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优点:\x0d\x0a1、使学生更有效地获得感性材料,把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x0d\x0a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我们往往“要使学生有看到、听到、甚至摸到的学习对象,充分调动学生运用各种感官去充分感知学习的对象”(许桂蓉,2001),而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包括:口、耳、眼、脑。实验心理学家特雷奇勒(Treicher)在1967年做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其中一个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有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甘肃教育学院学报,1999)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动手操作,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这对于知识的获取和记忆的保持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另一个实验,是关于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实验。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同时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甘肃教育学院学报,1999)这就是说,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而多媒体集合了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技术,与计算机程序融合在一起,它可以将这些内容根据教学的步骤一一呈现出来,从而加深对学习内容的印象,把课文内容与实际情景、事物联系起来,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深刻的概念。\x0d\x0a2、有利于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学到的知识易巩固\x0d\x0a“克拉申曾经把能否提供可理解的语言输入作为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并认为输入应该是有趣而密切相关的。这就涉及到习得者的心理因素。它是建立在习得者能够理解的基础上并进一步刺激其学习兴趣的一种输入方式”(席玉虎,2002)。不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都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见,“在语言学习中,兴趣、注意力、心理因素等非智力因素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非智力因素是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补充”(许桂蓉,2001)。在许多中外结合的家庭中,儿女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会讲两种语言的事例有很多,这证明了诸如兴趣、环境、亲情等非智力因素对学习语言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潜在的非智力因素。多媒体教学正是运用了将视、听、说融为一体的这一手段,充分利用学生在学习中的这些非智力因素,把学生注意力、兴趣引导到学习对象上,进而使学生对学习对象获得深刻、完整的理解,并易于巩固。\x0d\x0a\x0d\x0a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中的几个问题\x0d\x0a1、过分重视多媒体而忽视常规教学手段\x0d\x0a虽然多媒体教学有许多优点,但并不能在教学过程中一味追求这种现代化的教学形式,只注重表面,完全抛弃传统的教学工具。比如黑板、粉笔、实物等常规教具在课堂教学中的功能不容小觑。所以,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需要选择最合适的媒体和手段,合理地将多媒体和常规媒体结合起来。以板书为例,有些英语教师把计算机显示屏当作黑板,这是不合理的,因为屏幕只能在短暂的时间一幕一幕显现授课内容,我们不可能在一屏中显示整堂课的内容和重难点,这势必影响了学生对整篇文章的把握。另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对黑板板书内容进行随时更改,但是,如果教师一旦将整个教学步骤及讲练的内容都输入计算机,课上很难对其更改。所以,我们不能有了先进的教学手段就摒弃黑板这一传统教学工具。在教学活动中结合所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的教学手段,才能取长补短,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益。\x0d\x0a2、运用多媒体的技能有待于提高\x0d\x0a大多数教师运用多媒体都是从网上下载一些课件,只做一些修改,自己制作的课件很难做到既符合英语教学规律又充分体现多媒体的优势。或者有些英语教师虽具备一些课件制作知识,但也只是把黑板板书搬到屏幕上,把录音、录像和幻灯片简单地组合在一起,并未充分发挥电脑多媒体的效能。这就要求我们英语教师努力学习电脑知识,尽快成为一名精通多媒体技术的优秀教师。\x0d\x0a 3、多媒体的错用或滥用 \x0d\x0a多媒体集文、图、声、像、动画于一体,增强了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效果,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和主动性,能起到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作用。有的教师为了更多地拥有现代化的气息,恨不得把所有的效能派上用场,精美的幻灯片、色彩艳丽的背景、美妙的音乐、三维动画,五花八门的信息一一呈现,从表面上看,学生的兴趣似乎很浓,事实上,学生被过多的花哨信息干扰,过多的无意注意使学生无法专心于视听媒体所蕴含的教学内容,学生对语言素材的获取量就小,也不可能在有限课堂上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一切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多媒体也一样,一定要学会运用它辅助教学,突出重点、难点,并在课前就考虑好在某个环节运用何种手段或是对于不同类型的课采用不同的方法。
