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肉鸡饲养总结论文

2023-12-12 02:0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肉鸡饲养总结论文

动物福祉 自己上去看一下
Animal Welfare
COLIN SPEDDING
ii
Spedding, Colin, 2000. Animal Welfare. Earthscan Pub. Ltd., Sterling, Virginia,
USA
作者简介:Colin Spedding爵士致力於为动物福祉的工作已超过30年,他担任过
Farm Animal Welfare Council的主席10年,目前是英国University of Reading的
名誉教授,且担任the People's Dispensary for Sick Animals的代理主席.
第二章 何谓动物福祉 为何重要
第三章 关心所有动物-或只是一部份
第四章 福祉问题的本质与严重性
第五章 标准的需求性
第六章 关心动物福祉的组织
第七章 改善动物福祉
第八章 必要的行动
第九章 动物福祉未来的问题
第十章 省思,主题的整合与结论
附录一 BFF与WSPA之建议
附录二 主要的动物福祉组织
附录三 利用动物与动物权利及动物福祉重要纪事年表
附录四 动物保护法
附录五 动物保护法简介
附录六 动物保护法施行细则
附录七 畜牧法
附录八 机构性动物照护与使用委员会
组织
WAN World Animal Net 世界动物网路
WSPA World Society for the Protection of
Animals
世界保护动物协会
WTO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世界贸易组织
WZCS World Zoo Conservation Strategy 世界动物园保育策略
第一章 绪论 Introduction
"人类的文明程度大体上是可以根据我们如何尊重与对待生物来判定的"
(van Wifen)
首先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动物福祉的定义(见第二章).显然这是很难的,如果我
们对於不同事务使用相同的字眼,就是要讨论也很难有进展.对於福祉只强调
个人的看法,是很难有任何结果的.
最好是有一个公众都能接受的定义,但是这也是无法阻止有些人会反对
它,而且会努力地说服别人接受他的观点.
虽然如此,如果有一个大家都同意或者是可以被社会所接纳的定义,这就
可以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也可以描述出改进的目标.终究,人们对於动物的
态度,对动物福祉的看法,以及对他的重视性,都会随时间而改变,在不同国
家与地域也会有很大的差别.
譬如在英国,大众对於以犬斗熊,斗鸡,斗狗与以犬斗驩的态度已随年代
而有明显的改变,就是对待役马,宠物与家畜的态度也改变了很多.
最近的辩论焦点是在於野生动物的狩猎,淘汰族群个体过多的动物,有害
动物的控制,以及动物在农场,动物园与马戏团的饲养管理方法.不过所强调
的问题在不同国家有很大的差别.
在第三章就讨论在英国以及其他国家,我们应该关怀哪些动物的福祉.就
如对待人们,我们的关怀的范围不会只局限於自己的村落,城镇或国家.最好
是能弄清楚,为何我们要去关怀(见第二章),也要知道其问题的本质与其范围
(见第四章).譬如,鸡只的数目多过牛,野生动物(某些物种)在公路被撞死
的数目多於被猎杀,海洋鱼类被杀的数目多於淡水鱼等等.这些事实是否影响
我们该如何去关怀吗
无论如何,我们必须了解问题所在.是否因为涵盖了许多动物,就认为它
是一个问题 如果是如此,是不是动物数目较多,问题就较重要呢
对於一个受苦的动物,这将是一再出现的问题,无论是只有一头或几千头
中的一头动物,就如不管它是为何发生,这就是必须解决的痛苦.对动物而言,
重要的是痛苦的程度,痛苦的范围与持续时间.因此最必要了解的问题是:动
物是否受苦 我们是否能确定 我们如何看出来 是否有徵兆或检定可以使
用 而对不同物种是否都相同
2
对於某些重要的观点来看,不同物种必定有些不同.譬如,如果母鸡没有
巢来产蛋就会感受痛苦,但对於阉牛或母羊,缺乏巢穴就不会是个痛苦.换句
话说,无法表现自然行为模式是痛苦,是福祉问题的一项原因,但这在不同物
种间就可能不同,在同一物种的不同性别,体型与年龄也可能不同.
因此有必要为不同的饲养动物列出标准,这标准不但要有一般的项目,也
要有很详细的差别.第五章就讨论这些标准的必要性.订定标准需要有许多资
讯,有些需要有科学的研究,也有些需要实际经验的结果,因为标准是要有实
证为依据.有人认为动物在受苦时是非常明显的,有时这是很显然的.但有时
并不一定是如此.譬如类似牛与绵羊的草食动物,就已演化成为不会在外观上
显现痛苦的,这是要让注视它们举止的掠食兽无法察觉到它们的弱点.在电视
上常可看到羚羊很夸张地跳得很高,就好像要告诉掠食者「不要打扰我,我是
非常敏健的而很难被抓得到的」.因此我们可能因为看不到痛苦的徵兆而察觉不
到动物的痛苦.人类对於痛苦的忍受程度也是不同.
在此显然我们就必须警告避免「推己及人」的误解,不要相信当我们为某
事沮丧时,动物也会有同样的感受.显然我们不可假设我们对於某事感到痛苦,
动物也会如此.我们无法知道它能感受,但同样的,我们也不知它不能感受.
因此我们要保持开放的心胸,根据所有可能的证据来判断.
不幸的是证据可能缺乏,而且很难获得.在许多情况下我们可能不希望为
了产生实质证据而见到必要试验的执行.幸运的是无痛苦地评估未被绑缚动物
在生理与行为的反应已有很快速的进展.
在许多情况下我们只需要看到就会相信:从塔上掉落的山羊并不需要支持
的证据(不需要什麼试验证据)来告诉我们这是有多少难以忍受的痛苦.甚至
在这个明显的例子,也要很慎重地询问我们到底知道动物多少的痛苦.这并不
是怀疑它不会痛苦,不过对於较不明显的情况,对於我们的推论就会较为清楚.
要记住,对於很小的动物,就如在树上筑巢的鸭子与老鼠,从很高处掉落并不
是个问题.在第一个范例,就如发生在自然状态下,小鸭掉落到地面就跑开.
事实上越小的动物,其单位体重的表面积就较大,因此可有效地影响空气的阻
力.如果我们希望平安下降,我们以降落伞增加空气阻力.
当真正怀疑动物是否会受苦时,最好是以正面的态度来处理,而如果认为
