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23-12-10 06:0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1]陈雪. 由《草枕》解读夏目漱石的非人情美学[J]. 滁州学院学报, 2009,(01) .
[2]吕兴师,王正东. 论夏目漱石的前期创作[J]. 丹东师专学报, 2002,(01) .
[3]朱丽仙. 《我是猫》中猫在文本结构中的意义[J].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08,(S1) .
[4]陈占彪. 《野草》与《十夜梦》形式论[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4) .
[5]李琴. 夏目漱石和《我是猫》[J]. 科技信息, 2009,(14) .
[6]陈占彪,陈占宏. 鲁迅与夏目漱石写作的心理背景[J]. 南都学坛, 2005,(06) .
[7]夏爱元. 试论夏目漱石的知识分子情结[J]. 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 2009,(05) .
[8]谭艳红. 简论夏目漱石的散文诗《梦十夜》[J].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9,(06) .
[9]牛立忠. 猫眼中的世界——从夏目漱石的《我是猫》看日本社会[J]. 作家, 2009,(20) .
[10]江静. 无学祖元《临剑颂》源流考[J]. 文献, 2010,(01) .
[1] 管永翔. 猫眼看世界[J]. 语文世界(蓝B版), 2001,(Z1)
[2] 宋馨华. 读夏目漱石的《我是猫》[J].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2,(03)
[3] 王秀珍. 夏目漱石创作风格的展开[J]. 日本问题研究, 1996,(01)
[4] 李艳梅. 夏目漱石笔下的知识分子[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3,(02)
[5] 王霞. 论日本近现代文学巨匠夏目漱石——化愤怒为嘲笑,化嘲笑为利刃的夏目漱石[J].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07,(07)
[6] 蓝泰凯. 日本近代文学的奠基者——夏目漱石及其创作[J]. 贵阳金筑大学学报, 2000,(04)
[7] 封家骞. 略论夏目漱石的汉诗[J]. 桂林市教育学院学报, 1997,(01)
[8] 雨霏. “猫眼”里的冷暖人生——夏目漱石[J]. 中文自修, 2006,(12)
[9] 蓝泰凯. 夏目漱石的爱情三部曲[J]. 贵州社会科学, 2000,(06)
[10] 夏爱元. 晦涩家庭中的孤苦学者——试析夏目漱石《行人》中的一郎形象[J].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05,(03)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李光贞. 《我是猫》与批判现实主义[J]. 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01)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0 条
[1]陈雪. 由《草枕》解读夏目漱石的非人情美学[J]. 滁州学院学报, 2009,(01) .
[2]吕兴师,王正东. 论夏目漱石的前期创作[J]. 丹东师专学报, 2002,(01) .
[3]章小叶. 《我是猫》与《狂人日记》表现手法之比较[J].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06,(01) .
[4]刘婧. 《我是猫》与夏目漱石的文明批判[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 .
[5]李光贞. 从早期三部曲看夏目漱石的情感世界[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01) .
[6]李炜,庄凤英. 论翻译中导致误译的因素[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04) .
[7]陈占彪. 《野草》与《十夜梦》形式论[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4) .
[8]张碧波. 实现川端文学虚实合一的媒介——《雪国》、《古都》中镜子的作用[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8,(20) .
[9]李琴. 夏目漱石和《我是猫》[J]. 科技信息, 2009,(14) .
[10]陈占彪,陈占宏. 鲁迅与夏目漱石写作的心理背景[J]. 南都学坛, 2005,(06)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刘宏多. 夏日漱石早期创作中的思想矛盾──试析《我是猫》与《旅宿》[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03) .

关于原生家庭影响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摘要 :原生家庭作为个人生活最初最重要的场所,往往对一个人的社会行为及人生选择产生极大影响。原生家庭研究近年来频频被提起,研究频次呈现上升趋势。本篇综述涉及原生家庭之痛、原生家庭对于下一代的心理健康影响、原生家庭在当代文艺作品的体现、走出原生家庭之痛四个部分。

关键词 :原生家庭;家庭教育;综述

原生家庭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指最初个体出生和成长的家庭。

近年来学界对于原生家庭的关注度不断升高,电视剧《都挺好》播出后,原生家庭之伤再一次走进大众视野。一个人的性格塑造,个性自我的形成,价值选择的标准与面对重大选择时做出考虑的思维模式,都与原生家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原生家庭是个体接触社会的最初场所,让个体从生物意义上的“人”向社会意义上的人转变。原生家庭给个体带来的影响不可忽视,其中对个人婚恋观与心理健康的影响是近年来学界研究的热点。