《兰州晚报》为甘肃地区第一大报,全省日均发行30万份、年广告总量1亿元人民币、社会影响力创办报以来的历史新高,已在甘肃、西部乃至全国报界独树一帜。
甘肃报纸:
■ 甘肃日报 ■ 甘肃农民报 ■ 甘肃科技报
■ 兰州日报 ■ 人民军队报 ■ 甘肃工人报
■ 兰州晚报 ■ 甘肃经济日报 ■ 中学生导报
■ 信息导报 ■ 甘肃青年报 ■ 法制导报
■ 生活环境报 ■ 甘南报(藏) ■ 甘南报(汉)
■ 平凉日报 ■ 民族报 ■ 天水日报
■ 武威日报 ■ 陇东报 ■ 甘肃工商报
■ 民主协商报 ■ 甘肃体育报 ■ 陇南报
■ 白银日报 ■ 张掖日报 ■ 甘肃法制报
■ 甘肃交通安全报 ■ 甘肃邮电报 ■ 中学生导报(初中版)
■ 甘肃电力报 ■ 平凉时报 ■ 兰州晨报
■ 西部商报 ■ 西部发展报 ■ 中学生导报(高中版)
■ 天水晚报 ■ 都市天地报 ■ 少年文摘报(小学1、2年级版)
■ 少年文摘报(小学3、4年级版) ■ 少年文摘报(小学5、6年级版) ■ 少年文摘报(初一学习版)
■ 少年文摘报(初二学习版) ■ 少年文摘报(初三学习版) ■ 少年文摘报(高一学习版)
■ 少年文摘报(高二学习版) ■ 少年文摘报(高三文科版) ■ 少年文摘报(高三理科版)
■ 少年文摘报(中学写作与欣赏) ■ 新世纪小学生报 ■ 新旅游报
■ 科技鑫报
甘肃杂志:
■ 党的建设 ■ 视野 ■ 草原与草坪
■ 中国沙漠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合成橡胶工业
■ 质量指南 ■ 石油化工设备 ■ 石油矿场机械
■ 遥感技术与应用 ■ 化工机械 ■ 故事作文
■ 读者·乡村版 ■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 西北地震学报 ■ 冰川冻土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中国兽医科技 ■ 飞碟探索 ■ 阳关
■ 红柳 ■ 甘肃科技纵横 ■ 金城
■ 膜科学与技术 ■ 华夏装璜 ■ 西部人
■ 甘肃社会科学 ■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新一代
■ 飞天 ■ 小演奏家 ■ 娱乐世界
■ 甘肃农业科技 ■ 甘肃教育 ■ 摩擦学学报
■ 高原气象 ■ 标准化报道 ■ 沉积学报
■ 石油化工自动化 ■ 现代妇女 ■ 开发研究
■ 甘肃畜牧兽医 ■ 数学教学研究 ■ 草业科学
■ 老年博览 ■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金星
■ 中兽医医药杂志 ■ 秘书之友 ■ 中国草食动物
■ 凿岩机械气动工具 ■ 科学.经济.社会 ■ 农业科技与信息
■ 兰州医学院学报 ■ 敦煌研究 ■ 甘肃医药
■ 甘肃林业 ■ 现代涂料与涂装 ■ 甘肃科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西北军事文学 ■ 西北人口 ■ 分子催化
■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 兰州学刊 ■ 甘肃工业大学学报
■ 妈妈画刊 ■ 图书与情报 ■ 甘肃科技
■ 甘肃中医 ■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 财会研究
■ 甘肃农业 ■ 电化教育研究 ■ 世界沙漠研究
■ 草业学报 ■ 卫生职业教育 ■ 地球科学进展
■ 丝绸之路 ■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 ■ 电气传动自动化
■ 甘肃理论学刊 ■ 机械研究与应用 ■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 甘肃农村科技 ■ 人大研究
■ 游戏机实用技术 ■ 现代青年 ■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 石化技术与应用 ■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求知与探险
■ 少年文摘报(小学1、2年级合订本) ■ 少年文摘报(小学3、4年级合订本) ■ 少年文摘报(小学5、6年级合订本)
■ 少年文摘报(初一合订本) ■ 少年文摘报(初二合订本) ■ 少年文摘报(初三合订本)
■ 少年文摘报(高一合订本) ■ 少年文摘报(高二合订本) ■ 少年文摘报(高三文科合订本)
■ 少年文摘报(高三理科合订本) ■ 少年文摘报(中学写作与欣赏合订本) ■ 西部论丛
■ 黄金科学技术 ■ 幸福生活与科学 ■ 读者
青海报刊
青海日报
影视毕业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影视论文参考文献一:
[1] 李和庆,薄振杰. 规范与影视字幕翻译[J]. 中国科技翻译. 2005(02)
[2] 钱绍昌. 影视翻译──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J]. 中国翻译. 2000(01)
[3] 陈莹. 英汉节奏对比分析[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02)
[4] 余萍. 论创造性叛逆视野下的《唐诗三百首》英译[D]. 安徽大学 2011
[5] 尤杰. 论网络盗版对电影产业收入流的影响[J]. 当代电影. 2010(12)
[6] 肖维青. 学术性·职业性·趣味性--“影视翻译”课程教学探索[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0(03)
[7] 龙千红. 《花样年华》的英文字幕翻译策略研究--兼谈中国影片的对外译介[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01)
