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高等教育认知论文

2023-12-07 22:3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高等教育认知论文

一、以人为本

纲要再一次提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明确了教育的方向,可见推进素质教育就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二、德育为先

纲要指出: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增强学生爱国情感和改革创新精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纲要具体的指明了教育的目的及途径,这就要求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何将之贯穿于教育的整个过程,就是要加强自身师德修养,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究,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教学业务能力,爱岗敬业,爱生如子。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当做一种事业,做实做好,只有这样才能将纲要落到实处。

三、教学改革

纲要指出:要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要减轻课业负担,不需进行教学改革。对于教学改革,教师、学生包括家长都反映强烈,希望课程设置更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社会的实际,要求减轻学生负担。目前正在进行高中课改,改变教师的教,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转变现有的灌输式,积极提倡启发式、探究式和合作学习。其实,教学不光是课程的改革,应该是整个教学的改革,课程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现在,在教学中我们比较注重认知,认知是教学的一部分,就是学习。在认知方法上我们还有缺陷,主要是灌输。其实,认知应该是启发,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掌握认知的手段,而不仅在知识的本身。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这是整个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内容。解放学生,不是不去管他们,让他们去玩,而是给他们留下了解社会的时间,留下思考的时间,留下动手的时间。我认为学校更应注重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教会学生如何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学校给予的是启蒙教育,但更重要的要靠自己学习。学和思的结合,行和知的结合,对于学生来讲非常重要,人的理想和思维,老师是不能手把手教出来的,而恰恰理想和思维决定人的一生。这不是分数能代表的。教学改革还要回到学、思、知、行这四个方面的结合,就是学思要联系,知行要统一。纲要提出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最重要的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应。不要搞一刀切,全部不留作业或规定死写作业时间,而是引导教师关注课堂教学效率,同时改变教育评价机制,才能有效抑制过重课业负担。

四、教育公平

纲要明确指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缩小校际间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加快薄弱校改造,着力提高师资水平。实现县(区)域内教师和校长的交流。实行优质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重点学校和重点班。今后高中“三限”择校会逐步取消,严格按照录取分数线进行招生,实现教育公平。今后的高考改革招生也涉及教育公平的问题。我相信国家有能力逐步调整到位。

总之,《纲要》的学习,带来思考许多,同时学校管理建设许多做法在纲要中找到答案,也是召开的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纲要》的出台,既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也反映了人民的期盼,更表达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意愿。《纲要》是指导我国未来十年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纲要》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地位非常突显,要实现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必须高度重视教育的发展;《纲要》提出了今后十年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主题和发展任务,对我国教育实现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为一名教师,我自己会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让自己更适合新时代教育理念和新的教学方式对老师的要求。

国际交往中心建设对高等教育的启示论文

国际交往中心建设对高等教育的启示论文

[摘要] 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对高等教育提出迫切需求,不仅表现在对国际交往人才的需求,还表现在高校在城市功能疏解方面所起的作用,更表现在高等教育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功能意义。高等教育功能以高校的职能来表现,提升高等教育功能需要重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重视高等教育的社会效用。

[关键词] 国际交往中心;高等教育功能;高校人才培养

国际交往中心是向世界展示我国国家形象的首要窗口。因此,强化国际交往功能,建设国际城市,需要大量现存与潜在资源的支持。高校是首都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高等教育功能,在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1、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对高等教育功能的需求