可能会造成不可接受的痛苦,就不要去做它.虽然受苦是生活的一部份,类似
「不可接受」的字眼,无论看来是多麼让人怀疑,还是有必要使用.分娩可能
是有相当程度的受苦,而动物之间为了建立主宰的阶级制度而来打斗,无论对
於一群乳牛或是一群公鹿,也都是一样有痛苦的.
对於野生动物,我们不要故意去干扰它们的生活,掠食兽与被猎食者一样
要生活.但如果我们去干扰它们,就要负起它们福祉的责任.如果我们在水池
3
展示海豚,我们常常并不了解到底是以哪种方式干扰了它们.不过这也是一个
我们不需证据就能知道的案例,譬如使用太小的水池.当我们知道应该设定标
准,那应该如何去落实地执行呢 谁要去执行呢 有哪些人已经做了什麼事
这就是第六章要讨论的问题范围.
因为有这麼多事需要去做,第七,八章就讨论动物福祉该如何来改进,该
由谁来执行.许多人不知道他们可以做什麼,或事实上并不知有哪些事该做,
而只觉得他们是无法造成任何改变的.这当然不是如此的,任何消费动物产品
的人可以拒绝去购买那些过程中有虐待或不良福祉行为的产品,又如,那些付
钱去马戏团或看熊跳舞的人可以不再去看.
幸运的是个人不是完全孤立的.全世界至少有6000个动物福祉组织,合力
所做出善事是非常可观的.有些重新安置流浪犬与流浪猫,有些拯救野生动物
避免受到自然灾害与战争迫害,有些帮助动物处理受到环境污染的灾害(譬如
受油污染的海鸟),有些游说政府去更改法律(都是第六章的内容).每一个团
体都欢迎会员的加入,都需要有各种方式的支助.
因此每个人对於动物福祉都可有其贡献,包括说服别人,国民有其义务来
推动动物福祉.所谓国民,我是指属於人类社会(即乡镇,市,省,国家或国
际组织)的一份子,既接受了社会负予的权利,也应承担应尽的义务.换句话
说,国民权可负予一个个体,但如果他严重违反社会规范,也应该可以被褫夺
的.无论是权利与义务,可能都与年龄,性别,身份,财富与许多其他条件有
关.
广义来说,权利与义务通常有一些特质(参见表1.1).
表1.1 国民的权利与义务的特质
可享的权利 应尽的义务
可影响其国家之法律订定 对於国家决策与行政的讨论有所贡献
在法律规范下可享有言论,行动,
信仰与结社等自由
遵从法律且在其规范下行使自由权
避免侵害他人的权利与自由
寻求变更法律(以适当的方法) 影响社会有关於对待人民,动物与环境
的行为
因此整个社会的表现,就是经由国民的权利与义务来构造的,这也包括社会如
何来对待动物.
4
这些有关动物福祉的义务,并不难以一般的词汇来定义(见表1.2),但是
要把它以详细的条文阐释出来,却是相当困难,因此在以后一些章节就是为此
来探讨问题所在与其困难处,以及可能的解决办法.动物福祉是许多人都可以
强烈感受的问题,但人们可能会有不同的观点.
然而,纵然有许多人对於动物被对待的情形非常激动,我们大多数人也无
法容忍有些社会完全不关心动物福祉,但是我们必须接受有这些社会存在的事
实,以及有人还是相信他们是正确的事实.
表1.2 国民对於动物福祉的义务
1 守法
2 高标准的个人操守
3 说服他人提高标准(在可预见的未来可能就不再需要改进)
4 赞助与参予有知性的讨论会(无论公办或私办)
5 学习(或帮助他人学习)完成这些义务所需的知识
但是如果每一位国民都有身为社会一份子的义务,怎麼能容忍这些呢 目
前的情形是令人满意的吗 在这方面是否有足够被充份支持的组织呢 事实上
是否需要进一步的行动呢 如果是的话,到底需要哪一种进一步确定的行动
但是将来可能还会产生新的福祉问题,我们可能可以监控其起因的发展而来阻
止它.第九章就是讨论动物福祉未来可能产生的问题.
最后在第十章我总结了在撰写本书时所获得的结论,这在开始时不一定就
讨论过,但最终是证实了我的直觉看法,对於所有不同种类动物的福祉,都应
该被相同地对待.然而有些结论是很快就可获得的.对任何地域与人民,对於
动物的关怀与动物福祉的道理都应该是一样的,但人民的认知与可行性就不
同.事实上,每一个国家并不是都有相同的条件,而且问题的本质与严重性也
不同(第四章),可以做到多少的程度就不同了.当然,较为富有的国家可以帮
助国外处理动物福祉的问题,但这必须小心地进行.在较不富裕的国家,动物
福祉的改进可能在经济上不许可.譬如,我们必须知道那些训练表演熊舞的人
可能没有其他谋生的工具来养活家人.
这些道理是一样的,但还有因为其他的理由而无法兼顾福祉的情形.要选
择范例来说明这点,会有过度地域性偏狭而造成偏颇现状的危险.就算是有资
料,也无法通盘描述整个世界动物福祉的状况.而且这样也不能为达成任何目
的有帮助,因为对於每一个国家,最好还是要评估她的现况.
5
但是要提出范例,我还是很担心会造成一个不平衡或偏颇的印象,就如某
些国家(或产业)做得比别人糟或比别人好.这不仅是因为无法做这种判别,
这也是很不公平:有些国家在某些方面就比其他人好或坏.因此,以我个人有
限的知识,以及根据别人的经验,我举用了范例来说明问题与道理,但希望不
要因为我的选择而造成不公平的结论.
当我们要采取行动,就必须确立问题,然后辨识出可行有效的解决方法.
人们感受最深而极力发掘问题的事实,并不必定是最能确立问题的真像.他们
甚至可能较无法做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要站起来说出"这是一个问题,而且是
不可接受的"是必须有强烈与清楚的伦理使命感.但是知识才是确定问题的症
结所需要的,而且知识与清楚的思虑才是认清有效解决方案所需要的条件.
本书的目的不是要告诉你该想什麼或该做什麼.它是希望经由提供必要的
资讯与帮助你清楚思考这些问题,然后要你自己决定这两件事.
在未来要参与一个运动来改善福祉,是必须要对其可行性有些信心,有希
望其他人与你并肩作战,但最重要的是要有清楚的思虑.信心,希望与清楚思
虑都很重要,其中最重要的还是清楚的思虑.
摘要
1 动物福祉的主题是避免造成受苦,以及在无法完全避免时可以减少受苦.
2 国民有权利也有义务,而义务就包括了必须关怀那些受他们影响以及生活
在他们社会中的动物之福祉.
6
7
第二章 何谓动物福祉 为何重要
What is animal welfare and why does it matter
"我还没有看过任何复杂的问题,当我们适当地处理它时,
会使它变得更为复杂"(Poul Anderson)
动物福祉的定义
动物的福祉(welfare or well-being),依据Encyclopedia of Animal Rights and
Animal Welfare,David Fraser认为字典的定义是"生存或生活的状况良好the