[8] 孙致礼. 翻译与叛逆[J]. 中国翻译. 2001(04)
[9] 胡心红. 从孙致礼的《傲慢与偏见》译本看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D]. 湖南师范大学 2008
[10] 赵菁婕. 论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D]. 青岛大学 2014
[11] 杨莎莎. 亚瑟·韦利对《西游记》的创造性叛逆式翻译[D]. 首都师范大学 2008
[12] 张锦兰. 接受美学与复译[J].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4)
[13] 麻争旗. 翻译二度编码论--对媒介跨文化传播的理论与实践之思考[J]. 现代传播. 2003(01)
[14] 钱梦妮. 美剧字幕组的生存悖论[J]. 新闻世界. 2011(01)
[15] 吴晓芳. 字幕组:美剧“汉化”的背后[J]. 世界知识. 2011(01)
[16] 麻争旗. 影视对白中“节奏单位”的翻译探究[J]. 中国翻译. 2011(06)
[17] 王平. “隐秘的流行”路在何方?--“字幕组”翻译面面观[J]. 电影评介. 2009(17)
[18] 刘洪涛,刘倩. 论林译小说《迦茵小传》中的创造性叛逆[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3)
[19] 张春柏. 影视翻译初探[J]. 中国翻译. 1998(02)
[20] 麻争旗. 论影视翻译的基本原则[J].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1997(05)
影视论文参考文献二:
[1] 王凯华. 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宋词英译意象传递研究[D]. 辽宁师范大学 2014
[2] 高丽红.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骆驼祥子》两个英译本对比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3] 吴十梅. “张掖大景区建设项目”翻译实践报告[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4] 蔡莹莹. 风景抒情唐诗英译的象似性研究[D]. 辽宁师范大学 2014
[5] 赵菁婕. 论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D]. 青岛大学 2014
[6] 赵春梅. 论译制片翻译中的`四对主要矛盾[J]. 中国翻译. 2002(04)
[7] 李运兴. 字幕翻译的策略[J]. 中国翻译. 2001(04)
[8] 李琼. 《协商民主在中国》英译实践报告[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9] 樊小花. “加拿大天然健康产品许可证申请指导文件”的翻译报告[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10] 冉彤. 二人互动模式下提示和重铸与二语发展[D]. 西北师范大学 2012
[11] 赵爱仙. 翻译美学视阈下陌生化在《围城》英译本中的再现与流失[D]. 西北师范大学 2013
[12] 李文婧. 基于功能派翻译理论的科技论文摘要的英译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3
[13] 王番. 概念隐喻理论视角下的情感隐喻翻译[D]. 南京工业大学 2013
[14] 陈燕. 互文视角下的诗歌翻译比较研究[D]. 南京工业大学 2013
[15] 刘霖. 基于构式语法的汉语明喻成语英译研究[D]. 辽宁师范大学 2014
[16] 赵静. 关联顺应模式下商标名称英译的文化缺省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3
[17] 陆祖娟. 语用翻译视角下《围城》中人物对话的汉英翻译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18] 王君. 英语经济类语篇汉译实践报告[D]. 辽宁师范大学 2014
[19] 姜姗. 语境视域下的英语经济新闻文本汉译实践报告[D]. 辽宁师范大学 2014
[20] 钱绍昌. 影视翻译──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J]. 中国翻译. 2000(01)
[21] 郭建中. 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J].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1998(02)
[22] 王静. 英语学习者词缀习得的实证研究及其启示[D]. 西北师范大学 2012
影视论文参考文献三:
[1] 张鑫. 从关联理论视角看电影字幕翻译[D]. 内蒙古大学 2010
[2] 熊婷. 从关联理论角度看电影《赤壁》的字幕翻译[D].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09
[3] 陈燕. 字幕翻译的技巧研究[D]. 厦门大学 2009
[4] 周昕. 从功能主义的视角分析《老友记》字幕翻译的问题[D]. 苏州大学 2010
[5] 唐立娟. 场独立与场依存认知风格与大学生阅读附带词汇习得的相关性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2
[6] 郭乔. 关联理论指导下美剧字幕翻译的明示处理[D].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9
[7] 李芸泽. 南京沃蓝科技有限公司商务洽谈陪同口译实践报告[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8] 马玉珍. 认知语境视角下字幕翻译的“高效与经济”原则[D]. 中南大学 2009
[9] 苏春梅. 高中英语教师对教学研究的认知和理解[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10] 姜泽宪. 英语教师信念与职业认同的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2
