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财政研究投稿经验

2023-12-08 07:2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财政研究投稿经验

核心刊发表自己投稿周期半年到一年左右,时间比较久。可以找期刊网快速发表
南大核心经济类:
经济研究 中国工业经济 世界经济 金融研究 会计研究 中国农村经济 国际经济评论 经济科学 中国农村观察 世界经济文汇 经济学动态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农业经济问题 财贸经济 财经研究 国际金融研究 改革 南开经济研究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经济学家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世界经济研究 经济评论 审计研究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财经科学 国际贸易问题 上海经济研究 财经问题研究 产业经济研究 当代经济科学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宏观经济研究 国际贸易 中国农史 中国经济问题 当代财经 当代经济研究 财经理论与实践 农业技术经济 中国土地科学 中国经济史研究 税务研究 证券市场导报 财政研究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商业经济与管理 经济纵横 国际经贸探索 国际经济合作 城市问题 经济与管理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金融论坛 经济问题 城市发展研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经济问题探索 调研世界 亚太经济 财贸研究 中国流通经济 投资研究 上海金融 涉外税务 经济经纬 现代经济探讨 商业研究 消费经济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 中国金融

财政研究的征订办法

一、《财政研究》月初出刊,每期80页(大16开),全年(12期)定价102.00元。一次预收全年订费,中间不退订,亦不破期订阅,请订户谅解。二、《财政研究》合订本,每套全价122元(包括挂号邮寄费)。合订本待刊物出齐后装订寄发给订户。

高校财会专业教研论文好发表吗

发表的难度相对来说肯定也是最大的,但也有相对比较容易发表的会计类期刊,如下:

1、《财会通讯》。

属于中文核心期刊投稿,杂志创刊于1980年,是全国第一家会计专业综合性刊物获"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十大财会名刊"和"湖北省优秀期刊"称号,读者遍及海内外。《财会通讯》杂志主要反映财会工作实际、报道财会考试信息、追踪财会热点、提供财会研究园地。

2、《教育财会研究》。

这本刊由教育部主管,华中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会计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教育财会研究》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方针",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进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为教育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介绍

《财务与会计》(月刊)创刊于1979年,是由中国财政杂志社财会专业刊物。宣传党和国家有关财会工作的方针、政策,围绕财政部的工作部署,研究财会工作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交流财会工作经验,普及财会知识。

财务与会计是CSSCI南大核心期刊和北大核心期刊,属于半月刊,审稿速度大概在1个半-2个月左右,对文章质量要求较高,文章既要有一定新颖性,又要有创新点,还要要求能解决实际问题,不易发表。

浙江大学财政学专业考研分享经验?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都到了开学的日子。这两天回顾了一下自己21的备考经历,决定写篇经验贴总结一下,也算是对这场考研的一个交待吧。

目录:

经济学

思想政治理论

英语

数学

应用经济学主要指应用理论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各个专业领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规律性,或对非经济活动领域进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分析而建立的各个经济学科。

理论经济学是如今大多数人所学的经济学,如西方经济学、经济学说史、宏微观经济学等,这样的经济学和数学有很大的关联。理论经济学主要学习的是经济学的理论知识,重在经济学原理的掌握,而应用经济学本科一般没有开设。

政治是我用时最少但分却不低的科目,推荐肖秀荣的一系列用书。暑假的七、八月份按照计划把精讲精练过了一遍,1000题做了一遍,建议看一章做一章的题。九到十月份的时候,把1000题再做一遍,不会的知识点再次翻书巩固一下,另外对一些常考分析题的原理和句子进行读背。到十一月份的时候,翻阅1000题中的错题,并且做肖秀荣的八套卷,对八套卷的分析题尽量记住。由于政治是一门热点性很强的科目,所以肖秀荣的四套卷出的很晚,但是在考前的一个星期,我对政治进行了冲刺,把四套卷中的分析题背了三遍。真的,三遍的效果就是考场上遇到了的原题,并且在写分析题的时候下笔如有神,感觉题自己都会答。考完后,我自行校对了选择题答案,看到最终成绩的时候,预估了一下,自己政治分析题每题大概只扣两分左右。

