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杂志》全书正编八十二卷,余编二卷。正编八十二卷,包括《逸周书杂志》四卷、《战国策杂志》三卷、《史记杂志》六卷、《汉书杂志》十六卷、《管子杂志》十二卷、《晏子春秋杂志》二卷、《墨子杂志》六卷、《荀子杂志》八卷《补遗》一卷、《淮南内篇杂志》二十二卷、《汉隶拾遗》一卷,共计札记五千三百余条。余编分上下两卷,上卷包括《后汉书》、《老子》、《庄子》、《吕氏春秋》、《韩子》、《法言》;下卷包括《楚辞》和《文选》,共有札记二百六十余条。
“杂志”的“志”即“志”、“记”的意思。内容主要是校勘,也兼及训诂。
《读书杂志》从校勘入手,同时紧密结合训诂,对古籍中出现的各种错误进行疏记。
《战国策》经西汉刘向编订之后,被录入史书系列,一直到隋唐,都属于史部中的“杂史”。到了南宋,一些学者对《战国策》的性质有了不同看法。高似孙认为,《战国策》“丛脞少伦,同异错出”,不似史书,应列入子部。但这一意见并未取得共识,此后历代官、私书志目录上,《战国策》一直或史或子。
判断一部书的属性,关键看它的编撰意图和内容。从《战国策》的体例看,是按国别编排的,内容多有交叉重叠,这显然不是让读者能掌握历史变化而设计的。从书的主角看,不是国君、不是重臣(如四公子之类),而是谋士。从书的内容看,不是记录战国时期的重大事件,而是谋士对各国的游说和影响。可见,《战国策》本意不在记录历史,而是记录战国游士的策谋辞令。“战国策”之“策”,正是“策谋”的意思。
战国之谋士,属于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家呢?《战国策》各章呈现的思想是驳杂的,儒、道、法皆有反映,但整体看,更多的还是纵横家的思想和价值。“纵”是合纵、“横”是连横,是因秦国的兴起而产生的两套外交谋略,合纵主张六国联合防堵秦国,连横主张东方各国应与秦联盟、取得安全与发展上的保障。合纵派的代表人物是苏秦,连横派的代表人物是张仪。苏、张二人,是《战国策》实际上的主角。
另一位纵横家景春曾向孟子炫耀:“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夫子怒而斥之,他们算哪门子大丈夫?一点礼数都不懂,连女子都不如。大丈夫当“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分别指仁、礼、义)《史记》有《苏秦列传》和《张仪列传》,太史公评价说:“此两人真倾危之士哉!”这两个人哪,都是危险分子哟。北宋曾巩重校《战国策》,作《〈战国策〉目录序》,把此书的内容与孔孟之说进行对比,认为纵横谋士“不知道之可信,而乐于说之易合,其设心注意,偷为一切之计而已”,意思是不懂得王道可信,却乐于说其易合,其用心措意,苟且为权时之计,不作长久打算。这跟孔孟之徒“不惑乎流俗而笃于自信”,是大相径庭的。
以上援引,皆儒家对纵横家之批判,但并非说《战国策》无可取之处。它对于我们认识战国历史、了解当时思想大解放之状况,都有帮助。时至今日,书中不少精彩篇章,仍被选为教材。
如《邹忌修八尺有余》(《邹忌讽齐王纳谏》)、《齐人有冯谖者》(《冯谖客孟尝君》)、《赵太后新用事》(《触龙说赵太后》),这些篇目塑造的邹忌、冯谖和触龙,皆深谋远虑之士,虽然他们所献之策,仅为一国谋,但是他们的思想主张,几乎可以说是“万世之言”,与苏秦、张仪的投机钻营不可同日而语。
《战国策》还塑造了不少义士、勇士的形象,如《秦围赵之邯郸》(《鲁仲连义不帝秦》)中的鲁仲连,被称为“自是战国第一人”,为什么呢?“战国之士,皆以势为强弱,而连独以义为重轻,此其所以异尓。”(吴师道语)又如《秦将王翦破赵》(《荆轲刺秦王》)、《秦王使人谓安陵君》(《唐雎不辱使命》)中的荆轲和唐雎,都是敢于一死拼之的勇士。
值得一提的是,《战国策》中多处出现了唐雎,但从时期上看不是一个人,这说明唐雎可能只是一个代表策士的符号;而本章所写之事,也很有可能是虚构的,依秦律,怎么可能允许唐雎带剑上廷见王呢?——由此可见,《战国策》的确不重史实,它要强调的,不过是谋士的策谋。
阅读书目:
杨照《战国策:超越国界与阶级的计谋全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何晋解读《战国策》(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原文: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妊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
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乃见说赵王于华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说,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镒,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
