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山西大学学报第2期

2023-12-08 09:2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山西大学学报第2期

1、《论吴莱的辞赋理论与创作》,《文学遗产》2007年第6期。2、《论元代辞赋“祖骚宗汉”的创作实践》,《济南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3、《论祝尧的“情统观”》,《晋阳学刊》2008年第1期。4、《论元代辞赋创作各个时期的不同情致》,《山西师大学报》2007年第3期。5、《元代考赋题目及内涵》,《山西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6、《元代科考赋集〈青云梯〉及其文化内涵》,《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7、《〈全元文〉“辞赋作品”阙误考述》,《古典文献研究》,2006年第九辑。8、《论〈古赋辨体〉出现的原因》,《山西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9、《魏晋南北朝抒情小赋以悲情为主调的原因》,《晋阳学刊》2004年第4期。10、《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与骈赋的发展》,《古典文学知识》2004年第3期等。 1、专著《元代辞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2、参编《插图本中国文化史》,花城出版社,2006年版。3、参编《大学语文》,中国教育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

卢盛江的主要著作

1、《闲话真假三国》,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2、《魏晋玄学与文学思想》,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3、《古代文学与思想文化论稿》,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天津市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4、《魏晋玄学与中国文学》,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2月,九五国家重点图书,天津市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5、《空海与文镜秘府论》,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2月。6、《正说三国》,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7、《原来三国是这样》,台湾知本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7年。8、《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全四册,121万字),中华书局2006年,教育部高校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2009年),十五国家重点图书,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二等奖。9、《魏晋玄学中国文学》(上下) ,百花文艺出版社,2010年5月。10、《三国原来这么回事儿》,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9月。个人作品介绍 个 人 作 品 介 绍   卢盛江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概述》参编 1991年 作品介绍   卢盛江 《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  作品介绍   卢盛江 《魏晋玄学与中国文学》 2002年 作品介绍   卢盛江 《古代文学与思想文化论稿》 1998年 作品介绍   卢盛江 《魏晋玄学与文学思想》  作品介绍   卢盛江 《闲话真假三国》 1993年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读本》(第2版)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罗宗强先生八十寿辰纪念文集》,中华书局,2009年6月。《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读本》,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隋唐五代文艺理论汇校评注》,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增订注释全唐诗》,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5月《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年《唐诗宋词元曲经典》,大连出版社1994年《诸子百家作品经典》,大连出版社1994年《古代文学理论研究概述》,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年 《百年文学史研究反思》,《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皎然《诗议》考》,《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古代文论研究方法及现代转换的几点思考》,《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中国文学思想史学科体系的规划者—罗宗强先生的学术思想》,《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4期。《新时期30年古典文学基础研究-学术研究方法的思考》,《山西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空海的思想意识与文镜秘府论》,《文学评论》2009年第1期。《空海入唐-佛学之旅与文学之旅》,《文史知识》2009年第1期,《文镜秘府论卷次考》,《文史》2008年第3辑,中华书局2008年8月《王昌龄诗格考》,《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文镜秘府论“草本”考》(3.5万字),《国学研究》第二十卷,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2007年12月《初唐两篇未被人注意的文论——古今诗人秀句序和疑芳林要览序》,《创作评谭》2006年10-12月号。《礼与先秦两汉文学观念》,《天津师大学报》2007年第4期《〈文镜秘府论〉的几个传本》,《域外汉籍研究集刊》第三辑,中华书局2007年。《当代意识与古代文学研究》,《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 第2期《大气弥海内,润物细无声——我所知道的傅璇琮先生》,《中国文化研究》(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2007年春之卷(总第55期)。《文学专书的整理与研究》,《文学遗产》2007年第2期。《关于文镜秘府论的研究》,《山西大学学报》2007第1期《玄学与竹林七贤的性格》,《寻根》,2007年第1期,大象出版社。《唐诗调声术简论》,《学术研究》2006年第12期。《殷璠“神来、气来、情来》论——唐代文术论的一个问题》,《东方论坛》2006年第5期。《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出版感言》,《书品》2006年第5辑。《“雅体、野体、鄙体、俗体”新释——唐代文术论札记》,《江西师大学报》2006年第4期。《上博楚简“诗论”献疑》,《南开学报》2006年第3期。《殷璠声律说释疑--唐代文术论札记》,《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文镜秘府论〉的传本、作年和整理》,《复旦史学专刊》,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嵇康〈声无哀乐论〉若干问题探讨》,《文学与文化》第6辑,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皎然“格高”说刍议》,《辽宁工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社会科学版,第7卷第2期)《〈文镜秘府论〉作年考》,《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文镜秘府论〉编辑意识的形成》,《学术研究》2004年第9期。《空海入唐与〈文镜秘府论〉的编撰》,《江西师大学报》2004年第3期。《玄学与文学闲逸雅淡之美的追求》,《文学与文化》第4辑,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文笔式〉年代考》,《文史》2003年第1期。《终南山的变容-中唐文学论集》,《唐研究》第8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从《文镜秘府论》看日本诗学的继承和创新》,《学术研究》2002年第3期。《〈文笔式〉考》,《魏晋南北朝文学与文化论文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魏晋玄学对中国文学影响的几点理论思考》,《南开学报》2002年第1期。《〈文镜秘府论〉对属论札记》,《新国学》第3卷,2001年12月《〈文镜秘府论〉“证本”考》(5.3万字),《国学研究》第8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玄学与古代散文创作》,《文史论集》第2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古文论专书研究断想》,《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丛刊》第19辑,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7月。《〈文镜秘府论〉与日本歌学风体论》,《日本研究论集》第5辑,南开大学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中日文学风体论比较研究》,《文学与文化》,总第3期,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关于〈文镜秘府论〉的传本系统》,日本《立命馆文学》第563号,日本京都立命馆大学人文学会,2000年2月。《关于〈文镜秘府论〉 “九意”的作者》(4.2万字),《中国诗学》第6辑,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隋唐志传〉又一明刊本》,《中国典籍与文化》1999年第4期《评〈隋唐五代文学批评史〉》,《唐代文学年鉴》1995,1996年合辑。广西师大出版社1997年。《以敏锐之思探玄妙之境》,《文学遗产》1999年第2期。《宏观的理论思辨与细腻的审美体验》,《文学遗产》1998年第3期。《〈文镜秘府论〉日本传本随记》,《南开学报》1998年第1期。《平实中求深刻》,《上海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日本人编撰的中国诗文论著作-〈文镜秘府论〉》,《古典文学知识》1997年第6期。《文镜秘府论对属论与日本汉诗学》,《江西师大学报》1997年第4期。《玄言诗二题》,《北方论丛》1994年第4期。《陶渊明的五次出仕》,《古典文学知识》1993年第5期。《风骨异议》,《江西师大学报》1993年第1期。《玄学与正始时期诗歌思想的变化》,《南开学报》1990年第3期。《正始时期玄学影响文学思想的三个主要途径》,《南开学报》1989年第3期。《汉魏学风的演变与玄学的产生》,《南开文学研究》1987年,南开大学出版社。