英语。

暑假一遍,比较精、细,重点单词、长难句、翻译。暑假我是这样安排我的英语时间的,下午2:30-4:30左右,先做一遍题,然后翻译一遍,圈出不会的单词(黄皮书有重点单词和长难句),晚上10-11,出去大声朗读,一边读一边翻译,翻译的时候背单词跟长难句,一般晚上这3篇是解决不完的,所以剩下的我会放到第二天早上7-8点解决。

9-10中下旬第二遍,已经很乏味了,重点分析题型。因为第一遍太精细,我第二遍进行的相当艰难,十分痛苦,因为答案我基本上全都知道了,就算盖着也用处不大,这时候,我重点进行了题目分析,大约就是这是一道什么题,是细节题?是主旨题?还是总结分析题?根据每种题,看在哪找答案。看的比较快,因为大乏味,我很大一部分属于英语的时间都贴给专业课了。我仍按第一遍一样,先做,我把所有答案写在一个本上,分析错题,尤其是第一遍第二遍都错的题型,学着每篇除了给出的题目之外自己给自己出几个题,黄皮书后边会有出的新题,可以自己做一下。

10月中下旬-考前第三遍分类型做题,重点翻译,作文。我着重看了长难句,并且开始着手写作,并努力把自己记住的长难句(真题里面有很多好句子可以背一下)应用到作文里面去。建议每天坚持将没做完的真题做1-2篇,保持手感。我考试前半个月基本上就不做阅读了,挺吃亏的吧,刚刚拿到试卷略有点懵逼。有时间的可以做一下模拟卷,但是由于模拟卷难度把握不是太好,对自己也是有一些影响的,还是留3套真题,当模拟比较好。英语我觉得真题就够了,吃透就行,我考研感觉做题都是懵的,但我懵到了70+,我想大约是平时训练的够多吧。

数学考研资料: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张宇18讲,张宇数学真题,张宇四套卷,八套卷

第一遍。暑假-9月中下旬,做题课后习题,重点理解概念和解法。没什么说的,就是做题,总结题型,分析这种题型解法。

第二遍。9月中下旬-11月上旬,全书第二遍,做题,重点错题和重点题。

11上旬-考前,做真题,基本上2天一套,对答案,改错题,看不会的知识点。我建议做真题的时候,专门准备一个笔记本,记录每年考点,比如说04年的吧。第一选择题考点:等价无穷小、导数定义、  数列敛散性、定积分比较、矩阵、线性方程、概率密度、统计量。将错的考点记下来,拓展一下。然后填空题,计算题,答题都按相同的方法,记考点。记完考点,从新再做一遍真题,我觉得效果挺好。

专业课801

参考书:曼昆《经济学原理》;李建琴、史晋川《微观经济学教程》,浙江大学出版社;叶航、何樟勇、李建琴《宏观经济学教程》,浙江大学出版社

主要题型为:名词解释、计算题、简述题、论述题。

第一遍7月至9月:通读教材,夯实基础。主要看浙大指定的几本书并完成课后题,需要反复的过教材,因为第一遍大部分人都是不能记住和理解的。浙大初版的两本书要重点关注一下,多看看,后面的习题也多练习,虽然不一定出原题,但是出题的思路值得学习。

第二遍9月至10月:重点复习专业课重难点考点。这个体系的构建可以基于曼昆两本书,外加历年的真题,再总结和归纳出知识体系,就是考纲,可以总结出两个厚厚的笔记本。

第三遍11月至12月:从真题中归纳出知识点,针对性的背诵,强化记忆。经过第二阶段,即大家把书读薄,这个阶段需要大家把书读厚,重点背诵自己整理出来的笔记,以及第一个阶段的错题回顾,一直持续到考前。

关于选导师,给大家几个建议我来猜猜大多数人是怎么选导师的:无非就是上上该学校的网站,打开“导师简介”这一栏,看看每个老师的研究方向,觉得对哪个方向感兴趣就去邮件联系那个老师了。我起初也和大家一样,觉得某个老师的方向应该是我感兴趣的,就奔着去了,但是实际经验告诉我,研究方向是一回事,你进去以后实际去做的东西又是另一回事了。打个比方,某某老师的研究方向是人机工程,你会以为是搞机械的,但是进去以后你可能做的是一个计算机系的学生天天做的事,就是编程,什么DSP、单片机之类的,往深了说我就不太懂了,总之,几乎跟你的专业毫无联系。你要是能接受还好,要是接受不了。。。。。。已经晚了。

