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政治科学研究杂志

2023-12-07 15:0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政治科学研究杂志

总之,现实生活提出了一系列急待解决的问题要求给予科学回答。这些问题,包括理论方面和思想意识形态方面的,也包括体制方面和行政管理方面的,它们大多属于政治学研究的范围,于是恢复政治研究的问题就在这种情况下被提出来了。1983年3月,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我并不认为政治方面已经没有问题需要研究,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们过去多年忽视了,现在也需要赶快补课”。这样,上下结合,中国政治学才得以恢复。中国恢复政治学研究,是从重建中国政治学会开始的。 前面已经提出,中国老一代政治学家早在1932年就在南京建立了中国政治学会,并于1935年、1936年和1942年分别召开过三届年会。1952年,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把政治学与法学合并在一起,因此,1953年4月22日,在北京成立了“中国政治法律学会”,而1932年参加建立中国政治学会后仍留在大陆的老一代政治学家如钱端升、张奚若、钱昌照、周鲠生、许德珩、王铁崖、楼邦彦等差不多都参加了这个中国政法学会。中国政法学会的第一任会长,是曾经在1945年4月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之一到旧金山参加联合国成立大会的董必武,副会长是沈钧儒、谢觉哉、王昆仑、柯柏年、钱端升。1980年12月,在北京召开了中国政治学会成立(重建)大会,全国除一些边远省市外,有24个省市自治区的15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共中央书记处、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部门领导到会祝贺。当时的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胡乔木在讲话中说:“政治学是一门重要的科学。建国后取消政治学研究是错误的,在理论上、实践上都是损失”。他认为“政治学不仅要研究‘政治制度’,而且要研究国家、政党、人民和政治家及其相互关系”。他强调,“要研究人民通过什么途径来实现对国家的领导,如何在一切基层单位,即社会组织的任何一个细胞里,实现民主的政治生活,使每一个公民作为主人翁来行使自己的权利;……”中国著名老政治学家,当时已满80高龄的钱端升教授在会上的发言颇为引人注目。他认为,苏联社会科学的落后与其过分集中而又僵化的政治制度、压制民主有关。他强调研究政治学应提倡“首创精神”,要“采取一些新的想法,写出一些新的论著,使得我们的政治学能够满足在新的历史阶段所提出的要求,能够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对所出现的政治问题作出正确的解答,从而推动我们国家的繁荣昌盛”。他同时提出要发展政治学,创立新的政治学,还必须借鉴古今中外一些优良的制度和有效率的管理方法。他还举例说,西方某些国家中央与地方分权问题,就值得中国借鉴。会议还通过了《中国政治学会章程》,选举产生了中国政治学会理事、名誉会长、顾问、会长、副会长、常务理事,并任命了秘书长和副秘书长等。名誉会长为钱端升教授及当时已92高龄的邓初民教授。会长为当时的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友渔教授。中国政治学会的重建,是中国政治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全国性政治学会成立后,各省市相继成立了地区性的政治学会。此后,不断召开各种政治学专题研讨会,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接着,中国社会科学院和若干地方社会科学院也相继建立了政治学研究所。中国政治学会重建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吉林大学等近20个高等院校相继建立了政治学系,培养政治学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政治学理论的国家重点学科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设立了政治学理论的博士点。 政治学恢复以后,有关各种译著纷纷问世,但报刊的数量不多。中国政治学会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自1980年起陆续编印《政治学参考资料》,介绍国外政治学有关资料。在此基础上,于1984年出版《国外政治学》杂志。198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编辑出版《政治学研究》杂志,《国外政治学》被认为是中国政治学者了解国外政治学的一个重要“窗口”,《政治学研究》则是中国出版的第一种政治学专业学术刊物。这两份刊物当时都很受学者欢迎,但是在1989年同时停刊。《政治学研究》后来恢复了出版。同样极受读者欢迎的上海《政治学信息报》,则早在1988年就停刊了。20年来,中国政治学著作的出版量很大。首先是政治学教材,在政治学基本理论方面的,如《政治学概论》、《政治学原理》、《政治学基础》等,至今已先后出版不下五、六十部。此外,如政治思想史、政治制度史、中国政府、外国政府,以及各种专题等等,也配合教学需要而相继出版。其次是各种专题,如政治体制改革问题、权力制衡问题、民主法治问题、政治发展问题、人权问题、决策问题、现代化问题、市民社会等等,种类及数量都很可观。这20年来,还大量翻译引进外国政治学领域的名著和新理论、新思潮,它们对于中国政治学的发展,也起了很有益的作用。1992年9月,《中国大百科全书》的《政治学卷》正式出版。这部书集全国老、中、青年政治学者,费时七、八年之久,撰写了1000多辞条,共约160万字。该书的出版,实为中国政治学界一大盛事。 下面仅就政治学研究工作方面,谈几点个人看法:首先,政治学研究要想得到社会认同,就必须能回答当前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提出的问题,提供解决当前中国现实政治问题的最佳方案。为此,就要求中国的政治学工作者,能够立足于中国现实,深入下去,脚踏实地做大量艰苦的调查研究工作,要做认真的社会抽样调查,要定性分析,更要定量分析。要熟悉中国国情,再研究问题,才能弄清问题的症结所在。其次,政治学研究要努力达到本身科学性的要求,不能使科学性的要求屈从于一时的需要。政治学研究只能靠坚持自身的科学性来为现实服务,如果只知唯上、唯书,不能摆脱干扰,或者甘做轻气球,随风转,则它本身就变成了伪科学,用伪科学来服务于现实政治,不仅于事无补,而且会大帮倒忙。会严重败坏政治学研究的声誉。最后一点,政治学研究同任何其他科学一样,不能固步自封,必须面向世界,敢于引进外国政治学的新理论、新方法,进行研究、验证,以便参考、借鉴。特别是在中国国内中断政治学研究的那30年中,正是西方政治学大发展的时期。根据国际政治科学协会(IPSA)的统计,二战以后30年内,世界各国政治学的研究机构增加了7倍;各国发表的政治学论文与报告增加了3倍;各国专业政治学者也增加了3倍。这30年中,西方政治学者都做出哪些成果,我们需要了解,我们要补这一课。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要敢于引进西方那些行之有效又能为我所用的东西。然而这个问题,多年来在中国社会科学的研究中,还解不开的郁结,认识上曾经多次反复。前几年,社会科学各学科都为译介西方学术理论著作而做过努力,但是却遭到一次又一次的诟病。其实马克思主义从产生时起,它就是开放的,作为科学理论,它从来不是封闭的。人所共知,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吸取了人类科学文化的优秀成果而产生的,它本身要发展,也就不可能拒绝从当代人类优秀的科学文化成果中汲取营养。那么,西方的学术著作,一切都是好的么?当然不是。它们之中也确实不乏牵强附会、甚至荒谬绝伦之作,但是不能因为伪劣制品的存在,就拒绝与优秀成果接触。同时,我们应该相信人民群众,相信专家学者在他们所熟悉的专业范围内,对是非、善恶、美丑,具有一定的鉴别能力。中国政治学的百年征程,走过来的是坎坷、泥泞的道路。直至今天,也很难说它已步入坦途。但是中国政治学未来肯定会得到长足的发展,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需要政治学。

