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6月在安徽师范大学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88年6月在安徽师范大学获历史学硕士学位,导师为著名徽学研究专家张海鹏教授;1996年6月在华东师范大学获教育学博士学位,导师为著名教育史研究专家李国钧教授;1999年6月至2001年12月在南京大学从事历史学博士后研究。1996年被评为副教授,1999年破格晋升为教授。 历史学硕士、教育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研究领域和方向明清史;徽学;中国古代教育史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主持的项目1.《徽文化研究·徽州教育》,1999年国家社科基金子项目、安徽省社科重大项目子项目,项目批准号:99BZS028;2.《明清徽州区域教育发展研究》,1999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第二十六批;3.《明清商业经济发展与教育变迁》,2001年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十五”规划第一批研究项目,项目批准号:01JA880026;4.《明清徽商与徽州区域教育发展研究》,2001—2002年度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批准号:AHSK01-02D024;5.《明清徽州区域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项目批准号:FAB011457;6.《明清商人书院研究:以徽商为中心》,2002年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项目批准号:2002jw067zd7.《明清商业经济发展与教育变迁》,2003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03CZS003;8.《明清徽州家庭教育研究》,2005年省级文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项目批准号:2005sk067zd9.《安徽通史·明朝卷》,2003-2004年度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项目批准号:AHSK03-04D06710.《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2005年,项目编号:NCET-05-056111.《明清侨寓徽商子弟教育问题研究》,2005-2006年度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批准号:AHSK05-06D031。 (主要参加者)①《徽商与市场整合》,2001年国家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②《徽州文化系列光盘版》,国家“十五”规划重点电子出版物;③《中国区域教育发展史研究》,全国教育“九五 ”规划重点项目;④《徽商与徽州文化》,国家教育部“九五 ”规划项目;⑤《中国历史上的人才选拔制度》,国家社科“九五 ”规划项目;⑥《徽商发展史》,国家 “十五 ”规划重点图书;⑦《清代徽商资料丛编》,国家清史纂修工程项目,项目编号: 200510121003003。 1.1991年荣获安徽师大“三育人”先进个人称号;2.1996年荣获安徽省“95焦陂奖 ”优秀教师称号;3.1997年荣获华东师大首届“华为 ”优秀博士生称号;4.2000年荣获 “南京大学优秀博士后研究人员 ”称号;5.1999年入选安徽省高校学科带头人名单,2003年入选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003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6年入选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6. 2004年荣获安徽省模范教师称号;7.2007年荣获安徽省先进工作者称号;8.合著的《徽商研究》,荣获1998年安徽省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全国普通高校第二届人文社科研究成果三等奖, 1999年又荣获首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三等奖;9.独著的《传统文化与徽商心理变迁》,荣获2001年安徽省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0.合著的《徽商与经营文化》(第二作者),荣获2001年安徽省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1.独著的《徽商与明清徽州教育》,荣获2003年安徽省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2.合著的《区域教育的历史研究》,荣获2004年上海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3.合作的《中国古代史课程体系建构与优化》,荣获2005年安徽省省级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4.独著《明中后期心学在徽州的流布及其原因分析》,荣获2005年安徽省第七届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论文、论著 1.朱元璋与明初国子监,《社会科学家》1986年第 2期。2.研究封建社会史必须重视对帝王个性心理的分析,《社会科学家》 1988年第5期。3.论徽商资本流向土地的特点及其规律,《安徽师大学报》1988年第4期。4.略论明清时期封建政治势力对徽商的压制与打击,《徽州社会科学》 1988年第2期。5.徽商资本流向家乡土地述论,人大复印资料《明清史》1989年第10期。6.略论朱元璋的用刑思想,《安徽师大学报》1991年第 3期。7.略论朱元璋的立法思想,《江西社会科学》1990年第5期。