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中华读书报的文章

2023-12-10 20:2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中华读书报的文章

这件事情其实要分开来讨论。

先说焚书
资治通鉴-秦记二是这么记载李斯的建议的:

丞相李斯上书曰:异时诸侯争并,厚招游学。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令。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或乱黔首,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易趣以为高,帅群下以为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有藏诗,书,百家语者,皆诣守,尉烧之。有敢偶语诗书弃市;以故非今者族;吏见之不举,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有学法令者,以吏为师。

总结来说,秦以“法”立国,法家的思想简单来说就是把国家军事化管理,法家希望国家只有两种人,农民和战士。其时百家学说各议其事,思想不统一,不好管理,所以要才焚书,让人民以吏为师。法家就是觉得”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所以要禁止这些思想。

在说”坑儒“
这着实是个冤案来的。
秦始皇坑的不是儒生而是装神弄鬼的方士。秦始皇求仙,养了大批的方士,但所谓的蓬莱仙岛,不死仙丹都是方士用来骗取钱财的谎言,时间久了卢生、侯生等方士怕谎言揭穿而被治罪,因此叛逃,同时诽谤始皇,于是很多方士外逃,这才引出了坑杀。

具体争论在网上找到一篇文章写得更详细,复制如下:

再说“坑儒”,此事疑窦丛生,恐属子虚乌有。但需声明,杀戮不同政见者,对于古今中外历代统治者来说,司空见惯,秦始皇并不例外。这里探讨的是,秦始皇是否坑杀过儒生。
去年11月18日,《中华读书报》“国学”版发表李开元先生的文章《焚书坑儒,半桩伪造的历史》。李先生对“坑儒”提出四个疑点,笔者十分赞 同。但李先生说:“考察西汉一代,焚书坑儒这个用语还没有出现。”这个结论是错误的。下面,笔者就“坑儒”故事原型、“焚书坑儒”用语的出现和坑儒故事的 精细化做些探讨,提出更多的疑问,求教于海内外专家、学者。
坑儒故事原型见于《说苑》卷二十《反质》,讲方士侯生、卢生害怕继续留在秦始皇身边会遭杀戮,于是一起逃跑,“始皇闻之,大怒曰:‘吾 异日厚卢生,尊爵而事之,今乃诽谤我。吾闻诸生多为妖言,以乱黔首。’乃使御史悉上诸生。诸生传相告,犯法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
《说苑》是西汉末叶刘向辑录皇室和民间藏书中的有关资料,然后分类、整理而成的杂著类编。唐代史学家刘知几的《史通·杂说篇》指责刘向“广陈虚事,多构伪辞”。《说苑》属稗官野史之流,坑儒一事,本不足信。
秦始皇焚《诗》、《书》,禁私学,可以说彻底砸碎鲁诸儒的饭碗。鲁诸儒一定又恨又怕。陈涉起义以后,孔子八世孙孔鲋率鲁诸儒持孔氏之礼 器,往归陈王,孔鲋当上了博士。这在《史记》和《汉书》中都有记载。孔鲋率鲁诸儒投陈王是个艰难的痛苦的选择。当事者必须拿出令人信服的理由,“坑儒”的 故事说不定就是孔鲋编造出来的。故事最初的流传范围大概就在鲁诸儒之中。
假使秦始皇果真坑杀儒生四百六十余人,秦末汉初非孔姓的儒生肯定有人会讲述此事。然而事实是:曾做过秦博士,到汉文帝时还传授今文《尚 书》的伏生;任过秦汉两代博士的叔孙通;在秦汉两代以教授《诗》闻名的浮丘伯;秦时为御史入汉当丞相的张苍,这些人谁也没谈论过秦始皇坑儒的事情。特别值 得提出的汉初儒学巨子贾谊,他写的那篇脍炙人口的政论文《过秦论》,专门批判秦始皇的过失,里面说秦始皇“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 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根本没谈坑儒之事。这些事实,不能不令我们对秦始皇坑儒说法的真实性产生疑问。