有人可能会说了:“那我们还能怎么选导师?”这一点说实话我也还在摸索中,但是不妨给大家提几个好建议:

第一,不要局限于仅仅了解老师的研究方向。很多时候你要做的事或者你要学习的本领是跟导师近期所接的项目紧密相连的,大家不妨多在这方面下功夫,有的时候老师接不到跟自己的研究方向很对口的项目也是没办法的事,这种情况出现在浙大这样的TOP高校的概率不大,但是其他学校应该会有。

第二,不要盲目地表态。在你没有确信这个导师近期研究的究竟是些什么东西,不要忙着表态,说自己一定会到这来读研或者怎样怎样,你可以说“想更深入地了解一下您的研究方向。”这样对双方来讲都是负责任的表现,老师一般也不会拒绝你的这种要求。

第三,这是很重要的一点你要了解,世界上完美的事物是没有的,完完全全符合你“口味”的导师也是不存在的,你在了解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不合自己意的地方,而且做科研这件事本身就是枯燥无味的,所谓“兴趣”都是相对的,但是同时兴趣又都是可以培养的,所以,不要轻易地放弃一个机会,你以为这个不是你想要的,很有可能你的下一个还不如这个。

学校选择:谈到选学校的问题,我想提醒大家的就是一定要选择一个和你实力比较均衡的学校,这样才有比较有把握,报的太高了,可能会让你在复习过程中慢慢失去信心,报的太低了则可能会让你没有动力和冲劲。二、专业选择:如果你选择了考研的话,那你就意味着还想为你将要报的专业卖命,而且有可能是一辈子,所以选择专业你一定要慎重,一定要选择你真正喜欢、感兴趣的专业,这样为你将来深造和研究有大的利处和发展空间,也对你事业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我提醒准备考研的朋友一定要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专业。三、复习问题:我自己是从大三第二个学期开始复习的,在这个学期我就是背背单词,稍微先看看专业,政治没有必要看那么早(看得早到时也忘的差不多),要考数学的朋友在这个学期也要慢慢把数学看看,最好这学期可以把书过一遍(如果底子好的同学也可以直接跟着复习全书看)真正要加大力度复习的时期就应该是大四上学期,其实我认为,只要你在大四上个学期抓紧复习,也是来得及的,也没有必要从大二就开始复习,有时候复习战线太长到最后可能会感到疲倦,效率可能不是很高,不过这个也因人而异。

在专业课备考中,有些重点名词会反复出现,考生们一定要重视,抓住这些得分点。

1、帕累托标准(Paretocriterion):帕累托标准是确定一种改变是否是一种改进的标准,根据这一标准,不损害任何人而能使大多数人(在他们看来)变得更好的改变才是一种改进。

2、局部均衡分析(Partialequilibriumanalysis):局部均衡分析是指这样一种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相反)它假设一个市场上的价格改变时不会导致其他市场的价格发生明显的变化。

3、货币收益(Pecuniarybenefits):由于经济对一个项目的调整引起的相对价格的变化带来的收益(用以与增加社会福利的真实收益相区别)。

4、完全竞争(PerfectCompetition):完全竞争是这样一种市场结构,在其中同质的商品有很多卖者,没有一个卖者或买者能控制价格,进入很容易并且资源可以随时从一个使用者转向另一个使用者。例如,许多农产品市场就具有完全竞争市场这些特征。

5、不可兑换的公司债券(Perpetuity):不可兑换的公司债券是指永远支付一个固定年息的债券。

6、掠夺性定价(Predatorypricing):掠夺性定价是指为了把竞争性厂商从行业中赶走从而制定一个低价的做法。

7、现值(Presentvalue):现值是现在和将来(或过去)的一笔支付或支付流在今天的价值。

8、最高限价(Priceceiling):最高限价是指政府对某种商品所规定的最高价格。例如,纽约市的租金控制就规定了房租的上限。

9、价格--消费曲线(Pric-consumptioncurve):价格--消费线是把与在一种商品的各种价格下消费者所选择的市场篮子相对应的各个均衡点连接而成的一条曲线。

10、价格歧视(Pricediscrimination):价格歧视是指这样一种做法,出售同一种商品,厂商向一个买者索取的价格高于其他的买者。

既然选择了远方就要奋力前行,选择了考研就努力拼一把,不要看着别人懈怠了、放弃了你就中途停下,坚持到底,就会胜利!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