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中国妇女杂志社总编

2023-12-06 19:3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中国妇女杂志社总编

《中国妇女》杂志于1939年6月1日在延安窑洞中诞生。她是中共中央妇女运动委员会在延安创办的第一本全国性的妇女刊物。毛泽东同志热情关怀和支持《中国妇女》杂志的创刊,并为创刊号写下了热情洋溢的题词:“妇女解放,突起异军,两万万众,奋发为雄。男女并驾,如日方东……”。这激越的文字曾鼓舞着千千万万《中国妇女》杂志的读者投身抗日救国的伟大事业。由于战争环境险恶、交通不畅和财政困难等原因,《中国妇女》杂志只出了22期,于1941年3月停刊。1949年7月20日,《中国妇女》杂志又与广大读者见面了。因为新中国即将诞生,为了鲜明地区别于旧中国,所以定名为《新中国妇女》。这本以妇女问题为中心的综合性月刊,从复刊之日起就一直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在何香凝、宋庆龄、蔡畅、邓颖超、康克清等妇女运动的杰出领袖的直接领导下进行工作。1956年1月起,《新中国妇女》改为《中国妇女》。1966年8月18日,毛泽东同志在天安门城楼接见百万群众时,蔡畅大姐请毛泽东同志为《中国妇女》题了字。一直沿用至今的《中国妇女》的刊名就是毛泽东同志的手写体。“文革”中《中国妇女》于1967年元月被迫停刊。1978年7月15日,《中国妇女》第二次复刊。《中国妇女》一直关注女人的命运,宣传自立自强的精神,刊登杰出女性的故事,描述妇女在时代变迁中的生活和感情,在妇女中深入人心。80年代到90年代,杂志发起“女人的出路”的大讨论,提出“我们需要重建”,倡导解放思想。大力宣传新《婚姻法》,同时举办妇女知识竞赛、评选中国小英雄等活动,受到读者欢迎,发行量上升到100多万份。90年代后期,杂志经过不断改版,伴随着改革开放中的妇女成长,以新的面貌迎向新世纪。1999年,杂志改为半月刊,并成为彩色印刷的杂志。上半月刊的内容主要是记录女性的发展,讲述女人的故事,关心女性的心理和健康,其关键词是“成长、成功、快乐”。力图给读者精神力量和一种贴心的感觉。2003、2005年,杂志荣获第二、第三届“国家期刊奖”。 《中国妇女》也是一个人才荟萃的杂志,一些妇女运动的前辈,如沈滋久、董边等都曾任这本杂志的总编。在近70年的漫长岁月里,几代人的交替中,杂志社也吸引了许多非凡的女性为之工作。《中国妇女》杂志把妇女解放置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趋势中加以考察、探索、研究和实践,并满腔热情地将“向妇女宣传社会,向社会宣传妇女”作为办刊目标。为此,《中国妇女》杂志开展了“当代女性现状探索”,提出了“愿我有一个新的妇女观”、“当代妇女面临四个挑战”、“理想女性、女性理想”以及“女人的出路在哪里”等专题讨论。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论述,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权威性,引起了社会的广泛重视和热烈反响。《中国妇女》杂志始终以推动中国妇女的解放、进步、发展为己任,有较浓厚的理性色彩,探讨每一历史阶段的妇女问题,维护妇女利益,反映妇女呼声,倡导妇女自强,促进妇女进步。它还大量宣传优秀的中国妇女人物,冲击传统的性别角色意识,倡导男女平等,树立崭新的女性价值观念,显示中国妇女的社会责任、能力、才华和贡献。刊物还关心妇女生活,深入女性的婚姻家庭和内心世界,大量提供信息,对妇女就业、社交、婚姻、家庭、教育、健康等方面进行指导,不仅有思想深度,也有可读性,受到社会各界欢迎。 1984年6月29日,《中国妇女》杂志在1984年第6期上的第38页的“征婚启事”栏中刊登了两条征婚启事。其中一则这样写道“我是一个煤矿工人,27岁,河南商丘娄店公社汪庄大队人,父母已故,兄弟四人,房八间,现在焦作矿务局冯营矿当合同工,每月工资80元。我热爱煤矿工作,文化程度高小,无疾病,身高1.64米。如哪位未婚女子不嫌俺是煤矿工人的话;如谁家中只有女儿又有心招婿的话,我愿到女家落户,尽养老之责,如哪位丧夫之妇有心另寻伴侣的话,均可来信或见面。”与现在动不动就体健貌端、温柔贤惠等模棱两可的措辞相比,当时征婚者要务实诚恳得多。这也许跟当时登征婚广告还得到单位开证明不无关系。《中国妇女》的征婚广告一登,来自全国各地的信件雪片般地飞来,未婚的大龄青年为了表示感谢还在信中违规夹寄钱物。紧接着的第7期登了8则征婚广吉,“征婚启事”也变成“鹊桥”并一直沿用至今。第9期《中国妇女》甚至办了“大龄青年婚姻专号”。

