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寻根杂志怎么样

2023-12-10 04:2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寻根杂志怎么样

《考古》
《寻根》(这个主要针对民俗文化现象)

胡迎建的自述治学经历

潜心文史,其乐无穷我从事科研三十余年,而今鬓添星霜,不知老之将至。青年时的蹭蹬不遇,使我倍加珍惜时光。八十年代初,我调入星子县政府办公室,负责地名办、县志办与宗教事务,曾二次参加省地方志学习班,研阅同治版《星子县志》、康熙版《庐山志》,充实了我对星子与庐山历史地理的知识,养成搜集资料细大不捐的习惯。1983年受命为县志办主任、《星子县志》主编,为了专心致志撰写,我在办公室门口张贴七字:“闲谈不过五分钟”。直到编出县志三稿,县长才同意放行,让我去考研究生。1985年考入江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导师胡守仁、陶今雁在教学之余,督责我们作诗。毕业后分配在省古籍整理规划办公室,当时归属省社联。最初我志在研究江西古文献,接触过一些地方文献,主要研读胡思敬《豫章丛书》。不久成立江西省诗词学会,挂靠古籍办,也因而有作诗的动力与压力。我治学的方向主要在宋代与近代文史两端,在此两端前后进退。关于宋代部分,诸如乐史、欧阳修、李觏、黄庭坚、杨万里、陆九渊、朱熹、刘辰翁乃至辛弃疾、陆游等人物,我均撰有论文。其中对欧阳修、朱熹、辛弃疾撰有多篇。治近代文学,则也是因兴趣所趋。九十年代初,有一部《江西历代文艺家大全》问世,然我查找近代诗人,所收甚少,因为此书收集人物所依据的主要为各县县志,而此批志书绝大多数修于同治年间。光绪以后诗人多付诸阙如。为弥补这一缺陷,我开始撰写《近代江西诗话》,复印了一大批诗集,摘抄不少资料。1997年,我申报国家社科项目“民国时期旧体诗研究”成功。即从近代诗的研究下限延展至1949年。此课题填补了这一领域空白,也因而有不少人要编书、审稿而找我,如中山大学黄修己教授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中国社科院文学所重编《中华文学通史》,均请我写现代诗词这一章。还有《文学遗产》、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史哲集刊》请我审读这方面的稿件。当年搜集近代江西诗人的过程中,我便决定以陈三立为代表的同光体赣派作为研究重点。其间便陆续写过一些研究陈三立的论文,1994年还曾搞过一次陈三立研讨会。2006年我申报国家社科项目“陈三立与同光体诗派研究”获通过,相关论文陆续出笼,诸如南社与同光体、陈三立与张之洞、陈三立与文廷式、陈三立与郑孝胥交游、郑珍与陈三立诗的比较。我除研究诗之外,也爱好作诗。窃以为研究诗而不作诗,终究是一遗憾,所以我在拙集《湖星诗集》自序中说:“研诗与创作,犹如车之有两轮,相辅而成,不知作诗之甘苦,论诗终如隔靴搔痒,难抉其奥,又何以尚友古人。”研读古诗,不仅是为了写论文找资料,而且沉浸其间,可以知人论世,也可为自己作诗提供借鉴。参加某地研讨会,游览名胜,若能以诗纪游,岂非一举数得。诗是人的心灵史,我曾撰写《独上高楼·陈寅恪》《诗人胡雪抱传》《一代宗师陈三立》等传记,都是依据诗集而还原传主的心境与所处环境。我以为,只要有一部诗集,就能据此而作传记的。在古籍研究方面,我曾在《文献》《文史》刊物发表文章多篇,其中如《宋墓出土的宋版邵尧夫诗集两种》一文,我以明版书对勘,运用平仄格律来辨识异文的正误,列举 条。北京大学编《全宋诗》中的《邵尧夫诗》,亦寻此版本以校勘。以后程千帆《校雠通义》引用拙文其中的六条,以说明校勘学须具备这方面知识。我在《文献》发表《新发现的颜山农遗集》一文,中国社科院黄宣民据此介绍来江西访书,整理成集,1996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颜钧集》。这两种书先后由我研究介绍始得面世。我曾撰有《试论四库全书总目归类之得失》、《江西先贤著作刊刻述略》、《江西先贤著作的珍贵汇编——两种〈豫章丛书〉》。参编《两部豫章丛书题记》,完成史部内容。另曾参加《二十四史全译》中的《南史》部分翻译,中华书局本《南史》在标点方面有错误,我曾列举撰文发表,今年中华书局《二十四史》重校本办公室仍向我索求此方面稿件。