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及纵隔肿瘤1. * Ma SH, Shen LY, Cheng ke-neng. The prognostic value of CA125, CA19.9, NSE, AND SCC for stage I NSCLC are limited. Cancer biomarkers, 10 (2011/2012) 155–1622. * Chen KN, Xu SF, Gu ZD, Zhang WM, Pan H, Su WZ, Li JY, Xu GW. Surgical Treatment of Complex Malignant Anterior Mediastinal Tumors Invading the Superior Vena Cava. World J Surg, 2006, 30(2):162-170.3. Chen KN, et al.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study with ligation technique for bronchial closour following pneumonectomy. Chin J of Cancer Res, 1998, 10: 1364. *马少华,申潞艳,陈克能等.累及胸壁的胸部肿瘤的外科治疗——胸壁切除与重建(附12例报告).中国肺癌杂志, 2012, 15(2):90-96.5. * 杨合利,马少华,陈克能等. 全肺切除术及支气管成形肺叶切除术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地位--附64例报告. 中国肺癌杂志, 2012,15(4): 218-222.6. * 王菲,马少华,陈克能等.18F-FDG PET/CT在419例肺外科患者中的应用经验.中国肺癌杂志,2012,15(1):21-26.7. * .7. 7.9.康晓征,陈克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肺癌表观遗传修饰酶相关研究进展.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2,35(4):286-288.8. *马少华,孙宇,陈克能等.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诊治.中国肺癌杂志.2011, 14 (8):674-678.9. * 戴亮, 孙宇,李向红. 神经内分泌分化不是非小细胞肺癌高恶性度的指标. 中国肺癌杂志. 2011,14(8):646-652.10.*梁震,胡卫东.40例颈如路电视纵隔镜的临床应用体会. 中华肺癌杂志,2008,11(4):567-56911.* 王华,陈克能. 细支气管肺泡癌的研究进展. 国际呼吸杂志, 2007, 27(8): 591-594.12.*陈克能, Peirong Yu. 外科多专业合作胸壁切除与重建术在乳腺癌侵犯胸壁患者治疗中的地位. 中华肿瘤杂志, 2006, 28(11): 856-859.13.*陈克能, Peirong Yu. 胸壁切除与重建. 中华外科杂志, 2005, 43(14): 955-958.14.*陈克能, 顾振东. 新辅助化疗后支气管成形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 临床外科杂志, 2005,13(7):468-469.15.*陈克能, 顾振东. 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 中华外科杂志, 2005, 43(18): 1224-1226.16.*陈克能, 顾振东,熊宏超. 外侵性前纵隔肿瘤扩大切除及腔静脉成形术的诊治经验. 中华医学杂志, 2004, 84(1): 35-37.17.陈克能, 顾振东,徐光炜. 肺转移癌的治疗进展. 中华外科杂志, 2004, 42(8): 489-491.18.陈克能,徐光炜. 化疗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价值及进展. 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 2000, 16(2): 98.19.陈克能, 徐光炜.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在胸部肿瘤中的应用.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00, 16(4): 246-248.20.陈克能, 伏雅莉, 师晓天, 等. 肺移植的研究进展. 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 1998, 18: 1-6.21.陈克能, 师晓天, 周福有, 等. 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现状. 国外医学肿瘤分册, 1998, 25(3): 159-162.22.陈克能, 等. 发生在乳癌放疗野的原发性肉瘤.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996, 16(6): 427-8.23.陈克能, 雷道鑫, 赵廉, 等. 经第一肋间穿刺引流胸腔的解剖学可行性及临床意义.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1997, 13: 88-90.24.陈克能, 等. 肺切除时支气管残端的处理方法. 兰州医学院学报, 1997, 22: 71.25.陈克能, 等. 肺切除时结扎支气管残端的实验研究.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1995, 11: 108 .26.陈克能, 等. 结扎法处理支气管肺肿瘤肺叶切除时支气管残端. 中华肿瘤杂志, 1995, 13: 309.肿瘤基础研究1. * Shen LY, Chen KN. Exploration of target genes of HOXA13 i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cell line. Cancer Letters. 