国际交往功能承担着大国外交前所未有的历史使命,高等教育同样具有国家使命感。高等教育是国际交流的重要平台与渠道,为国家在世界地位的不断提高提供一流人才、技术与各种教育成果。高等教育阵地是国际关系与世界政治理论思想交融交汇的重要场所,也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有效的力量。因此,国际教育功能的提升对于国际交往功能的提升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北京“十三五”时期,对于高等教育将不再扩大办学规模,不再新设立普通高校,城六区内的高校不再内部扩建,同时支持包括在京央属高校在内的高等学校整体向郊区搬迁、在郊区创办分校,或者向津冀地区转移。高等教育功能疏解之后,教育功能并不发生改变,依然为社会培养人才,人才分布状况随着高等教育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功能布局而相应发生变化。尽管高校或高校的分校分布在核心功能区以外的大学城,科技城,但是仍然要为核心功能区提供教育保障,仍然承担接收留学生,国际合作办学,国际人才的交流,推进本地学校的国际化水平等教育职能。因此,高等教育既能够直接提供人才需求,而且在城市群及区域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一个方向性的引导作用,影响着人口迁移等问题。随着高校在新区办分校等方式的长期影响,城市教育资源得到有效配置,高校将带动新城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都得到提高,城市功能布局将更加合理化,全面为国际交往功能的提升发挥有效作用。高等教育功能与国际交往功能的战略存在一致性,这决定了二者之间的密切关联。历来高等教育“不能妄自菲薄,忽视所以报国之道”[1],在国家使命需要寄托之时,高等教育都走在前列。国际交往功能的提升对于高等教育的需求是全面的,国际交往人才在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实践活动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国际交往领域的人才需求量较大。国际交往领域既需要知识理论的专业性,也需要综合素质的人才。国际交往领域人才的素质包括:知识技能和观念意识。知识和技能大多是理论总结的一般规律性常识或先进的方法,是需要高等教育专业培养的主要部分。观念意识是属于价值观念的形成、国际视野的开拓等具有政治素质的层面,是对高等教育的深入的要求,体现为高等教育所具备的'政治功能与社会功能。

2、高等教育功能的表现

从人对教育的需求角度来看,高等教育功能通过教育客体对教育主体的作用来实现,即客观存在的高校对于各类具有教育需求的主体进行作用,是高等教育对来自于主体的需求而进行的反馈作用。因此,高等教育只有符合人的主观需求,才能达到育人、服务于社会和国家的目的。

2.1高等教育提供专业化人才

育人是教育最基本的功能。高等教育承担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功能。通过学科设置,组织教学活动,传授知识,培养品质,训练能力,培养人才。高等教育育人的标准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能脱离实际。“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就是使高等学校(或高等教育机构)的教育在关系、影响或范围上成为与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间交流有关的活动或过程[3]。”“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努力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和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3]。”高等教育国际化不同于单纯的高等教育跨境的国际交流合作,而是要使我国的高等教育具有国际化的特色,同时需要满足我国城市规划与国家发展对于高等教育的特殊需求,建立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发挥高等教育的功能。

2.2高等教育功能服务国家战略发展需要

高等教育功能具有阶段性地有重点地服务国家的作用,符合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教育在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中起着先导性的作用,国家教育战略往往是被摆在国家优先发展的位置。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就是坚持正确的教育原则与教育方向,响应国家号召,切实为高层次人才的输出提供平台。高等教育在普遍的国际交往中的作用,体现为高等教育为国际交往提供的城市空间、交流平台、人员保障等方面。

2.3高等教育通过社会功能服务于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

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表现在为社会直接提供教育服务,途径包括教育培训、建立产业园区、转让技术合资办企业、咨询、科普、职业培训网络平台等。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表现在高校在教学活动之外,直接参与社会各个领域的现实问题的解决,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直接为社会提供服务。国际化的高等教育包括以下几个层面:一是国际化的培养目标,二是国际化的学校管理体制,三是国际化的学科体系,四是国际化的办学条件,高等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比如信息化平台、新媒体工具、电子图书等,五是国际化交流的管理队伍,参加国际论坛,参加学术会议,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等。

3、提升城市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路径

结合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经验,本文提出提升城市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路径。

3.1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布局

高等教育为社会服务直接目的在于充分运用高等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发挥高等教育的功能,为地方的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要构建高等院校与当地区域规划发展的互动格局,发挥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提升高校在区域规划与功能布局中的作用,尤其是提升地方所属高等院校的地位,加强师资力量,为地方输送更多有用人才。根据地区的优势,形成区域教育体系,发挥教育资源的作用,缓解在地区发展上的差距。促进职业学校与地区产业发展的布局相协调,推进职业学校在社会各行业形成合作,高等教育资源的空间布局更加合理。目前许多高等学校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是老校区和大学城分校区一体化的教学体系,要形成新老校区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作用,通过开展学术会议、社团活动等方式,开展新老校区的教育资源的对接整合,既使学术研究有了开阔的视野,也使广大的本科生了解高校教育资源的历史传承性,树立良好的大学研究氛围。高等教育结构布局要兼顾通识教育与专业技术的分布,培养复合型人才。国际型人才要求具备国际视野,能够对国际时事进行准确的判断,掌握世界发展趋势,了解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和作用,以国家利益的实现为理念,为人类命运担当的使命而承担责任,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管理水平、跨文化沟通的能力、国际交流与国际合作的能力,通过掌握先进的科学知识、前沿技术为国家与社会做出贡献。