从什么地方可以查到期刊杂志的国家级省级

  从严格意义上说,期刊杂志并无国家级、省级的区分标准。因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早就声明:中国的出版物,只有正式和非正式之分,没有所谓国家级、省级等的等级区分。
  在实际生活中,许多人通常将某刊物说成是国家级的,某刊物是省级的或市级的。这种划分,在实际生活中还有一些用处。这种划分的标准,大致是:
  所谓“国家级”期刊,一般即指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的会刊;
  所谓“省级”期刊,一般即指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期刊与本科院校的学报;
  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样的,也可视为国家级。
  国家级刊物和重点刊物名称目录
  (此刊物级别目录执行时间为2001年1月起)

  国家级学术刊物

  1、《哲学研究》
  4、《管理世界》
  7、《政治学研究》
  10、《教育研究》
  13、《中国语文》
  16、《中国图书馆学报》
  19、《历史研究》
  22、《新闻与传播研究》
  25、《高校理论战线》
  28、《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2、《经济研究》
  5、《经济管理》
  8、《社会学研究》
  11、《心理学报》
  14、《外国文学评论》
  17、《音乐研究》
  20、《中国史研究》
  23、《中国社会科学》
  26、《光明日报》
  29、《世界古典文明史杂志》英文版 3、《财贸经济》
  6、《法学研究》
  9、《民族研究》
  12、《文学评论》
  15、《外语教学与研究》
  18、《美术》
  21、《世界历史》
  24、《求是》
  27、《人民日报》
  30、《体育科学》

