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音箱发烧友杂志

2023-12-07 17:3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音箱发烧友杂志

家庭影院技术的话建议看香港版的好些,<<视听前线>> <<高保真音响>> <<无线电与电视>><<发烧音响(香港)>><<音响论坛(台湾)>>等一些专业点音响杂志上面都有介绍,也可以到网上一些论坛去看看.主要是要把电子技术给搞懂才有提高.一些表面功夫打广告彩页为主的杂志就别浪费时间了.

对3/5A音箱的批判

3/5A音箱被中国发烧友神话已久,其带来的电声经济、文化、 科技 消极影响“罄竹难书”。

3/5A音箱以前的售价2~3万元人民币,时下也要5000元左右。这一型号的音箱至少有Rogers(罗杰斯)、KEF、Harbeth(雨后初晴)、Spendor(思奔达)等英国公司生产并销售,国内也有复刻者。它的市场经历连连不断的音响杂志宣传,终于应证了纳粹领袖戈培尔“谎言重复千遍就会变成真理”的名言。

我不用在这里举例,只要在网上搜索“3/5A音箱”,就会呈现无数可计的吹捧文章。中国从80年代迄今,音响媒体将它不间断吹捧了40年。把它从BBC广播监听应用故事,一直神吹到无与伦比的书架箱经典,甚至将它列为技术上难以逾越的“天花板”。

91年,我在杂志宣传引导下,于广州发烧友家里第一次接触“3/5A”,功放是一套美国麦景图。发烧友因为这套3/5A音箱自豪、骄傲、兴奋到脸红(血脉喷张)地叨叨不绝。我一听,“怎么这么差”!,没瞬态、没动态、不通透、没细节、没低频、音染大、失真也大,几乎是集音箱制造所有缺陷为一身。当时我想不通:难道音响杂志对3/5A的评价是造假吗?

93年我以某音响技术研究所所长身份在成都HI-FI音响音乐中心兼职技术总监与主管技术的副总经理,“中心”所办杂志与刘汉盛(《音箱论坛》杂志主编)有合作,相识中才知道音响媒体表面上是“中立者”,举起一面公正公平进行音响评论的旗帜,实际上是音响制造商、供应商的附庸,亦或说音响行业的寄生体。道理很简单:厂商、制造商拿钱买评论,媒体自然要为其说好。否则哪来的版面钱赚。既然是依附厂商、供应商的音响媒体,怎么可能进行公正评论,只能合谋赚取发烧友的银子。

音响媒体将3/5A吹上“神坛”,谎言真能成为真理吗?

发烧友的银子是很好“赚”的。

“发烧友”这个桂冠非常具有讽刺意义。他本是一个比喻神志不清病态者(发烧的医学概念是39度左右),但在生活中以“发烧”来安抚自慰的人群却以此为荣。既然是一群“神志不清”者,自然是获取智商税的广袤商业逐利大草原。只要你会编故事、吹牛逼,就可以开动大型割草机任意收割“发烧友”。

常听发烧友说3/5A人声有多毒、小提琴有多黏,吉他有多浪等等。这些评价可信吗?依据是什么?标准是什么?

如此评价之人见过蔡琴吗?听过真的小提琴吗?一句话:你有过音乐阅历吗?

那这些评价从哪里来的呢?从杂志、从商家那里捡来的?人云亦云?

我所见过的发烧友多数不具备真音乐鉴别能力(我说这话意味着要得罪多数发烧友,忠言逆耳)。比如将蔡琴作为试音天碟一例,很普遍。我没有听过蔡琴的真声,但是蔡琴的唱片十张有9种音色,《渡口》与《三年》判若两人的声线。同样是未经专业训练的歌嗓,比较罗海英其发声不够通顺透彻,比较经专业训练的降央卓玛,声线、技巧、音域、音质等各方面均差得太多,不在一个层面。