率先讲出“焚书坑儒”用语的,是西汉前期经学家孔安国。依张舜徽《汉书·艺文志通释》中说法,孔安国乃孔子十二世孙。相传孔壁所藏古文 经书尽归孔安国。他作《尚书序》,说:“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我先人用藏其家书于屋壁。”又作《古文孝经训传序》,说: “逮乎六国,学校衰废,及秦始皇焚书坑儒,《孝经》由是绝而不传也。”(严可均辑《全汉文》卷十三)秦汉之际,非孔姓名儒都不讲坑儒,而孔安国一再讲坑 儒,这对笔者的猜测是个支持,秦始皇坑儒的故事十有八九是孔鲋编造的。
“焚书坑儒”这个用语在《史记》中没有出现,但《秦始皇本纪》记载了焚书与坑儒这两件事。司马迁写人叙事注意细节,常常使读者感到生 动、具体、形象,真如面对其人,身临其境。《汉书·司马迁传》称赞他:“善叙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然而他叙述“坑儒”时,基本上因袭《说苑·反质》的传闻,缺乏细节,如被坑儒生首要人物的姓名、坑杀儒生的具体办法、详细地点等,可以说没有做到“其文 直,其事核”。司马迁曾向孔安国求教古文《尚书》。孔安国教授古文《尚书》肯定会提到秦始皇焚书坑儒,按理说,司马迁完全可以从老师那里多得到一些坑儒的 信息,而实际却没有。这个问题可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孔安国从家族长辈那里听来的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故事根本就缺少细节,所以讲不出来;再一种是司马迁跟孔 安国学习古文《尚书》的时候还年轻,听老师说秦始皇焚书坑儒就信以为真,没有提出什么疑问。这两种解释无论哪一种正确,都对后来司马迁撰写秦始皇的文化政 策有影响。
司马迁在《史记》中多处提到秦始皇的文化政策,但是口径并不一致。《秦始皇本纪》既写了焚书,又写了坑儒。《儒林传》说:“及至秦之季 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封禅书》说:“始皇封禅之后十三岁,秦亡。诸儒生疾秦焚《诗》、《书》,诛戮文学,百姓怨其法,天下畔之。”依照 《秦始皇本纪》的说法,坑儒事件是由方士侯生、卢生叛逃引起的。秦始皇认为卢生等诽谤他,又联想起诸生也诽谤他,遂下令调查,“使御史悉上诸生。诸生传相 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这里坑杀是一色的儒生。《儒林传》里却说的是“坑术士”。儒生与方士所操之术不同, 不能混淆。或许有人认为,秦汉之时,儒者与方士已经交混,“坑术士”等于“坑儒生”。那么,《封禅书》中讲“焚诗书,诛戮文学”,为什么又没说“坑儒” 呢?同样讲秦始皇的文化政策,三处三样,笔者注意到,这三种说法,在西汉前期都存在,这是不是表现出太史公司马迁对待历史问题不能断定的一种客观态度呢?
二百多年过去了。坑儒故事的精细化由东汉儒学家卫宏完成了。卫宏撰写《诏定古文官书序》,说:“秦既焚书,患苦天下不 从所改更法,而诸生到者拜为郎,前后七百人,乃密令冬种瓜于骊山坑谷中温处,瓜实成,诏博士诸生说之,人人不同,乃命就视之。为伏机,诸生贤儒皆至焉,方 相难不决,因发机,从上填之以土,皆压,终乃无声。”
故事写得令人惊心动魄,却经不住推敲。唐代训诂学家颜师古说:“今新丰县温汤之处,号愍儒乡。温汤西南三里有马谷,谷之西岸有坑,古老 相传,以为秦坑儒处。”唐代新丰县马谷,就是现今临潼县温泉镇。这里的温泉42℃,但是关中地区冬季气温经常达到零下10℃左右。纵令温泉使地温升高,能 让西瓜籽发芽、爬蔓,但绝结不出瓜。或许有人说:“这可能是温室栽培。”温室栽培技术确实是古代中国发明的。不过,有关温室栽培的最早记载,见于《盐铁 论·散不足》,是西汉昭帝时期,晚于所谓坑儒的故事足有一百二十多年。另外,史书记载秦始皇“天性刚愎自用”“意得欲从”,“乐以刑杀为威”。他既然认为 诸生以古非今,犯诽谤罪,该杀,根本用不着设计圈套,让自己背上一个欺诈的恶名声。试问这符合秦始皇的个性吗?看来,秦始皇坑儒的故事越传越离谱,越不可信。
我们承认秦始皇的残暴,但不赞成让秦始皇背坑儒的黑锅,因为实事求是是史学工作者应当永远尊奉的圭臬。

