍是那么清晰可见,足以见得当日的工艺是多么细致了。骑楼上的一个个的招牌依旧醒目,只是,早已人去楼空,徒留一块块招牌,似乎还在向人们诉说着往昔的繁荣。从升平路一直到外马路与民族路的交界的路口,感觉上就像经过了两个时代,像穿越时空般,忽然只需要一条路,就走完了上世纪初到下世纪初这100 年的历程。在这里,属于那个年代 [作者简介] 方琼英(1987-),女,广东揭阳人,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7 级本科生。广东广州510631。浅析汕头骑楼的历史、现状及发展对策 □ 方琼英 [摘要] 汕头骑楼是岭南建筑中的一朵奇葩,是见证汕头开埠的“第一人”。但是,经过历史岁月侵蚀的汕头骑楼,如今风雨飘摇,倒塌毁坏现象严重。研究山头骑楼的现状,分析古建筑消亡原因,有助于汕头的开发保护。 [关键词] 汕头骑楼历史现状发展对策文学文化 156 《传承》2010 年第6 期的车水马龙的故事早已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成为了人们的回忆,抑或更可悲的,在它无可挽留地失去繁华之后,在它留下的躯体渐渐消失的时候,它所承载的那厚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也将随风消逝,被人们淡忘乃至最终遗忘。汕头旧城区改造近20 年来,在解危解困、改善居住环境、完善市政公共设施等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是,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方面效果欠佳,其中以小公园的骑楼群片区尤为突出。我们提倡保留部分具有时代表性的骑楼建筑,不是简单地为了怀旧。小公园骑楼群片区是汕头市的发祥地,也是传统的商业中心区。其特有的建筑风格、街道特色和浓郁的商业氛围,充分展示了汕头市“百载商埠”的人文历史。对该片区进行以保护历史资源为重点的开发改造,对重新焕发商业活力,加快旧城区的改造步伐,增强旧城区的经济活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商业价值。关于骑楼的改造方案,早已出台,只是迟迟不见实施,当中想必是受到客观与主观等现实条件的制约,但是,条件亦是可以创造的,期望政府及有关单位能对此予以重视,及早采取保护措施,严格落实改造方案,不要等到骑楼只剩一砖一瓦,空留满腔遗憾。目前,仍然有很多居民住在骑楼里,笔者与他们进行了交流,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年龄最大的已有九十多岁,也有一家几口全住在这里的。除了经济限制外,多数的老人表示舍不得离开这里,住了一辈子的骑楼,怎能说离去就离去呢?当笔者问到对骑楼的感受时,多数都不愿多讲,只希望平平安安地过日子,因为目前住的骑楼也早已摇摇晃晃,十分危险。大多数表示骑楼的去留都取决于政府,政府才有决定权。但是,目前政府似乎除了拆后建为商业区或住宅小区外,别无重建或修缮的措施。三、汕头骑楼的发展对策笔者经过实地考察,很为汕头骑楼的发展担忧,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政府应当加大力度投入更多资金,用于重新修缮、改建汕头骑楼。不论是改建还是修缮,资金都是前提。没有一定的资金投入,一切改建、修缮骑楼的想法都是无法实现的空想。而根据笔者实地调查,汕头政府也恰恰是在筹措资金这方面做得非常不足。希望汕头政府在接下来的时间中能够就筹措资金这个棘手的问题展开各种各样的讨论、调研等,集思广益,争取拓宽资金来源的渠道。除了政府自己从财政中予以支出之外,还可以考虑一下由政府与当地的商人或者商人群体共同投资、向广大群众集资并许以以后收益后再偿还、进行竞标将骑楼的修缮或者改建工程承包给财力雄厚的公司等多种方式来解决资金的来源问题。(二)汕头政府可以考虑将小公园这一较为集中的骑楼群建成商业步行街。众所周知,汕头骑楼群与汕头曾经繁荣一时的商业密不可分,且沿街骑楼群第一层全部是商铺,骑楼本身就与商业十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可以说是密不可分。对于这一点,汕头政府完全可以很好地加以利用,有选择性地将骑楼群开辟为商业步行街。这样既能够拉动这个区域商业的发展、促进城市老市区经济的复苏,又能够起到有效保护骑楼的作用,无疑具有相当大的可行性。(三)政府可以考虑将小公园这一区域建设成为汕头的旅游景点。汕头骑楼群的中心中山纪念亭始建于1934 年,该亭建成后为汕头市当时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区的标志性建筑物。中山纪念亭在老汕头人,尤其在那些早年漂洋过海的老一辈潮人眼里,是汕头的重要象征之一。另外,中山纪念亭周边有许多专卖汕头小食的商铺,这也可以让到此地旅游参观的旅客大饱口福。无疑,这对于本区域的经济发展也是有益的。因而将此区域开辟为旅游景点是一个非常具有现实行、可行性的建议,且对于促进汕头旅游经济的发展有一定助益。以上建议只是对于汕头骑楼部分可保护所提出的看法,而汕头骑楼正在消亡的命运更引人注意。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变迁导致多数具有历史意义与价值的特色建筑正在一步步地走向悬崖的边缘,而不仅仅是汕头的骑楼,如客家围屋、“四点金”、吊脚楼等古建筑都面临着与汕头骑楼同样的命运,这其中的原因令人深思。笔者以为,导致这些古建筑渐渐消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随着社会大潮流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步步高升,对居家环境品味的追求越来越倾向于便利化、享受化。而古建筑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往往设备简陋,装饰简单,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古建筑“落后”与时代的发展,无法 “自动更新”来与时俱进,所以渐渐为人们所抛弃。二是岁月的流逝导致古建筑在经历历史的风吹雨打之后,本身的“根基”逐渐动摇,出现了危险的隐患,如墙体脱落、坍塌等。而当年所用的建筑材料、建筑工匠等在当下已难以找到,所以修缮或修补或重建成为无法解决的一大难题。三是各相关部门对古建筑的认识不够,或对其价值理解不深,或是由于资金等问题,而任其“自生自灭”,没有及时对其加以保护,最后只能走向消失。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即古建筑在时间、空间等不符合城市变迁的需要。人口的增长、城市的拥挤、经济中心的转变等都导致了古建筑处在“悬崖边缘”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