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甘肃农民报总编辑

2023-12-12 11:5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甘肃农民报总编辑

王明书 ,字一石,号:蓝田一石老人, 生于1952年,甘肃秦安大地湾人。中师毕业,小学一级教师。1973年从事教育工作,先后担任过小学校长,教导主任,现任甘肃秦安五营学区鱼尾小学教师。1978——1988年撰文在《甘肃农民报》、《天水日报》多次刊登,撰稿在省广播电台和县广播站多次被采用播出,受到舆论界的好评。2001——2002年,先后撰写的教育论文《试论创新学习的培养》被《21世纪教育改革与发展文献》一书收编,荣获全国教师优秀论文二等奖,《开展素质教育,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被中国教育教学丛书编委会编入《中国当代教育文集 》第六卷,并获科研成果二等奖, 《浅谈教育管理与教师队伍建设》荣获香港国际教育研究中心,中华教育时报,北京东方英才文化教育中心联合举办的“中国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成果一等奖,并结集出版,《浅谈创新学习的培养》,荣获中国教育报刊社“星园杯”‘创新大家谈’优秀奖,《试论创新学习的培养》获首届中国素质教育科研之星擂台赛二等奖,《作文教学之我见》获中国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成果一等奖,以上均结集出版,向全国发行。在“颂建党80周年,畅想新世纪”全国师生诗文书画大赛中散文《献给母校的礼》和《丰收》摄影均获三等奖,并结集出版发行。《试论创新学习的培养》被评为2002年国际优秀论文奖,此文又被收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理论卷)中,本人业绩被入录在《世界名人录》 、《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业绩卷)、《21世纪杰出专家》、《中华名人大典》、《中国专家人名辞典》、《中国百科专家学者经典》、《实践三个代表的楷模》等三十多部辞书。2003年1月被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教育委员会聘为特邀研究员。2003年2月被北京世纪方略教育研究院教研中心聘为一级研究员(终身)。2003年撰写的教育论文《如何当好班主任》荣获中论时代(北京)图书中心教育出版物研究室“中国教育创新探索与实践”优秀科研论文一等奖,并结集出版发行。2003年荣获《中国教育报》(文化周刊)与文化部中国文化信息网主办的中国校园文化大赛优秀组织指导奖。18条格言被分别录在《中国共产党人格言宝典》,2003年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优秀格言选集》,2005年由红旗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精英格言大典》(上),2005年由中央文件出版社出版发行,永葆共产党人先进本色《名言集》,由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发行,《中国当代人生格言》(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7月出版发行,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优秀格言选集》(三),红旗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发行。诗词两首《婚姻三部曲》等录入永葆共产党人先进本色《诗词集》,《试论多元化人才的培养》录入永葆共产党人先进本色《文论集》,以上均由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发行,2004年撰写的《试论多元化人才的培养》,荣获师学(北京)国际教育研究院、师学(北京)国际教育研究院上海分院、师学(北京)国际教育研究院《师学国际导刊》举办的中国教育科研成果征文一等奖,并结集出版发行。《开展素质教育,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在2005年由《中国科技理论成果丛书》编委会、文化创新实践与人文理论成果办公室举办的“新世纪优秀社科论文”交流大会上被专家评为特等奖。《试论多元化人才的培养》荣获2005年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中国妇女报社、中华成功者研究会、北京华夏英杰国际教育科技中心联合举办的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85周年大型系列献礼丛书“新时期发展战略”优秀学术成果特等奖。全文收录在《新时期发展战略的理论与实践》一书,并结集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公开发行。2005年撰写的《做一个学习研究型的教师》获中央教科所《教育文摘周报》社、北京三面向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教育科研与实践》一等奖,并结集出版向全国发行。《创作漫谈》散文和两首诗词《婚姻三部曲》等录入《文艺年志》,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杂志》社选编,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发行。2006年获北京《简快作文》编辑部“优秀辅导奖”。业绩编入《中华王氏通鉴》一书,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中国家谱资料研究中心、中华氏族振兴基金会、北京时代学人文化研究院组织编辑,中国国际文艺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发行。业绩入编<时代足迹 ——与时俱进的中华儿女>一书富维国主编,北京:中国国际艺术出版社2006年11月出版发行.,   王明书男,1955年7月生,湖北省谷城市人。�谷城县财政局,局长、党组书记、高级经济师。1977年毕业于襄阳地区财校,1978年至1985年分别在县外贸局、组织部、财贸办公室工作,曾任谷城县企业整顿办公室副主任、财贸办公室秘书、党组成员。1986年调谷城县财政局工作,历任谷城县财政副局长、党组成员,财政局长、党组副书记,现任财政局局长,党组书记。1988年破格晋升为经济师,后又考升为高级经济师、注册会计师。1990年在中南财经大学学习,以优异成绩获得大专毕业证书。他热爱财经工作,在财办工作和在任企业整顿办公室副主任期间,分别受到市财办和市政政府的奖励。1986年调县财政局工作后,先后有25篇研究论文在全国和省市刊物上发表,有100余篇文章被各级新闻报刊采用。1991年开始着手实施了财源建设3大工程:在县直建设“1357”工程,在乡镇建设“1234”工程,在村级建设“2018”工程。1994年以后在县属工业、乡镇企业、绿色企业建设3个“2581”工程,使全县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1996年完成8000万元,比1990年翻了两番,实现连续11年财政收支平衡。[1]