state of being or doing well"以及"一种良好或令人满意的生存条件a good or
satisfactory condition of existence",所以福祉与动物的生活品质有关.至於怎
样才是更确切的定义呢 这可能就要看我们如何认定要使动物有好的生活品
质,哪些才是重要的
对於动物福祉的问题,主要有三种看法.有些人强调动物如何感受(feeling
of animals),因此动物感觉的状态(感觉feeling或情感emotion)是生活品质的
关键.因此高水准的福祉必须是动物能感觉舒适,满足,正常的愉快生活,而
且很合理地免除长期或剧烈的痛觉,害怕,饥饿或其他不愉快的状态.第二种
是强调动物的生理功能,因此动物应该要活的很健康,正常成长与繁殖,而且
能合理地免除疾病,伤害,营养不良与不正常的行为与生理状态.第三种强调
"自然的生活",而认为动物应该饲养於较为自然的环境,让他们可以发展出
适应自然的能力.这三种看法虽然大致上都相似,但其实还有很多差异的地方.
畜牧业者通常接受第二种看法,因为大多能符合现行的作业方式以及业者所要
求生产效率的需求,但往往违背第一与第三种看法的原则.
动物的福祉,其英文名词应该是使用welfare或well-being,也一直争论不
休.有些人使用'well-being'来表示动物的状态,而'welfare'是更广的社会
与伦理问题,因此可说动物的well-being是Animal Welfare的核心问题.有些
人使用'welfare'来代表动物长期的好状况,而'well-being'代表短期的状
况,尤其是动物有怎样的感觉,因此一个会痛的疫苗接种会改进动物的
welfare,但是不利於他对well-being的感觉.在欧洲,动物福祉通常只使用
welfare,因为传统上,他们在伦理与科学的文献,以及在立法或是动物福祉组
织,都是使用这个名词.而在美国,就使用well-being,因为welfare这个名词
让他们有政治性烫手山竽的感觉.但是许多人还是遵照一般辞典的说法,把这
两个名词当作同义字而流通使用.
8
Colin Spedding(2000)认为,动物福祉通常定义为动物处於状况良好的一
种状态(a state of well-being),在此状态下,能满足动物有最基本的需求,且
使之承受最少的痛苦.这是一概括式的名词,虽然我们大致知道它代表什麼意
思,但详细来说,它是涵盖许多不同的解释.'美','真理'与'自由'就
是这类的名词.我们常用这些名词,但也必定知道大家对於'美'与'真理'
的看法是很难一致的.显然这类名词是很主观的,对於福祉,有人认为某些事
务是必要的,但有些人就不赞同,有些人难以忍受的处境,有些人就很习惯.
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肉体与精神状态下,对於这福祉的看法也有不同.因此
谈到动物福祉,我们只能要求能符合最基本的需求,这样就比较不会因为个人
的喜好,习惯或野心而差异太大.
同样的道理也应用到动物.让一只过度肥胖的狗吃太妃糖就会比让一个肥
胖但蛀牙的小孩吃糖有较好的福祉吗 而这要问狗或小孩都是无用的!因此对
於个人或负责照顾他人的行为,就必须有一些客观的标准(见第五章)."所有
事务都采用中庸之道"对於超出基本需求以外的标准认定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原
则,而对於个人的特殊需求(或希望)就只能依赖个人的选择与分辨.
方框2.1 动物最基本的需求
正面的
足够且可容易获得的适当食物(即,食物是满足动物营养与健康需求,且对於
动物的牙齿,上下颚,喙与消化道而言,是以一种可消化与可口的形式呈现).
供应足够的乾净,新鲜的水,其温度适合饮用与水浴(若需要时).
适当的气候(如,温度,湿度,风,空气品质与光线1等)与平面(如,地面情
况,床面与栖习地方).这可能是指畜舍或遮僻所.
足够空间与丰富的环境,使得动物可以或更愿意表现出动物特有的自然行为模
式,而使之活得更健康.
适度地与其他动物接触.
负面的
免除害怕与紧迫,而享有此物种正常的生活.
免除身体受到虐待,切割与避免痛苦.
免除疾病与伤害.
受保护不受掠食者与寄生者之侵害.
受保护不受破坏性情况的伤害(如,过度曝露於日照辐射).
1 光线是与其他参数相当不同的,不过是极为重要.动物对於光线的需求差异很大,而且是相
当复杂的.如光线品质(波长,自然光,如阳光,合成光),光线量(光线强度),日照长度(量
暗的形式)与分布的变化(因此动物可寻求在不同时间的需求).有些动物喜好生活在黑暗
(因此没有一种令人满意的方法来展示这种动物).
9
什麼是动物最基本的需求 因为有个人主观的认知差异,所以我们要订定
一个客观的标准.这基本需求可分正面与负面的需求,如食物等就是正面的,
身体受到侵害就是负面的.表2.1就是根据这些简单的分类.其标准就类似「家
畜禽福祉委员会」(the Farm Animal Welfare Council, FAWC)为家畜禽所提出的
"五大自由"(见表2.1与2.2).然而,虽然饲养家畜禽的目的对於其过程与
最后因此被屠宰是主要的原因,为什麼同样的标准就不可以应用在其他的动物
(就如宠物),就似乎没有什麼道理.
表2.1 五种自由
1 免除饥渴的自由 可容易获得新鲜的水与食物来维持完全的健康
与活力
2 免除不舒服的自由 提供适当的环境,包括庇护所与舒适的休息地方
3 免除痛苦,伤害或疾病的自由提供预防或快速诊断与处理的措施
4 可自由表现正常的行为 提供足够的空间,适当的设备与同类伙伴
5 免除恐惧与紧迫的自由 确使情况与处理可避免心理上的痛苦
表2.2 对於五种自由的反应
由於五种自由的主张,FAWC认为照顾家畜禽的人应该遵从以下几点:
1. 对於动物应该小心至照顾,要有责任感地规划与管理动物.
2. 对於畜牧管理要熟练,有充份的知识与良心.
3. 环境的设计要非常适当(如畜牧管理的环境).
4. 要有体谅心来操控与运送动物.
5. 人道的屠宰.
因为没有动物是可以永久存活,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要考虑所饲养动
物生命结束的问题,不过野生动物就与我们无关了.许多家畜禽在年轻时就被
屠宰,而提早结束生命,不过许多野生动物也是如此.如果它们没有早年死亡,
也可能因为疾病,受伤,暴露於恶劣气候,寄生虫或饥饿而受苦."自然的"
死亡一般不是很愉快的(见方框2.2有关"自然的"词汇之讨论).
10
