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兰州铁道学院学报

2023-12-11 15:0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兰州铁道学院学报

《直抵存在之困——中国现当代文学论稿》,太白文艺出版社,2013年1月。《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3月。 《荒凉意境中的追寻者——透视张爱玲创作的情感世界》, 载《西北师大学报》 2001年第1期。《〈少年维特的烦恼〉叙事艺术探析》,载《兰州铁道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论冯至早期叙事诗的现代意义》,载《甘肃教育学院学学报》2004年第1期。《从生命的记忆到思索》,载《飞天》2006年第5期。《重估先锋文学的意义》,载《文艺争鸣》2007年第6期。《近三十年文学中知识分子形象的演变》,载《文艺争鸣》2009年第10期。《沉潜与精微》,载《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沈从文的自然及其当代生态意义》,载《新学术》2007年第4期。《生态精神的捍卫》,载《作品与争鸣》2007年第12期。《中国生态报告文学综论》,载《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8年第6期。《离离的迷与痛》,载《飞天》2008年第12期。《生态文学的文化建构意义》,载《光明日报》2009年4月4日。《近三十年中国作家的知识分子立场》,载《西北师大学报》2010年第3期。《闯海人的英雄史诗》,载《文艺报》2010年7月14日。《生态文学向我们走来》,载《人民日报》2011年1月18日。《生态危机的昭示及其出路的探寻》,载《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2年第2期。《世界格局下的中国经验书写》,载《光明日报》2012年4月24日。《论新世纪短篇小说的价值追求》,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年第5期。《接地气与原创力》,《求是》2012年第9期。《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文艺争鸣》2012年第7期。《论新世纪小说的文化建构意义》,《小说评论》2012年第4期。《高原生态的发现者》,《青海社会科学》2012年第4期。《民族文化危机的书写与反思》,《民族文学研究》2012年第4期。《直抵存在之困》,《中华读书报》2012年9月19日。 《文化自信与中国经验》,《光明日报》2012年12月4日。《千年孤独 中国经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3年第2期。《黑暗内部的闪电》,《文艺争鸣》2013年第4期。《一次不彻底的远行》,《博览群书》2013年第8期。《当代女性的天问》,《文艺报》2013年9月2日。《一灯可否除去千年暗》,《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文学的命运》,《甘肃日报》2013年10月10日。

罗华的获奖情况

1.2004.07 参加完成的《常微分方程内部值问题及相关问题》获2002 -2003年度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2006.07 参加完成的《常微分方程非局部问题及其解的分歧研究》获2006年度甘肃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一等奖。3.2007.05 参加完成的《常微分方程非局部问题及其解的分歧研究》获2006年度甘肃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4. 2008.07 参加完成的《线性常微分方程的谱结构及相关分歧问题研究》获2008年甘肃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一等奖。5.2009.02 参加完成的《线性常微分方程的谱结构及相关问题研究》获2008年度甘肃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6.2006年参与申报的《常微分方程》获省级精品课程。文“一类m-点边值问题已发表论文[1] Gao Chenghua and Hua Luo, Positive Solutions to Nonlinear First-Order Nonlocal BVPs with Parameter on Time Scales, Boundary Value Problems(SCI), Volume 2011, Article ID 198598, 15 pages.[2] An Yulian and Hua Luo, Exact Multiplicity of Positive Solutions for a Class of Second-Order Two-Point Boundary Problems with Weight Function, Boundary Value Problems(SCI), Volume 2010, Article ID 207649, 16 pages.[3] 高承华,罗华, 二阶差分方程边值问题的多解性,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核心), 2009年第1期. 75-85页.[4] Hua Luo, Positive Solutions to Singular Multi-Point Dynamic Eigenvalue Problems with Mixed Derivatives, Nonlinear Analysis(SCI), 70( 2009): 1679–1691.[5] Ruyun Ma, Hua Luo and Chenghua Gao, On Nonresonance Problems of Second-Order Difference Systems, Advance of Difference Equations(SCI), vol. 2008, Article ID 469815, 11 pages, 2008.[6] Martin Bohner and Hua Luo, Singular Second-Order Multipoint Dynamic Boundary Value Problems with Mixed Derivatives, Advances in Difference Equations(SCI),Volume 2006, Article ID 54989, Pages 1–15.[7] Hua Luo and Ruyun Ma, Nodal Solutions to Nonlinear Eigenvalue Problems on Time Scales, Nonlinear Analysis(SCI), 65(4)( 2006):773-784.[8] Hua Luo and Qiaozhen Ma, Positive Solutions to a Generalized Second-Order Three-Point Boundary-Value Problem on Time Scales,Electronic Journal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s, Vol. 2005(2005), No. 17, pp. 1–14.[9] Ruyun Ma and Hua Luo, Existence of Solutions for a Two-Point Boundary Value Problem on Time Scales,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SCI), 150( 2004):139-147.[10] 安玉莲,罗华,一类四阶两点边值问题正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0(6) ( 2003) :1032-1036.[11] 罗华,一类非线性三点边值问题多个正解的存在性, 兰州铁道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1(3)( 2002):40-43.

使用Labview做一个模拟数字示波器

建议:
1.首先在前面板上添加示波器所需要的控件。例如,波形图,旋转按钮等等。
2.选择一种编程结构,建议你用事件结构(这个结构在LabVIEW软件中自带),

用状态机和事件结构结合的编程结构会更好(这个是大虾们的经验)。
3.如果你的示波器要和硬件通信的话,就就具体看你用什么硬件,然后用什么函

数。例如,如果你用NI的采集卡,那你可以用DAQ函数。如果不需要硬件,那可

以用函数生成波形。

张永恒的兰州交通大学教授

张永恒教授,男,1962年3月出生,陕西靖边人,汉族。现任兰州交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系主任。1982年毕业于兰州铁道学院内燃机车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7年6月毕业于大连铁道学院机车车辆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1、涡产生器强化传热及其工程化研究,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太阳能、中低温废热水驱动吸收式两用装置实验研究,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增压器随车性能检测仪,获兰州铁路局科技进步三等奖。 1、新型中冷器板芯设计及试验研究 《内燃机车》 2004-22、Effects of longitudinal spacing of in-line vortex generators on local and average heat /mass transfer over flat tube bank fin《Experimental Heat Transfer》 2004 EI收录3、Effects of longitudinal spacing of in-line vortex generators on local and average heat /mass transfer over flat tube bank fin《Heat mass Transfer》 2004 EI收录4、涡产生器结构参数对管片式换热器局部传热特性的影响 《化工学报》 2003.3 336260 375、顺排圆管涡产生器式中冷器研究 《铁道学报》 2002年发表2003年EI检索 院6、圆管百叶窗翅片中冷器结构参数的确定 《铁道机车车辆》 2002年 院7、热能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分析与制定 《兰州铁道学院学报》 2002年8、Local and averager heat EI检索2002年9、双流道散热器提高冷却能力的分析 《内燃机车》 2001.110、管片式换热器翅片效率的分析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111、顺排圆管涡产生器式中冷却器研究 《铁道学报》 2002.1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