1992年,周銮书、姚公骞同志发起编撰地方文选性质的丛书《江西古文精华丛书》,我是当时最年轻的编委。此套丛书中,我单独完成《游记卷》,1995年出版,一年后重印。还与人合作选注《诗词卷》。为宣传江西名山,保存典籍,1994年初,我与江西人民出版社策划编辑《江西名山志丛书》十种。从选题、凡例到前言后记,从组稿到审稿,付出不少心血。应约担任《石钟山志》、《青原山志》特约编辑,审阅《龙虎山志》稿。主要由我点校注释吴宗慈《庐山志》,共140万字。由于该书资料来源极为广博,涉及古籍五百多余种,我查阅40多种工具书及有关资料书,加之因早年在星子,对庐山较为熟悉,方能比较准确完成点校注释工作。该书初版后重印过一次。在《庐山志》基础上,我广征有关庐山的碑刻摩崖照片,增补古今游记三十余篇,编辑而成《庐山诗文金石广存》,70万字,于1996年9月出版。我曾应江西美术出版社邀请,先后作《八大山人全集》《珠山八友》(两书均获国家图书奖)校审工作,要从图片上辩识八大的行草,如果对古诗文的行文规则、诗的平仄、书法草写笔势不大内行,势必捉襟见肘。我的幸运是,工作与个人兴趣一致。在社科院搞科研,似比高校有教学压力要自由一些。如果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与个人的研究专业发生矛盾,如何办?我还是会全力以赴尽力做好,也可以生发一些科研论文。十多年前,原院长姚公鶱曾找了五个人计划编写《江西社会科学志》的古代部分,在此基础上撰著《江西学术史》,后来有三人未动手,只好由我负责元明清部分概述,我除完成任务后,有了副产品,即《论江右王学如何致良知》《论泰州学派中的江西学人》《论清初江西三大学派的异同》三篇论文。领导要我来编《江西省人物志》,虽非我的专业方向,照样可以生发些论文。我的治学体会是:一是找准自己的立足点,作掘坑式的研究,待有点深度,再把坑打大一些。我以江西文史研究为我的安身立命之所,然仅若此则视野不能开阔,故采取“立足江西,面向全国”之方式。二是打通文史,以文学研究为主,兼及史、哲。我撰写过《江姓史话》,也写过《华林胡氏源流考》之类,发表于《寻根》杂志。对佛教、禅学也略有涉猎,前年应湖北四祖寺之邀,为夏令营讲“禅与画”;去年宗教研究所搞“宗教与和谐社会”征文比赛,我的一篇《从觉悟之道看佛教在和谐社会中的价值》荣获一等奖。三是要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决不拖拉。《江西古文精华》丛书,我搞的《游记卷》第一个完成。《江西名山志》中的《庐山志》,尽管字数多达百万,也是第一个完成。《江右名家研究》丛书,我写《一代宗师陈三立》,第一个完成,时间往往早于他人一二年。四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一个人精力有限,如果舍不得放弃某些东西、某些活动,就无法作自己要做的事情。必须耐得住寂寞,咬老菜根、坐冷板凳,不慕荣利。我曾为省新闻出版局做了几年审读员,趁图书处换人之机,辞职不干,没有很多精力投入其间。我于43岁生日时作诗云:“市海藏身自在天,偏将校注误华年。苦吟岂是求名世,宏论惭无欠立言。江阔来朝租艇渡,春深何处看花妍。却从四壁缥缃里,今古诗心试凿穿。”49岁初度,赋诗明志云:“伤逝谁能拽日车,人生未可计赢输。诗情系世吟千首,学海潜心占一区。杖履寻游名胜地,青春偏嗜线装书。望空莫羡凌云士,信笔涂鸦暇有馀。”此年香港大学饶宗颐惠赠诗文集,我步其韵赋诗铭感:“早年艰劳作,偷读遣愁日。半生斫不材,行年迫五十。夙癖吟诗苦,鬓发星星出。愧无奇才略,忍看驹过隙。新迁高知楼,环境迥异昔。不惯逢迎术,治学惭占席。好奇心未改,搜书列满壁。”我的治学一二心得,亦寓此三诗矣。然所为皆边缘化之小道,聊以自慰而已。在古籍整理方面,我先后参加过《二十四史全译》、《全宋词释注》工作。担任《江西古文精华丛书》(十卷本)、《中国旅游诗话丛书》、《国民党江西组织志》编委与撰稿工作,主持《江西名山志丛书》(共十二种,四百万字)编纂工作。编辑《江西古籍整理研究》共3集,担任《江西人物志》常务副主编。先后应出版社之邀完成《中华正气歌》撰稿与编辑工作、《八大山人全集》的点校工作。并为《中国当代诗词艺术家大辞典》等辞书编委。先后出版诗集《帆影集》,《湖星集》(作家出版社2003年5月出版);散文、游记集《湖天鹭踪》即将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先后为四十余种诗文集作序,应邀为湖口大桥、黎温高速公路等处撰写碑铭。