李晨的个人资料

曾就职于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瑞丽杂志社、中国妇女杂志社、财讯传媒。2010年11月加入搜狐焦点网,任职搜狐焦点新闻中心总编辑、商务部总监 。扎实的大众平面媒体经验,7年地产专业媒体工作历练。在行业及相关行业新闻的把控上,具备专业水准,并能将行业本身具有的丰富资源,灵活进行商务打包及运营,李晨先生所主持创办的“搜狐财智高尔夫”便是搜狐矩阵资源合理阵列,并对外进行商务打包的成功典范。

岑桑的岑桑

岑桑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城市情感专栏作家,少年儿童文学作家,《读者》签约作家。《格言》签约作家。百度专家团情感问题专家,百合网签约婚恋专家。其作品涉及情感、时尚、专栏、评论、心理、职场以及爱情、科幻、魔幻、恐怖、悬疑故事等诸多类型,发表在《女友·校园·花园》、《读者》、《青年文摘》、《花溪》、《南风》、《女报·情感》、《意林》、《爱人》、《花火》、《知音女孩》、《青年博览》、《女人坊》、《家庭之友》、《莫愁》、《少男少女》等近六十家全国性期刊。从06年起为台湾时尚杂志《爱女生》内地版,撰写上海部分的城市专栏。08年起为《扬子晚报》撰写情感解读,2011年起开设专栏“Qing问闪答”以及“爱症解Du”。著有职场小说《上班啦,我是新丁我怕谁》,职场爱情小说《钱宝珠嫁人记》,少年科幻冒险小说《杜雷日志》,青春小说《蓝桉跑过少年时》,并在百度花火吧活动中表示会进行蓝桉二的创作。名家评岑桑王秀华——《女友》杂志主编岑桑经常给我们写小说,我总是把她的小说当成范文,让编辑部的小编们传阅。在她的文字里你找不到离奇的故事,但是从一开篇,你就会被她的文字吸引,一直读下去读下去,看到最后,往往还能沉思许久。她总能唤起你的共鸣,或者心底的片片记忆。有些往事好像你也经历过,但是有些模糊了,岑桑会把这些记忆的碎片串起,展现给你看,于是你在她的故事里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好像有很多的心事被她偷窥了。把平淡的故事写到人心里去,这是岑桑的本事。只知道岑桑生活在上海,曾经与她匆匆地见过一回,大眼睛、白皮肤,说话的声音也是柔柔的。她的小说画面感极强,好似她亲身经历过一样。我想,文字这回事,主要还是靠天分。有的人随便一写,别人就陷了进去,有这样好文笔的人,无论写什么样题材的东西都是一样的好看。一直都很喜欢看岑桑写的爱情小说,那些爱情故事总是充满了希望,让我们感叹,年轻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啊!岑桑笔下的职场同样精彩,那些鲜活的生命就是曾经的你我。岑桑把那些故事写给年轻的读者,告诉他们,慢慢来,其实你可以更好!黄佟佟——《花溪》杂志总监 专栏作家岑桑有两位,一个是广东一位著名的老作家,文章入选过中学课本,以文字好而著称,另一个就是这位漂亮的小岑桑,她也以文字好而著称。她写得好,也写得早,是自由撰稿人,也是专栏作家,基本上所有的女性杂志都可以看到她的身影。有很多人看小岑桑在《花溪》的小说之后跑来问我是不是那位老先生,我答不是,接下来,必然会有人惊叹,这么年轻已经写得这么一手漂亮老辣的好文字,如何了得。好了——《南风》杂志编辑总监有趣又有用,在当今略显泛滥的青春文学书籍中,其实是难能可贵的。而岑桑的书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颇有创意,值得大家花点时间去读一读。也可以说,她真正地体现了一个词语的含义,那就是我们许多教育工作者想做却始终未能做到的——寓教于乐!叶细细——畅销书作家、《爱人》杂志主编岑桑在《爱人》里的文字向来干净透澈,兼具理性和感性,总在飞扬风趣的故事之下,讲述爱情与人生的睿智。这样文笔写起职场小说来也游刃有余,故事妙趣横生,让人得益良多。