  注:《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理论文章1500字以上

  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刊物目录

  学科门类
  一级学科
  重 点 刊 物
  出 版 单 位

  1、哲学
  1、哲学
  1
  《自然辩证法研究》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2
  《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学会

  3
  《哲学动态》
  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

  4
  《自然辩证法通讯》
  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

  5
  《科学学研究》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6
  《科学学与科技管理》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

  7
  《宗教学研究》
  社科院宗教所

  2、经济学
  理论经济学
  1
  《宏观经济管理》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

  2
  《金融研究》
  中国金融学会

  3
  《经济法制》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

  4
  《中国劳动》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5
  《会计研究》
  中国会计学会

  6
  《统计研究》
  中国统计学会 国家统计局

  7
  《保险研究》
  中国保险学会

  8
  《经济学动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9
  《国际金融研究》
  中国国际金融学会

  10
  《宏观经济研究》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

  11
  《财政研究》
  中国财政学会与财政部主办

  12
  《审计研究》
  中国审计学学会

  13
  《中国工业经济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14
  《税务研究》
  中国税务学会与国家税务总局主办

  应用经济学
  1
  《国际贸易》
  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2
  《当代经济研究》
  中国资本论研究会

  3
  《国际经济合作》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际经济合作出版社

  4
  《数量经济与计量经济》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5
  《世界经济》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6
  《价格理论与实践》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 中国价格学会

  7
  《世界经济与政治》
  中国社科院

  8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

  9
  《国有资产管理》
  经济科学出版社

  10
  《中国工商行政管理》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11
  《企业管理》
  国家经贸委

  12
  《中国农村经济》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展研究所

  13
  《市场营销导刊》
  中国市场学会与国家经贸委主办

  3、法学
  法学
  1
  《法律科学》
  西北政法学院

  2
  《中国法学》
  中国法学会

  3
  《中外法学》
  北京大学中外法杂志

  4
  《比较法研究》
  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研究所

  政治学
  1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上海社科院

  2
  《马克思主义研究》
  中国社科院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

  3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中共中央党校

  4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中共中央编译局 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5
  《科学社会主义》
  中共中央党校和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

  6
  《中共党史研究》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会

  社会学
  1
  《中国青年研究》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中国青年杂志社

  2
  《道德与文明》
  中国伦理学会、天津社科院

  3
  《妇女研究论丛》
  中国妇女理论研究会

  4
  《世界宗教研究》
  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5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中华书局

  6
  《现代国际关系》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

  7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研究》
  中共中央编译局 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 国际共运史学会

  民族学
  1
  《东欧中亚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欧中亚研究所

  2
  《世界民族》
  世界民族所

  3
  《日本学刊》
  中国社科院

  4、教育学
  教育学
  1
  《中国教育学刊》
  教育部 中国教育学会

  2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教育部

  3
  《学前教育研究》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4
  《课程 教材 教法》
  教育部

  5
  《比较教育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

  6
  《高等教育研究》
  华中理工大学 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

  7
  《教育研究与实验》
  教育部 华中师范大学

  8
  《中国高等教育》
  教育部

  9
  《人民教育》(2000字以上)
  教育部

  10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教育部

  11
  《思想教育研究》
  中国高教研究所

  12
  《外国教育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

  13
  《教学与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

  心理学
  1
  《心理科学》
  中国心理学会

  2
  《心理发展与教育》
  教育部

  3
  《心理学探新》
  中国心理学会

  5、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
  1
  《当代语言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2
  《古汉语研究》
  湖南大学

  3
  《古文字研究》
  中华书局

  4
  《方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5
  《世界汉语教学》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6
  《语言文字应用》
  国家语委

  7
  《中华文史论丛》
  上海古籍出版社

  8
  《文学遗产》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9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10
  《文学评论丛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11
  《读书》
  三联书店

  12
  《语文建设》
  文字改革委员会

  13
  《辞书研究》
  上海辞书出版社

  14
  《文艺研究》
  中国艺术研究所

  15
  《文艺理论研究》
  中国文字理论研究会

  16
  《民族文学研究》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

  17
  《明清小说研究》
  江苏社科院文学研究所

  18
  《新文学史料》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
  《中国典籍与文化》
  国家教育部

