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儿童心理类的文章

2023-12-06 19:3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儿童心理类的文章

孩子的心理健康应引起高度重视,家长和教师要端正 教育 观念,多以平等的心态与孩子沟通,培养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的心理防御方式等心理健康教育。以下是我整理分享的关于幼儿教育心理学论文的相关 文章 ,欢迎阅读!

心理学视角下的幼儿教育问题探析

【摘 要】孩子的心理健康应引起高度重视,家长和教师要端正教育观念,多以平等的心态与孩子沟通,培养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的心理防御方式等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心理学;幼儿教育;问题

一、造成幼儿心理障碍的原因

1. 缺少正规教育的影响

进过幼儿园的幼儿,活泼、开朗、易合群、守纪律、讲礼貌。而家居幼儿就显得过分害羞、怕见人,在陌生环境中难以适应。

2.强制学习的影响

现在有些家长有意识地让几岁的孩子背诗词、字典、地图等,有专家认为,孩子3岁之前,不应该进行这些机械记忆训练。 儿童 的大脑容量是有限的,3岁之前,应该着重发展孩子的适应能力、语言能力、想像力等,而不是机械记忆。

3.教育 方法 的影响

如父母对孩子溺爱迁就、百依百顺,使幼儿形成骄傲、自私、任性等不良性格;另一种是采用打、骂、吓、关等教育。尤其是父母的教养态度矛盾,更会使孩子发生心理问题。

4.家庭气氛的影响

家庭和睦程度越差,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越差。不和睦的家庭或父母离异,使幼儿不知所措,或失去应有的爱抚,容易形成自卑、抑郁、性格古怪、急躁等反常心理。

二、幼儿心理教育的实践原则

1.情感支持原则

情感支持原则是指教师与幼儿在日常交往中,积极建立双向接纳和爱的情感联系,并在教育过程中有意识地以积极的情感感染幼儿,促进幼儿心理发展。

2.行为强化原则

行为强化原则是指在对幼儿进行心理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向幼儿传递知识、观念,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引导、帮助幼儿将其在特定教育或情境中学到的认知、行为迁移到更广泛的日常生活中去。

3.榜样作用原则

榜样作用原则是指教师通过自身行为及幼儿行为等向全体幼儿提供行为典范,影响幼儿心理发展。教师必须非常重视自身对幼儿的影响,从观念、价值选择、心理行为特征到 言行举止 ,对幼儿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4.随机教育原则

随机教育原则是指教师在幼儿日常生活交往中随时随地抓住有利时机对幼儿进行即时教育。换言之,就是对幼儿在日常生活、活动、交往中存在的偶发事件、情境中的可能教育机会充分利用,发挥其潜在的教育意义。

三、幼儿心理教育的实践方法

1.教师指导

当幼儿进入幼儿园之后,教师与幼儿接触的时间最长。所以,教师的外表特征、衣着习惯、性格特征、言谈举止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的心理。同时,通过与幼儿接触,教师也可以及时发现幼儿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并给予相应的帮助指导。

2.同伴游戏

良好的同伴关系不仅有助于形成幼儿合作、谦让、友好、分享等优良的心理品质,也有助于促进幼儿的社会化进程。通过同伴游戏,幼儿不仅可以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体验和分享同伴合作的乐趣,还可以通过竞争培养集体意识、独立意识和尊重他人的良好心理品质。

3.亲子活动

幼儿上幼儿园后,因为父母与幼儿接触的时间相对减少,亲子关系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幼儿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幼儿园或家庭中适当开展各种形式的亲子活动,不仅可以预防上述问题的发生,同时也可以增进亲子间情感的交流,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4.主题活动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幼儿好奇心和求知欲也开始凸显出来。幼儿园的环境、设施有时不足以满足幼儿各方面的探究需要。主题活动不仅可以加强幼儿园、家庭、社区之间的联系,还可以为幼儿开阔视野、培养兴趣、磨炼意志创造优良的条件。幼儿园心理教育与其他领域的教育有相同之处,但更具有独特性,因此,幼儿心理教育除了采用一般的教育方法外,还可运用一些专门的教育方法。

第一,移情训练法。移情是指对另一个人在某一特殊情境中情绪体验的理解和分享。移情训练法,即通过 故事 、情境表演等形式使幼儿去理解和分享别人的情绪体验,与别人的心理产生共鸣,从而促使自己的心理得到发展。移情训练是幼儿心理教育的一种很重要的教育方法。通过训练,幼儿能知道、理解他人的情绪状态,使幼儿能从他人的角度去体验他人当前的情绪,即情感换位,以便达到移情的目的。移情训练中,往往通过让幼儿想象表演以及实际地作用于被理解对象的行为等方式,使幼儿介入对被理解对象特殊反应的关心等过程,主要途径有讲故事、续编故事、情境表演、游戏等。

