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新课程杂志影响因子

2023-12-07 20:5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新课程杂志影响因子

呵呵,很高兴认识你
对于心理学的期刊的话,一般级别都比较高,如果是想往省部级期刊上发表的话,我可给你推荐几个我曾经投过的期刊杂志。
1.《教育前沿》,是湖南师范大学主办,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协办的教育类期刊,记得是分理论版和综合版。审稿周期相对较短,可以去试试。
2.《现代教育科学》的“小学教师”和“中学教师”两个版,是省部级的,因为《现代教育科学》的理论版是中文核心期刊,所以审核的周期会相对长一些吧。
3.《新课程研究》,这个你也可以考虑一下,这个的字数要求在5000字左右吧,也是分不同的版,你可以去试一试
这些都是省部级的期刊,相对用稿的几率会大些,当然你自己的文章也要过硬才行,数据不能造假,要科学严谨。但是这些期刊的“影响因子”是不受关注的。
再给你推荐几个水平相对较高的,但是你也可以去试一试的期刊。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这个是民进主办的,而且紧抓中小学学生心理问题,你可以去试一试
2.《校园心理》,这个是需要推荐信的,而且需要递交纸质版本的稿件进行审稿。
无论在哪个级别上发表论文,都要保证论文的质量,而且不要盲目,不要被CSSCI、SCI、CSCD等这样的级别所吓倒,相信自己。
在作论文之前,先把自己的基础知识搞的扎实些,不要在文中出现硬伤,而且对文献的引用也要注意,在成文后,至少自己要读3遍以上,并且找相关的朋友、同事阅读提些意见,进行修改,努力做到科学严谨,文章表意清楚,观点明确,这样被用稿的可能也会加大。
祝福你,希望你的第一篇论文可以早日发表,加油。

各省教育杂志有哪些是北大核心期刊

1.教育探索

以宣传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学前教育为重点。 《教育探索》杂志是教育理论刊物。读者对象为中小学校长、教师、教育行政领导、教育研究部门科研人员等。宗旨在反映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最新成果,探索教育规...

2.数学教育学报

《数学教育学报》宗旨:服务于中小学数学教育改革及高等数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改革,确立现代数学教育观,倡导数学教育科学学术争鸣,推动我国数学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反映数学教育实践与改革的新成...

3.学前教育研究

是我国最高级别的学前教育专业期刊,全国惟一一本幼教理论刊物。读者和作者群主要是我国的幼教理论研究工作者、幼教管理工作者、各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师生、幼儿园园长以及广大的幼儿园教师。 《学前教育研究》...

请问科学论文是否有影响因子?

●造成学术不端行为的因素很多,我们应该加强对年轻人思想方面的引导,同时采取一定措施改进管理体制,防止出现学术不端行为。

●评价科研成果片面地认定SCI论文、认定影响因子是有问题的,这些指标可以作为参考,但不能作为决定因素。

●做创造性科研工作确实不是一帆风顺、轻而易举的,必须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而且绝不能抄袭别人的工作。

30年改革开放,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提高,国家实力大大增强。但在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从社会这个大环境来说,出现了一些过于注重物质的倾向,教育、卫生、文化、艺术、科研等领域都有市场化、实用化的倾向。这需要我们加强思想的引导。社会上的一些问题,侵蚀到学术、科研、教育中来,在大学生中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两年前,中国科协的科技工作者道德和权益委员会就有报告分析了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方面的一些问题,指出现实中存在的抄袭、剽窃、伪造、篡改数据、侵占他人科研成果、重复发表论文、论文质量降低、育人不负责任等问题。这些对年轻人的影响是很大的。

大学生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浓厚的兴趣

现在浮躁和浮夸的情绪非常的严重。比如说考试作弊,虽然一再采取措施,但是还是时有所闻。所以要加强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思想引导。我觉得对现在的大学生来讲,最主要的是要有远大的理想,要有一点雄心壮志,要有抱负。现在,大学生最关心的可能就是毕业后是不是可以找到一个好的工作。而好工作的标准首先是待遇优厚,而并不是这个工作对他业务成长和发展有多大的好处。也有人的理想是希望大学毕业后,念研究生,拿到博士学位以后做博士后,然后就是升成副教授、教授,或者能拿一个我们这个领域的奖。我觉得这个也不能称为远大的理想。