3.2提升高等教育功能的社会效用

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影响着社会发展进程。,要充分认识并提升高等教育的主会效用。3.2.1提供基础与专业理论学习学科及其体系是高等教育发挥功能作用的基本工具,需要重视学科体系结构的平衡与协调性,注重对学生知识结构的合理化培养。既需要通识性教育,也需要精深的专业知识的传输。高等教育最基本的职能就是向学生提供系列的完备的基础与专业理论知识。学生的知识结构决定了其作为专业人才的基本素质。国际交往既需要包含多种部门的综合领域的复合型人才,也需要在外交领域具有专门知识的人才。在人才知识结构的调整过程中,要摈弃层级观念,而是要根据人才类型设置针对性的施教方案。3.2.2与社会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加强引导实践教学,使其有效运转,真正达到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学校里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有用武之地。同时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们了解将来面对的工作环境,从而在理论学习上形成一种督促和激励,形成主动性学习的效果。学生的综合能力如果能在高校养成,则对于社会发展是极大的促进。高等教育培养的毕业生要能够在社会各个领域各个部门内部成为人才,是教育的最大的成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地把世界与国家或地区性政策变化引入学习,引领学生了解社会所需,运用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率。3.2.3提供与时俱进的就业指导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与人才培养功能是相辅相成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因此高等教育提供的功能服务途径也要多元多样。高等教育提供专业的技能与对社会的认知,引导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上下功夫,鼓励学生走出实验室,到社区、企业、产业园区等开展实战式培训,提高职业技能的高层次性,提高服务水平,培养高水准的技术服务人才,培养出脚踏实地的社会人才,而不是眼高手低的毕业生。同时,随着劳动力市场人才质量的提高,社会服务水平全面提高,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3.2.4提供反馈式职业培训高等教育要促进优质教育资源与社会共建共享,与就业单位形成良好的互动,推动人才质量可持续提高,促进社会发展可持续进行。比如,高校在与社会一些用人单位达成长效合作机制,在单位用人过程中,持续地提供反馈式教育,既可以推动单位的各项事务的快速进展,同时也给高校自身的实践化教学提供空间和案例。因此,高等教育要拓展功能,提供针对用人单位的反馈式职业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的提高,对社会认识水平的提高,文化观念和政治思想修养等方面的进步。这对于个人、企业、社会与国家的发展都是一种强大的驱动和保障,充分体现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服务社会、贡献国家方面的巨大价值。

4、结语

总之,从国际交往中心的视角来看,城市高等教育功能的优化提升也被提到了新的高度。“教育与城市发展息息相关,城市功能定位的变化必然要求教育发展作出相应调整。”[4]根据城市战略定位,优化教育结构布局,在区域协同发展中创新发展,培养与时俱进专业人才,已经成为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新任务。

【参考文献】

[1]竺可桢.求是精神与牺牲精神[A].杨东平.大学精神[C].大连:辽海出版社,2000:54.

[2]申超.高等教育国际化概念辨析[J].全球教育展望,2014(6):46.

[3]李江奇,夏梓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云南农业教育研究,2006(1):18.

[4]李旭.“十三五”时期首都教育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挑战与对策[J].北京教育,2016(6):11.

