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23-12-10 10:2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中国传媒大学(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简称“中传”,位于首都北京,是国家教育部直属“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国电子信息领域、广电领域唯一的“2011计划”牵头高校)。学校致力于广播、电视、电影、网络、出版、报刊及新媒体等信息传播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是一所工、文、艺、理、管、经、法多学科协调发展,以信息传播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前身是1954年成立的新中国第一所广电高等学府——“中央广播事业局技术人员训练班”,专事培养无线通信技术干部。1959年4月升格为北京广播学院。2002年中国矿业大学东校区整体并入北京广播学院。2004年9月正式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学校的办学目标是将中国传媒大学建设成为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国际化的世界一流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研究生都考什么内容

一、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专业考研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783主题写作 、883人文社科基础。

二、中国传媒大学动画艺术学属于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包含两个研究方向分别是动画艺术理论和动画产业研究。学制是3年。

三、动画专业的培养目标:

1、培养具有二维动画设计的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及能力,能在影视动画的创作、绘制、教育、科研等单位从事动画设计和创作、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的专门人才。

2、学生要学习动画设计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通过动画思维能力的培养,动画设计方法、技能的基本训练,具备本专业方向创新设计的基本素质。

扩展资料:

中国传媒大学的学术资源:

一、馆藏资源:

截至2012年底,图书馆累计拥有纸本图书140多万册,电子图书3000多GB,数据库30个。

二、学术期刊:

1、学校拥有《现代传播》《现代出版》《中国新闻传播研究》三本CSSCI来源刊物和《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音乐传播》、《媒介》、《大戏剧论坛》、《当代电影》。

2、《电视艺术》、《广告主》等学术刊物,以及《新闻视野》、《新传时报》(新闻传播学部新闻学院)、《电视人》(电视学院)、《传媒工科生》。

3、《中传攻略》等院办刊物或学生刊物,编纂出版《中国广播电视年鉴》、《消费行为与生活形态年鉴》、《中国广告作品年鉴》,经营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传媒大学-202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动画设计专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传媒大学

|核心论文观点选登|关键词:网络暴力

本期关键词是  网络暴力  :

网络暴力是一种危害严重、影响恶劣的暴力形式,它是指一类由网民发表在网络上的并且具有 “诽谤性、诬蔑性、侵犯名誉、损害权益和煽动性” 这五个特点的言论、文字、图片、视频,这一类言论、文字、图片、视频会针对他人的名誉、权益与精神造成损害,人们习惯称其为“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是网民在网络上的暴力行为,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网民们若想获得自由表达的权利,也要担当起维护网络文明与道德的使命,至少,要保持必要的理性、客观。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公民也必须对自己在互联网上发表的言论负责。

本期分别从社会学、法律、政治、教育、新闻传播学等多个领域,遴选代表性选题若干篇。让大家通过大家、名家的选题,对 “网络暴力” 这一选题方向有明确的了解,供自己开展学术研究作参考。

| 1 | 【语言学】

网络语言暴力的(不)礼貌研究

摘要: 网络发声现已成为人们表达自身观点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它也催生了网络语言暴力现象。这一现象充分体现了语言的杀伤力和网络的影响力,对个体和社会造成了极大危害。近期虽有研究提出视其为一种言语行为,但语用学视角下的相关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将网络语言暴力置于(不)礼貌研究视角下,采用混合研究方法,结合关系管理理论分析网络语言暴力的定义及评价问题。

[1]耿雯雯、谢朝群.福建师范大学[J].网络语言暴力的(不)礼貌研究,中国外语. 2020,17(03):20-28

| 2 | 【新闻传播学方向】

网络文化安全视域下女性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探析

摘要: 网络文化安全建设要重视网络传播中的青少年群体,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增强青少年的网络安全意识,形成有效的保障防线。在网络暴力中,女性青少年更容易成为受害者。女性青少年在信息社会的发展也面临着数字性别鸿沟。媒介素养教育要强调赋权和参与,增强性别意识和安全意识。提升女性青少年的媒介素养需要媒体传播、政策保障和教育培训的合力,积极寻求解决之道。   