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于苏秦之策。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战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赶不于兄弟.夫贤人任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
故曰:式于政,不式干勇;式干廊庙之内,不式干四境之外。当(苏)秦之隆,黄金万镒为用,转毂连骑,炫煌于道,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嫂蛇行匍匐,四拜自跪而谢。
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翻译:
苏秦最初主张连横,说服秦王。秦王说: “我听说:羽毛不丰满高飞上天,不完备的法令不能惩罚犯人,道德不能带动能力不强的人,政治和宗教的烦恼部长不顺民心,现在你来到在所有的严重性赐教上了法庭,改天我会喜欢听你做什么。 “
(苏)游说秦纪念馆1 O次数,但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打破了他的紫貂大衣, 100两黄金也用完了11我有没有钱,不得不离开秦国。 (他)携带书籍,挑着行李,面容憔悴,黄色和黑色的脸,很明显受挫。家,织布的妻子不理他,嫂嫂拒绝为他做饭,甚至父母不和他说话。
(苏) ,所以在午夜找到这本书,奠定了几十个书箱,发现JiangTaiGong “阴符”艺术战争“ ,埋头阅读,反复选择,熟悉,研究和经验。当你想打瞌睡,阅读他们刺伤了他的大腿上,用锥子,鲜血直流到10英尺。他自言自语地说: “ ,如何采取负责的游说,而不是让他们拉出金金。
刺绣,清香尊严的人做吗? ”全年,研究成功,他说:“它真的可以去游说各国君王• “ 。因此,在房子的游说下,赵华赵。
他告诉赵拍手对话,赵王很高兴他为武安君和赠款相对于印度,军用车辆100辆,锦绣í 0束,白玉100对2万盎司的黄金,团队跟着他,所有国家一致同意打破甚至垂直和水平,因此强大的秦庄系统。
因此,当宰相时,秦不敢出兵函谷关赵苏。
当时,大多数的世界,许多人,军长,决策者权力,我们一定要听苏一个人决定所有政策。不花一斗口粮,没有征用的走卒,而不是发送了一般,而不是用坏一个弓,没有失去一个箭头,它使世界诸侯和睦相处,比兄弟还靠近。
(可见)电源功率的聪明人,世界将服从;有这样一个人获得委任,世界将遵循。所以说:“政治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不要用武力征服,寻求在法庭上,认真规划,你不必去边境的战斗操作。
当苏权势显赫,当金波2澳湾两个供他使用,他指挥的战车和骑兵连接不断,无论似乎气势,萧山区东部各诸侯国,每个人都在寻找服从他的命令,所以赵已经越来越尊重。转到游说楚威王苏,路过洛阳家长的经验教训,就能很快地清理你的房间,清扫道路,雇用乐队,准备盛宴。
到3英里远离城市的地方,以满足妻子不敢看他的前面,侧身耳朵听他说话。大姐像蛇一样在地板上爬行,跪我不断道歉的法律。苏问道:“嫂子,为什么以前那么傲慢和谦逊的主要表现为它呢? ”他嫂子回答说:“
因为你现在的位置显著尊重,财富。 ”苏说: “唉! ”孤独的人差,如果父母不,当他的儿子,曾经显赫的财富,亲戚和朋友都感到恐惧,因此,一个人生活在世界权力和财富,不管如何可以忽略不计。
《战国策》亦展示了东周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战国策》一书的思想倾向,因其与儒家正统思想相悖,受到历代学者的贬斥。
《战国策》曾被斥之为“邪说”、“离经叛道之书”。“《战国策》基本上自成一家。其道德哲学观多取道家,社会政治观接近法家,独与儒家抵牾不合,因而为后世学者所诟病 。”
扩展资料: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
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
本书亦展示了东周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战国策》一书的思想倾向,因其与儒家正统思想相悖,受到历代学者的贬斥。
《战国策》曾被斥之为“邪说”、“离经畔道之书”。“《战国策》基本上自成一家。其道德哲学观多取道家,社会政治观接近法家,独与儒家抵牾不合,因而为后世学者所诟病。”
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书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谁。西汉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宋时已有缺失,由曾巩作了订补。
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宋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吴师道作《战国策校注》,近代人金正炜有《战国策补释》,今人缪文远有《战国策新校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