[11] 郭星余. 字幕翻译的改写[D]. 中南大学 2007
[12] 马子景. 第三届中国河西走廊有机葡萄酒节陪同口译实践报告[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13] 吴庆芳. 大学英语精读课教师多模态话语分析[D]. 西北师范大学 2013
[14] Salvatore,Attardo.Translation and Humor:An Approach Based on the General Theory of Verbal Humor. The Translator . 2002
[15] 杨帆. 加拿大资助中国乡村女大学生基金会项目的口译实践报告[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16] 王红霞. 从关联理论视角研究影视剧字幕翻译[D].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9
[17] Bassnett-McGurie,Susan.Translation Studies. Journal of Women s Health . 1980
[18] 李艳玲. 基于Wiki的协作式写作教学对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写作水平的影响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3
[19] 高东森. 基于FIAS的新手-专家高中英语教师课堂言语行为对比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3
[20] 程思. 影视字幕翻译策略探究[D].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9
[21] 费卫芝. 韩国电影中文字幕翻译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 2010
电影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前人研究成果的一种表现形式,引用参考文献是论文作者的权利,而著录参考文献则是其法律义务,引用了前人的资料又不列出参考文献,会被认为是抄袭或剽窃行为。以下是我和大家分享的电影专业论文参考文献,更多内容请关注毕业论文网。
篇一:参考文献
[1] 张鑫. 从关联理论视角看电影字幕翻译[D]. 内蒙古大学 2010
[2] 熊婷. 从关联理论角度看电影《赤壁》的字幕翻译[D].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09
[3] 陈燕. 字幕翻译的技巧研究[D]. 厦门大学 2009
[4] 周昕. 从功能主义的视角分析《老友记》字幕翻译的问题[D]. 苏州大学 2010
[5] 唐立娟. 场独立与场依存认知风格与大学生阅读附带词汇习得的相关性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2
[6] 郭乔. 关联理论指导下美剧字幕翻译的明示处理[D].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9
[7] 李芸泽. 南京沃蓝科技有限公司商务洽谈陪同口译实践报告[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8] 马玉珍. 认知语境视角下字幕翻译的“高效与经济”原则[D]. 中南大学 2009
[9] 苏春梅. 高中英语教师对教学研究的认知和理解[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10] 姜泽宪. 英语教师信念与职业认同的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2
[11] 郭星余. 字幕翻译的改写[D]. 中南大学 2007
[12] 马子景. 第三届中国河西走廊有机葡萄酒节陪同口译实践报告[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13] 吴庆芳. 大学英语精读课教师多模态话语分析[D]. 西北师范大学 2013
[14] Salvatore,Attardo.Translation and Humor:An Approach Based on the General Theory of Verbal Humor. The Translator . 2002
[15] 杨帆. 加拿大资助中国乡村女大学生基金会项目的口译实践报告[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16] 王红霞. 从关联理论视角研究影视剧字幕翻译[D].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9
[17] Bassnett-McGurie,Susan.Translation Studies. Journal of Women s Health . 1980
[18] 李艳玲. 基于Wiki的协作式写作教学对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写作水平的影响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3
[19] 高东森. 基于FIAS的新手-专家高中英语教师课堂言语行为对比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3
[20] 程思. 影视字幕翻译策略探究[D].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9
[21] 费卫芝. 韩国电影中文字幕翻译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 2010
篇二:参考文献
[1] 李和庆,薄振杰. 规范与影视字幕翻译[J]. 中国科技翻译. 2005(02)
[2] 钱绍昌. 影视翻译──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J]. 中国翻译. 2000(01)
[3] 陈莹. 英汉节奏对比分析[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02)
