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

2023-12-09 03:2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

马未都,早年下过乡,插过队,回城后当了几年机床铣工。1980年开始文学创作。

1981年,《中国青年报》用一个整版发表了他的小说《今夜月儿圆》,小说发表后调为《青年文学》的编辑。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与王朔、刘震云等人一起组建了“海马影视创作室”创作了颇有影响的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海马歌舞厅》等。80年代开始收藏中国古代器物,至90年代,他的收藏已具规模,陶瓷、古家具、玉器文玩等藏品逾千件。

扩展资料

据马未都统计,历史上,中国经历了五次“收藏热”。第一次是北宋时期,第二次是晚明时期,第三次是康乾盛世,第四次是晚清到民国初期,第五次就是当下。

1982年,马未都用1600元买下了第一件正式藏品—四扇屏。自此,他的收藏热一发不可收拾。摊上淘到的瓷器买回家,他躺在被窝里,一宿一宿地摸着看。“一是养眼,二是琢磨。”

1992年,在香港苏富比,马未都拍下了第一件艺术品。在大多数人尚未意识到艺术品价值的时候,他已经“入道”深矣。

2011年,马未都在接受南方周末的采访时提出:“二流的制度比一流的人强”。他指出“现在文物鉴定根本没有形成一个行业,也就没有行规。文物知识很深奥,不是谁都能胜任的。文物收藏又很火爆,不少专业工作者或“疑似专业工作者”的机会就来了,电视里的好多“专家”连基本的专业知识都不具备。”

他的话再次提醒收藏爱好者,人眼已经不可靠,光凭经验太不科学。专业的鉴定工具和一流的监管制度才能更好地规范收藏界。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马未都与他的观复博物馆

吴勇书籍装帧作品

吴勇是谁

吴勇,1965年生于湖北武汉。1984年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潢系书籍装帧专业。1988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国青年出版社,曾担任中国青年出版社美术编辑室副主任。现任装帧艺术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委员会副秘书长,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地区)艺术顾问。1998年成立中国青年出版社吴勇设计工作室。

人物争议

2022年3月,北京法院审判信息网公开的一份民事判决书中显示,人教社公司曾在案件中提交其与吴勇签订的《委托设计制作合同》,内容是委托其承担教科书的插图、封面的创作等。

2022年4月,在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的一份判决书显示,北京互联网法院认定,并没有“北京吴勇设计工作室”这一实际的单位。

国学是什么的作者简介

李荣胜(1949~),河北丰润人。中共党员。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198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1969年参加工作,历任北京铁矿宣传科干事,首都钢铁公司长篇小说创作组组长,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作家出版社编辑、副社长、副编审,中国作协机关服务局局长、服务中心总经理,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中国作协第六、七届全委会委员。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短篇小说集《向阳松》,长篇革命故事《韶山风云》(合作)、《千年祝福》(合作),电视连续剧剧本《徐悲鸿》(八集)、《相识后的二十六天》(上、下集),中篇传记文学《徐悲鸿》,短篇小说《老制度》、《井冈星火》、《虎穴救战友》、《特殊使命》等数十篇。编辑《红旗飘飘》15集、文学类图书2000余万字,其中《瀑布》获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奖。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