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杂志投稿
部分文学杂志投稿邮箱:
《翠苑》 综合双月刊
主办:江苏省常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常州日报社
投稿邮箱:
《江河文学》 综合双月刊
主办: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 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
投稿邮箱:
《野草》 综合双月刊
主办:浙江省绍兴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投稿邮箱:
《芙蓉》 综合双月刊
主办:湖南文艺出版社
投稿邮箱:
《延安文学》 综合双月刊
主办:陕西省延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电子邮箱:
《东京文学》 综合月刊
主办:河南省开封市文联
投稿邮箱:
《西藏文学》 综合双月刊
主办:西藏文联
投稿邮箱:
《辽河》 综合双月刊
主办:辽宁省营口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投稿邮箱:
《赤水魂》 综合双月刊
主办:云南省镇雄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投稿邮箱:
《永善文学》 综合双月刊
主办:云南省永善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投稿邮箱:
《阳光》 综合月刊
主办:中国煤矿文化艺术联合会
投稿邮箱:
《北方作家》 综合双月刊
主办:甘肃省酒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投稿地址:甘肃省酒泉市西大街18号综合楼3楼《北方作家》编辑部
邮编:735000
《红豆》 综合月刊
主办:广西南宁市文联
投稿邮箱:
《伊犁河》 综合双月刊
主办: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投稿邮箱:
《山花》 综合半月刊
主办:贵州省文联
投稿邮箱:
《安徽文学》 综合月刊
主办:安徽省文联
投稿邮箱:
《厦门文学》 综合月刊
主办:福建省厦门文学院
投稿邮箱:
《青年文学》 综合半月刊
主办:中国青年出版总社
投稿邮箱:
《山西文学》 综合月刊
主办:山西省作家协会
投稿邮箱:
《上海文学》 综合月刊
主办:上海市作家协会
投稿邮箱:
《四川文学》 综合月刊
主办:四川省作家协会
投稿邮箱:
《红岩》 综合双月刊
主办:重庆市作家协会
投稿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人民路252号《红岩》编辑部
邮编:400015
《小说林》 小说双月刊
主办:黑龙江省哈尔滨文艺杂志社
投稿邮箱:
《天池小小说》 小说月刊
主办:延边人民出版社
投稿邮箱:
《青春》 综合月刊
主办:江苏省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投稿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沙塘园7号309室《青春》编辑部
邮编:210018
《短小说》 小说月刊
主办:江苏省淮安市文联
投稿邮箱:
《短篇小说(原创作品版)》 小说月刊
主办:吉林省吉林市文联
投稿邮箱:
《文学港》 综合双月刊
主办:浙江省宁波市文联
投稿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柳汀街150号《文学港》编辑部
邮编:315010
《民族文学》 综合双月刊
主办:中国作家出版集团
投稿邮箱:
望采纳,谢谢
小说月报
《小说月报》发行22年,但真正在社会上发生影响,却是革新后的11年,包括鲁迅在内的全国大多数作家和翻译家,以及中国文学和外国文学的研究者,都为它付出过辛勤劳动,使它在建设新文学理论、发展新文学创作、评介外国文学和整理中国古代文学诸方面,都取得卓越成绩。《小说月报》记录了中国新文学第一代作家艰辛跋涉的足迹,造就和培养了一批新作家,对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发展作出多方面的贡献,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于1981年 4月开始,将《小说月报》第12卷至第22卷陆续影印出版。
一作为“百年”商务印书馆的“品牌”杂志,它从诞生之日起,就处在一个西方列强大肆入侵、封建王朝即将土崩瓦解极为不稳定的政治环境和恶劣的文化生态背景之下,成长中又不断地经历战火的撞击与洗礼(如第一次世界大战、辛亥革命、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因此曾经先后使用过宣统、辛亥、民国三种年号)。但它在近代文学期刊史上却仍以生存时间之最(历时22年)、出版数量之多(共259期,附增刊1期,另号外3册)、发行份数之丰(前期在1913年曾达到1万份,即使是在衰落期的1920年也达到2000份,“这在20年代期刊史上是不多见的”)而著称。
二它的诞生期正好处在中国近代文学期刊第一次晚清文学期刊办刊大浪潮的结束与民初文学期刊办刊高峰出现的过渡时期,也就是《新小说》、《绣像小说》、《月月小说》、《新新小说》、《小说林》等这些以“政治启蒙”为办刊宗旨的文学期刊“香消玉殒”与以“游戏、消遣”为目的的《小说时报》、《礼拜六》、《小说大观》等文学期刊创办的交叉、转型之际。而《小说月报》却表现出了不同于它们的文学风貌与现代追求。
三它的历任五位主编(王蕴章、恽铁樵、茅盾、郑振铎、叶圣陶)均为中国近现代文学发展史上重要的文学大家和文化传播者,有的人不但开创了文学期刊史上许多“首开先河”的重要举措,而且他们都通过传媒这一有利的渠道促进了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开启民智的作用。
四它又因为革新前后的两个时期在文学史上的评价和地位反差巨大而甚为引人注目。前期由王蕴章、恽铁樵两位主编的《小说月报》(1910-1920年)始终被大多数学者认为是以消遣娱乐为目的、以迎合市民的低级趣味为宗旨的“鸳鸯蝴蝶派”顽固的旧文化堡垒,一向被人们扔在历史的角落里,蒙尘垢壁、少人问津。而后期由沈雁冰、郑振铎(叶圣陶)主编的新文学期刊,则被认为是“五四”新文学革新的急先锋和积极倡导并大力实3践新文学革命的高雅文化重镇,特别是“为人生”的宗旨一直备受推崇,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研究目光。既然改革前的《小说月报》常被新文学大家斥为的“文学逆流”,为什么在1921年《小说月报》革新之时,不把这个刊物的名字改换掉,却仍然延用这个所谓旧派文学期刊——《小说月报》的名字呢?恐怕改革前的《小说月报》在受众中的品牌效应及十年的社会影响还是可想而知、不言自明的,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去深究与思考的。
五它的文字与图像想象的互动设置方式和制作技术自成一格,无论是内容方面还是形式上都呈现出晚清至民初的“过渡性”特征。它所刊载的封面插画中的图画既不同于晚清画报之“先哲”《点石斋画报》和其前身《绣像小说》那种完全由传统画匠手工绘制的水墨工笔,又有别于20、30年代画报繁盛与辉煌时期的《良友》杂志和“月份牌”,那些具有非常先进的新式西方照排技术的影像图片。在装帧设计上,它既有对“晚清四大小说杂志”刊首附插画选图风格的继承与借鉴,又有别于同时代《小说大观》等文学期刊的刊头图片,自我追求一种崭新的选图风貌与刊载方略。并且《小说月报》中那些大量精选的与文学杂志风格交相辉映的图片集中体现了编辑们办刊时的良苦用心,它让广大读者看到的,正是基于“画报可以启蒙”这样一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