为绳金塔大戏台、文庙、象湖万寿宫、佑民寺、叠山书院多处撰写楹联并已悬挂。主要著作:,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8月出版,获1996年江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担任《江西古文精华丛书》编委,独力选注《江西古文精华丛书·游记卷》,1995年6月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获1996年江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与曾子鲁教授合作选注《江西古文精华丛书·诗词卷》,1998年8月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996年担任《中华正气歌》一书编委并撰稿,江西美术出版社1998年出版,此书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选。2000年担任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五册本《八大山人全集》标点及文字审校工作,此书于今年年初出版,正在积极申报获2000年度国家图书奖。 另外参加过《二十四史全译·南史》中的翻译工作;《全宋词释注》第五册中部分释注工作。我在省古籍整理办公室工作已届十年,主要从事古籍整理与研究,与唐宋文学、近代文学研究,亦涉猎江西古代哲学、历史领域的研究。我还与王咨臣先生合作整理《黄爵滋集》,系省八五社科规划项目,列入中国古籍整理出版九五重点规划,此项目由我分担的部分已经完成。1997年,应南昌大学古籍研究所之约,担任撰写《豫章丛书》二十余种史部古籍提要。将编为《豫章丛书提要》一书,已由省委副书记钟起煌同志题写书名,姚公骞先生写序。目前已由五人完成并由我与另一同志统稿。从前年开始,由周銮书同志主其事的《江西历代名人传记》一书五十万字已完稿,由二十多位学有专攻的作者撰稿,我忝列其间。为使此书减少差错,周銮书同志挑选了我与师大黄长椿教授审稿,我认真负责地提了上百条意见,并做了一些文字审订工作。由社联主持的《江西社科志》,由我撰写古代元明清江西社会科学研究部分,这部分写作任务难度大,涉及文史哲各个方面,又须文字精练简约,但我较快较好地完成了任务,勾勒了七百年来江西学术思想发展的脉络,获得了周銮书、姚公骞等专家好评。此外,我还应此书编纂刘芳圣同志之请,审订了东晋至宋部分、民国与人物部分文字。在哲学方面,近年来已发表《试述泰州学派中的江西学人》、《清初江西三大学派异同述略》等论文,有《江右王学的争鸣及发展》等论文待发表。历史方面,撰有《刘淑英生平考述》、《刘辰翁生平考述》、《朱熹在南康军》等文章发表。 我还应山东画报出版社之约,为该社出版的《百年中华名人传记丛书》撰写《独上高楼·陈寅恪传》,已于1997年初完稿并与该社签订出版合同,因这一套丛书规模甚大,尚在出版过程中。我于1997年初申报的院级科研课题《江西山水旅游诗话》,亦于当年获准立项。该项目乃在广泛阅读江西名山志的基础上,再加旁搜远绍,至今已完成五万余字,如鄱阳湖诗话、龙虎山、三清山、麻姑山西山、鹅湖山、青原山、云居山、武功山诗话等部分,已寄达南京东南大学旅游系由喻学才先生审读并入其档案库。1995年10月,应江西美术出版社之邀,我担任《中华正气歌》一书编委,从事历代人物的诀选、撰写、注释工作,由我提出分为三大类并篇名为气节、风骨、风范获通过。该书主编由吉林大学公木挂名,于1997年荣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社会团体活动中,我兼任江西诗词学会副会长,《江西诗词》副主编。老战士江南诗词学会副会长,《秋韵》主编。这些年来,除利用业余时间编辑《江西诗词》外,还参加了一些学术活动与社会活动。我认为,多年来,每晚伏案至十一二点钟。不务空谈,珍惜时光,自订“千百十工程”,即此生要作千首诗百篇论文、十本书,看来也是能做到的。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是贾樟柯个人的“寻根”尝试,你感觉它的质量怎么样?