2011, 312, 18-232. * Gu ZD, Shen LY, Wang H, Chen XM, Li Y, Ning T, Chen KN. HOXA13 promotes cancer cell growth and predicts poor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Cancer Res. 2009, 69(12):4969-73.3. * Chen KN, Gu ZD, Ke Y, Li JY, Shi XT, Xu GW. Expression of 11 HOX genes is deregulated i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Clin Cancer Res, 2005, 11(3):1044-10494. Li T, Lu ZM, Guo M, Wu QJ, Chen KN, Xing HP, Mei Q, Ke Y. p53 codon 72 polymorphism (C/G) and the risk of human papillomavirus-associated carcinomas in China. Cancer, 2002,95(12):2571-2576.5. Li T, Lu ZM, Chen KN, Guo M, Xing HP, Mei Q, Yang HH, Lechner JF, Ke Y. 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 16 is an important infectious factor in the high incidence of esophageal cancer in Anyang area of China. Carcinogenesis, 2001; 22(6): 929-934.6. Zhang LJ, Chen KN, Xu GW, et al. Congenital expression of mdr-1 gene in tissues of carcinoma and its relation with pathomorphology and prognosis. World J Gastroenterol, 1999, 5(1): 53-56.7. Chen KN, Xing HP, Cheng BC, et al. Expression of mdr-1 gene in cancer tissue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morphological indexes of esophageal carcinoma in Anyang. Chin J Cancer Res, 1997, 9(1): 41-44.8. Hua Bai, Zhijie Wang, Keneng Chen. Influence of Chemotherapy on EGFR Mutation Status Among Patients With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J Clin Oncol. 2012 Jul 23.9. *陈克能. 重视食管癌围手术期肠粘膜屏障的保护.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1, 14(9): 671-673.10.*申潞艳,陈克能.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111.* 闫万璞,申潞艳,顾振东,陈克能.胚胎相关基因HOXA13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09, 12(1): 20-23.12.* 顾振东, 陈小妹, 张蔚,顾晋,陈克能. HOX基因家族在食管癌细胞系中表达的研究.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07, 10(4): 365-367.13.*陈克能, 柳宏, 曹晓哲, 赵玉元, 柳德斌. 同源盒基因PBX1和P53基因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04,21(7):884.14.武爱文,陈克能,徐光炜.食管癌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意义与进展.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2002, 10 (增刊): 24-27.15.吴晓江,陈克能,徐光炜.乳腺癌新的生物标志物及其治疗靶点--HER2及trastuzumab的研究进展. 中国癌症杂志, 2002, 12(2): 187-189.16.邓珊明,陈克能,孙艳,王怡,徐光炜. 胸部放射治疗对心血管的影响.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2, 22(4): 307-309.17.柳宏,陈克能, 赵玉元. 先天性巨结肠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 2002, 25(4): 221-223.18.柳德斌,陈克能. 同源盒基因与肿瘤. 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2001,28(6): 403-406.19.陈克能,徐光炜. 癌性恶病质.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1, 16(9): 556-559.20.陈克能,徐光炜. 衰老与癌症.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01, 20(1): 76-78.21.陈克能,徐光炜, 师晓天, 等.食管癌p53、PCNA表达与mdr-1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0,7(4): 9-10.22.陈克能, 程邦昌, 师晓天. 输血对食管癌手术患者免疫系统的影响.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0, 15(6): 382.23.陈克能,徐光炜. 癌症放化疗中对正常组织保护的研究进展.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0, 20(5): 366-368.24.陈克能,徐光炜. 非类固醇止痛药预防癌症的研究进展. 