陇南徽县苟什么军

苟瑞军。陇南徽县苟瑞军。苟瑞军,男,汉族,曾用名苟晓红,笔名瑞之,甘肃平凉静宁人,军旅书法家,艺巡中华爱心书画院院士,书法作品多次参展全国比赛并获奖。曾在北京军区某部服役,后在行政事业单位工作,获陇南市第四届道德模范提名奖。多部作品在《组织人事》、《陇南报》、《党建文汇》、《甘肃经济日报》《甘肃农民报》《党的建设》等报刊、媒体发表。

缅怀张董家的散文随笔

  随笔,顾名思义:随笔一记,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作者惯常用各种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语言灵动,婉而多讽,是过去社会较为流行的一种文体。随笔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是由法国散文家蒙田所创的。下面和我一起来看缅怀张董家的散文随笔,希望有所帮助!

  一九七六年深秋,我被分配到康县文工队工作,自此与张董家结识。不久知道他因写过剧本而被县委宣传部看中,从康县邮电局调到了县委报道组,那时候我也是因为曾写过剧本而被分配到文工队的,便对他格外注目。四年后,我也调到了县委报道组,于是我们成了同事。那时间,我们都不写剧本了,而是改为专攻小说创作,故而除了工作关系之外,在业余爱好上又有了进一步的交往,成了文友。

  董家性格内向,言语、行动总是从容不迫。我曾对人戏说:就是一辆车以五档时速从他身后急驰而来,他也不肯奔跑躲让,依旧会慢条斯理。董家勤奋好学,经常埋头苦读,同时又善于思考,写作上日渐进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便在《飞天》、《陇苗》、《白龙江》等省地文学刊物上发表了作品,《洁白的银耳花》便是他那个时期的代表作,使得他在改革开放之初的陇南文坛上成了一颗耀眼的文学新星。早期文学创作中的董家,把自己的情感深深地融入康县的山山水水,作品虽不免稚嫩,但情真意切,难能可贵。

  那个时期,是我们勤恳笔耕的重要时期。我们都二十出头,但志向高远以苦为乐,每个月只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写新闻,依旧在甘肃日报、甘肃农民报、甘肃广播电台、县广播站频频发表和播出稿子,受到县委领导的多次表扬,另三分之二的时间我们就用来写小说,搞“副业”、干“私活”,亦得到领导的默许和肯定。这时间,在文学创作上我总是以董家为比较参照的。我常常在内心想:如果不奋起直追,不顽强努力,就赶不上我身边的这位文友,就会落伍,就会一事无成。从某种意义上说,确实是我的这位同事、这位文友的奋斗精神、写作成果,激励了我,鞭策了我,使我不敢懈怠。于是,我紧随其后,也陆续在省地文学刊物上发表了作品。至今回想起来,我对董家仍怀有一份感激之情。

  八十年代中期,我和董家都先后调离了康县,他成了地区文化处创研室的一名专职创作员,我则到了陇南报社当了一名副刊编辑。此时董家已经成家,夫人很贤惠,使他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为他潜心创作提供了难得的.好环境,真令人羡慕。当时我还是单身汉,董家便隔三差五叫我去他家吃饭,让他夫人做墨鱼面片,非常可口,至今令我难忘。在事业上,我俩虽供职于不同的工作单位,但几乎经常在一起切磋,一同参加省地举办的各种文学创作活动。每当他的作品发表,我都要认真拜读,学其之长,补己之短。这时期,董家的创作日趋成熟,形成了他自己的独特风格,笔调优美细腻,以讴歌纯洁的爱情、亲情、友情和大自然的旖旎风光见长。文如其人,这时期他的许多作品都倾注了他的追求、他的思考和对生活的热爱与赞美。

  到了九十年代后,他在武都洛塘山区挂职,其红土河系列小说、散文,便是武都洛塘红土河地区山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受陇南山区风土人情的熏陶,使他的作品更加成熟,成了他创作新的里程碑。后来,我们又在地区文化处一同共事两载,再后来又先后担任过地区文联的专职副主席,可谓与董家缘源之深、难解难分。

  进入新世纪之后,我俩分别供职于不同的工作岗位,都在陇南文坛上逐渐黯淡了,没有了切磋,但我依然关注着他,希望读到他的新作,但未能如愿。几十年潜心文学创作,过多地耗费了他的心血,使得他的健康每况愈下,他又是那样的内向,从不肯向人倾诉,又不善于发泄,终于积劳成疾,直至英年早逝。

  一个人的一生很复杂,也很简单。复杂在于人对外界永远是个谜,令人难以揣测;简单在于人的作为总是实实在在的,让人一目了然。董家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是有作为的一生,他对我们陇南文坛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他不仅以奋斗充实了自己的人生,丰富了自己的生活,赢得了人们的肯定与尊重,同时他还影响了一大批有志文学创作的青年晚辈,为今天陇南文坛的繁荣兴旺起了积极的助推作用,使得陇南文坛群星灿烂后继有人。就董家个人而言,英年早逝,可能还有许多的遗憾,但就他所取得成就而言,他已是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家人,对得起社会了。

  而今,我缅怀这位老同事、老战友,心情是沉重的,陇南文坛失去了一位大将,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损失。我从此也失去了一位文学上的参照者,失去了一位曾经激励过我、鞭策过我的老文友。逝者长已矣,生者当继续努力!

  谨以此文祭奠董家,祝愿他在天堂安好!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