第二,行为练习法。行为练习法,即让幼儿在完成了心理认知过程的基础上,对特定心理进行反复练习,加深理解强化心理认知,最终内化幼儿的心理特征。如提高幼儿坚持性的教育过程,教师在引导幼儿知道做事情要有始有终,坚持到底的基础上,通过拼图、插粒、钓鱼、棋类等各种活动,反复进行行为训练,巩固、强化幼儿的坚持行为,最终提高幼儿的坚持性。

第三,讨论评议法。讨论评议法,即让幼儿参与心理教育评议,为他们提出问题,引导幼儿发表意见,最终在大家讨论评}义的基础上让幼儿自己得出结论。这种方法能有效地帮助幼儿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鼓励幼儿对他人的心理行为特征加以评价,从而提高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

第四,观察学习法。观察学习法,是指幼儿通过观察示范者榜样作用,引起自己的行为变化,幼儿看到别人的行为受到奖励、赞扬,就会增强产生这种行为的心理倾向。反之,如果看到别人的行为受到惩罚,就会抑制或削弱发出这种行为的倾向。值得注意的是,幼儿模仿的榜样应从幼儿心理特点及心理教育目的出发加以衡量和选择。

小结

教师在开展心理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幼儿个性化与社会化的相互掷调,通过各种个别性教育 措施 来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在教育活动教师要充分地尊重与信任幼儿,在教育活动中遵循渗透性原则,认知教育与行为训练相结合,以适应幼儿的发展特点与规律。

【参考文献】

[1]张丽莎.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J]. 中国健康教育. 2001(03)

[2]张雪.关注幼儿的心理教育——访华南师大心理系博士生导师、留美儿童心理治疗专家申荷永教授[J]. 教育导刊. 2002(04)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幼儿教育心理学论文

《儿童恐惧心理学》:孩子说不出的惶恐,会通过“涂鸦”暴露出来

点击蓝字即可关注

女儿上一年级,昨天下午接她放学路上,她神秘地把我拉到一边说:

“妈妈,我们学校今天下午发生了一件很恐怖的事情,我们教学楼五楼有一个女鬼,长长的红头发,手里拿着一把刀,把一个同学的书都坎砍破了,可吓人了。”

我问她为什么害怕鬼,女儿回答说:因为她会把人吃掉的!

果然跟我们小时候一样,没有哪个小孩不怕鬼怪不怕黑夜的,但这种对黑暗、死亡的恐惧一般会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逐渐被克服。

然而, 在儿童的内心,可能还有一些来自家庭的或者 社会 的恐惧情绪,这种情绪在他们日常的言行表现中虽然有所透露,可粗心的父母往往难以准确识别 ,而孩子自身又无法克服,给孩子的内心造成无法言说的困扰,甚至给他们成年后的生活留下阴影。

究竟有没有什么实用可行的方法,帮助父母去接收和识别孩子恐惧情绪所传递出来的“预兆性信号”呢?

《儿童恐惧心理学》 这本书就给家长们支了一招: 从涂鸦中读懂孩子的恐惧情绪。

本书是由两位作者联合著成, 埃维·克罗蒂 是一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他在米兰开办了一家笔迹学学校,经常在报纸和杂志上发表有关笔迹与心理学关系的文章。 阿尔贝托·马格尼 是一名外科医生和心理治疗师。二人合著的作品有《笔迹学》、《笔迹与 健康 》、《涂鸦的解读》以及这本《儿童恐惧心理学》。

在本书中,他们以教育学和心理学专业视角, 详细分析了从出生到12岁儿童常见的34种恐惧情绪在涂鸦和绘画中的表现,并且还给出了建议性的方法,帮助父母引导孩子克服害怕胆小的恐惧情绪,做自信、勇敢、快乐的儿童。

一、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恐惧情绪都有哪些?

儿童常见的恐惧情绪大致有30+种 ,这其中,由于家庭环境影响造成的恐惧情绪容易使孩子变得更加脆弱。

0-18个月的婴儿时期,遭受的恐惧情绪基本上与经历无关,只 是神经系统本能地对外界的刺激形成恐惧 ,比如打雷、噪音等。

18个月-3岁,这时的孩子开始有了“自我”的感觉,开始对外进行 探索 ,但能够引起他们恐惧情绪的除了打雷,噪声等,还有 那些与巨大黑暗联系在一起的事物 ,比如大卡车、魁梧的人等。

3岁-6岁,这个时期的孩子开始有了一定的攻击性,也会开始反抗父母。但开始进入幼儿园,与家人分离的恐惧,导致他们总担心父母不爱他不要他, 害怕失去亲人,缺乏安全感。