显然如果杀死动物是我们的决定,好的福祉就是指一个无痛苦的死亡.这
很难是没有伤害,而且很难想像为"好的状态"(well-being).
方框2.2 「自然的」词汇之讨论
「自然的」(natural)常被感觉为是可接受的或甚至是好的,但只要稍想一下就
知道这并不尽然.许多最致命的毒液完全是「自然的」;跳蚤也曾经是很「自然
的」寄生在人类的身体上,甚至最恐怖的疾病也不能真正被描述为「不自然」.
在有些场合很自然的行为在另一场合就可能被认为是「不自然」.在五大自
由里,必要的行为就被描述为「正常的」,但有时也使用「自然的」这个词汇.
然而这并不是指它就是好或有益的行为.「自然的」与「正常的」这两个词汇就
被用来描述一个物种特有的行为,而当它无法表现出这种行为时,动物的福祉
就是受到危害.
许多人类「自然的」或「正常的」行为都是完全无法被人接受的,这包括
残忍对待别人(人与动物),虐待,贪污,不道德与不公正的行为.小孩被要求
要「行为良好」,而被制止表现不友善或反社会的行为.宠物也被制止表现一些
正常行为,如猫乱抓,狗乱咬,攻击人与其他动物,在不适的地方排泄,在公
共场所交配,以及其他一大堆「自然的」行为.这也说明两个重要的特性:
1 早期生命的行为可能影响以后的行为.
譬如鸡早期饲养环境没有栖架,以后移到「有栖架的」或「大鸟笼」
式的鸡舍可能就不知道去使用栖架.事实上,它们可能还难以在平台上找
到饲料与饮水.其他也有关早期行为(如沙浴行为)对以后啄羽的影响.
2 我们可以接受将动物在早期生命中训练来适应以后的生活环境.对於
家畜禽来说,它们本来就被遗传选拔,因此以选拔来减少不好的行为也是
十分可以接受的作法.
譬如鸡就可以选拔来减少或增加啄羽行为.但这要小心使用,因为它可能
与其他性状有关.这种选拔将可使鸡能适应现代相当拥挤的鸡舍.
在宠物方面,狗是常在早期训练,但猫就很少(因为较少会有不良行为),
其他动物几乎不可能.小马通常被称为陪伴动物,而不被称为宠物.
以遗传选拔来使动物有较好的行为之概念看来似乎很吸引人,但这并不是
什麼新发明,长久以来我们就为了狗能适当表现某种特别好的行为而育成了特
别有攻击性,温和的品种,或特别擅长於追踪,打猎或牧牛羊的品种.
11
Fraser and Broom(1990)对於动物福祉的定义为「动物要应付(cope见方
框2.3)环境所处的状态」.Webster(1994)认为这样的定义有些"自以为是"
(self-referential),而将之定义为「一个动物的福祉是决定於其避免受苦与维持
适应性的能力」.然而这种定义注重在福祉的决定因素,而这仍是需要定义的.
方框2.3 「应付」词汇的讨论
「应付」这词汇是指动物对於一种情况有适应或对抗的能力,而如果这情况是
可预期的,就很有帮助的.如果动物正预期某事件的发生,他们通常较能去适应,
不过如果事件会有很大的痛苦,适应就不太可能.
动物可以学习应付紧迫,所以在第二次紧迫出现时,动物所遭受的紧迫就较小
了.譬如评估猪只在运输所得到的紧迫,试验用的猪只能使用一次(van Putten and
Elshof, 1978).之后的紧迫就只是第一次的部份而已,因为它已能预期将要发生的
事件.这种观察显然有许多有趣的应用,但可预期性有两方向的作用.譬如猪只可
将某人进入猪舍的声音视为采食时间的讯息,如果之后没有采食,就会引起紧迫而
有很大的骚动.
应付的第二个要素是看动物是否有能力来控制或对付这不利的情况.如果动物
可以避开不利的情况(躲起来或逃跑),他们就较能应付.如果他无法应付这情况,
就如在一个空旷的环境而完全缺乏刺激,他们可能就会产生另一种反应来舒解压
力,譬如刻板动作(stereotypies)(见方框5.1).这种重复固定动作的行为会引起
动物在脑内分泌类似吗啡的物质(endorphins),使得动物感觉迟钝而较能容忍存活.
但这种情形有成瘾的不良后果,像这种反复固定动作常在环境改善以后仍然继续存
在.
一种常引起紧迫的因素就是将从未见面的动物混合在一起;他们会打斗来建立
一个「啄序」(pecking order).另一方面,已建立秩序的族群反而有助於应付新环
境.譬如要将猪只经由从未见过的斜坡赶上卡车,就会互相学习.为何趋赶一群动
物会比趋赶个别一头动物容易就是这个道理.但是要知道有时一群中的一头动物会
退缩,这是对於个别的需求.
阻止动物表现正常行为可能引起紧迫,而这种需求并不一定明显.譬如:
1. 仔牛需要吸吮,而不只是填满胃:在24小时内一头仔牛可能有2500次吸
吮动作.
2. 母猪不只需要一个分娩巢,而且也要以激烈的探索行为检查它是否适应.
3. 母猪喜欢以足够的草料来为自己筑巢,没有草料会使它感到不安.
12
最近Ewbank(1999)在「动物福祉大学联盟」(Universities Fedration for
Animal Welfare, UFAW)之家畜禽手册的修订版中有一个很有用的章节中有详
尽的讨论,他建议将"福祉"这个词汇以"健康与状况良好"(health and
well-being)来取代较为实用.
FAWC认为福祉可以有好或坏,而将正面的福祉(positive welfare) 定义
为除了没有虐待的情事(这是违反英国的法律)以外,是以五大自由来评估.
因此,正面的福祉可以定义为必须能满足方框 2.1所指出的基本需求之状况良
好的状态.这困难处可从它一再使用未定义的"适当的"这个词汇,就立刻可
看出来.五大自由之一是免於饥饿,而这也是个问题(见方框2.4).
方框2.4 饥饿
所谓的饥饿是指不可接受的程度之饥饿,而不是短暂的感觉.在目前的畜牧作业
上,有些是必要而故意的限食,造成动物的饥饿而为人垢病.但是这种限食或饥饿
处理是否不该执行,恐怕还很有争议.以下是三个范例:
1 肉种鸡
在英国有600万只肉种鸡生产肉用鸡雏.这些商用肉鸡依其遗传潜能在42日龄就
可达上市体重(2.4 kg).这种鸡自然拥有相同的生长潜能,但其生长就必须控制来
使公鸡与母鸡在繁殖的时候具有适当的体重.因此其餵饲量就必须限制,所以鸡只
是处於饥饿状态.在作业上,似乎过度限食与让其自由采食都不可接受,而必须供
应适量使鸡只稳定成长.如果让其任食,他将长得过於肥胖,不但有碍其繁殖,也
对於其健康有很大的影响.限食虽然对鸡只的well-being有所损害,但对其长期的
welfare却是有正面的效果.
2 鱼类养殖
有许多鱼类在排卵前都是停止采食.由於鱼类是冷血动物,在低温时的采食都大量
减少.野生的鲑鱼与鳟鱼常常(譬如在冬天)长期未进食,而当鲑鱼经过长途迁徙
而回到淡水时,可能会有长达一年的停止进食.
3 母绵羊