8.朱元璋的立法、普法、行法述论,《学术界》1991年第 3期。9.清代的科举制度探析,《社会科学家》1993年第3期。10.明清徽州粮商述论,《江准论坛》(人大《明清史》复印) 1993年第4期。11.明末御边良将熊廷弼,《军事历史》1994年第4期。12.徽商的奢侈性消费及其心理探析,《历史档案》1995年第 4期。13.徽商与明清时期的木材贸易,《清史研究》1996年第2期。14.明清徽州书院的官学化与科举化,北京《历史研究》 2001年第6期。15.徽商与清代汉口紫阳书院,北京《清史研究》2002年第2期。16.“儒术”与 “贾事”的会通,上海《学术月刊》2001年第 6期。16.明清徽州的书屋、文会及其教育功能,上海《华东师大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第 4期。17.传统文化与徽商心理变迁,上海《学术月刊》1999年第10期。18.徽州书院略论,上海《华东师大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9年第2期。19.清代徽州书院的教学与经营管理特色,北京《清史研究》1999年第3期。20.从谱牒和商业书看明清徽州的商业教育,北京《中国文化研究》 1998年第3期。21.明清徽商与儒学教育,上海《华东师大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年第 3期。22.新发现的《做茶节略》,北京《历史档案》1999年第3期。23.略论徽商对家乡士子科举的扶持与资助,北京《历史档案》 2001年第2期。24.徽商的途程观念,北京《历史档案》1997年第2期。25.徽商的店堂文化、柜台艺术与广告促销活动,(台北)《孔孟月刊》第 36卷9期(1998年 5月)。26.徽商的商业人才观,(台北)《孔孟月刊》第36卷12期( 1998年8月)。27.徽商的消费行为及其心理探析,(台北)《中国文化月刊》1998年7月。28.略论徽州书院与徽州学术思想之演变,安徽《学术界》 1998年第6期。30.“激进 ”的言论与“保守”的行为,广西《社会科学家》1998年第 6期。31.略论徽商的竞争策略,(台北)《孔孟月刊》第37卷13期( 1998年11月)。32.明清徽州的蒙养教育述论,《安徽师大学报》2000年第3期。33.明清徽州进士数量、分布特点及其原因分析,《安徽师大学报》 2001年第1期。34.宋元时期徽州的蒙养教育述论,《安徽史学》2001年第1期。35.明中后期心学在徽州的流布及其原因分析,《学术月刊》 2004年第5期。36.徽商与徽州的学术思想,《历史档案》2005年第 2期。37.略论郑玉的教育思想,《安徽师大学报》2005年第1期;38.明清徽商妇教子述论,《华东师大学报》(教科版)2005年第3期;39.明代安徽书院数量、分布特征及其原因分析,《华东师大学报》(教科版)2006年第 4期。著作类1.《中国十大商帮》(参著),黄山书社1993年版;2.《徽商研究》(合著),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版;(获安徽省省级优秀成果一等奖、教育部优秀成果三等奖)3.《徽商与经营文化》(第二作者),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8年 11月版;4.《徽商与明清徽州教育》(独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版;5.《徽文化研究全书-徽州教育》(独著),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版6.《话说徽商》(主编),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6年6月版7.《中国考试史资料选编》(合编),黄山书社1992年 8月版(元明清部分,获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8.《中国考试制度史》(合著),黄山书社1995年2月版(明清部分,获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9.《中国历史大事典》(参编),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中国近代史学思潮和流派》(专著,与张文建合作),华东师大出版社1991年版。2、《社会变革与文化传统——中国近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研究》(专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3、《鸦片战争时期中国的世界史地研究》,《华东师大学报》1984年4期,《新华文摘》1984年12期转载。4、《二十世纪初日本近代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学术月刊》1985年9期。5、《论辛亥革命时期的国粹主义史学》,《历史研究》1985年5期。6、《梁启超史学理论体系新探》,《学术月刊》1986年第12期,收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大学历史学论文读本系列·史学史读本》。7、《晚清经世思潮与当代史研究》,《华东师大学报》1990年1期,《新华文摘》1990年第5期转载。8、《中西史学源起比较论》,《史学理论研究》1992年4期。9、《试论中西古代史学发展的不同途径和特点》,《学术月刊》1997年第9期。10、《科学与人文之间——关于现代史学建设路向的一点思索》,《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3 期,《高校文科学术文摘》2003年第6期和《光明日报》摘要介绍。11、《中国现代史学的制度建设及其运作》,《郑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新华文摘》2004年11期“论点摘要”介绍。12、《历史学的自省:从经验到理性的转折——略评20世纪上半叶我国的史学史研究》,《华东师大学报》2004年第1期,《新华文摘》2004年第7期转载。13、《社会转型中的现代国学思潮及其走向》,《中国图书评论》2007年第10期,《新华文摘》2007年第24期转载。 1、《晚清经世思潮与当代史研究》,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1986.1-1993.12)论文类三等奖。2、《社会变革与文化传统》,获上海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2000-2001)著作类三等奖。