6岁-8岁,这个阶段的孩子对黑暗和开放或者封闭空间普遍会感到恐惧,同时,对鬼怪、幽灵、怪物等具有极强攻击性的凶猛野兽也是前所未有的恐惧。但是, 更多的恐惧则是来自于家长过度的的叮嘱和惩罚等。

8岁-12岁,这个阶段的孩子的情绪世界开始变得稳定,而恐惧情绪大都与学校有关, 害怕考试、害怕老师、害怕落后,而这些几乎都与成长有关 ,随着年龄增长也会逐渐消失。而有的孩子则会对贫穷、战争、灾难等产生恐惧情绪,但 他们更害怕的还是与父母分开。

二、从涂鸦中了解孩子恐惧情绪,都有哪些“要点”?

语言并不能表达一切,尤其对于儿童而言,涂鸦和绘画有时更能够表达内心需求和内心世界的工具。所以,不要再单纯以为孩子是在做毫无意义的涂抹,这其实是打开儿童内心世界的钥匙。

通过对儿童绘画和涂鸦进行分析,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儿童恐惧情绪的程度,并且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干预。

那,对于儿童的涂鸦和绘画,我们需要观察什么呢?

一般情况下,儿童涂鸦时的 握笔姿势 、 涂抹的空间 、涂抹的起点、 涂抹的线条 、 用笔的力度 、 涂抹的形状 、 颜色选择 、 擦除和涂改 都能传递出孩子的内心状态。

比如,内心有足够安全感,能够适当表达恐惧情绪的孩子在握笔时往往是自由而轻松的。而当儿童无法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恐惧情绪时,握笔的姿势就会因为紧张而导致肌肉收缩。

又比如,绘画中线条细腻、微妙且犹豫不决,孩子可能比较多愁善感,这类孩子最常见的恐惧情绪是害怕攻击、害怕被弄脏、害怕身体接触,也害怕锋利的物体。

针对这一类孩子,作者给出的实用建议是,避免说教式强硬的态度,而是要增强他们的自尊心,放宽对他们的要求,因为这类小孩本身对自己的要求就已经很严苛了。

三、帮助孩子克服恐惧情绪,“爱”是最温暖的钥匙

1、家长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绪,避免消极情绪投射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很多时候,孩子会被迫与父母无意识投射出来的恐惧情绪相处,久而久之,对孩子也造成了消极影响。

所以,想要帮助孩子克服恐惧情绪,父母首先要审视一下自己,父母先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然后才能正面影响孩子。

2、不总讲大道理,多做积极正面的鼓励

埃维·克罗蒂有一次在沙滩上看到一对父子,父亲希望4岁的儿子能够学会游泳,以后成为完美的游泳健将,然而,儿子怕水,一下水就开始了挣扎。

埃维·克罗蒂于是走到这对父子面前,面带微笑地对孩子说了句:“你游得简直太棒了,我到现在都不能浮在水面上。”

小男孩听到这句话表现得很兴奋,很快他就克服了怕水的恐惧,学会了游泳。

3、爱可以消解大多数恐惧

曾经看到一个视频特别感动,叙利亚战争时,到处都是炸弹空袭轰隆隆的声音,一个3岁的小女孩很好奇地问爸爸是什么声音,为了不让战争在孩子心中留下阴影,爸爸说这些轰隆隆的声音是能够让人开心的烟花和玩具枪的声音, 听到了就要哈哈大笑。然后,每次听到轰隆隆的声音,孩子和爸爸都哈哈大笑......

战争无情,爱却珍贵,如果这位父亲告诉孩子这轰隆隆声音背后的真相,孩子面临的的即将是内心无尽的恐惧。然而,这位父亲却睿智地将这种原本恐惧的情景。

结语:

虽然恐惧情绪令人感觉不舒服,可并非所有恐惧情绪都是负面消极的,有时候,它反而会成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形成一种“抗体”,激发出儿童做出一些反应,来保护自己免受外在潜在危险带来的伤害。

所以,作为家长也不必过于紧张,《儿童恐惧心理学》这本书不仅针对儿童的每一种恐惧情绪给出了具体的改善建议,还在第五章节专门给父母提出了一些实用可行的建议。

作为家长,不要低估恐惧情绪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但也不要过度焦虑恐惧情绪,不然这反而会加剧家长的消极情绪,更是无法帮助孩子做好情绪引导。