蔡琴的录音混音叠加了很多电子效果的修饰和夸张。由于缩混音时,叠加的电子效果不同,音染不同,所以每一张蔡琴唱片音色音质均不同。即便如此,也听得出来蔡琴的声线是飘的。但是把蔡琴吹胀为试音天碟的媒体评论铺天盖地。我也用蔡琴试音,但试音的目的不是听好,而是听坏:凡能听到蔡琴唱片的缺陷越多,就表示音箱越好。因为混音后期无论什么手段都遮掩不了嗓音与技艺的缺陷。

发烧友多数不具备音乐声音审美判断力,商家清楚、厂家也清楚,这就是割草机的商机。

3/5A就是利用是个商机的典型案例。

我把3/5A说得一钱不值。果真如此吗?

3/5A的高音单元前期采用Mylar材质(麦拉),这是一种高分子聚集合成材料,俗称“塑料”,美国杜邦称为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这种音膜材料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许多语音喇叭、耳机喇叭、手机喇叭、笔记本喇叭都用。原材料30元~80元/kg,每公斤53平方,每平方产出265只音膜,一个30mm直径单元音膜的材料成本大约0.002元(2厘),3/5A高音只有27mm直径。音膜热压成型时1出30为 0.03元造价,1出6为 0.04元造价,1出1时为 0.05元造价,也就说其音膜成本不会超过0.05元。也就说一只类似3/5A的25芯内磁(造价高于外磁)蚕丝高音单元东莞供货价不会高于8元。

造价 价值。价值里面包含商业价值和产品价值。产品价值包含造价与性能。PET的声学性能算是比较低的。它的声速仅有5400m/s,和铝膜相当。但因硬度低,承载功率受限,很容易失真。这种失真在麦拉喇叭中比比皆是。一个50μm厚度的PET音膜,响应时间为9.2Ns,较我们研发的高音振膜响应时间慢3倍,高频细节表现不出,且高频失真会造成振幅过载形成15K处(后)的尖峰和尖谷,频响特性呈极不均衡状态,不具备高端声学性能基本条件。属于低端性能的声学材料。也就说3/5A的高音单元的声学价值是很Low的。

3/5A的中低音单元也是塑料音膜,早期为了消减过多的固体频率音染,涂覆了一层阻尼胶。整体表现看,从110mm直径的单元(约.4.5英寸)振动面积的灵敏度83dB(Rogers Studio 3做到了85dB)。它的振动投影面积为67平方厘米(有效振动面积比这个还大。因为是锥形)。声转换效率为1.23dB/平方厘米。与我们研发膜厚1.5mm3英寸单元灵敏度相当。但是它的投影振动面积 此近2倍,也就说声转换效率低了近2倍。其中的无功功率(为声转换有功功率作出的消耗)大了2倍。声转换的过程中,电磁消耗无功功率比例越大,性能就越低。音频电流中的频率细节都被它“吃掉”了。更何况其装箱低频-3dB时才70Hz。比较我们研发的3英寸单元装箱低频-3dB50Hz的性能相差太远。一个音箱-3dB50Hz都达不到是不能做监听用的。因为大多数音乐低频都在50Hz左右(如底鼓)。

3/5A一直号称监听,简直是掩耳盗铃。

这样的单元好吗?自然不好。要说它的制造价值就更低了。只要把扬声器配件组合起来都能达到这个水平,绝大多数制造厂均可以生产,没有任何较高的技术含量和材质的稀缺性。

在东莞,3/5A类似单元套件(2只1英寸外磁mylar膜高音+2只4英寸外磁塑料膜中低音)100元内能够拿下。

3/5A的箱材更普通——夹板(也叫层板,都是低质木材黏胶压合)。所需箱材每只0.3平方米,当前价格为13元/平方米,材料成本两只箱体为8元,加工贴木皮50元/只,造价也才108元。

3/5A的分频器为两阶,电感、电容、电阻全都用的是最低端材质。估计不超过20元/组。两组最多40元。

3/5一对音箱造价,在东莞制造不会超过人民币300元(含包装)还不到我们研发3英寸一只磁体的造价。

这样的音箱价值高吗?从哪里高得起来?

