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兰州商学院学报

2023-11-02 19:1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兰州商学院学报

  甘肃省省级期刊名单
  甘肃的省级期刊有:《财会研究》、《中医儿科杂志》、《甘肃农业科技》、《开发研究》、《甘肃林业科技》、《甘肃中医学院学报》、《甘肃医药》、《兰州文理学院学报》、《兰州交通大学学报》、《兰州商学院学报》、《西部法学评论》、《甘肃科技纵横》、《甘肃理论学刊》、《兰州教育学院学报》、《河西学院学报》、《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党的建设》、《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科纵横》、《甘肃科技》

齐磊的履历

现从事研究领域和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近现代史和近代以来的毒品问题。一、主持(参与)的代表性课题:1.2000年参加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课题“大力发展小城镇,加快我省农村城市化的进程”,排名第二。2.2002年主持“毒品问题——21世纪人类社会六大公害之一”兰州商学院院级重点课题,兰州商学院发2002(75号)。3.《毛泽东思想概论课全面建设》,主持,兰州商学院2002~2004年课题。二、出版的代表性专著、译著、和编著:1.《中国禁毒史》,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3月出版。2.《毛泽东思想概论》,主编,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6月出版。3.《当代中国与世界》,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出版。三、公开发表的代表性论文1.《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政党制度》,《兰州商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此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政治学》1999年第2期转载。2.《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禁烟运动》,台湾《历史月刊》2004年第6期。3. 《学习与反思——写在毛泽东逝世28周年之际》,《中国教育研究》2004年8期。4.《鸦片烟毒与老庄思想》,台湾《今日中国》杂志,第384期,2003年3月15日。5.《近代中国的畸形行业——鸦片业》,《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四、获得的代表性奖励1.2004年9月,获甘肃省“园丁奖”。2.2002年4月,获兰州商学院2001年“青年成才奖”。3.2003年9月,获兰州商学院“2003年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主持人)。4.2001年9月,获兰州商学院“优秀教学奖”二等奖。5.《中国禁毒史》一书2005年4月荣获甘肃省第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6年 9月获甘肃省高校社科一等奖。6.《当代中国与世界》(教材), 2002年10月获甘肃省教育厅颁发的“2002年甘肃省高等学校社科成果二等奖”。

张芬的学术简介

著 作  1.《中国经济增长与收入差距:理论与实证研究》,合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  2. 《经济学概论》,合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3. 《经济学:基本理论与热点问题》,合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  论文  健康、教育与经济增长》,第一作者,《经济评论》2011年第4期。  健康、经济增长与收入不平等研究新进展》,第一作者,《经济学动态》2010年第3期。  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的新进展》,第一作者,《经济评论》2008年第5期。  7.《中国的地区和城乡经济发展差异》,第一作者,《武汉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8.《农村地区收入差异与人力资本积累》,第二作者,《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我国地区投资差距:基于泰尔指数的分析》,第二作者,《兰州商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11.《中国地区投资差距呈倒“U”型趋势》,第二作者,《中国投资》,2006年第11期。