大专畜牧兽医专业专科毕业论文优秀范文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各高校也开始开设兽医专业,兽医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和实施家畜家禽疾病的诊疗、防治、检疫及畜产品卫生检验等。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畜牧兽医 毕业 论文的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析鸡大肠杆菌病病因分析和预防治疗

在近十几年的肉鸡生产中,养殖户为了控制大肠杆菌及某些细菌感染,在使用饲料添加剂及治疗中盲目应用一些抗菌药物,从而导致耐药菌株越来越多,并日趋严重。事实上,因为大肠杆菌可通过菌毛将其抗药性质粒传递给其他大肠杆菌,所以,大肠杆菌的抗药性形成较快,环境中大肠杆菌耐药性菌株越来越多。

近几年来,地区实验室曾多次无菌采取疑似大肠杆菌病的本地病鸡、死鸡的心血、肝、脾、肾等病料,进行病原菌的分离、生化鉴定和药敏试验。生化鉴定结果显示,引起试验鸡只发病的病原为大肠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本地区大肠杆菌对硫酸安普霉素、阿米卡星高度敏感,对新霉素、庆大霉素中度敏感,对环丙沙星、氟苯尼考耐药。曾经对致病性大肠杆菌敏感的药物出现了不敏感和不同程度的耐药,提示在以后的肉鸡生产中应慎用抗生素,在使用药物治疗大肠杆菌病时,要充分利用药敏试验,为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并需注意交替用药,按疗程投药才能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1、病因分析

1.1免疫抑制

主要是由鸡新城疫病毒、禽流感病毒、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支原体等病原体的感染继发造成。往往会先破坏呼吸道和消化道的黏膜屏障系统的完整性,致使被感染鸡只不同程度地出现免疫抑制等,从而为大肠杆菌的入侵打开了门户。

1.2免疫应激

某些应激反应可引发大肠杆菌病的发生。如接种疫苗时鸡群产生的应激反应以及免疫程序设计不当都会引起鸡群抵抗力下降或呼吸道症状,从而造成大肠杆菌感染和继发感染。

1.3有害环境

有害的环境因素也是引起大肠杆菌感染主要原因之一。 饲养 管理差,环境污染严重,应激因素长期存在,都能促进该病的发生和流行。如气候突变、寒冷、闷热、通风换气不良、氨味过浓等应激因素,使鸡群抗病力减弱,大肠杆菌乘机侵入,引起机体发病。卫生条件差,粪便、污水、病死鸡等不能无害化处理,从而造成了鸡场环境污染严重,细菌、病毒大量存在。对消毒工作不重视或不严格,饲养密度过大,潮湿的环境又为大肠杆菌及其他致病性微生物的滋生创造了条件。

1.4饮饲及营养状况

日常生产中,饲养方式、饮水等会直接影响到鸡群营养状况的好坏,日粮营养水平的高低以及不同营养成分之间的平衡状况等都是引发大肠杆菌感染的重要因素。如饲料营养缺乏(维生素等含量不足)、饲料霉变等,会导致鸡抵抗力下降,对大肠杆菌易感性增加,引起大肠杆菌病的发生。