我们远大的理想还是希望大学生今后在国际上能够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有所贡献,能够对这个学科的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这是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涉及到更多的大学生,即今后在经济方面或者科学研究、教育等方面,能够为国家解决比较大的问题、做比较多的事情、发挥比较好的作用。有了这些理想,平时的学习和研究工作才有足够的动力。

有了理想,还要有浓厚的研究兴趣。兴趣是我们做好工作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那么,兴趣是不是天生的?实际上兴趣本身是可以培养的。你对某个方面接触很多、下了多年功夫之后,在这个方面你的水准比周围的人更高,这时你的兴趣往往就更加浓厚了。作研究要有执著的追求和长期的努力。

通过改进管理体制防止出现学术不端

造成学术不端行为的因素很多,我们首先应该加强对年轻人思想方面的引导,同时,我们能够采取一定措施改进管理体制,防止出现学术不端行为。这些年,我们实行了一些定量的管理,非常注重SCI论文和影响因子。这种管理方式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跟学术不端行为有一定联系。比如,SCI论文在各个领域情况很不一样,数学学科与生物、化学等学科就有比较大的不同。数学论文通常都是一个人的,或者偶然情况是两三个作者的。通常一篇数学论文有一定的篇幅,最长的现在往往一本期刊就一篇文章。而实验性学科每篇文章一般都是由一个比较大的集体完成的,有十多位作者,而文章篇幅比较小。很多高新技术,比如计算机科学的论文,引用的文献差不多都是最近3年的。数学论文引用的文献一般不太多,且80%的文献都是3年前的,甚至是几十年前的。所以,好的数学期刊的影响因子大概在1左右,而在生物和化学等期刊就不同了。

20年前提倡年轻人把文章拿到国际上去发表,推崇SCI论文,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的。但是,现在片面地认定SCI论文、认定影响因子是有问题的,这些指标可以作为参考,但不能作为决定因素。实际上,影响因子至少经过四步近似:影响因子是把引用代替了质量,文章质量高低看被引用的次数,这是第一步近似;对一篇文章的引用以发表期刊的引用来代替,这是第二步近似;全世界期刊太多,引用只限于源期刊而不是全世界所有的期刊,这是第三步近似;即便只算源期刊,如果所有年份全部统计下来,工作量也很大,所以只算两年内发表的源期刊,这是第四步近似。

科研最重要的还是看创新。国际上有很多大数学家一辈子的论文大概也就十几篇。但都有很高的水准,在其领域发挥了很大作用。评价科研工作,最重要的还是看同行的评议,最好还有一些国际专家的评审。

创造性科研并非一帆风顺轻而易举的事情

要作现代研究的话,就要作好充分的准备。比如,数学是循序渐进的,即便是数学系本科毕业,也不可能在某一个领域接触到前沿领域,还需要继续学一些课程,以便跟现代研究前沿接轨。有了基础之后,才可以做研究工作。也许有人会说,是不是有例外,比如华罗庚,只有初中毕业的文凭,是不是可以说是例外?其实不然。华罗庚先生非常有才能,而且极其勤奋。他自学了高中课程,旁听了清华所有数学课程,然后继续做研究工作,其中包括在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做的两年研究工作。

在具体的研究工作中,可以参考王国维先生谈到的做学问的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个就好比你在大学阶段或作研究前期,不断地向上攀登。攀登得越高,你的眼界就越远。你要很努力地攀登、积累。第二种境界就是真正进入研究工作——“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你有了好的选题,从过去的文献当中发现了好的思想方法,同时又掌握了新的文献。在你得出好的结果之前一定还会遇到很多困难,不是轻而易举就能解决的。在研究的过程中你必须尝试不同的办法,不断地努力探索。第三种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当你想尽了各种可能性,好像没有什么办法的时候,突然有一天,你觉得一种已经考虑过的路子其实是可以走通的。当然,大家不要觉得这是在碰运气,这是有前面两种境界作为铺垫,经过前期大量的准备工作才能达到的境界。

通过这三种境界,我们应该让年轻人有这样的认识:做创造性科研工作确实不是一帆风顺、轻而易举的,必须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而且绝不能抄袭别人的工作。

康复专业书籍?