一、 原生家庭之痛

原生家庭应该是个体的安全感来源之一,是个体的避风港。但是现代家庭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原生家庭给个体带来的不再是和谐、温暖,同时也充斥着暴力、创伤。

李宜英学者对于原生家庭之伤的定义是:“任何父母对于子女并非出于滋养或爱护的言行举止,或者父母让子女为自己的天性而感到羞耻的做法,我们都可以称为‘原生家庭之伤’。”这个定义并不准确。

首先,原生家庭之伤包括的应该是整个家庭中个体受到的各种创伤,不仅仅局限于“非出于滋养或爱护”,造成的创伤也不止是“感到羞耻”这一级别。其次,当父母出于爱护却选择了难以被子女接受的处理方式,最终对个体产生的创伤,应当也算入内。最后,原生家庭之伤的产生并非仅仅是方法论问题,父母的价值观对子女产生的不好影响,或者父母的价值观与子女所认同的价值观产生碰撞,个体因此产生的自我怀疑,同样也是原生家庭之痛。

李焕学者认为原生家庭对于个体的影响在于(一)父母教养方式;(二)亲子关系;(三)婚姻关系;(四)父母受教育程度。在这一定定义下,如果某一方面出现问题因此对个体造成创伤,都可以归类为原生家庭之痛。

二、 原生家庭对于下一代的心理健康影响

国内学者关于这个问题已经有了大量研究。

学者马军认为,原生家庭给予孩子的东西是很难抹去的烙印。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充斥方方面面,原生家庭如果给予孩子美好的东西,孩子是很容易向往美好的;如果原生家庭给予孩子的是邪恶,那孩子就濒临邪恶的边缘。

李欢认为,中小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自我概念和自尊水平的形成,都离不开父母科学的培养方式与合理的教育理念。良好的亲子关系与婚姻关系则更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十分重要。而父母受教育程度影响着对子女的教育方式,也是子女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

赵郝锐、童辉杰学者提到,Hoover和Insel分析了强迫症患者的原生家庭特征,发现父母对家庭、婚姻的完美主义与个体自身的易感性是造成强迫症的主要原因。Galvin通过比较研究揭示了母亲的抑郁程度与个体成年期抑郁、躁狂的密切关系。Dinero等人采用他评法对个体的原生家庭进行评定后发现,原生家庭温暖而敏感的互动方式与个体成人期的依恋安全密切相关。Muraru等的研究发现,原生家庭通过影响个体的依恋类型来影响其婚姻调适水平,而且并不是真正的原生家庭特征影响了个体的生活和亲密关系,而是对原生家庭的心理感受影响着个体的生活。Whiston等的研究认为,家庭过程性变量比家庭结构性变量和家庭背景性变量对个体职业生涯的发展影响更大。

杨文娟提到,事实上,除了先天的基因因素之外,孩子性格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由家庭教养方式的差异造成的。家庭治疗的重要创始人之一维吉尼亚·萨提亚说,家庭是世界的微缩,研究家庭就可以了解世界,改变家庭即是改变世界。

三、 原生家庭在当代文艺作品中的体现

当代文艺作品不少开始对原生家庭问题产生关注,例如华裔女作家伍绮诗的作品《无声告白》,将视线定位在一个白人和华裔组合的普通家庭,两代人的身上都带着浓重的原生家庭痕迹。

张骞文,潘希芊提到,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白夜行》中,桐原亮司与唐泽雪穗同样深受原生家庭影响,造成终生悲剧,东野圭吾的小说展现了主人公的家庭关系以及深受家庭环境影响而产生的悲剧。童年时期非常强烈、痛苦的经历,会在无意中影响孩子一生是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处理事情以及影响这个孩子的价值。如果亮司的父亲不曾侵害雪穗,如果雪穗的母亲不曾强迫她卖淫,如果亮司和雪穗都生活在健康的原生家庭里,那么可能亮司的弑父,雪穗的杀母都不会发生,那么亮司和雪穗也应该像其他孩子一样拥有属于他们那个年龄的简单纯真。

刘露露对于《德伯家的苔丝》从原生家庭角度浅析,提到,苔丝在充满压迫与忽略的原生家庭中生成的性格使她在处理情感问题的时候完全没有考虑自身感受而是受制于家庭因素,在没有正确积极的教育和引导下,一个淳朴的乡村少女很难对自己的命运有所掌控。因此原生家庭对苔丝的影响是她悲剧命运的源头。