[2]王琴.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女性研究中心[J].网络文化安全视域下女性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探析,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21,43(06):16-18

| 3 | 【戏剧影视】

《搜索》:新闻伦理异化与“道德审判”

摘要: <正>操纵新闻舆论影响事态的电影桥段,在很多影片中都有体现。国产电影中,陈凯歌执导的《搜索》(2012),是难得一见关注舆论"道德审判"和新闻伦理的一部影片,其对新闻操纵和舆论"道德审判"的描述,生动有力。《搜索》所讲述的故事,贯穿了新闻伦理异化和传媒职业价值观扭曲的现实折射,这些异化和扭曲导致的后果,令人惋惜。当然,《搜索》本身也内涵着道德审判倾向,但这不影响其故事所呈现的新闻伦理的警示价值。

[3]岳振.《当代贵州》杂志[J].《搜索》:新闻伦理异化与“道德审判”,电影评介. 2018,(05):19-21

| 4 | 【教育方向】

高校教育网络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维护的影响研究

——评《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摘要: <正>在资讯获取极大便利的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心理情绪和情感表达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着一些困境。网络上良莠不齐的信息充斥着大学生的信息接受渠道,各种物质利益的诱惑和大学生虚荣心满足的需求等,致使一些大学生深受网络诈骗和网络暴力的伤害。因此,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着严峻形势,迫切需求高校转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思路和树立教育新理念,积极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   

[4]贺天庆.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J].高校教育网络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维护的影响研究——评《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国高等教育. 中国学校卫生. 2020,41(12):1921

| 5 | 【政治方向】

网络民粹主义辨析

摘要: 民粹主义作为19世纪兴起的社会思潮,其含义多变,反精英、反建制、反理性是其基本特征。网络民粹主义是互联网时代民粹主义泛化、极端化、碎片化、危害更烈的新变态。网络民粹主义在我国呈现为:网络炒作的社会舆论或群体事件、频频发生的网络暴力事件、狭隘偏激的网络群体和个人维权事件。为此,我们要善于区分处理网络民粹主义事件中的合理诉求和不合理诉求,建设良好网络舆论生态,依法惩处网络违法犯罪行为。

[5]王奎、胡树祥.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J].网络民粹主义辨析,教学与研究. 2020,(05):36-42

| 6 | 【法律方向】

“网络暴力”致人自杀死亡的刑事责任

摘要: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虚拟空间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网络暴力事件层出不穷,出现了不少因不堪忍受凌辱而自杀的案例。我国刑法通常认为自杀死亡结果和网络暴力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自杀死亡结果只是情节严重中的结果,但这并不合理。网络暴力的特质在于对精神的强制以及对身心的持续伤害,网络暴力高于普通的精神伤害行为,在特定的情况下网络暴力能成为杀人罪的实行行为并与自杀死亡结果有因果关系。相应地,刑事责任也应重新评价。

[6]徐颖.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J].论“网络暴力”致人自杀死亡的刑事责任,政法论坛. 2020,38(01):132-142

| 7 | 【政治学】

中国网民网络暴力的动机与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 网络暴力是现实暴力在网络世界的体现。伴随着网络2.0时代的到来,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力影响着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与传统媒体的影响方式不同,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在现实生活中给人微言轻的边缘化群体提供了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成为他们获得信息和宣泄情绪的主要途径。也正是由于网络的草根性和低门槛性,使得网络暴力日益泛滥,并成为具有极强杀伤力的工具,极大地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民众的心态。网民参与网络暴力的动机主要有两个:道德审判和宣泄式的攻击。而对网络暴力产生影响的因素包括:社会环境、网络环境和网民心理因素。以往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分别从传播学、法律与行政管理、社会学与心理学三个视角展开。研究者还进一步指出从心理学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的方向。这些分析对我们认识和预防网络暴力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7]侯玉波、李昕琳.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J].中国网民网络暴力的动机与影响因素分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54(01):101-107

| 8 | 【社会学】

虚拟整合与时空交织:一个网络失范的理论框架

[8]张兆曙.杭州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J].虚拟整合与时空交织:一个网络失范的理论框架,新视野. 2021,(04):101-108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