⑴ 康复医学的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论 第二章 康复医学基础 第三章 康复医学评定 第四章 康复治疗技术 第五章 临床常见伤病的康复 第六章 康复工作中常见伤病的临床并发症 复习大纲 英汉名词对照 参考文献

⑵ 康复治疗学专业有哪些核心期刊

1.中国康复医学

为促进康复医学的发展服务,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读者对象:读者对象为所有康复医学专业人员(医师、治疗师、护士),从事社区康复的专业人员,以及与康复医学专业密切相关的神经内、外...

主管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康复医学会

快捷分类:医学临床医学医药卫生科技

出版发行:北京月刊A4

期刊刊号:1001-1242, 11-2540/R

创刊时间:1986影响因子 0.776

审稿时间:1-3个月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

2.心血管康复医学

等.急性心肌梗塞病人运动康复治疗的临床分析 [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1999,8(4):6. [2] Levine S R.抗磷脂抗体[J].陈芷若译.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90,17:267-268.[书籍] [3] 曲 镭.老年病康复的特点 [M...

主管主办: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康复医学会;中国康复医学会

快捷分类:医学心血管系统疾病医药卫生科技

出版发行:福建双月刊A4

期刊刊号:1008-0074, 35-1193/R

创刊时间:1992影响因子 0.421

审稿时间:1-3个月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

3.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是由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中国医师协会和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本刊宗旨为全面康复,主要针对各种伤残的康复,涉及诊断、评定、治疗、工程、教育、社区、职业、社会、...

主管主办: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快捷分类:医学临床医学医药卫生科技

出版发行:北京月刊A4

期刊刊号:1006-9771, 11-3759/R

创刊时间:1995影响因子 0.478

审稿时间:1-3个月

期刊级别:CSSCI南大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

4.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

以促进物理医学与康复及多学科康复发展及改善残疾人功能为已任。本刊涵盖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各个领域,致力于全面报道有关物理医学与康复的最新进展及工作成就,着眼于从临床康复、康复研究、康复教育三方面深入挖掘...

主管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华医学会;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快捷分类:医学临床医学医药卫生科技

出版发行:湖北月刊A4

期刊刊号:0254-1424, 42-1666/R

创刊时间:1979影响因子 0.496

审稿时间:1-3个月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

5.中国肿瘤生物治疗

全面报道中国肿瘤生物治疗领域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最新成果和学术发展,积极宣传中国肿瘤生物治疗的政策和发展策略,及时介绍全球肿瘤生物治疗的最新研究动态。本刊栏目设有述评、院士论坛、专家论坛、研究快报、...

主管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免疫学会;中国抗癌协会

快捷分类:医学肿瘤学医药卫生科技

出版发行:上海双月刊A4

期刊刊号:1007-385X, 31-1725/R

创刊时间:1994影响因子 0.464

审稿时间:1-3个月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

6.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提升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科的学术地位及持续发展能力。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主要内容包括胸部、腹部、盆腔及四肢介入影像与治疗学,中枢神经、头颈部及心血管介入影像与治疗学,微创介入学,超声介入学,介...

主管主办: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快捷分类:医学临床医学医药卫生科技

出版发行:北京月刊A4

期刊刊号:1672-8475, 11-5213/R

创刊时间:2004年影响因子 0.459

审稿时间:1-3个月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

7.听力学及言语疾病

包括听力损失发病率和病因的调查、临床诊断和治疗,听力检测方法,听力补偿,各种发声及言语功能障碍的诊断及防治,听觉言语康复,新生儿听力筛查,并及时介绍国内外在这个学术领域的新进展。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