  20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北京作家出版社

  外国语言文学
  1
  《外国语》
  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
  《外语界》
  上海外国语大学

  3
  《现代外语》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4
  《外语学刊》
  黑龙江大学

  5
  《中国翻译》
  中国外文局编译研究中心

  6
  《中国俄语教学》
  中国俄罗斯研究学会

  7
  《日语学习与研究》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8
  《外语与外语教学》
  大连外语学院

  9
  《外语研究》
  解放军外语学院

  10
  《中国英语教学》
  中国英语研究会

  11
  《外国文学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

  12
  《当代外国文学》
  南京大学

  新闻传播学
  1
  《新闻战线》
  人民日报

  2
  《中国记者》
  新华社

  3
  《现代广告》
  中国广告协会

  4
  《国际广告》
  中国对外经贸企业协会

  5
  《中国广告》
  《中国广告》杂志社

  6
  《编辑学刊》
  学林出版社

  7
  《中国出版》
  国家新闻出版署

  8
  《中国图书评论》
  中宣部出版局

  9
  《大学出版》
  教育部

  10
  《图书发行研究》
  中国发行协会

  11
  《编辑学报》
  中国科学技术学会

  12
  《出版发行研究》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主办

  艺术学
  1
  《音乐创作》
  中国音乐家协会

  2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上海音乐学院

  3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中央学院

  4
  《中国音乐》
  中国音乐学院

  5
  《钢琴艺术》
  人民音乐出版社

  6
  《舞蹈》
  《舞蹈》杂志社

  7
  《艺术教育》
  文化部

  8
  《美术研究》
  中央美术学院

  9
  《美术观察》
  美术观察编辑部

  10
  《中国美术教育》
  教育部 南京师大

  11
  《装饰》
  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出版:中国装饰杂志社

  12
  《中国油画》
  中国美术家协会

  13
  《水彩艺术》
  人民美术出版社

  14
  《中国版画》
  中国美术家协会

  15
  《国画家》
  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

  16
  《连环画报》
  中国美术出版总社

  17
  《雕塑》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

  18
  《艺术与设计》
  出版总署

  19
  《中国音乐学》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

  20
  《人民音乐》
  中国音乐家协会

  21
  《中国音乐教育》
  教育部

  6、历史学
  历史学
  1
  《史学理论研究》
  历史所

  2
  《近代史研究》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

  3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中国社科院

  4
  《考古》
  中国社科院

  5
  《军事历史》
  军事科学院

  6
  《民国档案》
  中国第二档案馆

  7
  《抗日战争研究》
  近代史研究所

  8
  《中国地方志》
  北京 中国地方志办

  9
  《中国经济史研究》
  中国社科院

  10
  《当代中国史研究》
  国史学会

  11
  《欧洲》
  中国社科院

  12
  《当代亚太》
  中国社科院

  13
  《美国研究》
  中国社科院

  14
  《考古学报》
  考古杂志社

  15
  《历史档案》
  中国第一档案馆

  16
  《台湾研究》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

  17
  《拉丁美洲研究》
  中国社科院拉美研究所

  18
  《南亚研究》
  中国社科院

  19
  《西亚非洲 》
  中国社科院

  20
  《社会经济史研究》
  中国社科院

  7、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1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教育部 中国人民大学

  工商管理
  2
  《管理现代化》
  中国科学技术学会

  公共管理
  3
  《中国行政管理》
  人事部

  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
  4
  《大学图书馆学报》
  北京大学、国家图书馆

  5
  《图书情报工作》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6
  《国家图书馆馆刊》
  中国国家图书馆

  7
  《图书馆杂志》
  上海图书馆

  8
  《情报学报》
  中国科技情报学会会刊

  9
  《情报资料工作》
  中国社会科学信息学会、中国人民大学

  10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11
  《中国信息导报》
  国家科技部信息司、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

  12
  《情报科学》
  中国科技情报学会

  8博物馆学
  图书情报文献学
  1
  《中国博物馆》
  中国博物馆学会

  9、综合类

  1
  《文献》
  国家图书馆

  2
  《文物》
  国家文物局 文物出版社

  3
  《文史》
  中华书局

  4
  《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
  论点摘编

  5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
  全文转载

  6
  《党的文献》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7
  《国际问题研究》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