《欢乐颂》剧中对于主角之一的樊胜美的原生家庭刻画入木三分,和母亲的相处对樊胜美之后的婚姻观恋爱观影响巨大,樊胜美与母亲的相处模式在网络上曾一度引起热议。

而2019年热播剧《都挺好》塑造的中国典型原生家庭形象,使其成为2019年的热点话题。苏明玉作为一直以来受到原生家庭压力的被压迫个体,同大哥二哥比起来迥然不同的特性,真实地展现了拥有“原生家庭之痛”的孩子的痛苦。“逃离原生家庭”这一主题,使这部剧将原生家庭问题赤裸裸地呈现在大众面前。原生家庭对于一个人的塑造关乎方方面面,摆脱自己的原生家庭活得潇潇洒洒的苏明玉,在一场葬礼后再次被扯入漩涡中,迎来的是痛苦与折磨,这一对比可以想见原生家庭对于个体影响的程度深浅。

四、 走出原生家庭之痛

在我们猛烈的批判原生家庭之痛后,要思考的,就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有不少学者在这一问题的研究上提出,原生家庭影响并不是决定性的,个人的成功与否与个人成就关系更大。

如何走出原生家庭之痛,谢孟媛提出要学会养育自己,学会与过去告别,学会以更开放的角度回答问题。伍麟同样提出,要以乐观包容的的心态接纳原生家庭。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杨剑兰提出命运不止由原生家庭掌舵。

要走出原生家庭之痛,首先要承认原生家庭给自己造成的影响。原生家庭给个体带来的伤害并非是个体的过错,父母的教育方式问题,或是无意间因为价值观碰撞产生的冲击,父母个人的性格与受教育水平给自己造成的影响,包括因为父母的婚姻问题产生的亲子关系问题,都并非是个体个人的过错。首先要承认原生家庭给自己带来了伤害,愿意剖析这些影响形成的原因,和给自己以后造成的后果。愿意去面对,是走出原生家庭之痛的第一步。

其次,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不能决定个体的人生。正如个体做出决定的原因并不单一,往往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进行多维度的考量。原生家庭到来的影响虽然巨大,但是自身个性的培育并非完全取决于原生家庭。个体自身的受教育水平与所处的社会环境,同样会给个体造成影响,而这一影响同原生家庭影响所相悖时,个体可以在这其中做出更符合个人利益的选择。社会影响的影响时长较原生家庭影响时长更长,个体受影响程度随时间会发生改变。而这一时刻,个体人生掌握在自己手里。

再次,要学会与过去握手言和。成长总是伴随着一些酸涩与痛苦,不经历这些就无法变得更加强大。过去的事情无法再重来,未来属于是崭新的自己。卸下包袱,轻装前行。原生家庭带来的或许充满痛苦,但生活并非时时如此。

而对于每一代父母来说,无论是否曾经历原生家庭之痛,都要意识到原生家庭给下一代带来的影响。原生家庭在个体培育中是浓墨重彩的一个环节,如果这个环节出现差错,带来的影响是伴随一生的烙印。

原生家庭的影响很大,但并非是决定性的。贸然将一切都归于家庭影响,或许个体就不再能拥有自我成长的能量。子女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当然也会犯错,但这不是不能弥补与修正的,爱是最好的养分。而对个体自身来说,诚然经历黑暗与痛苦,但世间漫长,自己也该是一束光。

参考文献:

[1] [endif]李宜英,牛余凤.浅析原生家庭之伤[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9,28(10):67-70.

[2] [endif]正视原生家庭影响避免“都挺好”式悲剧[J].年轻人,2019(5):15-15.

[3] [endif]廖金花.昨日重现:来自原生家庭的伤害及反思[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7(4):150-152.

[4] [endif]赵郝锐.大学生心理适应:原生家庭的影响[D],2017.

[5] [endif]詹丽玉,练勤,王芳.大学生原生家庭环境及其心理健康相关研究[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7,0(4):92-99.

[if !supportLists][6] [endif]杨文娟.试论原生家庭在塑造儿童性格中的作用[J].学周刊,2017,0(28):174-175.

[if !supportLists][7] [endif]赵郝锐,童辉杰.原生家庭的代际影响[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3):126-129.

[if !supportLists][8] [endif]高晗璐.原生家庭对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J].管理观察,2019,0(25):143-147.

[if !supportLists][9] [endif]黄定.原生家庭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才智,2018,0(22):88-88.

[if !supportLists][10] [endif]李焕.原生家庭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0(29):68-70.