2、预防与治疗

对本病的防控应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治疗要坚持尽早发现、尽快投药治疗的原则。

2.1预防 措施

2.1.1加强饲养管理。对饲料进行合理搭配,保持饲料、饮水清洁,及时清除粪便等。饲养密度过大的鸡群,要适度调整,保持良好通风换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骤冷骤热,以减少各种应激等诱发因素。

2.1.2加强消毒。定期对场地、器具等进行彻底消毒,注重带鸡消毒。污染严重或常发病鸡场,要根据情况适当缩短消毒间隔时间,一般5~7d要进行一次彻底消毒。

2.1.3疫苗接种预防。接种大肠杆菌疫苗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该病的发生,但因大肠杆菌血清型较多,其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对有条件的已发生污染的鸡场建议用本场分离的大肠杆菌菌株制作灭活菌苗进行免疫接种,效果可靠。

2.1.4加强种蛋管理,建立健康的种鸡群。大肠杆菌可因种蛋带菌而垂直传播,因此,必须做好种鸡群大肠杆菌病的净化工作。

对病鸡不能留作种用,一律淘汰。另外,种蛋本身不带菌,但由于捡拾不及时或者产蛋箱卫生状况不良,使种蛋与粪便接触而受到污染。因此,孵化场还须作好对种蛋的消毒,以减少种蛋污染。在种蛋入孵前必须做好药物消毒工作。如果有条件,种蛋产出后2h内应用药物熏蒸消毒或用0.3%的过氧乙酸进行带鸡喷雾消毒,确保种蛋有最高的孵化率和健雏率。

2.1.5实行全进全出制。全进全出的饲养 方法 是预防该病的有效方法,可有效避免不同日龄、不同批次鸡群间的交叉感染。同时,鸡群尽可能采用封闭式管理,这样可减少或杜绝鸡群与大肠杆菌的污染物接触,防止本病发生。

2.1.6加强饲料饮水的兽医卫生监测。 饲料的采购、贮存和加工等环节要加强卫生管理,防止发霉、变质,减少大肠杆菌的污染。对水井、水塔和水箱等储水设施以及输水管道要经常清理、定时消毒。

2.1.7药物预防。在饮水或饲料中按预防剂量投喂抗生素可对该病的发生起到预防作用。

2.1.8有效控制其他疾病。在基层服务中发现,很多其他疾病导致大肠杆菌病的继发或混合感染,如鸡沙门氏菌病、霉形体病、传染性鼻炎、传染性支气管、喉气管炎、新城疫等。对于这些疾病,目前都有较好的疫苗或药物进行预防。因此应制定适合本场的防疫程序并认真实施,尽可能防止其他疾病的发生,这样也就间接的起到预防和减少大肠杆菌病的发生。

2.2治疗

(1)首先,病鸡隔离,及时治疗。对急性经过的不及救治的病死鸡做好焚烧掩埋及消毒工作。(2)加强饲养管理,消除诱因,加强卫生消毒。(3)合理使用抗菌药。通过药敏试验,选择高敏药物,克服盲目用药,根据药敏实验结果,合理选择和交替使用抗菌素。(4)使用中药。一般情况下,单纯因大肠杆菌感染而发病者较少,大部分都是继发或混合感染,辩症施治,合理搭配中药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方剂:黄连50g、黄芩60g、紫花地丁40g、赤芍30g、栀子30g、地榆60g、大黄40g、木香30g、白头翁50g、知母30g、秦皮50g、甘草30g,烘干粉碎后,按500g拌饲料100kg自由采食,连喂3d,可较好的控制病情。(5)综合措施。根据用药史及病情,全面分析药理并通过药敏实验筛选,采用中西药结合的方式综合治疗,并在饲料中2倍量投服维生素C保健粉,同时饮用电解多维,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大肠杆菌是条件性致病菌,防制该病的关键在于加强饲养管理,做好各个环节的卫生消毒,减少各种诱发因素,严格执行卫生防疫措施,创造一个良好的饲养环境。有效控制容易并发和继发该病的病原是防止本病发生的有效措施。由于各地大肠杆菌的血清型,特别是优势血清型存在差异,有效而通用的菌苗尚未出现,因此筛选地区性免疫原性优良的大肠杆菌菌株制作菌苗,乃是防制鸡大肠杆菌病及有效进行免疫预防的基础。建议有条件的鸡场,最好采用自家灭活苗,这样效果可靠,更适用于血清型复杂的地区。

参考文献:

[1]郭万柱,吴彤,陈瑶先.动物微生物学[M].四川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丁红雷,王豪举,杨红军.鸡大肠杆菌病病原的分离鉴定[J].动物医学进展,2005,(8):111-113.

[3]刘玉涛,周伦江.闽北地区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与血甭型鉴定[J].福建农业学报,2000;15(3):15-17.

浅谈鸭曲霉菌性肺炎的临床症状、剖解和治疗

鸭曲霉菌病,又称鸭曲霉菌性肺炎,主要是由烟曲霉等真菌引起的鸭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是在呼吸器官组织中发生炎症,尤其是在肺和气囊出现灰黄色的结节,胸腹部气囊也可能有霉菌斑。此病主要发生于雏鸭,多呈急性经过,发病率高,可造成大批死亡,成年鸭多为散发。2013年5月罗山县某鸭场饲养的肉鸭发生了一起以肺和气囊出现灰黄的结节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尸体剖检及实验室检查,初步确定为鸭曲霉菌病,并结合病情,给予药物治疗,基本控制了病情。

1、发病情况

该鸭场饲养的5 000只樱桃谷肉鸭,在16~18日龄起开始发病,最初每天发病10~20只,后每日发病达30~50只,每日有15~20只鸭死亡,全程共发病约1 800只,死亡516只,发病率36%,病死率28.6%。在发病初期,养殖户认为是大肠杆菌病,并使用抗生素治疗,但不见效果。