  8
  《中国教育报》
  (理论文章,1500字以上)

  9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中国社科院

  10
  《东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东北师范大学

  11
  《中小学教师培训》
  东北师范大学

  12
  《社会科学战线》
  吉林省社科院
  
  

国家一级刊物有哪些

1半导体学报 2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3材料研究学报(材料科学进展) 4财贸经济 5地球科学 6大学图书馆学报 7低温工程 8低温物理学报 9地质学报 10地球物理学报 11地震学报 12地质科学 13电子科学学刊 14电工技术学报 15电子学报 16电信科学 17动力工程 18动物学报 19法学研究 20分析化学 21复合材料学报 22钢铁 23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4高分子学报(中英) 25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26高等学校化工学报 27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8国际问题研究 29光电工程 30工程热物理学报 31固体力学学报 32管理世界 33国际贸易 34光学学报 35光子学报 36硅酸盐学报 37航空学报 38环境科学学报 39海洋学报 40海洋与湖沼 41化学学报 42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43化工学报(中英) 44化学物理学报 45会计研究 46计量学报 47经济研究 48机械工程学报 49计算力学学报(计算结构力学及其应用) 50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5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报(英文版) 52教育研究(中央教育研究所) 53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54计算机学报 55计算数学 56建筑结构学报 57金属学报 58近代史研究 59金融研究 60建筑学报 61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62科学学研究 63科学通报 64科研管理 65矿物学报 66空气动力学学报 67控制理论与应用 68历史研究 69力学学报 70马克思主义研究 71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72煤炭学报 73磨擦学学报 74内燃机学报 75内燃机工程 76汽车工程 77情报学报 78软件学报 79热力发电 80燃料化学学报 81日语学习与研究 82社会学研究 83社会科学战线 84水力发电学报 85声学学报 86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87生物工程学报 88生物化学杂志 89生物物理学报 90生理学报 91实验生物学报 92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93世界经济 94世界历史 95世界宗教研究 96水利学报 97石油学报 98数学年刊(A、B辑) 99数学学报 100数学进展 101太阳能学报 102体育科学 103天文学报 104通信学报 105土木工程学报 106外国文学研究 107外国语 108外语界 109外国文学评论 110外语教学与研究 111文学评论 112文艺理论研究 113文艺研究 114文艺遗产 115物理学报 116物理化学学报 117微波学报 118微生物学报 119无机化学学报 120无机材料学报 121现代外语 122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23细胞生物学杂志 124心理学报 125学术月刊 126应用数学学报 127仪器仪表学报 128遗传学报 129有机化学 130岩土工程学报 131哲学研究 132自动化学报 133振动工程学报 134植物学报 135自然科学进展 136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137中国物理快报(英文版) 138植物生态学报(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报) 139新华文献收录主要内容的文章 140中国高教研究 141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142中国法学 143中国翻译 144中国机械工程 145中国工业经济研究 146中国公路学报 147中国环境科学 148中国农村经济 149中国激光 150中国科学(A~E辑) 151中国劳动学 152中国体育科技 153中国社会科学 154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155中共党史研究 156中国史研究 157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158中国图书馆学报 159政治学研究 160中国音乐 161中华医学杂志(中英) 162中国语文 163中华放射学杂志 164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65自然辩证法研究 166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可以自己看着找需要的文章

什么是一类期刊和二类期刊?

请参考:

邯郸学院中文学术期刊分类认定意见
(自然科学部分)

一类期刊:

科学通报(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国科学院)

二类期刊:

1. 综合类:自然科学进展

2. 数学类:数学学报、数学进展、数学年刊、应用数学学报、高校应用数学学报

3. 物理学类:物理学报、高能物理与核物理、天文学报、半导体学报、金属学报

4. 化学类:化学学报、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化工学报

5. 生物类: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动物学报、遗传学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6. 地理类: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

7. 计算机技术类: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8. 电子、电工、自动化类:自动化学报、电子学报、电工技术学报

9. 材料科学类:无机材料学报、中国稀土学报、材料研究学报

10. 体育类: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三类期刊:

1. 综合类: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 数学类:数学物理学报、应用概率统计、应用数学和力学、工程数学学报、数学研究与评论、系统科学与数学、计算数学