读「美」琼·利特尔菲尔德·库克的《儿童发展心理学》有感

其实这是一本教材书,差不多是入门课程类,因为对于从来没有了解过心理学的我,读起来没有特别困难。

也因为是教材,作者使用的语言比较严谨,阐述比较客观,观点不偏不倚,几乎不带任何个人 情感 色彩。

也因为这样,这本书读起来还挺沉闷的,豆瓣评分虽然很高,但是标记读过的人却寥寥无几。

然而,当你怀着学习的心态,而且它还能带你入门儿童心理学,就需要自己去酝酿喜欢它的心情了。

我说说读完这本书引起的部分感想。

书里说,天性是指影响儿童发展的生物因素,教养则是指影响孩子发展的生活环境。

20世纪早期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约翰·华生是教养至上理论的代表人物,他说只要给他一打 健康 而又没有缺陷的婴儿(不管他们的祖先是什么人),他为之定做培养环境,他便能够把孩子培养成他所预定的那样。

约翰的设想终究没能通过实验去验证,但是现实中我们倒是可以看到很多案例,比如同一对夫妇用同样的方式养育的亲生和收养的孩子,长大后会变成截然不同的人。

这是同样的教养。

另一种典型,一对基因极其接近的同卵双胞胎,分别在不同的家庭长大,长大后也变成不同类型的人。

所以,偏执于一个方面是不科学的,天性和教养,是儿童成长的两个重要因素,相互作用去塑造一个人。

我们知道了这个道理,对我们意义何在?

书中说,虽然每个人的身体里有许多基因,但并不是所有基因都会显示作用,它需要激活。

而环境就是激活的最大因素。

也许某个孩子与生俱来“坏人”的基因,但是ta在非常好的教养氛围里,“坏人”的基因一直没有激活。

这是人为的结果,人类改造大自然的力量。

《哪吒之魔童降生》讲了类似的故事。

有些孩子也许身体有“好人”的基因,但是因为在极其糟糕的教养环境里,很多好的基因就得不到激活。

而也有一些人,基因极其强大,不管教养环境如何地向相反的方向影响ta,ta还是能发挥基因的强大作用。

比如有些人年幼便经历了家破人亡,无依无靠,却还能坚持自立自强,长大成为一个 健康 幸福的人。

也有一些被收养的孩子,父母呵护备至,却最终没能成为跟父母一样善良和友爱之人。

天性是客观存在的东西,我们有无可奈何的一面,所以当看到孩子终究没能成为学霸,心里也不要懊恼,因为自己也没成为过。

但是我们也不能认命,只要我们努力地科学教养,能从最大程度地扭转许多不好的预测。

全书分了五部分,其中后四部分是关于儿童不同时期的发展,每一个时期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如此,也清晰地让人看到,儿童的身心发展是有一个既定路线的,每个阶段都有类似符号似的特征。

而最重要的是,这是一条单行线,错过了无法回头。

就说儿童的语言发展,12岁前学习第二语言能在发音方面达到母语水平,12岁之后即便能使用这门外语,但会在发音方面有缺陷。

也说12岁之前,儿童大脑的语言区域还具有可塑性,所以一个人要是在12岁前伤了大脑的语言区域,ta终究还能恢复语言能力,但是在12岁之后受伤,却永远不能恢复。

在中童期,儿童大脑会进行一次“改革”,会把不常用的突触修剪掉,有针对性地处理能力增强。

所以这个阶段是学习知识和学会许多生存技能的大好时机。

除了中童期,儿童在进入青春期时还有一次突触修剪整理,也算是人生第二次机会,如果再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

了解了这许多,为人父母就要抓住每一个重要时刻,有针对地培养自己的孩子。

那些生而不养或者始乱终弃的父母也该为之羞愧,因为错过了对孩子的培养而误了ta整整一生。

在《何以为家》热播的时候,在关于对原生家庭这个话题上,也一度有人提出了“为人父母,为何不需要考取资格证”的质疑。

书中的个人板块以这个话题展示一篇文章。

为什么许多人会想到“父母资格证”这个东西?

因为教养是那么重要,而儿童发展又不可逆,父母作为塑造他们的人实在太重要了,几乎是决定一个人命运的关键因素。

而现实中太多因为原生家庭(特别是父母)的失职,或者耽误了儿童的正常发展,或者塑造了具有扭曲人格的人,对其造成无可逆转的伤害,而对 社会 也有可能带来极大的危害。

李玫瑾在《心理抚养》一书中提到的许多犯罪案例,有些是因为父母的不关爱和遗弃,有些则是在管教上不尽心或方法有误。

从理论上说,成人需要考证通过才能获取成为父母资格似乎是一种很理想的措施,很大程度地保证了教养的质量。

但是,设想终归是设想,就像安乐死,理论上是通的,但涉及太多复杂的 社会 问题,很难获准推行。

然而书中提到的某些部分却很有参考意义,就是对父母的教育。

不管在即将成为父母或者已经成为父母的人,应该都要上相关的课程,如果考核不合格应该反省和改进。

也许当 社会 发展到某个阶段,这个设想的部分内容真的可以付诸实现,拭目以待吧。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