所以3/5A的价值不在产品及其技术本身,而是媒体吹出来的“气球”。3~400元造价在市场价超过4000元为HI-Fi音响界的常规。整个产业链收获4000元,厂家分取1500,商家和媒体分3500。更何况3/5A曾销价2万呢。

如果厂家产品性能好,再多的利润无可厚非。但3/5A毕竟性能太差。它不是电声工业产品的经典,而是电声行业“掠夺性”市场品牌营销的经典。其所谓营销“经典”在于产品造价10元,市场价15倍,产业链分利:厂家与媒体共分35%,批发商与零售商共分65%。如此,聪明的经销商自然选择利润比大的商品。如此,厂+媒也可获得5倍的利益。这是3/5A进入中国市场率先取得的成功经验。它以“发烧”、“监听”的名义最早进入中国市场,为欧美音箱进入中国市场获取了宝贵的成功营销经验,迄今被欧美音响制造商广泛采用,也对阻挡人类电声工业的进步产生了深远的消极影响。(相关内容见拙作《Hi-End音箱真伪》)。

从技术角度讲,3/5A哪哪儿都不好:振膜、磁路、音圈、电感、电容、电阻、箱材、工艺......及其综合电声性能,没有一个可称为“好”的地方。粗制滥造典型。

写到这里要对读者说声抱歉:得罪了。尤其是一大批把钱仍在3/5A身上的发烧友(不少还蒙在鼓里)。请谅解:我说你们不识货是一种爱护的态度。我相信你们对3/5A并非“情人眼里出西施”,而只是因你们没见过真“西施”,因妖言惑众而误将3/5A当“情人”。不过,请你不要再听其他音箱,还能维持这个丑陋的“情人”西施像,否则悔之晚矣!

什么是hifi音响 hifi音响什么牌子好

导语:什么是hifi音响?hi-fi是High-Fidelity的缩写,直译为“高保真”,其定义是:与原来的声音高度相似的重放声音。在音响发烧友眼中hifi音响是指用技术指标较高的器材生产出来的音响,对声音信号各项指标不失真地放大、处理,以还原声源的本来面貌,强调的是原汁原味,专门用于欣赏音乐。

hifi音响受到广大音乐发烧友的喜爱,那如今hifi音响品牌有哪些?hifi音响品牌的排名又是怎样的`呢?

hifi音响排在第一要数B&W,B&W是英国顶级的扬声器制造商,公司的多种扬声器均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深受各大音响杂志和发烧友的称赞与推崇。

hifi音响不得不说丹拿。丹拿这个品牌,相信应该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作为音箱界的劳斯莱斯,一直是音乐学院、音乐厅等专业场合的音箱。

hifi音响之ATC以独自的技术进行禁用字符系统用的单元开发,以专门制造禁用字符音箱而驰誉世界,在各国录音室博得极高评价。

hifi音响之惠威,惠威是hifi音响中的佼佼者,虽然价格有点偏高,但是质量有保证,出来的音效绝对让你觉得钱花的值。

hifi音响之AB书架箱。AB书架箱是一款综合表现俱佳的HIFI箱,再现经典纯正英国声。采用超强瞬时反应单元,高音不散,低音不粘,强声不燥,弱声不虚,温暖醇厚的声音展现音乐的无穷魅力,可以感受到英国声那富有传奇性和魅力的旋律,尽情体验血统、音质、做工皆属上乘的hifi音响。

以上就是我为你介绍的关于hifi音响以及hifi音响著名品牌的相关知识,相信你已经对hifi音响有所了解,接下来就看你选择哪一款hifi音响了。

与发烧友对话的启发三:听音乐时,音箱的防尘罩究竟要不要装上

这几天与发烧友聊天的时候,又聊出一个值得与大家分享的话题。就是在听音乐的时候,我们到底是要把音箱的防尘罩装上,还是要把防尘罩打开?关于这个问题,很多发烧友估计都没有怎么思考过。就连玩了几十年的发烧友,也可能不会去仔细思考这个问题。阅读这篇文章的您,是怎么想的呢?欢迎把您的想法和理由发表在评论区。也欢迎您的关注、点赞和转发。

