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工程预算毕业论文

2023-12-10 10:1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工程预算毕业论文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d.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工程造价毕业论文

题目1.国内外工程造价构成研究 2.浅谈定额计价与清单计价的异同3.探讨低价中标在建筑工程中的合理应用 4.如何编制一份高质量的工程量清单5.项目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研究6.建设项目投资估算方法研究7.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研究8.浅谈建设项目施工招投标9.工程进度款的支付研究10.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研究 11.建设工程索赔研究 12.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研究13.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研究14.浅谈建设工程合同与合同管理15.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研究16.浅谈工程项目风险管理17.项目资金筹措的渠道与方式研究18.项目融资的主要方式研究19.工程量清单计价下施工过程中风险分担研究20.论防水材料的选用21.浅谈工程地质队工程造价的影响22.浅谈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23.水泥的主要特性及适用范围分析24.桩基础施工方法及适用范围分析25.钢筋焊接连接方法及适用范围分析26.施工组织设计技术经济分析27.浅谈建筑工程合同价款的确定与调整28.浅谈用价值工程原理控制工程成本29.建设工程纠纷的处理研究30.建设工程违约责任分析31.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后如何进行工程报价32.工程量清单计价与传统报价模式比较研究33.浅谈投标报价策略及报价技巧34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35.工程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36.注重工程结算提高索赔意识37.经评审的最低价中标制度的认识38.编制预结算过程中几个疑难问题之我见39运用预算电算化软件的一些体会40.工程量清单与无标底招标的一些思考
请采纳。

工程造价专业专科毕业论文

浅议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
摘要]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提出了建筑工程造价
预算控制措施,以供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预算;造价控制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是建设工
程价值的货币表现,是以货币形
式反映的建筑工程施工活动中耗
用的费用总和。作为阶段性投资
控制的重要依据,建筑工程造价
预算在基本建设中起着承上启下
的作用,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具有
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受到市
场、人为等因素影响,先期的造价
预算常出现偏差,超预算的现象
屡见不鲜,这显然不利于对工程
造价的控制。因此,探讨建筑工
程造价预算控制问题,对造价预
算进行有效控制,成为当前建筑
业界所关注的焦点问题。
1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
因分析
建筑工程超预算一直以来都
是工程建设中较为突出的问题,
严重时还会导致工程造价失控,
致使工程投资效益大大降低。经
调查研究,笔者认为,当前建筑工
程造价超预算的主要原因有几
点。
1.1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不合理
某些预算编制人员对工程情
况调查、研究得不够深入、详实,
所编制出的造价预算出现缺项、
漏项等差错,无法全面反映和正
确预测工程实施的费用支出情
况。由于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
造价预算在实际工程中丧失了应
有的指导作用,为了确保工程质
量和进度,超预算行为成为建设
单位迫不得已的选择。
1.2工程造价受到环境、市场及
其他因素的影响
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较
长,所涉及的范围也非常广,工程
之初所做的概预算虽然对材料价
格波动、市场风险等情况作出了
预测并对预算留有余地,但还是
不能做到完全准确无误,当出现
上述情况时,工程造价很可能出
现超预算。
1.3建设单位忽视了工程实施阶
段的造价控制
不少建筑单位将工程造价预
算控制看成孤立、静态的过程,仅
仅重点对招投标阶段及竣工结算
阶段的预算造价进行控制,从而
忽视了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动态的
控制,最后导致工程造价超预算。
1.4建设单位对工程管理不善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时间长、
场面大、工序多,一旦管理不善,
施工情况就得不到及时反馈,难
以对工程实施阶段的工程造价进
行监控及调整,容易造成资金浪
费和工程造价超预算。
2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控制
措施
2.1做好工程造价预算编制
工程造价预算的编制工作非
常重要,编制科学合理的工程造
价概预算是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
控制的基础。笔者认为,做好工
程造价预算编制工作要重点把握
几个方面。
一是预算编制人员应掌握项
目现场的具体情况,在综合考虑
工程的施工组织特点的基础上进
行预算编制。在编制之前先做好
前期准备工作,收集工程勘查报
告、地形测量图、施工设计图纸、
各类标准图集等相关资料,深入
现场勘察、调查施工环境并进行
施工方案研究,了解现行建筑工
程预算定额、取费标准、统一工程
量计算规则及材料预算价格。
二是要熟悉施工图纸,精确
计算工程量及套用定额单价。在
造价预算编制过程当中,反复阅
读设计图纸直至深刻理解设计者
的意图,将阅读图纸的过程与熟
悉工程、审核图纸的过程有机结
合起来,从而做出准确的预算编
制分项,计算出相应工程量,熟练
套用单价,最大限度地防止漏记、
重记、错套等失误出现。
三是客观分析价格因素,对
价差调整留有余地。建筑工程建
设所需要的设备与材料品种多、
价格不一,购置设备材料的费用
在造价构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约占60%~70%),这就要求工程
造价编制人员对设备材料的品
种、规格、性能和价格做到心中有
数。因为设备材料的价格水平是
依市场价格确定的,还要对其进
行差价调整和动态管理。为防止
因价格波动影响预算对投资的控
制效果,应该建立工程造价差价
预测系统,对各项工程造价指标
的变化趋势做出合理预测,以适
时调整差价。
2.2重视项目实施阶段的预算控