[4] 余萍. 论创造性叛逆视野下的《唐诗三百首》英译[D]. 安徽大学 2011
[5] 尤杰. 论网络盗版对电影产业收入流的影响[J]. 当代电影. 2010(12)
[6] 肖维青. 学术性·职业性·趣味性--“影视翻译”课程教学探索[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0(03)
[7] 龙千红. 《花样年华》的英文字幕翻译策略研究--兼谈中国影片的对外译介[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01)
[8] 孙致礼. 翻译与叛逆[J]. 中国翻译. 2001(04)
[9] 胡心红. 从孙致礼的《傲慢与偏见》译本看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D]. 湖南师范大学 2008
[10] 赵菁婕. 论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D]. 青岛大学 2014
[11] 杨莎莎. 亚瑟·韦利对《西游记》的创造性叛逆式翻译[D]. 首都师范大学 2008
[12] 张锦兰. 接受美学与复译[J].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4)
[13] 麻争旗. 翻译二度编码论--对媒介跨文化传播的理论与实践之思考[J]. 现代传播. 2003(01)
[14] 钱梦妮. 美剧字幕组的生存悖论[J]. 新闻世界. 2011(01)
[15] 吴晓芳. 字幕组:美剧“汉化”的背后[J]. 世界知识. 2011(01)
[16] 麻争旗. 影视对白中“节奏单位”的翻译探究[J]. 中国翻译. 2011(06)
[17] 王平. “隐秘的流行”路在何方?--“字幕组”翻译面面观[J]. 电影评介. 2009(17)
[18] 刘洪涛,刘倩. 论林译小说《迦茵小传》中的创造性叛逆[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3)
[19] 张春柏. 影视翻译初探[J]. 中国翻译. 1998(02)
[20] 麻争旗. 论影视翻译的基本原则[J].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1997(05)
篇三:参考文献
[1] 王凯华. 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宋词英译意象传递研究[D]. 辽宁师范大学 2014
[2] 高丽红.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骆驼祥子》两个英译本对比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3] 吴十梅. “张掖大景区建设项目”翻译实践报告[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4] 蔡莹莹. 风景抒情唐诗英译的.象似性研究[D]. 辽宁师范大学 2014
[5] 赵菁婕. 论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D]. 青岛大学 2014
[6] 赵春梅. 论译制片翻译中的四对主要矛盾[J]. 中国翻译. 2002(04)
[7] 李运兴. 字幕翻译的策略[J]. 中国翻译. 2001(04)
[8] 李琼. 《协商民主在中国》英译实践报告[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9] 樊小花. “加拿大天然健康产品许可证申请指导文件”的翻译报告[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10] 冉彤. 二人互动模式下提示和重铸与二语发展[D]. 西北师范大学 2012
[11] 赵爱仙. 翻译美学视阈下陌生化在《围城》英译本中的再现与流失[D]. 西北师范大学 2013
[12] 李文婧. 基于功能派翻译理论的科技论文摘要的英译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3
[13] 王番. 概念隐喻理论视角下的情感隐喻翻译[D]. 南京工业大学 2013
[14] 陈燕. 互文视角下的诗歌翻译比较研究[D]. 南京工业大学 2013
[15] 刘霖. 基于构式语法的汉语明喻成语英译研究[D]. 辽宁师范大学 2014
[16] 赵静. 关联顺应模式下商标名称英译的文化缺省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3
[17] 陆祖娟. 语用翻译视角下《围城》中人物对话的汉英翻译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18] 王君. 英语经济类语篇汉译实践报告[D]. 辽宁师范大学 2014
[19] 姜姗. 语境视域下的英语经济新闻文本汉译实践报告[D]. 辽宁师范大学 2014
[20] 钱绍昌. 影视翻译──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J]. 中国翻译. 2000(01)
[21] 郭建中. 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J].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1998(02)
[22] 王静. 英语学习者词缀习得的实证研究及其启示[D]. 西北师范大学 2012
初中思想品德以人为本教育理念论文
摘要:思想品德课程是初中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的渠道。因此,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根据不同的学生和学生发展的不同阶段,制定的思想品德教学目标也随个体的差异而变化。要让思想品德发挥其作用,就要把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广泛的从生活实践中搜集教学资料,不拘泥于课本知识,使思想品德课生动而富有生命力,引导学生学会生存和发展,过有意义的生活,我认为思想品德课教学应当做到以人为本。
主题征文
关键词: 思想品德;以人为本;发展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实现以人为本的必要性