[if !supportLists][11] [endif]马军.原生家庭给予孩子的东西是很难抹去的烙印[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0(10):75-76.

[if !supportLists][12] [endif]韩喜华,阎伟静.《无声告白》中的原生家庭影响多角度剖析[J].青年文学家,2017(11):96-97.

[if !supportLists][13] [endif]张骞文,潘希迁.从《白夜行》看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J].度假旅游,2019,0(2):196-198.

[if !supportLists][14] [endif]刘露露.从原生家庭角度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命运[J].现代交际,2017,0(24):113-113.

[if !supportLists][15] [endif]谢思静.浅议原生家庭对子女的影响——以《都挺好》为例[J].戏剧之家:理论版;戏剧之家,2019,0(20):110-111.

[if !supportLists][16] [endif]伍麟.接纳'原生家庭'是走向成熟的标志——兼论当代青年应具有的积极心理品质[J].人民论坛:中旬刊;人民论坛,2019,0(20):90-91.

[if !supportLists][17] [endif]杨剑兰. 别拿原生家庭说事儿[N]. 科技日报,2017-05-08(第004版).

[if !supportLists][18] [endif]马香玉.迈不过去的原生家庭,终究要面对——评电视剧《都挺好》[J].工友,2019,0(4):50-51.

[if !supportLists][19] [endif]谢孟媛.原生家庭的创伤,真的那么可怕?[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0(3):79-80.

吴祖建的发表论文

吴祖建等,2007,Anti-TMV Triterpenoid Saponins from the Leaves of Ilex oblonga,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吴祖建等,2007,Six New Triterpenoid Saponins from the Leaves of Ilex oblonga and their Inhibitory activities against TMV Replication,Chemical & Pharmaceutical Bulletin范国成,吴祖建(通讯作者),林奇英,谢联辉,2005,水稻瘤矮病毒基因组S8片段全序列测定及其结构分析,农业生物技术学报,13(5):679-683范国成,吴祖建(通讯作者),黄明华,练 君,梁 栋,林奇英,谢联辉,2005,水稻瘤矮病毒基因组S9片段的基因结构特征,中国病毒学, 20(5),539-54陈来,吴祖建(通讯作者),傅国胜,林奇英,谢联辉,2005,灰飞虱胚胎组织细胞的分离和原代培养技术,昆虫学报,48(3):455—459魏太云,林含新,吴祖建(通讯作者),林奇英,谢联辉,2004,中国水稻条纹病毒两个亚种群代表性分离物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分析,中国农业科学,37(6):846—850方敦煌,吴祖建(通讯作者),邓云龙 ,邓建华 ,林奇英,2006,烟草赤星病拮抗菌株B75产生抗菌物质的条件,中国生物防治,22(3):244—24 [1]马睿;陈华民;吴茂森;吴祖建;何晨阳;.病原物诱导型植物启动子的研究方法[J]生物技术通报.2012,(11) [2]林董;何爱明;吴祖建;.MTT法测定八种中草药体外抗肺癌细胞SPC-A1活性[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1,(05) [3]张晓婷;王育娜;高飞;李洪连;吴祖建;.蛋白质组学在水稻与微生物互作研究中的应用[J]激光生物学报.2011,(03) [4]刘振宇;吴祖建;谢荔岩;林奇英;谢联辉;.孔石莼(Ulva pertusa)质体蓝素基因的克隆及基因特征分析(英文)[J]激光生物学报.2011,(01) [5]余能富;吴祖建;黄一帆;刘斌;.一株降解纤维素嗜热真菌的筛选、鉴定及其产酶条件的优化[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6) [6]林董;连超超;肖文艳;谢荔岩;吴祖建;.甘草乙醇浸提液诱导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的研究[J]激光生物学报.2009,(05) [7]吴珍泉;吴祖建;詹丽玉;.福建农林大学木生昆虫馆简介[J]武夷科学.2011,(00) [8]吴建国;王春政;杜振国;蔡丽君;胡梅群;吴祖建;李毅;谢联辉;.水稻瘤矮病毒S12编码第2个RNA沉默抑制子[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1,(01) [9]范福玉;郭瑞峰;黄彬彬;黄珍珠;吴祖建;吴刚;.乳化剂和共乳化剂对甲维盐水乳剂乳液稳定性的影响[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1) [10]章松柏;罗汉刚;张求东;张长青;吴祖建;谢联辉;.湖北发生的水稻矮缩病是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引起的[J]中国水稻科学.2011,(02)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