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是
资金投入最大的阶段,它既是招
投标工作的延伸,同时也是合同
的具体化过程。经研究表明,建
筑工程的实施阶段对工程造价的
影响约为10%,在这个阶段节约
投资的可能性较小。因此,不少
建设单位忽视了建筑工程项目实
施阶段的造价预算控制。其实,
在建设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施
工浪费投资的可能性非常大,造
成工程造价上升的原因主要有两
个:一是受造价控制人员无法控
制或较难控制的因素影响(如自
然灾害、社会动荡等);二是受施
工组织失误、技术限制、合同变更
等人为因素影响(此类造价上升
是可以得到控制的)。据悉,广西
南宁市的某房地产建设项目,就
曾经因为对现场施工的造价监控
安排失当,导致不合理的开支费
用得以通过审核,造成了不小的
经济损失。可见,建筑单位必须
重视建筑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预
算控制。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造
价预算控制人员要切实落实合同
造价预算的内容,将其作为控制
的重要一环,并从经济、技术、合
同等多方面采取措施,做好现场
签证工作,对原合同价格中的主
要费用进行正常计量,严格结算
程序,派专人随时监督,保证各项
费用如期、正常地发生,防止超前
过量支付。当出现超支现象时,
应及时向有关部门作出反馈,研
究对策进行适当处理,力争把工
程造价损失降到最低。应该说,
通过实行工程有效签证监督、预
结算审核等措施,是能够使建筑
工程项目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
下,实现良好经济效益的。
2.3严格工程造价调整审批,最
大限度减少项目变更的影响
在工程的实施中,经常会出
现项目的变更,包括设计缺陷引
起的变更、业主意愿引起的变更、
客观条件变化引起的变更等。我
们十分清楚,项目的变更往往意
味着以增加工程造价作为代价,
因此工程造价预算控制人员应该
最大限度地减少项目变更对造价
带来的影响。造价预算控制人员
要对变更部分进行技术经济论
证,确认变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尽量缩小因设计变更引起的造价
超支。同时,在考虑项目变更对
其它造价因素(如工期、工程质量
等)影响的基础上,将项目变更朝
向有利于节约造价的方向引导,
还要严格工程造价调整审批,加
强事前批准、事中监督和事后审
查,对工程超量、超价部分从严控
制,力争将项目变更对工程造价
的影响降到最低。
2.4提高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人员
的素质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管理是集
专门性、知识性、政策性于一体的
工作,是一门多学科、综合性的工
作。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管理对造价预算管理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
求,它要求造价预算管理人员不
但要掌握工程预算的专业知识及
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还要
了解设计、材料设备采购、施工工
艺、工程基本结构、投资控制等相
关的基础知识。同时,建筑工程
造价预算管理又是一项艰苦、细
致的工作,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人
员经常要深入工程第一线,从事
资料收集(包括可行性研究、初步
设计、施工图设计、工程施工等)
工作,因此,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人
员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基本功,
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要养
成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具有爱
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要做
好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管理工作,
离不开高素质的造价预算管理人
员。
近年来,笔者所在的单位非
常重视造价预算管理人才的培
养,积极创造在职培训等再教育
机会,为本单位造价预算管理人
员的深造和提高搭建平台,同时
关心造价预算管理人才的生活,
为其解除生活上的后顾之忧,以
情感留人才,通过各种措施,成功
打造了一支专业过硬的造价预算
管理人员队伍,大大提高了工程
造价管理的能力。工程造价预算
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工程
造价管理的水平,因此,建筑单位
应该重视对造价预算管理人员的
培养,使其专业技术和思想素质
得到同步提高。
3结语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是建
筑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重要组成
部分,对建筑工程造价预算进行
有效控制,有利于控制工程造价,
提高工程投资效益。这就要求从
事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相关
人员高度重视建筑工程造价预算
控制问题,理解其重要地位及影
响,进而深入研究和探讨建筑工
程造价预算控制问题,在具体的
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寻找建筑
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新途径、新
方法,切实解决建筑工程项目实
施过程中所遇到的工程造价问
题,从而推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
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确保工程
造价得到有效控制及工程建设目
标能够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陈晓玉,由涛.建筑工程造
价的合理有效控制与探索[J].陕西
建筑,2006(,6).
[2]王健.用施工预算控制工
程成本[J].西部探矿工程,2006,
(12).

