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攀枝花论文发表

2023-12-07 23:2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攀枝花论文发表

1、1992年10月所写论文《浅谈初中毕业政治课教学与复习》获市教研室、市教育学会思想政治教学专业委员会九二年政治学科初中论文评比一等奖。2、1995年6月论文《强化常规管理,提高德育质量》获市直学校青年教职工“教书育人”论文一等奖,还进行了市教季《攀枝花德育特色研究》子课题《后进生的教育及转化》研究的组织领导工作。3、论文《浅谈依靠教职工加强学校民主建设》获一九九九年市教育工会工作理论研讨论文“二等奖”。4、《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主体性》发表在1999年第三期《攀枝花教育》。5、《关于进一步开展好我市支教扶贫工作的几点思考》发表在2001年6月3日的《攀枝花日报》上。6、1999年10月11日文章《浅谈依靠教职工加强学校民主建设》与《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主体性》被收入香港中国与世界出版社《为了明天的太阳》著作中,同时担任《为了明天的太阳》一书的执行副主编和编委。7、在《攀枝花日报》、《攀枝花晚报》、《攀枝花广播电视报》发表有关新闻稿件50余篇。8、2008年9月《试论中小学如何培养和谐个性及全面发展的人》在“四川省第九届教师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荣获四川省教育厅颁发的省二等奖。论文《师生双方主体互动是教育成功的秘诀》获四川省教育报刊社优秀奖。9、2010年5月10日《初中数学“自主学习—引导探索—当堂过关”教学法的实践研究》课题获攀枝花市人民政府颁发的攀枝花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0、2010年5月21日硕士学位论文《学习权视野下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研究》获论文答辩委员会学位论文评定“优秀”等级。11、2010年9月《加强课堂教学中的策略指导,着力教会学生学习》在“四川省第十一届教师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荣获四川省教育厅颁发的省二等奖 。

攀枝花地域文化的主要特点论文

攀枝花地域文化的主要特点论文

攀枝花的地域文化是指在攀枝花这一特定区域范围内的,包括民俗、传统、习惯、生态等在内的文明表现。它在该地域范围内不断地与自然及人文环境相融合,经过长期的发展过程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独特性,是一种不断发展、变化而生生不息并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传统文化。

1、攀枝花特色地域文化的研究背景

在20世纪60年代初,攀枝花还是一个人烟稀少、比较荒凉的不毛之地,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创业,这一地域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一座现代化的钢铁之都拔地而起,为攀枝花今天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5年的“TheBeltandRoad”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攀枝花也顺应历史的潮流,将自身以工矿业为主的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向以做好“钒钛”和“阳光”两篇“文章”为主,同时正着力把自身打造成“中国的康养胜地和四川南向门户”,以顺应“一带一路”倡议的时代要求。而今恰逢改革开放40年,攀枝花无论在生态环境、工农业生产、道路交通或是人们的文化生活、经济收入等方面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攀枝花特色地域文化的主要特点

地域文化是指文化的形态,它具有该地域的特征和属性,而攀枝花特色地域文化有别于其他地域文化,它具有攀枝花的地域特征和属性。其主要特点如下:

2·1独特的丧葬文化

攀枝花和西昌同处攀西大裂谷地带,该地区由于地形复杂、民族众多,其民风民俗、饮食丧葬及民间音乐等都具有鲜明的特征。以丧葬为例,该地域在丧葬制度方面一直有火葬、土葬、悬棺葬以及彝族的向天坟和一种独特的大石坟墓等丧葬方式。不同的族群根据自己丧葬风俗习惯和历史沿革选择不同的丧葬方式且各具特色。

2·2宗教文化呈多样性

由于攀枝花的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民族众多,再加上其居民构成方面以移民为主,所以其宗教文化呈现出多样性。在这里不仅有本地彝族民众信奉的“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而且有我国大部分地区信奉的佛教、道教,还有伊斯x教和藏传佛教,更有远涉重洋而来的基督教和天主教。各种宗教相互并存,和平共处,与该地域其他文化相互融合、兼收并蓄。

2·3移民文化由来已久

在攀枝花的人口变迁中,其居民构成主要以外来移民为主。[1]据史料记载,包括攀枝花在内的攀西地区的大规模移民史有:

(1)原始社会末期的黄帝长子昌意率部降居雅砻江,是中原文化与攀西本地土著文化的交融。

(2)三国时期诸葛亮南征的“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就是在攀枝花仁和区的拉鲊渡口。战后一些蜀兵就留在本地和当地人通婚,繁衍后代。