吴宝丽——《中国妇女》杂志社战略发展部主任 《i girl》杂志总编:对于混迹职场20多年的我来说,读岑桑的书的确觉得我们已经非常OUT了。其中丰富、新鲜、有趣的语言,常常使我要想上几分钟才能猜出其对应的意思;还有就是对于当下年轻人生活状态和生活观念的讲述,更使我获得不少新的体验和感悟。如果我能够用这样的语言,或者说能够听懂当下年轻人的语言,那么或许能够让我与我的年轻的同事们沟通起来更顺畅,能够消除更多代际间的隔膜和冲突,这是我,一个职场“老”人在读这本书时的最大收获。西岭雪——著名作家 红学研究者《爱人·月末版》主编认识岑桑的文字,是为一套小说合集筛选作品。平静的讲述,潜藏着炽烈的情绪。后来在杂志里看她的两性心理,分析的精准睿智,又是另一番理性的模样了,所以她的这本“钱宝珠”才可以把爱情与职场揉杂的这样好。每个女人都脱不开爱情与职场的双轨人生,你只能选择倾向于哪一边。偏于职场刚硬,偏于爱情柔韧。初入社会,我们总是觉得爱情在事业面前不值一提,可是到头来,回望错失的感情,却又觉得手中攥着的荣耀一文不值。很喜欢这本书的立意,授人以职场与爱情的锦囊。其实平衡是种可望而不可及的境界,能做到的不多,无限靠近,就已经很好了。最后借苏先生的那句热闹的“宝珠穿蚁闹连宵”送与岑桑吧,祝新书《钱宝珠嫁人记》大卖连销。任田——专栏作家资深媒体人曾任杂志主编香港文汇报首席记者岑桑,不是你们所认为的那个广东名人,而是个微胖小女人。齐刘海,人很白,常宅在家,肌肤柔软。说话低低,文笔细细,不争不抢,赶起稿子来很拼,有股收埋不住的倔强。恭喜岑桑新书上架,我永远都佩服擅写长篇小说的人,因我做不到。曾和香港金牌编剧何冀平老师探讨过小说里的飞檐走壁,结论是:好的小说家须分得开生活是生活,想象是想象,像何老师,她写《新白娘子传奇》、写《新龙门客栈》,无疑跟她生活无干的。因此恭喜岑桑,她作为一枚婚了的宅女,尽力将一场爱情职场双核推进的励志偶像戏,描摹得张扬低廻,体贴激越,且笑且痛,有生有色。青春是一场赤手空拳的奋斗,需要有点“二”的精神。才好看,才好玩,才痛快。人的战斗气场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褪掉“二”的成色,十年后,你可以说“我成熟了”,也可以说“我怯懦了”。所以,在我怯懦之前,很期待一睹岑桑的《钱宝珠嫁人记》。沈永新——《知音女孩·校园·小说》双刊主编,《知音·女王》杂志总监受岑桑邀约书评之时,曾开玩笑说我会写,我喜欢这个小姑娘。其实这也不全算是玩笑。岑桑交给我第一篇稿子的时候,文笔清新,满是淡淡忧伤的校园风。然而几年下来,她的文字成长之快,涉略之广,让人惊叹,文稿已登上全国四十多本报刊杂志。她说自己以挑战各类杂志为乐趣。是个真正的文字游戏者。读岑桑的《钱宝珠嫁人记》,感觉她心里仍揣着把飞扬的青春,没有因时间的消磨而退减,只因时间的历练而聪慧。可以说,这是一本有关成长的心得,是每个女孩子跨出校园,必经的欢乐和生长痛。故事奇趣丰富,却不掩现实的惨烈,穿插在故事里的点评,让人莞尔之后,品读出一些生存的道理。至于爱情与职场双赢,究竟是梦想,还是奢望。岑桑用一个女孩的奋斗史,给出了答案。吴军辉——《百花·悬疑故事》主编我常看到岑桑的作品,是她的悬疑恐怖故事。题材很新疑,切入的视角也新鲜。文字里有很强的画面感,读她的故事如同在看电影。没想到她的爱情职场小说也不错。也许是常写悬疑故事的原故。她的长篇小说节奏很快,情节紧凑,完全没有言情小说的拖沓感。非常喜欢岑桑笔下的钱宝珠,带着股不屈不挠的劲头儿,有这个时代女孩子的特质与性格。小说的笑点丰富,读起来轻松而不失思考的余地。其实,幽默也是考验作者的一种功力。幽不好的,就像蹩脚的春晚小品,好的包袱才能让人由衷一笑。岑桑 扬子晚报Qing问闪答和爱症解DU提问方式: 可登陆新浪微博给“微言岑桑”私信 留言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