回想自己玩音响的年头,有多少音箱经过了我的手,有丹拿、世霸、茗、莲、思奔达、乐爵士、ATC、大通等等。回想起来,我一般都是把防尘罩装起来听音乐的。为什么呢?我也不清楚,只是觉得既然防尘罩配来了,就是一体的,所以习惯思维没让我把防尘罩打开来听。直到有一天,也是近几年的时间了,我在玩整套英国系统的时候,总是发现声音透明度有点不够,才突然响起把防尘罩卸下来听。卸下防尘罩之后,突然觉得声音突然清晰透明了起来了。如果您家里的器材,声音比较模糊,那您可以试试这个办法。但是这件事过后我也没有去认真思考这个问题,我只是把这个经验当成一个调声的手段而已。那究竟音箱的防尘罩,在听音乐的时候,是必须卸下还是装上的呢?

直到这一次在和朋友交流的时候,朋友提到他系统的搭配已经基本固定下俩,但是声音总是欠缺一点通透,问问有没有什么好线材推荐。线材固然是可以改变通透度的,但是可能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就是中低频可能会变轻了一点。既然是搭配好了,相信其系统的声音是平衡的,就没什么必要再调整线材了,所以我建议把音箱的防尘罩卸下来试一试。这个方法非常简单,既是零成本,又不会怎么破坏原有的平衡度。朋友马上放下电话试了起来,不到一分钟,朋友又打回来了,高兴地说声音的透明度改善了。他又问到,究竟厂家有没有建议听音乐时,要把防尘罩取下来了?

这个问题引发了我的思考。我玩过这么多音箱,还真没有一一地去看音箱的说明书,所以厂家有没有建议,不得而知。不知道正在阅读文章的您,可曾翻阅过音箱的说明书呢?估计十有八九没有,因为我们都知道音箱怎么用。我只记得翻阅过两本说明书,一本是思奔达的,一本是大通的,里面都没有这样的说法。我又想通过厂家的宣传画册,看看有没有相关信息,就是他们在宣传的时候,有没有什么图片可以提供一些信息。我拿出了从90年代开始收藏的音响杂志,随手翻了几册。没有信息,有些图片是带着网罩,有些图片没有。

最后我想通过上网搜索一些音箱厂家或者电台的试音室,看看他们在试音室里面,是否是装着防尘网听的。结果发现,虽然有少数音箱是装着防尘网的,但多数的音箱是没有装着防尘网的。虽然这还不能说明什么,但是起码这给我们提供一个参考。下一次如果有机会见到音箱厂家的设计师,我一定会问他们这一个问题。我还找到了一些图片,是喇叭厂家测试喇叭时的情况,也没有盖着网罩。这也说明了,我们所看到的喇叭指标,都是在没有网罩的情况下测得的。从另一个角度也告诉我们,厂家在测试喇叭,或者音箱厂家在测试音箱的时候,是没有带网罩的。

大家可能会问,如果听音乐把网罩装上去听,有没有问题呢?我想说这也不是不行的,如果您在调整系统的时候,音箱的网罩一直就是装上的,但也能调出了平衡的声音了,那您就这样继续听就行。如果有的朋友,总是觉得系统声音缺乏点通透度,又不想改变什么了,那您不妨尝试一下把网罩取下,您会收获一个更透明的声音的。

这个话题虽然简单,但是相信很少朋友会去认真思考。如果您是音箱生产厂家,欢迎您从更专业的角度来说说这个问题。如果朋友们有更好的说法,也欢迎在评论区里面留言分享。好了,今天就到此为止,欢迎朋友的关注、点赞和转发。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