作者:张丽 单位: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高校艺术教育中真善美认知的重要性论文

【摘要】 当下的高校艺术教育,学生总是偏重于技艺方面的获得,而缺失了对“真善美”的认知,或是我们的教师忽视对学生“真善美”的引导。“真善美”对于艺术教育而言,犹如空气之于生命,土壤至于种子,是不可缺失、无可替代的养料。

【关键词】 “真善美”;高校艺术教育

艺术这门学科有别于其他的学科,单纯地“传道”“授业”“解惑”都不能完成审美教育的任务,也不能充分体现艺术教育的特点。怎样搞好艺术教育,这是一个长期值得探索的问题。当下的高校艺术教育,学生总是偏重于技艺方面的获得,而缺失了对“真善美”的认知,或是我们的教师忽视对学生“真善美”的引导。固不知,“真善美”对于艺术教育而言,犹如空气之于生命,土壤至于种子,是不可缺失、无可替代的养料。

一、从艺术教育中的“教”谈“真善美”

教,《说文解字》上记载:“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做善也。”教,在艺术教育中,包括两个方面,学识和技术。学识,即修养。在艺术领域是很难用一个明确的东西来衡量,但达没达到,教的主体、学的主体和教学的主体是很容易识别的,艺术作品的精神传达上可以证实这一点。故,学的主体如果修养不够,那单是技术模仿的精湛,是不能有所突破。那如果修养够高,技术糟糕,也是不可理喻的。所以在艺术教育中,教育指的是,教技术,育德行。往往,在现在普遍的高校艺术教育中,二者不能有机结合在一起。教学主体教师方面自身懈于施德,疲于传技。在经济利益站在充斥一切前沿上,限于生存之本能,不单自身不能自顾,哪能发扬师德。德行在艺术教育传承中频繁陷于无人问津之地,仅仅在冠冕堂皇的教科书上呈现,不能将学识给予他人。或许教学主体的教师修养较高,也愿意育德,那艺术教育中的'德行有哪些是可以传授的?是属于教育范畴,哲学范畴,人生观的问题,又与艺术有什么关系?艺术,创造美,传承美的学科。美,即真,善,美三位一体的外在形式表现。德行的教,就是育人真善美,并上施下效。其二,技术的教,也不是像数学公式,或英文单词那样可以直接传授,如果学的主体不能基于一定层面的理解,他是万万不能领会的。技术的教,并非那么简单,要有选择性。对学的主体的遴选,没达到这个台阶上,没有一定基础的,先不要来凑热闹,你不会明白。对于过了这个台阶的主体,也不必浪费时间再来受教。教,没那么简单,要有选择性,像木工做家具,先得选材,不是什么木头都可以。也不是用最好的木材做一个垫脚的凳子那样大材小用。现如今,艺术教育在这个教和育的主体和客体上是有些混乱,大不如前,不能相互选择,良莠不齐,使教的费劲,学的没劲,或教的高明,学的吃力。这种当代,为何教育不出人才,不能与此无关。陈丹青曾屡次感慨教育的应试选拔体制,但制度也无动于衷。每每念及,常思念民国教育之遗风。教育制度开明,人才选拔与任用没有定式。那时涌现了仅几百年里的多少文艺人才。个个学术通透,个个德才兼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现在想想,那种盛况,不可求了,时代不同,教的主体和学的主体身后的大环境已经不同,应建立相应更科学与发展的艺术教育选拔机制,才能适应艺术教育的目的。

二、从艺术教育中的“育”看“真善美”