3. 物理学类:中国激光、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物理学进展、天文学进展、光学学报、计算物理、物理

4. 化学类:分析化学、化学通报、应用化学、物理化学学报、无机化学学报、有机化学、高分子学报、分析试验室、色谱、硅酸盐学报、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5. 生物类:昆虫学报、微生物学报、实验生物学报、生物工程学报、生态学报、水生生物学报

6. 地理类:自然资源学报、经济地理、地理科学进展、资源科学、人文地理、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环境科学、自然灾害学报、地球学报

7. 计算机技术类: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与应用、计算机应用研究

8. 电子、电工、信息、自动化:电子与信息学报、信息与控制、电视技术、通信学报、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电子技术

9.材料科学类:功能材料、复合材料学报、人工晶体学报

四类期刊:

1. 上述一、二、三类学术期刊以外的中文核心期刊(须为专业学术、理论、技术性刊物,并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为准,北京大学出版社)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2. 在部、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重点本科院校学报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五类期刊:

1. 在一般本科院校学报上发表的论文;

2. 被收录在具有“ISBN”书号的国际专业会议论文集的学术论文。

六类期刊:

1. 在一般专业学术性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2. 被收录在具有“ISBN”书号的国内专业会议论文集的学术论文。

(社会科学部分)

一类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科院)

二类期刊:

1. 综合类:社会科学战线、文献(国家图书馆)、国外社会科学

2. 哲学类:哲学研究(中国社科院哲学所)、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科院马列主义所)、自然辩证法通讯(中国科学院)

3. 社会学类:社会学研究(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统计研究、人口研究、中国人口科学(中国社科院人口所)、世界宗教研究(中国社科院宗教所)、民族研究

4. 管理学类:中国行政管理、管理世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管理(中国企业管理学会、国家经贸委)

5. 政治学类:政治学研究(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求是、世界经济与政治

6. 法学类:法学研究(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

7. 经济学: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世界经济(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所)、中国工业经济

8. 新闻、广播、电视、出版事业类:中国记者(新华社)、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广电部政策研究室)、编辑学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会)

9. 图书、情报、档案学类:中国图书馆学报(中国图书馆学会)、大学图书馆学报(全国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图书情报工作、档案学通讯

10. 科学研究类:科学学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

11. 教育学、心理学类:教育研究(中央教育科研所)、心理学报(中国心理学会、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课程·教材·教法

12. 体育类: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中国体育科技(国家体委体育科研所)

13. 语言学类:中国语文(中国社科院语言所)、语言文字应用

14. 文学类:文艺研究、文学评论、文学遗产

15. 外国语类:外语教学与研究(北京外国语大学语言所)、中国翻译(中国外文局编译研究中心)

16. 艺术(含作品)类:中国音乐、音乐研究(人民音乐出版社)、美术(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栏)、美术研究、装饰

17. 历史、考古类: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世界历史(世界历史杂志社)、中国史研究(中国社科院历史所)、考古(中国社科院考古所)

18. 党政管理类:中国行政管理、求是(中共中央)

三类期刊:

1. 综合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学术交流(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术月刊、文史哲

2. 哲学类:自然辩证法研究(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技术与辩证法、毛泽东思想研究

3. 社会学类:中国统计、中国人才、人口与经济、人口与计划生育、世界民族

4. 管理学类: 领导科学、中外管理、管理科学学报

5. 政治学类:社会主义研究(教育部委托华中师大)、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中共编译局)、现代国际关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所)、青年研究

6. 法学类:中国法学(中国法学会)、中外法学(北京大学)、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

7. 经济学类:财政研究(中国财政学会)、统计研究、农业经济问题(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中国农科院经济所)、国际贸易问题、会计研究(中国会计学会、中国成本会计)、税务研究(中国税务学会)、审计研究(中国审计学会)、金融研究(金融研究杂志社)、宏观经济管理(国家计委)

8. 新闻、广播、电视、出版事业类:中国出版(国家新闻出版署)、编辑学刊(上海编辑学会)、现代传播、中国电化教育(中央电教馆)、电化教育研究

9. 图书、情报、档案学类:图书馆杂志、情报学报(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档案学研究(中国档案学会)