2、临床症状

患鸭病初精神不振,眼半闭,羽毛松乱无光,食欲减退或废绝。随病情发展,病鸭气喘、呼吸困难、加快,胸膜部明显煽动,渴欲增加,嗜睡,常呆立或伏卧在地,气喘,口腔和鼻腔流出浆液性分泌物,粪便稀薄,呈白色或绿色,急剧消瘦,出现死亡。

3、剖检变化

主要病变在肺和气囊,肺充血、切面流出红色泡沫液,肺实质中有大量大头针帽或小米粒大小的灰黄色结节,有的在胸部气囊也可见,病程稍长的鸭肺部结节融合成更大的黄白干酪样结节,结节切面呈明显的层状结构,气囊增厚、混浊,肝脏轻度肿大,肠粘膜充血,有的可见腹膜炎。

4、实验室诊断

取肺病灶的霉菌结节或霉菌斑少许,涂于载玻片上,加10%氢氧化钾溶液1~2滴,混匀透明后,加盖玻片,在高倍镜下观察,可见有分枝和横隔的曲霉菌菌丝及孢子。

5、治疗

立即更换新鲜的饲料,更换垫料,并把垫料下的土铲去一层,同时,配合中草药治疗。

方组:升桔梗260 g、蒲公英500 g、苏叶500 g、枇杷叶15 g、知母20 g、金银花30 g。上药共煎汤得1 000 ml(1 000羽雏鸭1 d用量),拌料内服,3次/d,另外在饮水中加0.1%高锰酸钾。同时,对病重雏鸭进行特殊护理,用滴管滴服上述药液,2次/d,0.5 ml/次。鸭群按以上方法治疗5 d后症状逐渐消失,7 d后停止用药,但是仍有个别病重鸭死亡。

6、体会

曲霉菌在自然界广泛分布,一般最常见而且致病性最强的为烟曲霉菌,其孢子在自然界分布较广泛,常污染垫草及饲料,除此之外,其他曲霉菌也可引起感染,如黄曲霉、黑曲霉及构巢曲霉等。曲霉菌对外界具有显著的抵抗力,干热120℃经1 h、煮沸5 min,方可杀死。消毒剂,如,2.5%福尔马林、水杨酸、碘酊等需经1~3 h,方可灭活。霉菌孢子可随空气传播,健康鸭通过吸入含有霉菌孢子的空气或采食染菌饲料,经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在种蛋孵化过程中,霉菌还可穿透蛋壳而使初生鸭感染。因此,防控曲霉菌病的综合措施:(1)加强饲养管理。此病目前还没特效治疗办法,重在预防,特别要注意鸭舍的通风和防潮湿。(2)搞好环境卫生,及时清理鸭粪,更换垫料,不垫发霉的垫料。(3)加强饲料贮存和保管工作,不喂已霉变的饲料。(4)鸭舍、饲槽、饮水器等器具要定期消毒。(5)喂料时要少喂勤添,避免料槽中饲料积压。(6)如果鸭群已被污染发病,病鸭要及时隔离,清除垫料和更换饲料,鸭舍要彻底消毒。

试谈犬皮肤病的诊断

1 发病情况

犬的皮肤病病因复杂,种类繁多,防治难度较大,其中一些还可传染给人。凡能惹起犬皮肤瘙痒、脱毛、结痂和皮肤异常变化的疾病统称为皮肤病。如何进步治愈率,缩短治疗周期,降低复发率,是宽广宠物医护人员十分关注的问题。犬皮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作,但以夏、秋季多发,冰冷的冬季少发。经过对109例皮肤病犬的 总结 ,发现犬皮肤病主要为螨病(62例,占56.8%)和真菌性皮肤病(32例,占29.4%),且大多数还是螨虫和真菌的混合感染性皮肤病。

螨病中常见的螨虫有蠕形螨、疥螨和耳痒螨,真菌性皮肤病主要为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和须毛癣菌感染;此外,犬皮肤病中尚有过敏性皮肤病(5例,占4.6%)、营养缺乏性皮肤病(4例,占3.7%)等。犬皮肤病是临床常见病,病因复杂,种类繁多,防治难度较大,一些还是人兽共患。2012年以来,笔者曾先后接诊犬皮肤病75例。犬皮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作,但以夏季、秋季多发,冰冷的冬季少发。47例皮肤病中,螨病28例,占59.6%,真菌性皮肤病19例,占40.4%。大多数是二者混合感染。螨病中,常见蠕形螨、疥螨和耳痒螨,真菌性皮肤病主要为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和须毛癣菌感染。

2 病症

病原为耳痒螨,主要寄生于犬耳道内,有时也爬到身体其他部位惹起局部损伤,有高度传染性。临床表现为耳道发炎、充血、耳道内有多量红褐色或灰白色分泌物,并有腥臭味,耳壳内侧潮红糜烂,犬不时抓耳挠腮,或用头磨蹭空中或笼壁,体表散布拇指盖大血痂并构成脱毛区。犬皮肤病普通临床表现为剧痒、脱毛、结痂、皮肤肥厚以及患部呈现红斑、丘疹等,病症相似。要做好鉴别诊断。

2.1 蠕形螨病

由犬蠕形螨寄生于犬皮肤的毛囊和皮脂腺内惹起。正常情况下,犬体表也有少量蠕形螨存在。当机体应激或抵御力降落时,大量繁衍,引发疾病。患犬病初表现颜面两侧皮肤潮红、充血。

继之脱毛并构成许多皱褶,然后扩散到额部、背部、胸腹下以致全身。病部有1~5个小的和周围界限明白的红斑状病变,痒感不剧烈。严重时,身体大面积脱毛,浮肿,呈现红斑、皮脂溢出和脓性皮炎,瘙痒。

2.2 疥螨病

本病病原体为犬疥螨,传染性较强。主要经过接触感染,过度拥堵、暗淡、潮湿等较差的卫生条件会加剧疾病的发作和展开,人接触病犬也可感染。检查发现,虫体主要寄生于耳尖外侧、尾根、脚爪、口周围及眼圈等皮薄毛稀的部位,病变也多发作于此,严重者可扩散至全身。表现剧痒,不时抓挠啃咬,患部脱毛、结痂,耳壳边缘、尾根、脚爪处皮肤增厚,密布糠麸样厚痂。