复制于——马执斌《焚书坑儒的真相:不要把所有的标签都贴到始皇身上(2)》

【转帖】一封 1996 年 10 月 14 日王小波致柯云路的信

柯云路先生, 您好:

感谢你的来信, 恐怕我不能如你所期望的那样, 支持你的那种探索, 而且这种态度毫无动摇的迹象。 不过我也乐意和你作一番认真的交谈。

如先生所言, 在特异功能领域里有些江湖骗子, 先生的工作与他们不同, 是抱了真诚的态度。 我觉得起码在一个方面先生和他们的做的事是一样的, 那就是否定理性的权威, 反对知识的延续性。 简单地说, 自近代以来, 科学有很大的成绩, 任何人想要有所创新, 总要从学习开始。 比如先生要做的事, 我以为应该从学习现代医学开始; 跳过这一阶段是不对的。 诚然, 现代科学也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但若说它会被对科学一无所知的人破解, 这种可能性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很多人都觉得, 只要机遇凑巧, 难死大师的问题会被一无所知的毛头小子解决, 这是中了武侠小说的流毒。 我是理科出身, 对这种事知道得最多。 举例来说, 热力学说永动机是不可能的, 但总有人以为, 热力学家会出错, 就去造永动机。 造永动机的害处还没有搞特异功能大, 这是因为中国的文化传统造成了一种独特的心态, 我以为这种心态早晚会酿成大祸, 这就是我《中华读书报》上那篇文章的主题。 因为编辑删了一些, 就看不大明白了。

我所说的这种心态, 就是相信奇迹。 武侠小说里, 天性鲁钝的人练成了绝世神功、 生手打死老拳师, 都被当成平常事来写。 在书里是满好看的, 实际上却不可能。 相信机遇凑巧, 外行对科学也可以有大贡献, 也是同一类想法。 这样想想倒是满好玩, 但问题在于中国人就好这个, 这就不好玩, 还会引出天大的灾祸。 以先生在文学上的博雅, 当能想到《老残游记》里关于 “北拳南革” 的说法。 所谓 “北拳”, 就是把宝押在吃符水、 请神降体的奇迹上, 结果是不行的。 假如上天垂青, 把翻江倒海、 长命百岁的大法门特地赐给中国人, 不给外国人, 我也很高兴。 我只是不乐意自己骗自己而已。

承蒙先生好意, 告诉我一些难以解释的有趣事迹。 请教先生, 电视机有画面, 你能解释吗 (倘觉得这问题太容易, 还有难些的)? 不能解释的事很多, 为何脑门上能贴钢蹦特别使您高兴呢? 依鄙人之愚见, 这是在怀疑科学的正途。 我和很多真诚求知的人一样, 在知识领域里, 只认正牌子, 不买假冒伪劣。 这是我的尊严所在。 因为这个缘故, 我现在不能紧握你的手, 但竭诚欢迎你成为我们中的一员。

在现代社会里, 相信科学就是相信牢靠的一面, 相信奇迹则是相信不牢靠的一面。 时值今日, 全体人类的生存, 都靠科学技术来保障。 可惜的是, 多数人并不了解这些严谨、 乏味的知识, 是大家的幸福和安全所系; 对此缺少一种慎重和敬意。 而一旦老百姓不听科学的招呼, 生灵涂炭的大祸就在眼前。 中国人里知道柯云路、 知道《新星》的人多; 知道爱因斯坦和相对论的人少。 我认为这是一件绝顶悲惨之事, 当然, 这罪不在你。 不过你应该因此而慎重一些——我对您的意见就是这一点。