中国癌症杂志, 2000,10(3): 264-268.25.陈克能,张力建,徐光炜. 癌因性疲乏. 中国肿瘤临床, 1999,26(9): 706-709.26.陈克能,张力建, 程邦昌, 等.食管癌基因分子水平的研究进展.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1999, 6(1): 57-60.27.陈克能,徐光炜, 师晓天, 等.食管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1999,16(6)549-551.28.陈克能,张力建, 邢海平, 等. 化疗对食管癌组织中mdr-1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 中国癌症杂志, 1999, 9(2): 91-93.29.侯建明,陈克能, 胡兴云, 等. 全麻下经胸食管癌切除前后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1999, 16(6): 587.30.陈克能,张力建, 程邦昌. NO在胸心血管外科中的研究进展. 华中医学杂志, 1999, 23(6): 281.31.梅强,陈克能, 师晓天, 等.食管癌患者体液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1999,6(1): 54.32.程邦昌,陈克能, 梅强, 等.食管癌患者外周血TNF、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1998, 15(3): 83-5.33.侯建明,陈克能, 王社军, 等. 全麻下经胸食管癌切除前后外周血TNF、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变化. 中华麻醉学杂志, 1998, 18(5): 283-5.34.陈克能, 邢海平, 程邦昌, 等.食管癌多药耐药基因的表达与病理学的关系. 中华医学杂志, 1998, 78(6): 462-3.35.陈克能, 周福有, 师晓天, 等. 癌症患者围手术期输血的副作用. 国外医学肿瘤分册, 1998, 25(2): 101-102.36.陈克能, 等. 原儿茶酚胺酸预防消化道肿瘤的作用. 国外医学肿瘤分册, 1997, 24(2): 88-9.37.殷丽明,陈克能, 李殿发, 等. 常见肿瘤组织中mdr-1基因表达的初步研究. 中华肿瘤学杂志, 1997, 19(6): 420-2.38.李殿发,陈克能, 殷丽明, 等. RT-PCR法检测新鲜癌组织中mdr-1基因表达的体会. 河南肿瘤学杂志, 1997, 10(6): 426-8.39.陈克能, 等. RT-PCR法检测新鲜癌组织中mdr-1基因表达的体会.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1997, 14(6): 384-5.40.陈克能, 等. EGF及其家族在胃癌发生的作用. 国外医学肿瘤分册, 1997, 24(增刊): 255-7.41.陈克能, 等. 食管、胃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1996, 13(6): 383-4.42.陈克能, 等.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 1996, 16 (4): 174-7.43.陈克能, 等.肺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1996, 3(2): 75-7.食管癌1. * Chen KN, et al.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for recurrent disphygia of esophagus carcinoma after radical radiotherapy. Chin J Cancer Res, 1998, 10: 71-32. *马少华,秦斌,陈克能等.颈段食管癌施行保留咽和喉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远期疗效.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2, 15 (1):63-65.3. *康晓征,马少华,陈克能. 小细胞食管癌的综合治疗疗效分析.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2, 15(6): 611-613.4. *王菲,李囡,陈克能. 18F 标记的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及18F 标记的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CT 在食管癌诊治中的应用.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1,14(9): 737-740.5. *陈克能, 王菲. 肠内营养置管技术及营养输入装置的应用.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2, 15(5): 442-444.6. *马少华,杨合利,陈克能,等.综合治疗食管多原发癌22例.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1, 14 (9): 702-704.7. *梁震,马少华,陈克能. 圆形吻合器在食管胃颈部吻合中的应用.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1, 14(9): 736.8. *陈克能,马少华,梁震,康晓征.经膈肌裂孔食管切除术治疗食管癌及食管胃交界癌的远期疗效.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0, 13(9): 649-651.9. *陈克能, 林晓雯,张艳华.食管癌全身化疗的研究进展.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0, 13(9): 713-716.10.*陈克能. 食管胃交界部腺癌新分期的解读及综合治疗新模式.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0, 13(9): 640-641.11.