知识经济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国目前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发展,纵观国内外形势,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而教育改革的关键就是教育观念的改革。思想品德属于基础学科,我们如何树立全新的思想品德教育观?理智思考,面向未来,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这是时代的要求,是新课改的要求,亦是思想品德教育发展的必然。
(一)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国科技进步突飞猛进,社会的迅速发展对人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是个人的价值观和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中给予学生正确的帮助和指导是非常必要的。然而,传统教学中思想品德的教学具有强制性、说教式、封闭性的特点,无法在真正的意义上帮助学生,激发学生内在道德学习动力和兴趣,顺应社会和学生的发展,更新教育观念,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思想品德课的学科特点所要求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课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除此之外,《思想品德》课程所具有的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都要求我们要革新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促进学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的养成。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与学生的对话交流达成理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思想品德课程作为实现德育目标的中介和载体,肩负着培养人的德性的重要使命。只有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思想品德才能焕发其生机和活力。
(三)思想品德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新课标的课程理念认为: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构建的基础;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人的公民、国际及健康的生活时本课程的'追求;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本课程遵守的基本原则。因此,我们的教学要符合人的认知发展规律、人的价值规律;其理论灵魂就是“以人为本”,就是以追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终极目的。因此,把握了“以人为本”,就是把握新课程的精神实质。
二、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实现途径
(一)加强学校管理
首先一个优雅健康的环境影响着学生的个性发展、道德习惯的形成等等。良好的校园环境,让学生对优秀文化耳濡目染,学生在自己生存的环境里,潜移默化地形成自己的观念,并转化为行动。其次要加强教师自身的素质,教师要从人的发展的高度去看待自己的工作,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教育的实践中体会以学生为主体的意义。加强交流,相互借鉴经验,提高教学水平。最后,小班化教学更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个性,小班化教学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发挥学生的潜力等,教师可以在一节课内照顾到每个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充分享受各种教学资源,增加学生受教育的机会,提高学生受教育的质量,使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更好的实施。
(二)提高教师的素质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教师要具备以下素质:广博的知识。思想品德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通晓各个学科的知识,只有知识广博的教师,才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知识整合的能力。思想品德教师要把教材中不同内容的知识整合起来,特别在应用型知识内容中,教师应该运用跨学科知识,为综合性学习提供充分的知识背景,提供给学生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计算机知识和操作能力。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进步,教学手段也不断地更新,多媒体在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有充足的计算机知识,提供学生更宽阔的学习渠道,拓宽学生的视野。
(三)修订课程教材
目前,我国思想品德课程教材的教学内容改变以往教材的枯燥,设计的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补充了实践活动内容。此外,新教材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贴近生活、与现实生活接轨,可读性强,能够帮助学生在今后走向社会提供丰富充足的知识和技能。
三、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实践