近来没有再写此类文章的的计划。 今后写到与你有关的文章, 当寄一份给你。

王小波敬上

10 月 14 日

转自卢昌海的独立博客

闲聊·王小波致柯云路信

40岁翁帆肤色暗淡显老,开始对杨振宁不耐烦了,童话会破灭吗

这是地摊网站编造的八卦。那么,杨振宁和翁帆的婚姻到底如何呢?

无偿为中国创建了四个高等学术中心,义务建设几十座实验室的杨振宁,自从加入中国籍的事情被媒体曝光后,出现了一些针对他的冷嘲热讽,认为杨振宁是“精明”。翁帆就此在《中华读书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对丈夫予以辩解和维护,说明了真实情况。文章的标题叫《杨振宁的傻与精》。文章内容如下:

今年3月2日晚,凤凰卫视《铿锵三人行》就杨振宁先生放弃美籍一事进行讨论。三位主持人有许多客观的正面看法,可是其中说到有人认为杨先生为人很“精”,这与我所认识的杨先生的为人处世的态度却是完全相反的。下面我举几个例子:

1、杨先生于1971年夏天回新中国探亲访问。回美国后在许多地方,包括许多大学和好几个中国城,做了介绍新中国的演讲,介绍“中国的天翻地覆的变化”,引起轰动。他的举动也让美国中央情报局多次找他“谈话”。

2、1970年代后期杨先生出任“全美华人协会”会长,向美国社会介绍新中国,强调中美建交的必要性,遭到国民党驻美国机构的辱骂。他当时这样做,是承担着一定的政治风险的。

3、1978年中央领导向杨先生征求关于建造高能加速器的意见,杨先生知道,当时这个项目已经被作为国家战略发展计划之一,有关方面非常期待他表态支持。但是他认为,中国在“文革”结束、百废待兴之时,可做的事情很多,大加速器项目不是当务之急。于是他不附和任何人的意见,而是坚持自己的想法,坚决反对这个项目上马。

4、2016年多名外国诺贝尔奖得主建议中国造超大型对撞机,杨先生于9月初在网上发表一文《中国今天不宜建造超大对撞机》,又引起许多同行的不满。他知道写这样的文章会得罪人,但是他必须说真话。

杨先生做人做事,总是客观秉承着对与不对的原则,个人的利益从来没有在他的思考范围内,也从来没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明哲保身态度。我看到的杨先生不是很“精”,而是非常地“傻”。

(文/翁帆)

看见了吗?翁帆勇于站出来,维护自己的丈夫。从这个细节上看,他们的婚姻状态如何,已经一目了然了。

注:杨振宁与翁帆结婚之前,就已经至少向清华大学捐献400万美金(含纽约价值120万美金住宅一套,有帐可查),他俩结婚后,杨振宁翁帆夫妇又向清华大学高等学术中心(即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前身)捐献200万美金。杨振宁在清华的住房是没有产权的,翁帆在结婚之前就已经知道这点。事见《清华杂记》。

据与杨振宁夫妇熟悉的三联书店总编辑李昕,翁帆与杨振宁结婚后,她对杨振宁照顾的细致入微,杨振宁由于生病几次住院治疗,也是翁帆夜夜不眠不休的值守陪伴。可以说,杨振宁能够高寿,翁帆要居功至伟。没有翁帆的辛勤照料,杨振宁不可能如此健硕。有些可笑的言论说翁帆急于“解套”云云,如果是这样,翁帆为什么十几年如一日的如此悉心照料杨振宁先生?他们何尝知道,翁帆不仅家境优越“本不差钱”,仅仅她在结婚后就把夫妻多年的积蓄捐献200万美金给清华高等研究院。