主管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快捷分类:医学眼科与耳鼻咽喉科医药卫生科技

出版发行:湖北双月刊A4

期刊刊号:1006-7299, 42-1391/R

创刊时间:1993影响因子 0.530

审稿时间:1-3个月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

⑶ 康复医学教材的图书目录

第一章 康复医学概论 第一节 康复与康复医学 一、康复的基本概念 二、康复医学 第二节 康复医学的组成及工作方式 一、康复医学的组成 二、康复医学的工作方式 第三节 残疾的分类与预防 一、残疾的分类 二、残疾预防 第四节 康复医学的发展 一、康复医学的发展史 二、康复医学的将来 第五节 临床医师与康复医学 第二章 康复治疗理论基础 第一节 运动学基础 一、运动与制动对机体的影响 二、骨骼肌肉系统的运动学 三、关节的运动学 第二节 神经发育学基础 一、中枢神经发育机制 二、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 三、神经再生及脑老化 第三章 康复医学评定 第一节 康复医学评定的概述 一、康复评定的概念 二、康复评定的目的 三、康复评定的方法 四、康复评定的流程 五、康复评定的原则与注意事项 第二节 运动功能评定 一、关节活动范围测定 二、肌张力评定 三、肌力评定 四、平衡协调功能评定 五、步态分析 六、运动心肺功能的评定 第三节 个体活动能力与生存质量评定 一、概述 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三、独立生活能力评定 四、生存质量评定 第四节 言语和吞咽功能评定 一、概述 二、失语症评定 三、构音障碍评定 四、吞咽障碍评定 第五节 认知功能和心理测验 一、概述 二、感知功能评定 三、认知功能评定 四、心理测验 第六节 电诊断 一、概述 二、低频电诊断 三、肌电图 四、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 五、神经反射检查 六、诱发电位 第四章 康复治疗技术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物理治疗 一、概述 二、运动疗法 三、物理因子疗法 第三节 作业治疗 一、概述 二、作业疗法的种类 三、日常生活动作训练 第四节 言语与吞咽治疗 一、概述 二、失语症治疗 三、构音障碍的治疗 四、吞咽障碍的治疗 第五节 心理治疗 一、概述 二、残疾后心理变化过程 三、主要的心理治疗方法 第六节 中国传统康复疗法 一、概述 二、推拿疗法 三、针灸疗法 第七节 康复工程 一、概述 二、矫形器 三、假肢 四、助行器 五、轮椅 第五章 常见疾病的康复 第一节 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 一、脑卒中 二、颅脑外伤 三、脊髓损伤 四、周围神经损伤 五、脑性瘫痪 第二节 骨关节及运动系统疾病的康复 一、骨关节炎 二、骨折 三、颈椎病 四、肩关节周围炎的康复 五、软组织损伤 六、腰椎间盘突出症 七、人工关节置换术 第三节 常见心肺疾患的康复 一、冠心病康复 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 第六章 常见问题康复处理 第一节 慢性疼痛 一、概述 二、疼痛评定 三、慢性疼痛的康复治疗方法 第二节 痉挛 一、概述 二、痉挛评定 三、痉挛治疗 第三节 神经源性膀胱 一、概述 二、分类 三、治疗方法 主要参考文献 ……

⑷ 想考康复治疗师初级需要看什么书

《人卫版××××年卫生资格康复医学与治疗技术教材+习题》(你要考的话应该只能2015年报名,买2015年版的就可以了),一般的图书销售网站或实体书店都有出售,大概每年9、10月份出第二年的版本。 报名参加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人员,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和法律,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和敬业精神,同时具备下列相应条件: (一)参加药(护、技)士资格考试 取得相应专业中专或专科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1年。 (二)参加药(护、技)师资格考试 1、取得相应专业中专学历,受聘担任药(护、技)士职务满5年; 2、取得相应专业专科学历,受聘担任药(护、技)士职务满3年; 3、取得相应专业本科学历或硕士学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1年。 (三)参加中级资格考试 1、取得相应专业中专学历,受聘担任药(护、技)师职务满7年; 2、取得相应专业专科学历,受聘担任药(护、技)师职务满6年; 3、取得相应专业本科学历,受聘担任药(护、技)师职务满4年; 4、取得相应专业硕士学位,受聘担任药(护、技)师职务满2年; 5、取得相应专业博士学位。 其中参加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全科医学中级资格考试的人员必须先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报名条件中有关学历的要求,是指国家承认的国民教育学历;有关工作年限的要求,是指取得上述学历前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时间的总和。工作年限计算的截止日期为考试报名年度的当年年底。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请参加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一)医疗事故责任者未满3年; (二)医疗差错责任者未满1年; (三)受到行政处分者未满2年; (四)伪造学历或考试期间有违纪行为未满2年; (五)市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⑸ 关于康复治疗技术的入门书籍...我女朋友报的是这个专业的专科...暑假在家想了解下这个学科是学什么的..