究竟谁是审计关系中的第一关系人

摘要:审计关系理论是审计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审计关系的三方中,哪一方是第一关系人,哪一方是第二关系人,哪一方是第三关系人,看法不一。本文首先阐述了审计关系人和审计关系的含义,其次列示了审计关系人的两种主要观点,并且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再次从审计产生的角度——受托责任理论,说明和解释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审计;审计关系;第一关系人 审计关系理论是审计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正确认识和理解审计关系理论,尤其是哪一方是第一关系人,哪一方是第二关系人,哪一方是第三关系人,不仅有利于我们深入理解审计的其他理论,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而且对于我们的审计实践,也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一、审计关系与审计关系人的含义 审计关系人源于审计关系。审计关系是指在审计活动中所涉及的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和审计授权或委托人之间的经济责任关系。审计关系人是指在审计关系中的三方关系人,分别是审计委托人(通常是财产的所有者);审计客体,即被审计人(通常是财产的经营管理者);以及审计主体,即审计人(独立于委托人和被审计人)。根据他们在审计关系中的逻辑关系,可以分为第一关系人、第二关系人和第三关系人。 二、审计关系人的两种主要观点 在审计关系中,涉及到审计委托人、审计人和被审计人三方。其中,被审计人是第二关系人已经形成共识,然而,究竟审计委托人是第一关系人,还是审计人是第一关系人,这一问题,中外审计学者已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是说法不一。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审计委托人是第一关系人,审计人是第三关系人。第二种观点则认为:审计人是第一关系人,审计委托人是第三关系人。 第一种观点认为审计委托人是第一关系人,审计人是第三关系人。主要表现在: 1.刘明辉在其主编的《高级审计研究》中有一幅审计关系图,图中标示审计委托人是第一关系人,审计人是第三关系人。(见第9页) 2.胡中艾在其主编的《审计》中指出,“任何一种审计活动都必须有审计人、被审计人号审计委托人三方。审计人(即第三关系人)……向审计委托人证实被审计人的责任、状况与问题……审计委托人(即第一关系人)……从审计人那里获取有关被审计人受托经济责任履行的书面报告。”(见第3页) 3.肖小飞在其主编的《审计实务》中说,“审计活动涉及三方关系人,即审计委托方或授权人(第一关系人)、被审计方(第二关系人)和审计方(第三关系人)。”(见第2页)如此等等。 第二种观点认为:审计人是第一关系人,审计委托人是第三关系人。主要表现在: 1.周建仁在其主编的《审计学》中谈到,“审计行为的发生必须有审计人、被审计人和审计委托人或者授权人三方面关系人,他们顺次为第一关系人、第二关系人和第三关系人。其中,审计人为第一关系人,作为被审计人的第二关系人是财产的受托经营者,第三关系人即为财产所有者。”(见第1页) 2.潘林芝在其《审计学》课件中指出:审计关系是指审计活动中所涉及的审计授权人或委托人、审计客体和审计主体之间的受托责任关系。所以,审计关系由三方审计关系人组成。第一关系人,是承担审计工作的人,称审计人;第二关系人,是接受审计监督的人,称被审计人;第三关系人,是授权或委托审计、接受审计报告的人,称审计授权或委托人,是财产的所有者或主管人员。 3.王学龙在其《试论审计关系及其经济责任》一文中指出,所谓审计关系是指审计活动中所涉及的审计主体、客体和审计授权或委托人之间的经济责任关系。通常,审计工作三方关系人为:第一关系人,审计主体,即审计行为的执行者;第二关系人,审计客体,即审计行为的接受者;第三关系人,审计授权或委托人,即资源财产的所有者。(见《兰州商学院学报》1998年03期刊) 4.彭庆东,喻少华在其论文《浅议我国的股份制公司审计业务委托人》中谈到:审计行为的发生中一般涉及到三种关系人:第一关系人——审计人,包括审计机构及审计人员,它根据第三关系人——委托人的委托,对第二关系人——被审计人进行审计。(见《审计与理财》1999年第03期)如此等等。 以上两种观点截然不同,并且都得到较多的认可,本文赞同第一种观点:即在审计关系中,审计委托人是第一关系人,审计人是第三关系人。这可以从审计的产生中进行分析,从而探究相应的依据。 三、审计委托人是第一关系人,审计人是第三关系人的依据 审计的产生奠定了审计关系人理论。审计的产生有不同的动力和因素,主要的审计动因理论包括信息理论、代理理论、受托责任理论、保险理论和冲突理论等等,其中受托责任理论最能够说明和解释这种观点。 受托责任理论认为,审计作为一种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随着社会经济责任的形成而产生。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经济组织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活动过程变得复杂,管理层次增多,致使财产所有者无法亲自掌管经济活动,只好委托他人代为经营管理,这样就形成了财产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的分离和受托责任关系。而后,为了监督经营管理者的经济行为和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财产所有者再次授权或者委托专职机构与人员,代替自己进行检查。这样,审计就产生了。 通过对审计产生过程的逻辑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审计委托人,作为财产所有者,进行了两次委托授权:第一次委托授权是,将自己的财产委托授权给经营者进行经营管理,经营者承担受托经营管理的经济责任,产生了他与经营者之间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第二次委托授权是,将检查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权利,即审计权委托授权给了专职机构和人员——审计人,产生了他与审计人的委托审查关系,同时,审计人承担给审计委托人报告结果的责任。第二次委托授权的结果,不仅产生了审计委托人与审计人的委托审查关系,而且也产生了审计人和经营者(被审计人)之间的审计与被审计关系,审计人依法对被审计人进行审查,被审计人依约提供资料。 在这个关系中,审计委托人——作为财产所有者——是所有关系的基础,是第一关系人,如果没有财产所有者对经营管理者的委托或授权,就不存在与经营者之间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正是这样,经营管理者是第二关系人;依次,如果没有财产所有者对审计专职机构与人员——即第三方——的委托或授权,就不存在专职机构与人员代替自己进行检查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审计也就不可能产生的,更无所谓审计关系的产生。 由此可见,社会经济发展是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而受托经济责任是其产生的直接条件。审计产生之后,也就产生了审计关系。在审计关系中,审计委托人是第一关系人,审计人是第三关系人。但是,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作为审计主体,起着主导作用。审计人,只是在审计委托人第二次授权之后,才能够进入到审计关系中。 参考文献: [1]刘明辉。高级审计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2]肖小飞。审计实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3]胡中艾。审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4]周建仁。审计学[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5]彭庆东,喻少华[J].浅议我国的股份制公司审计业务委托人[J].审计与理财,1999(03)。 [6]王学龙。