(一)师生关系上要变支配控制为平等合作
传统教学中,以教学为中心,教学就是由教师简单的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单项活动。教师只是知识的传播者,学生离开教师的教就无法进行,教师角色是课堂上的“主演”,学生没有发言权。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建立真诚互信的师生关系,在交流、合作、启发的过程中,互助提高。教师转换自己的角色,不再是教学中的权威,而是蹲下来与学生交流,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把教师的身份由“教书匠”提升到学生终生发展的“奠基者”的历史高度。
(二)教学方式上要变师教生学的被动接受为交往互动中主动探究
“以人为本”强调了在师生双方的交往、互动中进行创造的学习。教师应该与学生真诚的沟通,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选取学生身边的例子作为教学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让学生大胆质疑,在师生智慧的碰撞中学习并掌握知识。
(三)课程评价要变重结果轻过程为不偏废结果而更重过程
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评价机制,过分强调评价的总结定功能和选拔功能,以考试成绩作为检验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绩的主要指标,作为决定学生奖惩的基本依据。以知识为本的旧课程,以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为终极目标,只注重结果不重视过程的考试评价,的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牺牲了学生持续发展的潜力。“以人为本”理念的终极目标是自我价值的充分实现。它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的过程,而不仅仅只是一个静态死板的学习结果。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通过考试和测验两种主要的手段,辅以建立成长档案等评价形式,从多方面、多角度的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在评价过程当中,让学生参与进来,将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提高评价的全面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运用活动化考评,通过布置一些课外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实践中,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学以致用,使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更为全面具体。
(四)课堂教学要变重知识传授为更重情感交流的情感教学
传统教学中教学偏重知识的传授,认知的发展,忽视师生之间感情的培养,个人的全面发展。在课堂中,教师除了要想学生传授知识内容,还要与学生进行充分额情感沟通,打破教师的绝对权威,消除学生被动的依赖,致力于创造一种无拘无束的心理氛围。教师要以情感影响为主要手段,提高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知道如何学习,帮助学生实现自身的潜能和价值。教师要平等的看待每个学生,视学生为独特价值的实体,尊重学生,肯定学生之间的差异,通过互动和沟通,实现相互承认和接受,从而形成一种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营造以学生为本、和谐民主的良好课堂气氛,才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才能逐步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3]曾欣然.德行培育心理学[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
[4]肖传楚.以学生发展为本思想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初探[J].政治课教学,2003,(12).
[5]王国平.人本主义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6).
[6]付泽林.评析“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3.
[7]王晓惠.以人为本,突出学生主体地位[J].武宣教育,2004,(4).
[8]孙卓人.以人为本的教学体验与实践[J].中国素质教育,2004,(04).
[9]莫振慧.以人为本,教育先行―――浅谈课程改革下的几点体会[J].西宁教研,2003,(5).
[10]朱祖伟.政治课教学中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性之我见[J].教师论坛,2003,(9).
[11]刘孟海.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坚持“以人为本”[J].政治课教学,2002,(z1).
[12]朱祖伟“.以人为本”教学理念之我见[J].中国培训,2003,(08).
[13]李莉,杨金平“.以人为本”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4,(05).
[14]张俊珍.谈教学评价存在的若干总问题[J].山西教育,2003,(23).
[15]车龙清.以人为本创设情境实现课堂教学互动[J].山西教育,2003,(7).
[16]郝增.使评价活动化、生活化促进课堂教学改革[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4,(03).
[17]陈姝娟.人本主义学习观与当代教育观之比较研究[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