根据病史和奇痒、脱毛、结痂等临床病症可树立初步诊断。确诊用皮肤病诊断液,方法同蠕形螨病。犬疥螨呈宽卵圆形,雌虫平均大小约为380μ×270μ,半透明,白色,体表覆以相互对等的细毛;雄虫平均大小约为220μ×170μ,其外形同雌虫相似。

2.3 耳痒螨病

根据病史和临床病症可树立初步诊断。确诊也可用皮肤病诊断液,方法如下:用掏耳勺刮取耳道分泌物,置于载玻片上,滴加诊断液2~3滴,混匀后加盖玻片,压薄后镜检。若被感染,则虫体和虫卵明晰可见。痒螨呈椭圆形,足体凸出。雄虫第4对足不兴隆,不能伸出体边缘,比第3对足短3倍:雌虫第3、4对足无吸盘。

2.4 皮肤癣菌病

又称癣,是由皮肤癣菌侵袭毛发、爪和皮肤等角质组织惹起的真菌性皮肤病,病原体主要有犬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和须毛癣菌等。潮湿、暖和的气候,拥堵、不洁的环境以及缺乏阳光映照等是惹起本病的主要诱因。患犬大面积严重脱毛、瘙痒,体表散布红色丘疹,脱毛区掩盖油性厚痂,刮去痂皮暴露潮红或溃烂的表皮,严重者构成溃疡。随着病程延长,患部呈现色素冷静,毛根易脱,毛干易断。

2.5 过敏性皮肤病

如湿疹、荨麻疹等。湿疹是表皮和乳头层由致敏物质所惹起毛细血管扩张和渗透性增高的一种过敏性炎症反响,临床上以患病皮肤发作红斑、丘疹、水疱、脓疱、糜烂、结痂及鳞屑等皮损,并伴有热、痛、痒病症为特性。荨麻疹是皮肤乳头层和棘状层血管渗出液增加的一种过敏性疾病,临床以患病皮肤突然发作许多圆形或扁平的疹块和疾速消散,并伴有皮肤瘙痒为特性。惹起犬过敏的要素有昆虫的叮咬、暗淡潮湿的环境、烈日暴晒、刺激性药物、营养失调、代谢紊乱以及机体内在的一些过敏因子等。

2.6 营养缺乏性皮肤病

本病有一定群发性,多由饲养管理不当、消化吸收障碍招致某些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而惹起。如犬食物单一,或长期饲喂高蛋白、高脂肪食物,或饲喂蜕变食物等可构成维生素C、维生素B以及硒、钙等缺乏。患病犬被毛干枯,毛易断易脱,皮肤表面有豆粒大或拇指盖大小的出血斑,皮屑增加,痒感不明显。

2.7 其他

包括由葡萄球菌等惹起的细菌感染,由犬瘟热病毒感染呈现的硬脚垫病,角质层下脓疱性皮肤病,维生素A过多症,毛细血管扩张症,溢脂性皮炎,中毒性皮炎,自体免疫性皮肤病等。

3 治疗

根据皮肤病盛行特性,采取“彻底检查,洗浴去痂、重复用药、辨证施治、消弭病因、消毒环境”等综合性防治准绳,中止平面式用药(体内、体表、环境),根据病情不同,采用“轻则治其标,重则治其本”的方法,治疗务须彻底,以防复发。

3.1 1%伊维菌素注射液

该药为广谱驱外寄生虫药,临床上主要用来治疗疥螨、蠕形螨、耳痒螨惹起的传染性皮肤病,对虱子、跳蚤和蜱也有防治作用。犬按0.05~0.1 ml/kg体重量·次,皮下注射,1次/周。

3.2 癣螨净擦剂

该药为纯中药配方,无毒反作用,具有杀螨、抗菌、止痒以及除虱、灭蚤等作用。临床上主要用来治疗疥螨病、耳痒螨病、蠕形螨病、真菌性皮肤病、过敏性皮炎、湿疹等惹起的皮肤病。该药外用,于患部涂擦,1~2次/d。耳痒螨病、中耳炎时,应向耳道内滴入药液3~5滴,再清算干净,1次/3d。

3.3 癣螨净浴液

该药也系纯中药配方,无毒反作用。临床上主要用来治疗晚期全身性、顽固性皮肤病,如疥螨病、蠕形螨与真菌混合感染性皮肤病、真菌性皮炎、脓皮病、过敏性皮炎、湿疹、脱毛症及自咬症等。该药外用,用前先用温水稀释100~200倍,将患犬药浴8~10 min。另外该药还可用于环境、宠物用具的消毒。

3.4 癣螨净注射液

药具有杀螨抑菌功用强、作用耐久等特性。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各种螨虫、真菌惹起的传染性皮肤病。特别对蠕形螨、真菌混合感染的顽固性皮肤病、脓皮病有特效。剂量:005~0.1 ml/ kg体重量·次,皮下注射,1次/7d。

3.5 1%益康唑霜

该药为广谱抗真菌药,对皮肤真菌有杀菌作用,临床上主要用来治疗犬的皮肤、毛发、爪的真菌病。该药外用,于患病涂擦,2次/d。

3.6 灰黄霉素

其能有效抑止小孢子菌、毛癣菌等真菌,临床用来治疗由真菌惹起的皮肤病。剂量:20 mg/ kg体重量·次口服,连用30 d。

3.7 H1受体阻断药

本类药物主要有盐酸苯海拉明、盐酸异丙嗪、扑尔敏、扑敏灵等,能选择性地对立H1受体所致的血管扩张作用,临床上主要用来治疗各种皮肤、粘膜的过敏反响,如湿疹、荨麻疹等。另外,维生素C、糖皮质激素类(如地塞米松)、钙制剂、麻黄碱等也有抗过敏作用,是防治皮肤病常用的辅助药物。苯海拉明,剂量:0.5~1 mg/kg体重,肌肉注射。内服:30~60 mg/次。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