(3)元朝初期,铁木儿的蒙古大军大规模的远征西南地区并成建制地留在包括攀西在内的当地屯垦。

(4)20世纪60年代中期,几十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操着各种方言的建设大军响应号召,浩浩荡荡地开进了攀枝花,这也是攀枝花历史上的最大规模的一次移民,对攀枝花的地域文化的形成产生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4多元文化并存

从历史和地缘因素来看,攀枝花被视为属于攀西经济带和文化圈,根据其民族、居民构成成分以及其地形地势等的复杂性决定了其文化的多元化。

(1)位于攀西地区的攀枝花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境内及周边地区分布着大量的人类活动的遗址。其境内的回龙洞古文化遗址是“腊玛古人”的活动遗迹,距今可以追溯到10000至18000年前;在其周边的裂谷南段更有著名的“元谋人”以及更为古老的“蝴蝶人”等。据此彝族学者刘尧江提出了包括攀枝花在内的金沙江流域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的学说。

(2)从地缘历史来看,攀枝花的地域文化属于滇蜀文化的交融之地。攀枝花处于川西南和滇西北的南来北往的交通枢纽位置,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在其历史长河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四川盆地的蜀文化和位于云贵高原的滇文化的影响。

2·5文化成果形式丰富多样

攀枝花由于其文化多元并存,其文化成果形式也丰富多样。其主要文化成果有:

(1)文化团体的成立和文化场地的修建进一步丰富了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1]。攀枝花于1966年成立了战鼓文工团并在1999年与市话剧团合并组成了攀枝花市歌舞剧团;2001年在市歌舞剧团乐队的基础上成立了攀枝花交响乐团。并相继修建了攀枝花市文化馆、攀枝花市工人文化宫、苴却砚博物馆以及攀枝化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等。这些都为丰富攀枝花人民的文化生活和休闲娱乐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

(2)文学作品及刊物等成果丰硕。比如1966年的《渡口工人诗歌选》;1973年的《战斗在攀枝花》的报告文学和同年创刊的市级文艺刊物《攀枝花文艺》等。这些文学作品和刊物在一定程度上见证并反映了攀枝花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变迁和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3、研究攀枝花特色地域文化的主要目的

研究攀枝花特色地域文化的主要目的在于不仅要对这一地域文化进行完整的记录和传承,更要不断地将它发展和弘扬。在研究过程中要找出它与该地域自身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比如:从本地的自然景观与地域文化的结合来看还远远不够,应挖掘民间传说、历史文化名人、三线建设者们的故事以及各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等与一些自然景观相结合,使之与自然景观相协调,赋予其浓郁的文化氛围和长久的生命力。其次,攀枝花的城市管理者们应科学制定攀枝花地域文化的发展战略,加强顶层设计。各区县做到统筹规划、整体布局,共同推进攀枝花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着力打造具有攀枝花特色的地域文化,促进本地实体经济和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同时加强攀枝花地域文化与南亚诸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在“一带一路”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构筑攀枝花的国际声誉和文化软实力,以推动攀枝花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4、结语

为对接“一带一路”的战略实施,促进本地域实体经济与文化产业的发展,攀枝花应加快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利用,明确各文化产业的发展定位及特色并加强相互协作,充分发挥“南向北进”的枢纽作用。认真培育并打造统一开放的区域特色文化市场,将它打造成川西南、滇西北乃至辐射南亚诸国的具有独特的攀枝花特色的地域文化的品牌,才能正确认识本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展现本地区的魅力和风采,提高攀枝花的区域经济和文化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中共攀枝花市委党史研究室编·攀枝花大观[M]·北京:中国图书出版社,2007·

[2]傅彦瑜·攀枝花地域文化与壁画发展[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0(1):41—43

网上发表论文途径

途径现在基本都是在网上发了,如果你周围有杂志社的话也行,不过一般杂志社都是全国各地的,附近有的话还得符合你的专业的期刊才行,那么你就方便了,请人家编辑吃个饭,估计就可以发了呵呵,不行的话就在网上找个发表论文的地方就行,比如欣启论文网还不错,我在那发了好几年了,主要就是你发论文别发了假刊就可以了,现在机构也多,选择也多。别贪小便宜就行,这东西弄错了的话,好耽误事情的,我同事就是耽误了一年还白瞎了钱。所以一定注意。知道的就这么多了 希望对你有帮助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