钱锺书的《围城》中,借李梅亭之口赞扬过一篇八股文,叫《扶苏小娘过桥》,求原文,最好有译文

《清稗类钞》的苏州方言部分有“扶小娘过桥,小娘,缠足之女也,过桥不易,须人扶之,喻事之须恃他人也。”

----好问题,可太难,人家在人民网的大作中都没解决,我就不去钻那牛角尖了,呵呵---------不过,我运气好,还是找到了一篇学术文章,在知网上,附在下面吧,只是我不是知网的交费用户,看不到全文。----

有趣的《扶小娘儿过桥》
王鹤龄
<正>钱钟书先生的小说《围城》中,写方鸿渐一行人从宁波去溪口,走过一段藤扎的长桥。方鸿渐战战兢兢和孙小姐走在最后。过桥以后,李梅亭“用剧台上的低声问他看过《文章游戏》么,里面有一篇《扶小娘儿过桥》的八股文,妙得很”。
【分类号】:I207.6
【DOI】:cnki:ISSN:1004-3241.0.1995-04-006
【正文快照】:
钱钟书先生的小说《围城》中,写方鸿渐一行人从宁波去溪口,走过一段藤扎的长桥。方鸿渐战战兢兢和孙小姐走在最后。过桥以后,李梅亭“用剧台上的低声问他看过《文章游戏》么,里面有一篇《扶小娘儿过桥》的八股文,妙得很”。此文见于清代嘉庆八年出版的缨良(莲仙)编辑的《文章游戏初编})中。八股文是科举取士的主要依据,从明朝到清朝盛行了五百多年。由于它起过禁铂思想的恶劣作用,遭到人们的深恶痛绝,从清末宣布废八股至今不过九十年,现在连一篇八股文都很难找到了。在《文章游戏初编》中,同一题目有两篇八股文,都不载作者姓名。第一篇中…

人民网原文:


为《围城》作个注如何
袁津琥
《围城》一书我20多年前就看过了,现在30多岁了,仍在看。因为在我的眼里,《围城》中的不少章节实在像王安石的诗,近乎“测验学问的考题”,无奈本人学问谫陋、学历低微,故虽经不限时开卷考试,迄今书中许多地方仍愧无所知。

比如苏文纨小姐问董斜川近代的旧诗谁算顶好?董斜川当即翘着左手大拇指说:“当然是陈散原第一。这五六百年来,算他最高。我常说唐以后的大诗人可以把地理名词来包括,叫‘陵谷山原’。三陵:杜少陵,王广陵……”(人文1991年版,90页,后同)写到这,默存先生不忘借董斜川的口半带挑逗半挑衅地问“知道这个人么?”说真的,当我初读该书时,还真给默存先生问着了,直到若干年后,读高中时,才弄清这个王广陵是哪朝哪代哪位诗人。

这还算幸运的啦。

曹元朗的十四行诗《拼盘姘伴》:昨夜星辰今夜摇漾于飘至明夜之风中圆满肥白的孕妇肚子颤巍巍贴在天上这守活寡的逃妇几时新有了老公……(69页)此处承默存先生好心提示,我才知道这首诗来头很大,是化用了李义山、爱利恶德、拷背延耳、肥儿飞儿等人的诗句。那么,“昨夜星辰今夜摇漾于飘至明夜之风中”云云,当是化用“昨夜星辰昨夜风”了,可后面那些诗句呢?恐怕就非得要找个英语过了四六级的问问才能知道。

好在上面所说诗句皆出自名家名篇,如遇有心人,查检应不太难。下面的困难就更大了:

第141页,方鸿渐跟着孙柔嘉过桥,不禁使李梅亭想起了《文章游戏》中的八股文《扶小娘儿过桥》,据说“妙得很”呢。这缪莲仙和《文章游戏》,不要说一班只知死读教科书的文科硕士、博士们知之甚少,就连专家教授寓目者恐也不多。笔者曾托几位在高校任教的朋友到所在图书馆借阅,均告知查无。一般的人要想对其人其书有所了解,困难更可想而知了。

书中诸如此类,须当笺明之处,尚有许多,甚望高明博学之士代下注脚,实有功读者不浅。

《中华读书报》 2001年9月12日

作为思想家,鲁迅的价值在哪里?