工程造价毕业论文

  建筑工程造价计价方式和快速估算研究
  摘要:在现有的预算方法基础上如何快速而又较为准确地测算出建筑工程的造价,在某种意义上关系到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大课题。如何快速、准确地计算造价,对于项目招投标以及施工单位成本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建立数学模型思路总结出若干快速估算技术和方法,并对其进行了简单的评价,这对企业实践快速估算具有一定的价值。
  关键字:工程造价;计价方式;估算

  一、工程造价和计价方法

  建筑工程造价是指进行一个工程项目的建造所需要花费的全部建筑工程投资费用。即从工程项目确定建设意向直至建成、竣工验收为止的整个建设期间所支出的总的建筑工程投资费用,这是保证工程项目建造正常进行的必要资金,是建设项目投资中的最主要部分。我国现行的建筑工程造价包括:直接工程费、间接费、计划利润、税金四个部分,而每一部分又包括几个相应不同内容。
  我国目前工程建设项目在实施阶段,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之间工程造价的确定,一般都采用以下几种计价方法进行确定:(1)施工图预算法:其特点是政府是制定工程造价的主体,它是以施工图纸及预算定额为依据,按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出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由分部分项工程量套用相应的定额及地区单位估价表,其工程量乘以各项工程综合单价,计算出工程直接费,再按工程类别及施工企业资质等级计算其它直接费、间接费和计划利润等费用,最后确定预(结)算造价的方法。其中单位估价表,是由各地区工程造价管理部门,根据省统一预算定额编制的综合单价,也叫预算定额基价,是单位估价表的主要构成部分。通过这种方法确定的工程造价,是计算建筑工程造价的基础,并作为确定工程承包合同价款,办理工程项目拨款与结算,编制招标工程标底及投标报价的重要依据。(2)新定额直接费单价方式: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工程量清单计价,地方定额采用实物法编制,实现量价分离,定额的消耗量指标由指令性变为指导性,利润的计取由原来的规定性利润变为浮动性利润。计价时不需要进行价差调整。这种方法在目前使用的较多。(3)地方定额综合单价法特点是:利用地方定额、工程量清单报价,在单价中包含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等,利用综合单价报价可以简化计算工作量。这种方法目前使用较少。(4)企业定额直接费单价法:在确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量是不是以社会平均水平,而是根据企业的实际水平来确定的。这种方法能充分反映工程报价时不同承包商的个体差异,只有管理水平高、生产中资源消耗量少的企业在报价时才具有价格优势。(5)国际惯例方式的特点是:计价依据是工程量清单、企业定额、综合单价、在综合单价中包含间接费、竞争利润、税金,并且间接费、利润完全由承包商根据企业的经营决策,市场竞争状况自主确定。采用此种方法计价,反映了建筑生产中实际的资源消耗。使工程价格既反映其价值,又反映市场供需。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