这是一个比较新的专业,国内从2000年才有这个专业,教材每个学校都会不一样,想有个初步的了解,可以找找这本书:康复医学概论,里面会有关于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有关的概念,以及这个专业所包含的几大部分内容和基本课程,这是医学相关专业,解剖和生理,以及生化都要学的,这个专业的范围很大,如果真的想学就在网上找找相关资料。不过,说实话,自己看了再多的资料,也不可能对这个专业有很直官的了解,到了大学,一个新的专业,就是一个新的起点,大家都 是从零开始。还有,你女朋友可要加强体力啊!

⑹ 康复治疗学入门应该看什么书

如果想打基础的话就先看解剖、生理学之类的吧,这些都是基础,你想学其他的必须先学这个

⑺ 请问 康复治疗师出了书本以外还需要看那些专业书籍,很实用的,临床上用得着的

神经病学,运动解剖学,骨科相关的书籍

植物生理学领域的世界最顶级杂志?

现在的名字叫 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

植物生理学其目的在于认识植物的物质代谢、能量转化和生长发育等的规律与机理、调节与控制以及植物体内外环境条件对其生命活动的影响。包括光合作用、植物代谢、植物呼吸、植物水分生理、植物矿质营养、植物体内运输、生长与发育、抗逆性和植物运动等研究内容。
定义
植物生理学(plant physiology)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及其与环境相互关系、揭示植物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

意义
植物生理学是植物学的一部分。但它同时也可看作普通生理学的一个分支。植物的基本组成物质如蛋白质、糖、脂肪和核酸以及它们的代谢都与其他生物(动物、微生物)大同小异。但是,植物本身又有一些独特的地方,如:①能利用太阳能 ,用来自空气中的 CO2和土壤中的水及矿物质合成有机物,因而是现代地球上几乎一切有机物的原初生产者。②植物扎根在土中营固定式生活,趋利避害的余地很小,必须能适应当地环境条件并演化出对不良环境的耐性与抗性。③植物的生长没有定限,虽然部分组织或细胞死亡,仍可以再生或更新,不断地生长。④植物的体细胞具全能性,在适宜的条件下,一个体细胞经过生长和分化,就可成为一棵完整的植株。因此植物生理学在实践上、理论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展简史

产生
植物生理学的起源一般都追溯到16世纪荷兰人范埃尔蒙的实验。他把一条柳枝栽在盆中,每天浇水,5年以后柳枝增重30倍,而盆中土的重量减少甚微,因此他认为植物的物质来源不是土而是水。这是第一次用实验的方法研究植物的生理现象。到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初期,英国的J·普里斯特利,荷兰的J·英恩豪斯等人陆续发现了光合作用的主要环节,证明绿色植物能在光下将空气中的CO2和土壤中的水合成有机物并放出O2。意大利人M·马尔皮基,英国S·黑尔斯,法国J·B·布森戈,德国J·von·李比希,英国C·R·达尔文等人分别发现或阐明了植物中的物质运输、水分吸收与蒸腾、氮素营养、矿质吸收、植物的感应性和运动等现象。随着知识的积累和系统化,1800年,瑞士的J·塞内比埃撰写并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植物生理学》。

走向微观
19世纪后期德国的J·von·萨克斯首先开设了植物生理学专门课程。在他和他的学生们努力下,植物生理学从植物学中独立出来,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特别是20世纪20~30年代,由于物理、化学、微生物学和普通生理学的进展以及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的兴起,使植物生理学深入到细胞水平。30~40年代进入细胞器水平,如以离体的线粒体、叶绿体来分析呼吸和光合等作用的机理,50年代以后,更深入到大分子的组合,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离体酶系的作用,以至电子传递系统机理等纵深方面,跨入分子水平或亚分子水平,成为分子生物学的一个方面。就研究的时间尺度而论,从范埃尔蒙实验的5年缩短到几天,几小时,甚至缩短到秒级,毫秒(10-3秒)级,微秒(10-6秒)级,纳秒(10-9秒)级甚至皮秒(10-12秒)级了。