鲁迅的当代价值究竟在哪里?

今年是鲁迅逝世70周年,诞生125周年。关于鲁迅的评价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中华读书报》发表张梦阳的文章,论述「鲁迅的当代价值」。

自称「人生已经过去了大半,而其中的大半又都毫无保留地贡献给了鲁迅研究」的作者在文中说,鲁迅研究有没有价值呢?鲁迅在当代还有没有价值呢?否定性的回答是经常听到的。一次老同学聚会,一位还当过图书馆馆长的同学就说我陪了鲁迅一辈子,是「亏」了。还有一次,一位学林业的老教授一听说我是研究鲁迅的,马上不屑地说:「鲁迅跟他亲弟弟还打架呢,有什么可研究的。」

文章提出,鲁迅究竟有没有价值呢?如有,价值又在哪里呢?这的确是鲁迅登上五四文坛后,中国思想界一直追问的问题。在各种探索中,自然是毛泽东的回答影响最大。1940年1月,他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称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现在有些人极力否定毛泽东,同时也诋毁他对鲁迅的评价。在众多的文化人无视甚至诋毁鲁迅的时候,毛泽东和瞿秋白竟能力排众议、慧眼识珠,高度评价鲁迅的价值。不管怎样,都是凡庸者难以企及的大智能。

文章进一步提出:鲁迅到底是什么样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一言以蔽之,鲁迅在中国的价值就是:对中国人精神的深刻反思和对黑暗的坚韧反抗。用长一些的话解释,就是:在20世纪中国从封建专制向现代文明转型的历史时期,对几千年来封建禁锢下的中国人的精神进行彻底的根柢性的反思,敦促中国人冲出思想的牢笼,获得精神的解放,达到精神的独立和思想的自由,从而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确定自己在世界的恰当定位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正确方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文章说,之所以称鲁迅为「民族魂」,就在于他是对于中国人的精神、即民族的灵魂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人有三性:奴性、悟性、理性。一个人的精神发展要经过奴性、悟性、理性这三个阶段,一个民族直至整个人类同样也要经过这三个阶段。而民族和人类的精神自觉就需要本民族和全人类的思想家、文学家,对本民族的精神以至整个人类的人性进行内审与反省,并以文学为途径把自己反思的结晶传达给人民,以启悟人们为改造自身和本民族的精神以及整个人类的人性而努力。鲁迅正是为了改变中国人的精神而走上文学道路的,他是伟大的思想家,但是并不同于毛泽东、孙中山那样的政治领域的思想家,而是深邃探索人类精神现象、深刻反思中国人精神的伟大思想家;鲁迅是伟大的革命家,但是并不同于专门致力于政治理论与政治实践的革命家,而是倾心于改变中国人精神的革命家;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但是并不同于茅盾、沈从文那样的侧重描摹社会世态与乡土风俗的文学家,而是集中全力勾勒、提炼中国人精神特征、为中国人提供反思自我「镜子」的文学家。总之,鲁迅是一位他青年时代就大声呼唤的致力于中国人精神革命的「精神界之战士」。

文章指出,鲁迅在20世纪初中国「救亡图存」的大背景下,提出「立人」主张,反对已经弥漫整个世界的轻精神的「质化」倾向;登上五四文坛后写出《阿Q正传》等不朽著作从反面批判人性的残缺;后期则以杂文为武器全力抨击封建专制主义扭曲人性的社会和传统。他毕生所倾心的,就在于对中国人精神的反思,启悟中国人「悟己之为奴」,改造自己的国民性,从奴性状态上升到悟性境界。而这种反思的目的,就是为了中国人能够「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鲁迅深刻的思想与精美的作品使他不仅在中国具有巨大价值,在东亚以至全世界都产生了越来越深远的影响。这是鲁迅所承担的历史的职责,也是他恒久的一直延续到当代的最重要的价值。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