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果树学报柑橘轮斑病

2023-12-11 16:1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果树学报柑橘轮斑病

可能是真菌类的病害:褐斑病或斑点落叶病。
褐斑病: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染果实和叶柄。一般树冠下部和内膛的叶片、果实最先发病。发病初期,叶片出现黑褐色小疱疹或针芒状暗褐色病斑,边缘不整齐,病健界限不清晰,后期病叶变黄脱落,但病斑周围仍然保持绿色,病斑表面有黑褐色的针芒状纹线和蝇粪样黑点。病菌从侵入到引起落叶约13~55天,田间5~6月始发,7~8月进入盛发期,10月停止扩展。
苹果斑点落叶病:属真菌中的半知菌侵染所致。其中斑点落叶病菌是苹果轮斑病菌的强毒株系。没有伤口也能发病,致病力极强。苹果斑点落叶病的病菌以菌丝体在病叶、枝条上越冬,翌年春季产生分生孢子,随气流风雨传播,侵染春梢叶片,花期前后开始出现病叶,7月上、中旬是春梢为害高峰。病叶上大量产生孢子,重病园病叶率达50%以上,每叶平均病斑5个以上开始出现落叶。同时病菌孢子可以反复进行再侵染,9月上、中旬进入秋梢为害高峰。10月中、下旬基本停止发病。气候条件与病害流行关系密切。一般春季苹果展叶后,雨水早而多,空气湿度在70%以上,发病早而重。果园密植,树冠郁闭、空气湿度大,杂草多,透风不良有利于发病。此外,病害的流行与叶龄关系密切,病菌主要侵染嫩叶,30天以上的老叶一般不再受侵染。不同苹果品种抗病性不同,一般红星、新红星、红冠、陆奥、富士、红富士、印度、元帅、青香蕉品种易感病,金冠、国光中度感病,红玉、祝光、旭等较抗病。
该类病的发生、流行与雨水、树势、栽培管理及品种有关。所以应该加强田间管理,让果树保持强壮的树势,适当的果实负载量,如果果树树势弱且负载量过大,很容易引起早期落叶;防治树冠郁闭(注意夏剪);加强肥水管理等。
如果是这两种中的一种可以用波尔多液、代森锰锌、百菌清之类的杀菌剂防治。

柑橘油斑病如何防治 柑橘油斑病的防治方法

柑橘油斑病的防治应注意田间环境管理和采收储藏期的操作。一是适时采摘。果实适当早采,并注意不在雨湿和露水未干时采摘;果实在采摘、盛放、挑选、装箱和运输等操作过程中,防止挤压碰撞,注意避免柑橘的人为机械损伤。要储藏的果实,应先摊开放置2~3天,使充分干燥后再储藏。二是生长期防治害虫。特别是在果实生长后期,要加强对刺吸式口器害虫,如红头叶蝉等的防治;山地栽培的柑橘可结合吸果夜蛾的防治,进行果实套袋,兼防油斑病;同时精心修剪枯枝、过密枝、病虫枝及树刺等。三是种植防风林。风沙较大地区,宜在柑橘园周围种植防风林,以减少风害。

柑橘黄斑病用什么药好,附症状及发病原因

柑橘黄斑病发病初期在新梢叶片展开后,可选择内吸性较强或成膜性较好的药剂进行预防,如使用30%吡唑醚菌酯4000倍或37%苯醚甲环唑3000倍,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50倍,喷布第1次进行预防。柑橘黄斑病病情较为严重时,可选择使用氟硅唑、氟环唑、戊唑醇等治疗性较好的药剂,10-15天喷布1次,轮环使用。

一、柑橘黄斑病用什么药好

1、柑橘黄斑病发病初期在新梢叶片展开后,这时可以选择内吸性较强或成膜性较好的药剂预防。比如使用30%吡唑醚菌酯4000倍或37%苯醚甲环唑3000倍,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50倍,喷施第1次进行预防;隔20天后可以喷施第2次药剂;隔30天后再喷施第3次,一共使用2-3次即可。

2、在柑橘黄斑病的病情比较严重时,可以选择使用氟硅唑、氟环唑、戊唑醇等治疗性比较好的药剂,10-15天喷施1次,轮环使用。

二、柑橘黄斑病症状及发病原因

1、柑橘黄斑病症状

(1)黄斑型

柑橘黄斑病在发病初期叶背会产生1个或数个油浸状小黄斑随叶片长大,病斑会逐渐变成黄褐色或暗褐色,从而形成疮痂状的黄色斑块。

(2)褐色小圆斑型

①初发时期在柑橘叶面会产生赤褐色小病斑,后期会稍微扩大。

②后期病部的中央会出现灰白的颜色,边缘黑褐色会略凸起。

2、柑橘黄斑病发病原因

(1)柑橘黄斑病的产生与种植柑橘周边的环境有一定联系,比如与降雨量息息相关,如果降雨量越多,就会导致柑橘黄斑病的病情增长率越快越高,因此每当连续的阴雨季节或者洪涝灾害发生时,柑橘黄斑病的发病就会更严重。

(2)柑橘黄斑病的产生还与柑橘自身的损伤也有联系,如果柑橘在生长过程中出现受冻,或者太阳温度过高都会使树皮表面出现伤口,以及在种植过程中如果被农具造成损伤等一系列伤口,都会导致柑橘黄斑病入侵和蔓延。

(3)如果在种植柑橘的土地上保留着柑橘黄斑病的病菌,也就是在上一届种植柑橘时候的病菌没有被彻底清除,这次种植时也没有对土地进行消毒处理导致,因此在种植时一定要提前对土地进行消毒处理。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