任全国地理教学研究会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理事、国家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基础教育教材审查组组长、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继续教育教材审查委员、上海市地理教学研究会理事长、上海市教育考试院高考命题专家组地理学科组组长、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青年教师课题评审委员、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义务教育地理教材主编。 1966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1967年赴黑龙江省伊春市友好林业局工作1982年在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研究生毕业获理学硕士学位1983年任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讲师1992年任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副教授1996年任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教学副系主任、地理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2002年任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博士生导师 1.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研究与制订,2000年~2001年,负责人之一,总经费40万。2.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研究与制订,2001年~2003年,负责人之一,总经费40万。3.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项目上海市二期课改义务教育地理教材编写与研究,2001年~2006年,负责人、主编,总经费30万。4. 国务院学位办公室项目在职教育硕士(地理)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研究与制订,2000年,负责人,经费2万。5.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项目上海市高考、会考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样题研制,2002年~2006年。 《地理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主编。2.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主编。3.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主编。4. 《中学地理教育实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主编。5. 《地理教育测量与评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主编。6. 《地理教学论与地理教学改革》,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主编。7. 《地理课堂教学设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主编。8. 《地理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主编。9. 《地理学习论与学习指导》,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主编。10. 《地理典型课示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主编。11. 上海九年义务教育《地理》教材系列(课本、地图册、练习册、教学参考、光盘),上海教育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华地图学社,2004年~2006年,主编。12. “地理表象、概念、原理及其层级关系”,《地理教学》2000年第二期。13. “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框架结构”,《地理教学》2004年第九期。14. “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地理教学》2004年第十期。15. “高中地理新课程的‘课程目标’简析”,《地理教学》2004年第十一期。16. “多媒体地理教学软件设计”,《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8, 与段玉山合撰。17. “中国的地理基础教育问题研究——兼论我国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目标与内容结构”《地理研究》2001年第五期,与樊杰等合撰。18. “计算机网络地理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第六期,与苏小兵合撰。19. “着眼可持续发展构建高中地理新课程——高中地理新课程解析”,《中国教育报》2005年12月16日第五版,与刘兰合撰。20. 《新编地理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主编。21. 《地理新课程教学与案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主编。