10. 科学研究类:中国软科学、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科研管理

11. 教育学、心理学类:高等教育研究(武汉,中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华中理工大学)、中国高教研究(教育部中国高教学会)、教育理论与实践(山西省教科所)、中国教育学刊(教育部中国教育学会)、教育评论(福建教科所)、心理科学(中国心理学会)、学科教育、学前教育研究、中国特殊教育

12. 体育类: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体育学刊、上海体育学院学报、体育与科学

13. 语言学类:语言研究、语文研究、古汉语研究、汉语学习

14. 文学类:文艺理论研究、外国文学评论、文艺理论与批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外国文学研究、中国文化研究(北京语言大学)

15. 外国语类:外国语、外语与外语教学(大连外语大学)、现代外语

16. 艺术(含作品)类:人民音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舞蹈(中国舞蹈家协会)、美术观察、中国书法(中国书法家协会理论栏)、中国摄影

17. 历史、考古类:史学理论研究、史学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文物、旅游学刊(中国旅游学院、中国旅游局)、中共党史研究、史学月刊、考古与文物

18. 党政管理类:高校理论战线(教育部)、财政研究(中国财政学会)、统计研究、会计研究(中国会计学会、中国成本会计)、税务研究(中国税务学会)、审计研究(中国审计学会)、科技进步与对策

四类期刊:

1. 上述一、二、三类学术期刊以外的中文核心期刊(须为专业学术、理论性刊物,并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为准,北京大学出版社)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2. 在部、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重点本科院校学报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五类期刊:

1. 在一般本科院校学报上发表的论文;

2. 被收录在具有“ISBN”书号的国际专业会议论文集的学术论文。

六类期刊:

1. 在一般专业学术性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2. 被收录在具有“ISBN”书号的国内专业会议论文集的学术论文。

国家级期刊都有哪些?

国家一级期刊名录
财贸经济
半导体学报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材料研究学报(材料科学进展)

地球科学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低温工程
低温物理学报

地质学报
地球物理学报
地震学报
地质科学

电子科学学刊
电工技术学报
电子学报
电信科学

动力工程
动物学报
法学研究
分析化学

复合材料学报
钢铁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高分子学报(中英)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高等学校化工学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国际问题研究

光电工程
工程热物理学报
固体力学学报
管理世界

国际贸易
光学学报
光子学报
硅酸盐学报

航空学报
环境科学学报
海洋学报
海洋与湖沼

化学学报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化工学报(中英)
化学物理学报

会计研究
计量学报
经济研究
机械工程学报

计算力学学报(计算结构力学及其应用)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报(英文版)
教育研究(中央教育研究所)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计算机学报
计算数学
建筑结构学报

金属学报
近代史研究
金融研究
建筑学报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科学学研究
科学通报
科研管理

矿物学报
空气动力学学报
控制理论与应用
历史研究

力学学报
马克思主义研究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煤炭学报

磨擦学学报
内燃机学报
内燃机工程
汽车工程

情报学报
软件学报
热力发电
燃料化学学报

日语学习与研究
社会学研究
社会科学战线
水力发电学报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声学学报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生物工程学报

实验生物学报
生物化学杂志
生物物理学报
生理学报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世界经济
世界历史
世界宗教研究

水利学报
石油学报
数学年刊( A 、 B 辑)
数学学报

数学进展
太阳能学报
体育科学
天文学报

通信学报
土木工程学报
外国文学研究
外国语

外语界
外国文学评论
外语教学与研究
文学评论

文艺理论研究
文艺研究
文艺遗产
物理学报

物理化学学报
微波学报
微生物学报
无机化学学报

无机材料学报
现代外语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细胞生物学杂志

心理学报
学术月刊
应用数学学报
仪器仪表学报

遗传学报
有机化学
岩土工程学报
哲学研究

自动化学报
振动工程学报
植物学报
自然科学进展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中国物理快报(英文版)
植物生态学报(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报)
新化文献收录主要内容的文章

中国高教研究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中国法学
中国翻译

中国机械工程
中国工业经济研究
中国公路学报
中国环境科学

中国农村经济
中国激光
中国科学( A~E 辑)
中国劳动学

中国体育科技
中国社会科学
中共党史研究
中国史研究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中国图书馆学报
政治学研究
中国音乐

中华医学杂志(中英)
中国语文
中华放射学杂志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自然辩证法研究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