*陈克能. 高生活质量与长期生存是食管癌外科治疗中需要并重的问题.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08, 11(1):5-7.12.*梁震,胡卫东,顾振东,等.经裂孔食管切除术在食管癌外科治疗中的评价.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8,11(5):451-453.13.*陈克能. 胸外科医师在食管疾病诊治中的决策地位.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09,(1):1-3.14.* 姚远, 李向成, 田志刚. 两种微创切口肺切除患者术后疼痛的评估.中国内镜杂志. 2009,15.*陈克能.食管癌治疗的若干问题. 继续医学教育. 2006, 20(8): 29-34.16.陈克能, 张卫民, 苏文忠,熊宏超, 顾振东. 以第二原发癌出现的食管癌、贲门癌的外科治疗. 临床外科杂志, 2004,12(5):315-316.17.陈克能, 师晓天, 窦运喜,徐光炜.食管癌切除术后纵隔及双锁骨上下区照射的远期生存. 中国肿瘤临床, 2004,31(18):1027-1029.18.*陈克能,熊宏超, 顾振东, 张为民, 苏文忠. 食管内翻拔脱术治疗食管癌贲门癌19例分析. 临床外科杂志, 2004,12(10):616-617.19.陈克能, 师晓天,徐光炜. 围手术期输血对食管鳞癌患者生存影响的随机分组研究.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03,20(10):940-941.20.陈克能, 苏文忠, 张卫民, 等. 有上消化道手术史病人的食管癌贲门癌外科治疗.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02, 18(6): 371-372.21.陈克能,徐光炜.食管癌的诊断和治疗.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0; 8(2):196-202.22.张为民,陈克能, 马金山, 等. 剖胸食管癌手术前后患者血气动态变化的研究.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0, 7(2): 9-11.23.陈克能, 师晓天,徐光炜, 等. 围术期不输血行食管癌切除术的可行性.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1999, 6(4): 223-225.24.周福有,陈克能, 马金山, 等.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相关因素及其治疗. 中国癌症杂志, 1999, 9(2): 103-104.25.吕庆才, 师晓天,陈克能, 等.食管癌术后随诊中胸部CT的临床价值. 华中医学杂志, 1998, 22: 129-130.26.陈克能, 邢海平, 韩孝存, 等. PDT治疗食管癌及其进展. 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 1998, 25: 137-139.27.师晓天,陈克能, 马金山.食管癌根治性放疗后复发的诊治. 中华放射肿瘤杂志, 1998, 7(3): 109.28.陈克能, 师晓天, 梅平. 累及呼吸道的T4食管癌切除后OB胶加固气管成形术.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1998, 14(2): 84-6.29.陈克能, 师晓天, 冯瑞庆.食管癌贲门癌手术的入路比较.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外科杂志, 1998, 14(4): 232-3.30.师晓天,陈克能, 马金山. 食管大部切除食管胃颈部悬吊式一层吻合术治疗食管中下段癌. 临床外科杂志, 1998, 6(5): 255-6.31.冯瑞庆,陈克能, 师晓天. 食管切除的各种手术入路及文献综述. 临床外科杂志, 1998, 6(5): 140-3.32.王卫杰,陈克能, 师晓天. 食管贲门癌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处理.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1998, 5(2): 64-6.33.陈克能, 师晓天, 马金山.食管癌切除胸导管结扎后再发乳糜胸探讨.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1997, 14(增刊): 54-5.34.陈克能, 师晓天, 杨国梁, 等. 食管切除胃代食管后胸胃功能的研究现状.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1997, 4(3): 187-189.35.陈克能, 等. 十二指肠胃反流在食管癌、胃癌发生中的作用. 国外医学肿瘤分册, 1997, 24 (增刊): 259-61.36.谢伟,陈克能, 杨国梁, 等. 食管次全切除在食管癌外科中的地位. 湖北医科大学学报, 1996, 17(3): 256-7.37.陈克能, 杨国梁, 谢伟, 等. 食管大部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术治疗食管中下段癌.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1996, 3(4): 224-5.其他1. 张敬杰,陈克能, 邓福生, 等. 胃内异位脾种植一例.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01,4(3): 160.2. 张敬杰,陈克能,徐光炜. 胸腔脾种植.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01, 17(6): 379-3803.陈克能, 等. 警惕药物相互作用对巴金森氏病的影响. 临床荟萃, 1998, 13: 345.