暨南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
蒋述卓,男,1955年生,广西灌阳人。文艺批评家,学者。文学博士。1988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学批评史专业。现任暨南大学副校长、党委书记、中文系教授,文艺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暨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学位委员会副主任。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广东省文艺批评家协会主席,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文化学会副会长等。《文学评论》、《中国比较文学》、《中国文学研究》、《民族艺术》等杂志编委。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高等学校党建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研究会理事长,广东省高校统战理论研究会理事长等。已出版的学术著作有《佛经传译与中古文学思潮》、《佛教与中国文艺美学》、《山水美与宗教》、《宗教艺术论》、《在文化的观照下》、《中国山水诗史》(合作)、《中国山水文化》(合作)、《二十世纪中国古代文论学术研究史》(合作)、《城市的想象与呈现》(合作)、《传媒时代的文学存在方式》(主编)、《文学批评教程》(主编),文学评论集《诗词小札》等,发表学术论文及文艺批评文章逾百篇。论文《佛教境界说与中国艺术意境理论》获首届全国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学术上提倡将文学放到文化背景中去观照与研究,并倡导文学批评的第三种批评——文化诗学批评。在古代文论研究方面有较独到的贡献。此外还写作散文,发表过《戒台读松》、《生命是一部分》、《不饮而醉》等30余篇散文,并对散文发展的趋势发表过文章。已指导博士生和硕士生近百名,曾获暨南大学十佳教师称号,暨南大学八五期间优秀科研工作者称号。1996年被广东省高教厅遴选为“千、百、十”工程省级青年学术带头人。曾获中国首届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教育部第四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二等奖,全国第四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广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三等奖,广东省第二届优秀中青年社会科学家称号,广东省第八届鲁迅文学艺术奖(文学评论类),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编辑本段
学历
1977年考入广西师大中文系,毕业后考取同系文艺学专业研究生,
1984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985年留校任教。
1985年9月考入华东师大中文系中国文学批评史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著名文艺理论家王元化教授。
1988年6月毕业获博士学位后分配到暨南大学中文系任教,
先后担任过暨南大学学报副主编、主编、文学院副院长、院长。
1995年底起担任暨南大学副校长、
1996年底兼任党委副书记,
2000年2月起任党委书记、副校长。暨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学位委员会副主任。中文系教授、文艺学专业博士点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
为四川大学、山东大学、上海大学等大学兼职教授。
编辑本段
学术兼职
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副会长,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
广东省文艺批评家协会主席,
广东省文化学会副会长;
《文学评论》、
《中国比较文学》、
《中国文学研究》、
《民族艺术》等杂志编委;
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副会长,
广东省高等学校党建研究会常务理事,等。
编辑本段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宗教与艺关系、文学与文化关系的研究。
编辑本段
所授课程
本科生课程:
中国古典文学
文艺理论
佛教与中国文艺美学
硕士生课程:
文艺学专题研究
创作理论研究
中国古代文论专题研究
文艺文化学
博士生课程:
比较诗学
中外文论
文学与文化
当代文化个案研究
重要讲座(含电视讲座)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
新时期创作理论的嬗变
佛教与中国美学
新世纪文化转型与文化走向
城市文化与城市审美
编辑本段
承担课题
文化诗学:文学批评的跨文化视野与现代化进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5.2万,2001-200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东文化产业的现状与对策,广东省“十五”社科规划项目,2.0万,2002-2004
文化诗学:文学批评的东方视野,广东省教育厅“千百十”项目,4.2万,2000-2002
城市公民文化素质与现代审美意识培养,广东省“九五”社科规划项目,1.2万,1996-2000
城市公民文化素质与现代人格培养,国家教委专项任务项目,1. 5万,1997-2000
大学潜在课程及其人才培养,教育部高教学会项目,0.8万,2001-2004
广州市天河区文化产业规划及对策,广东省科委研究项目,5.0万,2002-2004