走向宏观
植物生理学发展的另一端是走向宏观。由对植物个体,扩展到群体、群落的研究。因为无论是在人为的农田或自然界中,植物都是聚集在一起,很少单株生存;农业生产也常是以土地面积为单位,而不是按单株来计算产量。因此必须注意群体的结构和活动;植物体与外界环境及其他植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关系;通风透光、土壤水肥供应情况以及共生和互斥的现象和机理。这样植物生理学就与生态学接壤,并发展出了植物生理生态学和生态生理学这两门分支学科。

定量及模拟阶段
近代植物生理学家的研究工作,已部分进入定量的阶段,在引入电子计算机等新技术后,开始了对植物生理活动的数学模拟。因为植物几乎是吸收和转化太阳能的唯一成员,所以在探讨生命起源、开发能源、宇宙航行、地球外生命以及仿生模拟等问题时,植物生理学也是必不可缺的。

最早记录
远在3000多年前(公元前14~前11世纪),中国的甲骨文中就有涉及植物生理活动的关于农业耕耘施肥的记述。其后在《氾胜之书》(约公元前100),《齐民要术》(533~544),《天工开物》(1637)等专著中更有许多阐述。明末《天工开物》的著者宋应星(1587~1660)在与范埃尔蒙差不多同时所著的《论气》一书中曾说:“气从地下催腾一粒,种性小者为蓬,大者为蔽牛干霄之木,此一粒原本几何?其余皆气所化也。”已明确指出了植物利用空气来生长。

在中国的发展史
中国比较系统的实验性植物生理学是从国外引进的。20世纪20年代初,钱崇澍、张珽留学回国后,开始讲授植物生理学;李继侗1927年起先后在南开大学、清华大学,罗宗洛自1931年起先后在中山大学、中央大学、浙江大学、中央研究院,汤佩松自1933年起先后在武汉大学、清华农业研究所等处建立了植物生理实验室。他们的研究成果至今仍常为国外文献所引用。他们所教育的第一、二代学生,是国内本学科的主力。30~40年代由于抗日战争和战后国内的动乱,各大学及研究所颠沛流离,植物生理学亦与其他科学一样未得充分发展,专业队伍总共不过30人。1949年以后,植物生理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发展很快,在有关植物生理学的各个领域里,都程度不等地开展了工作,尤其是在光合作用等方面的研究,取得有重要意义的结果。目在中国设有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各大地区的植物研究所及各高等院校中,设有植物生理学研究室(组)或教研室(组);农林等部门设立了作物生理研究室(组)。中国植物生理学会自1963年成立后,已召开过4次全国性的代表大会,并出版了论文集。许多省、市、自治区陆续成立了地方性植物生理学会。中国植物生理学会主办了《植物生理学报》和《植物生理学通讯》两刊物,北京植物生理学会主办有不定期刊物《植物生理生化进展》。
学科内容
现代植物生理学研究一般分为以下10个方面。

光合作用
①光合作用。绿色植物的特殊功能。它们有光合色素,能吸收太阳光。色素在受激发后发生电荷分离,电子经过一系列的载体传递后,引起氧化还原反应:在一端分解水分子,放出氧气;另一端还原辅酶Ⅱ,同时造成质子(氢离子)转移,形成叶绿体中类囊体膜内外的电位差和氢离子浓度差,推动腺苷三磷酸(ATP)的合成。这样 ,将光能转变成还原辅酶Ⅱ与ATP中的化学能,最后经过一系列的酶反应,把从空气中吸入的CO2固定并还原成碳水化合物。[2]

植物代谢
②植物代谢。可以分为两大方面 ,一方面是合成代谢——将光合作用产生的比较简单的有机物通过一系列酶反应,组成更复杂的包括大分子的有机物如蛋白质,核酸、酶、纤维素等,构成植物身体的组成部分;或贮存物如淀粉、蔗糖、油脂,以供其生命活动中所需的能量。另一方面是分解代谢——把大分子的物质水解(或磷酸解)成为简单的糖磷酯 ,再经过糖酵解形成丙酮酸,同时产生少量的ATP和还原的辅酶(NADH或NADPH)。