谈到教育,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如何求学,如何看待学,如何自学,是困扰大家许久的问题。艺术教育应先普及,再以专业划分,不然如何美育大众。大众蒙昧,不得开化,故在当代社会产生以丑为美,各种不美的事,例如在文物古迹上刻字到此一游的,毁坏文明的事,整个时代在钱的压力下,浮躁不安,丑态百出,此现象说明美育有待普及大众。教育不是一个人的事,是社会的大事。美术教育包罗万象,传承文明,但是一直以来,总被认为是雕虫小技而被忽视。片面认为,是一门艺术学科,认为是少数人学习研究,没有得以重视。反而是一些实用学科日渐重视,文化日渐衰退,不得不引起深思。学,怎么看待。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亦”。艺术,对于大众而言,都应学而知之。不要等整个社会思想发生困惑再回过头去学,这样的例子还少吗?一个时代不是造就人,就是毁灭人,哪有中间的路可选。现在受艺术教育的专业学生,不知“学”也。艺术的学习,不是简单的知道。不是简单的书写,绘画,那些只是表面的现象。美首在于心,心中有美,则是大美。次于表达,形成书画作品。更次于美育,传达于他人。从里到外,是美的历程。但艺术教育只能从外及里的教育,别无他法。如果学生再不能明白此中道理,则进展缓慢,最多是技法上的模仿,谈不上创新与发展。心中有美,固然好。那没有美,要学而知之。艺术史的传承,重点在于传授美的案例,假借外物来讲心中的美。现在看来,不直接,不明确。绕了那么大一圈,讲了狭义的美。而不能言明大美,故艺术人才经历比其它专业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有自己的创新,不得不说是不是艺术教育在时间上或次序上,还不够准确,起码有待商榷。其二,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待提高。现在的学生成长环境较好,网络发达,知识得来容易。想学什么就可以学习,久而久之,没有好奇心,且依赖心理严重,自学能力滑坡。现成的知识都要饲养式的灌输教育,不仅没出创新,连继承也令人担忧。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连春秋时期,百家争鸣,那样的人才盛况,孔子都如是说,我辈汗颜。现在校园里的大学生,有这样觉悟的人也少之又少。不仅如此,连教育的主体能达到这样的,也少之。这样的情况,教育的主体和客体,不正反映出这个时代的缩影。一代代人才,慢慢的只能成为教科书上的名词,怕都被时间所磨灭。张大千,齐白石,徐悲鸿等大师渐行渐远渐无,这还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吗?

三、艺术教育中的“真善美”

教育是分彼此的,教育是两个核心概念,教与育,通常大家把它们混为一谈,这是不对的。教,与,育。既然是两个进行时,那么就应该有先后。看教育这个词,显然是先“教”后“育”。教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育才,育是教的结果。这是一个狭义的理解。教是手段,育是目的。通过教知识来育人,对艺术教育而言,这明显是片面的。因为美是教不来的,没法教。因为美是一种德,在心中。靠的是育。不能靠教。所以,认为美术教育,应该是先育后教。心中先有美,才可创造美。心中有美,不会表达,需要指导,这时才需要教。如果心中无美,再教,也无济于事,还容易逼出丑来。故艺术教育应德育在先,美育在后。现在艺术教育通常是教育一把抓,也就是边教边育。结果是往往学生很困惑,不了解什么是美。也不完全掌握造美的技术,而只是半机械模仿而已。当学生离开教师,自己心中无数,可能是美的继承,也说不准是丑的诞生。德育在先,可让人心中有美,再传授表现美的技术,加以时日,美的作品就诞生了。反过头看中国美术史,会发现那些大师,无不心中有美,他们的作品,都是德与美的化身。一个人心中有美,眼中有美,手中出美。反之,一个人心中无美,眼中找不到美,手中怎么可能有美呢。宗白华曾说:“如果你在自己的心中找不到美,那么,你就没有地方可以发现美的踪迹。”教育以育为先,以教为辅。美的教育在此基础上,攻心为上,善莫大焉。只强调技术的传授,是只出匠人,不出大师的。技术很多人都具备,但心中无大美,这也是这个时代为什么不诞生大师的一个原因。宗白华所述:“真、美比如光线;艺术,比如物体,距光愈远得光愈少。所以大艺术家最高境界是他直接在宇宙中观照得超形相的美。他所创作的艺术不过是这真、美境界的余辉映影而已”。艺术中包含着真善美,艺术教育中更应包含着“真善美”的教育,这是三位一体化的综合概念。在美术教育中,不能顾此失彼,片面施教。艺术教育应该在真善美的思想指引下,兼顾思想性与艺术性有的放矢地开展。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6

[2]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三联书店,2012

[3]梁漱溟.读书与做人[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1

大学生如何认识安全教育论文2000字

安全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知识体系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下面我给大家分享大学生如何认识安全教育论文2000字,大家快来跟我一起欣赏吧。

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高校的办学规模急剧扩大,大学生在校人数剧增,对外交往日益频繁,因而校内人员、车辆剧增,构成复杂,给学校安全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诸如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重大治安刑事案件、爆炸事故、盗窃和诈骗、社会交往及大学生自杀等。这些现象的存在,已成为高校的重大安全隐患。据北京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从2002年到2004年,高校因交通事故累计死亡21人;2005年上半年,发生火灾、火险8起,自杀大学生10人;在高校案件中,盗窃和诈骗案件占80%。2005年秋季新学期开始,安全教育已作为首都大学生必修课程,“进教材、进课堂、落实学分”。