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的现代价值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20万元,2005-2008
现代文艺建构中的中国古代文论 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十五”发展规划项目 10万元,2005-2008
媒体时代的文艺存在方式 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 2万元,2005-2008
编辑本段
主要著作
学术著作(含与人合著、主编)
《佛经传译与中古文学思潮》,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1993年再版
《中国山水诗史》(合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佛教与中国文艺美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山水美与宗教》,稻禾出版社(台北),1992
《中国山水文化》(合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
《在文化的观照下》,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
《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研究资料汇编•文气编》(编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宗教艺术论》,暨南大学出版社,1998
《宋代文艺理论集成》(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宗教文艺与审美创造》,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
《禅诗三百首赏析》(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文学与文化研究丛书》(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文化视野中的文艺存在》(合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城市的想象与呈现》(合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批评的文化之路》(主编),中国社会科[1]学出版社,2003
《宗教艺术论》(图片版),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
《宗教艺术与审美创造》(增订本),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文化诗学:理论与实践——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跨文化视野与现代化进程》(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20世纪中国古典文论学术研究史》(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广东文化产业发展与对策研究》(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
发表学术论文逾百篇。
编辑本段
主要论文
代表性论文
1.将古代文论放到中国文化背景下去考察研究,《文艺理论研究》1986-3
2.宗教与山水结合的历史文化考察,《文艺研究》1986-5
3.从文学本体论出发看中国文学的发展(合作),《新华文摘》1987-10
4.试论汉魏两晋中国对印度佛教的接受,《福建论坛》1987-4
5.齐梁浮艳文风与佛教,《华东师大学报》1988-1
6.北朝质朴文风与佛教,《文艺理论研究》1988-4
7.支遁与山水文学的兴起,《学术月刊》1988-6
8.佛经翻译理论与中古文学、美学思想,《文艺研究》1988-6
9.佛教故事与中古志怪小说,《文学遗产》1989-1
10.试论佛教美学思想,《云南社会科学》1990-2
11.佛教境界说与中国艺术意境理论,《中国社会科学》1991-2
12.佛教对艺术真实论的影响,《文艺理论研究》1991-1
13.佛教与中国文艺美学中的悲剧意识,《华东师大学报》1991-5
14.佛教心性学说对古代文艺心理学的影响,《学术研究》1992-1
15.古代诗论中的以诗论禅,《广西师大学报》1992-1
16.说“飞动”,《文学遗产》1992-5
17.宗教艺术的涵义,《文艺研究》1992-6
18.试论原始宗教艺术的产生,《文艺理论研究》1992-6
19.禅宗与艺术独创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3-1
20.应当建立文学史研究的“文化史派”,《江海学刊》1994-3
21.走近岭南——论广东文学的文化走向及其评价,《岭南文报》1994-6-20
22.自然在宗教中的地位及其对艺术创作的影响,《中国比较文学》1994-1
23.论宗教艺术的世俗化倾向及其审美创造,《暨南学报》1994-4
24.跨学科比较文学研究的前景展望,《中国比较文学》1995-1
25.南朝崇佛文学略论,《原学》第2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2
26.论洛夫中、后期诗歌的禅意走向及其实验意义,《现代中文文学评论》(香港)第4期,1995年12月
27.说“文气”,《中国文学研究》1995-4
28.中国书法理论中的山水喻象与人文精神,《东方文化》1995-3
29.中华文艺理论的人文精神,《开放时代》1995-3、4
30.走文化诗学之路——关于第三种批评的构想,《当代人》1995-4
31.批评理论的方向与希望,《作品》1995-6
32.文学情缘与艺术才气大展示——评《香港当代文学精品》长、中、短篇小说卷,《香港文学》1995-6
33.艺术想象与宗教想象,《文艺理论研究》1996-1
34.《经律异相》对梁陈隋唐小说的影响,《中国比较文学》1996-4
35.八十年代古典文论研究略评,《文学遗产》1996-3
36.宗教艺术的象征:意义的蕴藏与转换,《民族艺术》1996-2
37.禅与自然,《东方文化》1996-3
38.禅悟与艺术想象,《广东社会科学》1996-5