兰州商学院简介

关于兰州商学院简介

兰州商学院前身为1958年成立的甘肃省财经学院,1981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是甘、青、宁三省(区)唯一一所财经类高等院校。学校先后隶属原国家商业部、原国内贸易部领导,1998年7月,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

学校现有段家滩、和平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45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63.8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650.72万元,图书馆藏书223.92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28.83万册、电子图书95.09万册,是甘肃省重要的经济管理类文献资料信息中心。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研究生856人、本科生16810人、成人教育学生5000余人。

学校设有经贸、金融、工商管理、会计、统计、信息工程、外语、艺术、商务传媒、法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农林经济管理、马克思主义、国际教育、继续教育等15个二级学院及MBA教育中心和体育教学部;设有甘肃经济发展数量分析研究中心、甘肃省商务发展研究中心2个甘肃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经济研究所、敦煌商业文化研究所、理财规划发展研究中心、西部经济开发研究中心、注册会计师培训中心、法商研究所等16个研究所(中心)。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1302人,其中专任教师865人,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教师406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师493人,专任教师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部级优秀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全国优秀教师、甘肃省领军人才、甘肃拾333、“555”人才工程人癣甘肃省学科带头人、”甘肃拾园丁奖”获得者、甘肃拾青年教师成才奖”获得者、甘肃拾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等60余人。

学校现有统计学、会计学、国际贸易学、金融学(含保险学)等4个省级重点学科,有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等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有世界经济、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含税收学)、金融学(含保险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国防经济学、经济法学、会计学、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复杂计算系统、电子商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等2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有工商管理(MBA)、会计、金融、应用统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等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是省属高校中最早获得工商管理(MBA)专业学位授予单位资格的`高校;具有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学科副教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权;现有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精品课程18门,本科专业40个,其中统计学、会计学、市场营销专业是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现已形成了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重点,经、管、法、文、理、工相互支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构筑起了一个能够满足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财经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

学校坚持以科研促教学,积极发挥科研服务社会的办学功能。近五年来,学校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30余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17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13项,国际合作项目6项;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58项,其中全国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4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159篇,其中收录于SCI、EI、ISTP、CSSCI等国内外引文检索系统的论文509篇,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190余部,为甘肃乃至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撑。学校主办的学术期刊《兰州商学院学报》为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