张利群的论文

●《论刘三姐文化品牌的多维构建》,《文艺争鸣》2008年第11期。●《论文艺制度的合理性问题》,《中国文学研究》2008年第3期。●《文学桂军崛起的意义》,《南方文坛》2008年第1期。●《论文学评价标准的三元构成与建构条件》,《文学评论》2007年第1期。●《论刘勰“意象”的动态创造与三重意义建构》,《山西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史论结合的<广西文学批评>》,《南方文坛》2005年第4期。●《论作者传记批评的发端及其意义》,《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中国文学批评理论的整合和多元发展》,《北方论丛》2003年第6期。●《论中国文学批评论的现代多维视角的确立》,《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论刘勰的作者“才略”批评观》,《山西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中国古代创作思维的“神思”本质的特征》,《湘潭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中国文学的作者意识萌芽及其批评学蕴涵》,《文学评论丛刊》,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论辨味批评中的言意关系》,《江汉论坛》2002年第5期。●《中国文学批评的“全球化”情结与焦虑》,《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第5期。●《“辨骚”与“变乎骚”的批评学意义》,《山西师大学报》 2002年第4期。●《21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发展趋向》,《文学前沿》,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民族审美人类学》,《民族艺术研究》2002年第4期。●《 “质文代变”的理论内涵及批评学意义》,《贵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中国古代作者创作素质构成论研究》,《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文艺批评机制的转换》,《文学评论》2001第3期。●《论民族文化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民族艺术》2001第3期。●《辨味批评的特色和意义》,《古籍研究》2001年第1期。●《论文学批评机制的建立和建设》,《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论中国古代批评范畴的类型特征》,《文艺理论研究》2000年第4期。●《文科教材建设亟待改进》,《中国高等教育》2000年第10期。●《论中国古代“见仁见智”的批评差异性》,《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0第10期。●《文学概论课程的三维定位及其教学观念的更新》,《中国教育科学学报》,2005/5。●《文学概论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转型》,《中国教育科学学报》,2005/8。●《开拓和创新高师文学概论课程教学论》,《中国科学学报》,2008/11。●《文学概论课程的案例教学研究》,《中国科学学报》,2008/8。●《文学概论课程实践教学的三维结构》,《现代高等教育》,2008/6-7。主编教材●《文学原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文艺学教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文学批评原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文学概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文艺学概论》(主编之一),天地出版社,2001年。●《文学概论》,广西师大出版社,2000年。●《汉语言文学论文写作》,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主持课题●《文学批评的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及其文学评价制度研究》,国家社科项目,2008-2010年。●《广西民族审美文化的现代发展研究》,2006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文学概论精品课程建设与优质教学资源开发》,2005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第一批立项项目。●《文学制度及其文学评价机制研究》,2005广西教育厅软科学项目,2006-2009年。●《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2001年广西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文学批评发展》,2000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马海良的学术成果

论文浪漫主义在中国.《新批评文丛》1997年第1期;文化政治批判的逻辑.《外国文学》1999年第2期;伊格尔顿的文化生产论.《思想文综》№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鲍德里亚:理论的暴力,仿真的游戏.《外国文学》2000年第2期;伊格尔顿的思想历程.《山西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鲁迅的拜伦精神》(英文),收入Images of Westernersin Chinese and Japanese Literature, Amsterdam: RodopiPress,2001,5-84.;评《文化的政治阐释学》.《中华读书报》2001、12;世界文学意识.(第二作者)《文艺研究》2002年第4期;克罗齐艺术批评本体论.(第二作者)《复旦学报》2002年第6期;后结构主义.《外国文学》2003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4J1;文化的分裂与整合.《中国图书商报》2004、4文化唯物主义.《读书》2006年第4期;专著《文化政治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译著《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化身博士》,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9年;《身体与社会》,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年;《新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合作主编《本雅明文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福柯的面孔》,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丛书编委“思想译丛”,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02;“西方现代批评经典译丛”,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