植物呼吸
③植物呼吸。同动物一样,植物也进行呼吸,但没有像鳃、肺那样专门进行气体交换的呼吸器官。分解代谢所形成的还原的辅酶或几种简单的有机酸,经过一系列的电子传递(呼吸链),最后把吸入的氧气还原成水。电子传递和末端氧化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电子传递同时偶联着ATP的形成,供应各种生命活动的能量需要。呼吸作用(respiration)是氧化有机物并释放能量的异化作用(disassimilation) 。有氧呼吸(aerobic respiration)指生活细胞利用分子氧将体内的某些有机物质彻底氧化分解, 形成CO2和H2O,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无氧呼吸(anaerobic respiration)一般指生活细胞在无氧条件下利用有机物分子内部的氧,把某些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植物水分生理
④植物水分生理。植物的生活需要大量的水分,其中只有一小部分用于光合作用和代谢过程,绝大部分是在阳光照射下,气孔(器)开放、进行光合作用时,从叶面蒸发出去的。陆生植物适应于蒸腾作用对水分的需求,演化出各种结构。由发达的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通过木质部的导管或管胞输送到地上部的叶和其他器官。进入大气时所经过的气孔能控制水分的散失。在干旱地区的植物,更有减少蒸腾的特殊构造和代谢方式。

植物矿质营养
⑤植物矿质营养。除CO2和水外,植物还需要多种化学元素。需要量较大的氮(N)、磷(P)、钾(K),是农业上常需以肥料形式施加的元素。需要量次之的为钙(Ca)、硫(S)、镁(Mg)、铁(Fe),是构成植物体内生活物质包括某些酶的必要成分。此外还需一些微量元素,如锰(Mn)、锌(Zn)、硼(B)、铜(Cu)、钼(Mo)等。

植物体内运输
⑥植物体内运输。植物没有血液循环系统,但制造有机物质的光合器官(叶子)位于地上,吸收土壤中无机养料和水分的根系处于地下,生殖器官(花、种子、果实)等则要从两者取得营养物质的供应。适应地上部与地下部之间和各种器官之间物质运输的需要,植物演化出两种特殊的通道,即主要输送水和溶于其中的矿质元素的木质部,和主要输送有机物的韧皮部中的筛管。

生长与发育
⑦生长与发育。生长主要是通过细胞的分裂和膨大,发育是通过细胞的分化而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内在因素和外界环境的制约,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和季节性。在寒、暖、雨、旱季节变化明显的地区的植物常有休眠期。种子多在冬季或旱季到来之前形成,在休眠状态下度过不良环境。从营养生长(叶、茎、根的生长)向生殖生长(分化花芽、开花、结实)转化的过程常与自然环境的年度变化相偶合。植物有一系列感受环境变化的机制,光周期现象是其中之一。植物的细胞具有很大的全能性,身体许多部分的细胞,离体后在人工培养基中,都可以脱分化而长成愈伤组织。在适当的情况下,又可以再分化,形成根、茎、叶等器官以至长成完整的植株。

植物激素
⑧植物激素。植物没有神经系统,各器官间的生理活动,除随营养物的供求关系相互制约以外,大都是通过一些特殊的化学物质来相互调节和控制的。这种化学物质称为植物激素,它们在某些部位形成,转移到另一些部位起作用。如最先发现的生长素就是在生长顶端形成,促进下面的细胞伸长。随后相继发现许多其他激素,如脱落酸、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除去通过化学物质而调节控制之外,植物中也能有迅速的物理的信息传导,如电位的变化。

抗逆性
⑨抗逆性。不同植物对不良环境的耐性和抗性的差异很大,有的能在极干旱的条件下生存,有的能抵抗低温。品种之间的差异也很大,在自然界中,不同生境中植物的分布很大程度上是由它们对不良环境的抗御能力决定的。在农业生产上,扩大作物的种植,了解抗逆性的生理机理,有助于采取措施以提高抗逆性,或为育种工作中抗逆品种的筛选提供生理指标。

植物运动
⑩植物运动。生活在水中的低等植物,有些具有特殊器官如鞭毛,可以游泳,作趋光运动。陆生植物虽然着生位置固定,却并非完全不能运动。根有向地(重力)性,叶子有向光性,是通过生长来运动,称为生长运动。有些植物能做机械运动,如睡莲的花昼开夜合;合欢的复叶晚间闭拢;含羞草和食虫植物猪笼草等,动作更为迅速。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