揭兴凤:西安空军医院乳腺诊疗中心副主任医师、主任揭兴凤,我国著名的乳腺疾病专家、乳腺疾病预防专家,是一名在乳腺疾病领域具有重大影响的乳腺疾病研究者,长期在一线从事乳腺疾病的治疗工作。除此之外,她还担任国际国内医学杂志及期刊撰稿人,并长期作为各乳腺疾病杂志的专家顾问,对乳腺疾病科普知识和预防知识的传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她从事乳腺疾病诊疗工作30余年,对各种乳腺疾病的诊断手段十分精通,在红外线、B超和钼靶检查乳腺疾病方面具有绝对的权威,能够整合各种诊疗手段的优点对乳腺疾病进行全面的检查,及时发现乳腺疾病的病因病理,为下一步的治疗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也为乳腺疾病的最终治愈打下坚实的基础。其对中医绿色疗法治疗乳腺疾病具有独特的见解,善于整合中医绿色疗法和手术疗法的优势治乳腺疾病,利用中药药物的绿色无害和手术治疗的彻底性治愈乳腺疾病,使乳腺疾病在治疗后不易复发,也尽量减少手术对乳房外观造成的伤害,如果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有的微创旋切术,可使乳房在手术后不留下伤痕,其研究成果在乳腺疾病的病因病理、治疗方法和术后乳房保健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极大地地完善了乳腺疾病的治疗方式,也为乳房术后保健打开一片新的天地。她具有丰富的乳腺增生、乳腺炎症和乳头凹陷等乳腺疾病的临床经验,对乳腺疾病的病因病理具有精准的认识,不仅能够准确检测出乳腺疾病类型,还能够从患者的综合状况出发,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已成功为过万名的乳腺疾病患者解除了乳腺疾病的困扰,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她具有多次治愈乳腺疑难杂症的经历,给许多处于绝望中的妇女带去了生活的希望,在老百姓中具有良好的口碑,被广大女性朋友称为“最信得过的乳腺疾病专家”。她不但在医学实践中积极为妇女朋友排忧解难,还积极进行乳腺疾病理论知识的研究。据不完全统计,其先后在国内外医学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曾参与编辑了《中国癌症杂志》、《外科理论与实践》、《乳腺癌》、《肿瘤外科手术学》、《现代乳腺癌诊治新进展》、《乳腺肿瘤学》和《实用外科学》等十余种国内外肿瘤及医学期刊,并获得一系列科研成果,对完善乳腺疾病诊断标准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张爱芳:西安空军医院乳腺诊疗中心副主任医师、专家张爱芳,乳腺科主任,主任医师,我国乳腺疾病领域的权威专家,毕业于吉林军医大学医疗系,先后担任兰州军区普外科专业委员,西安市医学会专家组成员,西安市计划生育委员会特聘顾问,陕西省医疗事故鉴定组成员,从事临床工作近40年,曾在军队专刊发表文章约15余篇,获嘉奖39次,立三等功2次,获得2项国家乳腺病治疗发明专利,在乳腺疾 病的诊治技术方面有很深的研究。是不开刀治疗乳腺疾病的知名专家之一。张爱芳教授根据乳腺疾病的症状提出“不手术治疗乳腺疾病”的新概念,主要利用传统中药的方法治疗乳腺疾病,曾被知名媒体邀请开展“不手术治乳腺疾病”的中药治疗乳腺疾病的专题讲座,其提出的“中药治疗”的绿色健康的治疗方法在乳腺疾病领域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先后被中央电视台和凤凰卫视健康栏目深度报道,其研究成果打开了无痕治疗乳腺疾病的大门。
本刊于2007年被列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十一?五”重点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中华乳腺病杂志》于2009年6月被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正式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华乳腺病杂志》以从事乳腺疾病相关专业医务和科研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乳腺疾病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临床诊断治疗技术和经验,介绍国内外乳腺病领域最新的发展趋势。本刊的宗旨是:(1)传播与乳腺疾病相关的新信息;(2)发表我国在本领域的学术论文和新技术、新手术、新方法等,以便和国内外同行交流;(3)提供开展讨论和互动交流的园地。内容涉及乳腺病因学与浒病学,实验乳腺病、乳腺细胞分子生物学,乳腺病理学以及乳腺病影像诊断、乳腺病外科治疗、化学治疗、放射治疗、介入治疗、生物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病等各分支学科,旨在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提高我国癌症研究与癌症治疗水平。
徐兵河,男,大冶金湖人,1982年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1984年考取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1987年获硕士学位,1999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991年8月至1993年10月赴美国迈阿密大学医学院肿瘤内科学习、工作。1989年晋升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主治医师,1994年晋升副主任医师,1998年破格晋升主任医师。 现为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内科副主任及乳腺病诊治中心副主任,国家新药临床研究基地临床药理室负责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兼职国家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审评专家,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常委和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科技进步奖与技术发明奖评审委员等职。《中国医学论坛报肿瘤学专刊》特约副主编,《中国肿瘤临床》、《中国癌症杂志》等9种杂志的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