39.论当代文论与中国古代文论的融合,《文学评论》1997-5
40.论本土主义与全球一体化的冲突与融合,《今日东方》(香港)1997-1
41.草色遥看——我所知道的美国华人新移民文学,《中国比较文学》1997-4
42.解放思想,认真反思,开拓创新,《文学评论》1998-3
43.关于文化艺术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文艺研究》1998-4
44.中西艺术真实观的异与同,《社会科学家》1998-5
45.论史铁生作品的宗教意识,《南方文坛》1999-1
46.大学理念与现代化,《暨南学报》1999-6
47.对话:理论精神与操作原则(合作),《文学评论》2000-1
48.中国古代文艺美学研究的进程与前景《文艺研究》2000-1
49.新人文精神与21世纪文学批评的价值取向(合作),《文学评论》2001-4
50.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古典文论的文化学研究的成就(合作),《文学遗产》2001-4
51.21世纪文艺学发展与中国现代人格建设(合作),《文艺理论研究》2001-1
52.城市文学:21世纪文学空间的新展望,《中国文学研究》2001-4
53.走 向 现 代 :中 国 文 艺 学(合作),《人民日报》2001-5-2
54.禅与艺术的澄明,台湾南华大学《两岸当代禅学论文集》2000-5
55.对 中 国 文 学 批 评 方 法 及 其 古 代文 论 研 究 方 法 的 反 思(合作),《中山大学学报》2001-2
56.论城市文学研究的方向(合作),《学术研究》2001-3
57.城市与文学关系初探(合作),《广东社会科学》2001-1
58.中国古典文论表达的东方特性,《光明日报》2001-8-1
59.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西比较文论研究评述,(合作)《学术季刊》2001-4
60.80年代以来中国古代文论范畴研究的展开与深入,(合作)《华南师大学报》2001-5
61.玄学和文学的两次对话,(合作)《光明日报》2001-12-19
62.80年代以来中国古代文论学术活动评述,(合作)《福州大学学报》2002-1
63.当代艺术生产对都市人审美意识的培养(合作),《求是》2002-1
64.都市文学研究现状鸟瞰,(合作)《社会科学报》2002-7
65.中国古典诗歌理论研究的新进展,《暨南学报》2002-2
66.学科交叉与比较文学学科建设,(合作)《中国比较文学》2003-2
67.论中国古代诗学的原创意识,《文艺研究》2003-2
68.广场文化:城市文化的新资源,《广东社会科学》2003-4
69.批评的专业化与批评的品格,《文艺理论研究》2003-5
70.论王元化“综合研究法”的文化诗学意义,(合作)《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6
71.不断走向现代形态的文学社会学,(合作)《文艺争鸣》2004-3
72.新世纪古典文学研究态势,《光明日报》2005年3月25日
73.现实关怀、底层意识与新人文精神,《文艺争鸣》2005-3
74.佛经传译的跨文化交流模式,(合作)《文艺研究》2005-4
75.消费时代文学的意义,《文学评论》2005-6
76.多维视野中的古代文论现代转化,《浙江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77.消费时代文学的自身调整与建构,《学术研究》2006年第3期
78.传承与延续:叩问古代文论的当代价值,《学术月刊》2006年第6期
教学论文
华侨高校境外与海外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探索(合作),《高教探索》2003-2
素质教育与高校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的深化改革,《中国大学教学》2003-5
论大学潜在课程教育的作用与影响(合作),《东南大学学报》2004-1
建构侨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新模式,《暨南高教研究》2005年第2期
编辑本段
荣誉与奖励
曾获全国首届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
广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三等奖,
广东省第二届优秀中青年社会科学家称号,
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佛教境界说与中国艺术意境理论》,全国首届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1994
《中国山水文化》(合著),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1998
《宗教艺术论》,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学术著作二等奖,1999.7
《宗教艺术论》,广东省第五届优秀图书奖三等奖,1999.11
《论当代文论与中国古代文论的融合》,
广东省第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广东省社科成果评审委员会),1999.10
社科成果综合评价“广东省第二届优秀中青年社会科学家”称号,2000
“千百十工程”科研成果,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先进个人优秀奖,2001
《城市文学:21世纪文学空间的新展望 》,广东省文艺评论奖二等奖,2001
《试论原始宗教艺术的产生》,新时期20年优秀文学理论论文奖(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2001
《新人文精神与21世纪文学批评的价值取向》,广东省文艺评论奖一等奖(广东省作家协会)2003
《文化视野中的文艺存在》,广东省首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广东省政府奖),2005
教育部第四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