安全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知识体系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抓好大学生安全教育,对于加强高等院校的日常管理,维护学校的正常教学、科研及生活秩序,保障学生人身和财物安全,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一、加强高校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

全方位理解国家安全有助于端正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国家安全既包括国土安全、主权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国民安全等传统内容,也包括文化安全、科技安全、金融安全、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新内容。而大学生往往对国家安全的理解只是停留在军事、战争、领土、国防等传统、局部的认识上,不能自觉地把维护国家安全与自身的责任联系起来,认为国家安全与己无关。其次,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际地位进一步上升,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主要力量,相对的和平环境使大学生对国内外敌对势力的破坏活动放松了警惕,淡化了安全意识,看不到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各种途径分化、西化我国的目的。总之,我国面临着复杂严峻的安全形势,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国家安全知识,在大学生中树立国家安全观念,是高校办学现实而迫切的任务。

(二)维护高校治安形势的稳定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由过去的封闭型办学变为开放型办学,高校的社会化程度提高,校园与社会相互交叉、相互渗透,校园治安形势日趋复杂严峻。一是高校由原来单一的教学封闭型转变为全方位、多功能、开放型的“小社会”,校园内广泛分布着超市、书店、银行、邮局、医院、宾馆、浴室、饮食店、影剧院等生活服务设施和机构,而且往往对外营业,这种复杂的格局,对高校的安全防范造成很多困难。不法分子时常窜入高校进行盗窃、抢劫、诈骗、行凶等犯罪活动,有的甚至危害师生的人身安全,直接影响学校的安全稳定。二是大量的临时用工、经商人员涌入校园,给学校的治安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高校的食堂、店铺等面向社会承包经营,大量的外来人员来校务工、经商。由于这部分人文化素质偏低,法制观念淡薄,流动性较大,不易管理。因此,部分外来人员违法犯罪现象比较突出。三是校区多而分散,交通安全存在较大的隐患。高校合并办学,打破了学校独门独院办学格局。由于校区分散,存在学生到不同校区上课或去学习的情况,校区之间人员流动性增大,如果稍有疏忽,易发生交通事故。四是校园周边治安环境日趋复杂。高校周边的酒吧、网吧林立,民房出租现象普遍,引发校园及周边地区治安问题的消极因素仍然大量存在,侵害学校师生人身及财产安全的治安、刑事案件时有发生。这些案(事)件的发生,不仅会给学生本身及家庭造成伤害,而且也会直接影响到学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严重时将危及整个社会的稳定。因此,在社会治安形势严峻、高校周边治安环境复杂、校园治安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况下,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能力,可以有效预防各种安全问题,从而起到维护高校安全和稳定的积极作用。

(三)提高学生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能力

发生在校园内外的许多涉及学生安全事故的事例,究其原因,是大多数当事学生对事故的发生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和自我保护意识,面对伤害不知所措。这是由于:首先,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思想比较单纯,缺乏保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现金的经验,易于发生财物被盗;缺乏人际交往中的经验,容易上当受骗等等。其次,安全防范意识差,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譬如人离开不锁门、贵重物品随意乱放,导致钱物失窃;有的学生在宿舍内乱接乱拉电线、违章使用大功率电器、吸烟乱扔烟头等,并由此造成各种安全事故。再次,社会消极因素对当代大学生具有很大的诱惑力。有些大学生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经受不住金钱和贪图享乐的诱惑铤而走险;有些大学生受网络上色情、暴力的影响而违法犯罪。因此,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使广大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可以起到预防犯罪,保护自身安全的积极作用。

二、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内容

(一)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和校纪校规教育

在学生中普及法律常识和进行校纪校规教育是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学生安全的重要手段。发生在大学中的安全事件大都与法律意识淡薄和违反校纪校规相关联。遵纪守法,是保证学生健康成长和维护安全的重要基础。要注重学生的自我养成教育,在学习当中不断约束和完善自己,培养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降低个人成长风险和社会安全成本。

(二)强化大学生安全教育

学生对安全意识的认知程度和对安全防范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日常安全。首都高校将“进教材、进课堂、落实学分”的“三进”安全教育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实行,在全国高校中起到了非常好的示范作用。因此要通过举办安全讲座、播放音像资料、组织安全知识竞赛活动等灵活多样的安全教育方式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使广大学生自觉从自我做起,构筑起自我保护的安全屏障。

(三)认真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当代大学生面临学习和就业的压力,面临交友、恋爱、亲情等问题的困扰,使得这个群体事故频发。2003年发生在云南大学的“马加爵杀人事件”给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切实敲响了警钟,学生辅导员尤其是心理辅导老师特别要对存在心理障碍的大学生给予关注和关心,通过心理教育和咨询等适当的教育和引导方式帮助大学生走出心理误区,为他们健康成长成才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四)积极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

因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在世界范围内蔓延,我国经济也受到强有力的冲击,再加上物价上涨和重大自然灾害的影响,使得许多家庭的贫困加剧,负担大学生学杂费用更是雪上加霜。贫困生群体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经济上的压力,他们在学习和心理上面临着更多的困扰,关注不够或处理不好,极易引发校园安全问题。高校应在提供勤工俭学岗位、减免学杂费、办理助学贷款、发放补贴等诸多方面给予贫困生特殊照顾,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问题和心理问题,积极落实国家和学校关于贫困生的资助政策,以帮助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这既解决了贫困学生的实际困难,又有助于消除校园的不安全隐患。

(五)切实加强大学生就业前的辅导

大学生就业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事实上,由于大学毕业生刚走出校门,缺乏社会经验,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很容易利用大学生求职就业心切的心理,设置陷阱,使大学生上当受骗。譬如应聘时被抢、被骗、被偷等财产安全问题;应聘时误入传销陷阱,被拘禁、拐卖、性侵犯等人身安全问题;应聘屡次受挫引发的心理安全问题以及就业前的劳动合同安全问题。学生能否顺利就业,既关系到学生自身的利益和安全,也关系到高校、社会的稳定与和谐。高校应在大学生教育中增加就业安全教育这一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为顺利就业打下基础。学生辅导员和就业指导老师要积极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努力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三、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应采取的措施

加强学生安全教育,首先要强化教育的阵地,拓宽教育的途径,更新教育的手段。一是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作用,利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体系和优势,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因人因事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教育;二是要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在有关课程和教学环节中由任课教师结合课程内容适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三是要发挥计算机网络教育的优势,在学校网络上发布安全教育的信息,分析典型案例,进行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四是发挥心理咨询的优势,开展心理健康普查,了解学生心理动态,把安全教育与心理咨询结合起来,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做好安全防范教育。

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是高校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重要内容和体现,是一个系统工程。一方面需要高校各个部门齐抓共管,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和教育的安全功能,为社会培养素质全面的建设者;另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学校的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使学生明白“安全工作自己管,管好安全为自己”。

是否认真开展安全教育,是衡量一所高校教育是否以人为本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否具备一定的安全知识,是衡量一个大学生素质是否全面的重要标志之一。高校应将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之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教育的安全功能,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其安全防范及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做到与时代要求相结合、与学生需求相结合、与自身建设发展相结合,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顺利发展、为社会培养素质全面的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文湛主编.学校安全工作指南[M].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年7月第二版.

[2]张波.将思想教育融入贫困生资助工作[J].学习月刊.2006(12).

[3]钟晓明.高校安全教育的几点思考[J].德育建设.2007(12).

[4]刘亚辉.论大学生安全教育[J].交通高教研究.2004(02).

[5]叶云利.切实加强大学生就业法律安全教育[OC].平安校园专题网.2007-12-20.

[6]韦爱勇.王成端.周小波.安全教育应该成为高校学生的必修课[J].求索之道.2007-6-9.

[7]洪建场.闫璐.创建“平安校园”的几点见解[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03).

[8]李江涛.北京市高校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OC].新华网.2005-9-15.

(作者简介:天津师范大学管理行政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政治学理论研究。)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大学生如何认识安全教育论文2000字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