内容碎片,我觉得乡村也好、故乡也好、文学也好,其实都没有表现得浓重。整片看下来,反倒像是马烽、贾平凹、余华和梁鸿的粗略人物小传,以及贾樟柯个人的“寻根”尝试,除了贾樟柯的,其他人的就算跟历史有些关系,但也不大,除非是对他们个人有向往,否则我觉得多少会有点失望,当然余华除外,他太有趣了。因为个人经历,对梁鸿的故事也有一份共鸣。尽管很喜欢贾樟柯的作品,但总的来说,一直游我觉得还好。

加之几位作家的故事和讲述,是我非常愿意听完并回味的故事。时代的跨越,也让人在历史变迁中感受到发展与变化。这部电影你喜欢就会很爱,不喜欢也不会有感觉吧。蓝色与黄色的变化,海流的波浪,陌生的故乡,破败的血地,社会巨变的几十年,风雨飘摇的人们,科长凭借一股诗情,以文学味的镜头,书写了一部近代的注脚。

不知道贾樟柯要表达啥,就感觉很混乱,有头无尾,剪辑乱,故事乱,你让余华冲着镜头一直唠嗑感觉更好点。不过这部电影也揭开了很多我感兴趣的作家生活的一面,倒是余华的形象没感到意外。就当成文艺圈知名大佬图鉴看看吧,还是挺有意思的,另外海报倒着看有惊喜。

因为随着拍摄的进展,每个人谈的东西渐渐浮现出一些中心的词汇,或者中心的要点。你像马烽那个部分就是吃饭的问题。所有跟他有交集的人都在谈论粮食的问题。这就变成一个饥饿的问题,吃饭的问题,也有一个恋爱的问题。今天的自由恋爱,包括性别取向都不是个问题了,但那个时候,连自由恋爱还要通过一个婚姻法来支持。每个被采访到的人都有一些这样的问题。我觉得已经不是乡村经验能概括,它是整体的人类的一些焦虑,一些问题。

中国最好的文学杂志是哪一本?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国文学复兴,繁荣,印象中,所有有分量的作品我都是从《人民文学》读到的。最开始是《班主任》。

《班主任》是刘心武先生创作的短篇小说,发表于1977年《人民文学》第11期。它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发表几经周折,是新时期文学的一个里程碑,又是文学复苏的一个信号。

刘心武先生现在还在今日头条写微小说,可说是为文学奉献终身。现在还在今日头条发作品的还有王蒙先生。当年,他的《夜的眼》、《风筝飘带》让人印象深刻;他首先采用意识流手法 ;他的《雄辩症》虽小小说一篇,却高度概括了中国的一种人。现在他在今日头条发的“一口咬定”又概括了中国的一种人,这种人总是认定别人有问题。

后来印象最深的是《乡场上》。《乡场上》是贵州作家何士光创作的短篇小说,首发于1980年8月号《人民文学》。又是一个信号一样的作品,写的是农民获得经济自主,尊严觉醒。

再后来印象很深的有阿城的“三王”——《棋王》、《树王》、《孩子王》,据闻轰动海峡两岸,小说原来可以这样写!陈凯歌把《孩子王》拍成电影,也轰动一时。据说《棋王》是寻根文学的发轫之作。小说原来可以这样写的,还有王朔的作品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等发表在《人民文学》的小说,可说惊世骇俗。

小说原来可以这样写的还有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王安忆的《岗上的世纪》,铁凝的《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还有现在获诺奖呼声很高的残雪的《苍老的浮云》。当然还有90年代高行健和莫言这两位诺奖获得者的剧本和小说,高行健有名的先锋戏剧和莫言的《红高粱》。

《红高粱》被张艺谋拍成电影,加速了中国作家和世界文学的衔接与对话,电影获国际奖也是小说获国际奖的前奏。所以,曾经,《人民文学》发表的作品连接起来就是一页文学复苏繁荣的文学史和一部作品选。当然,还有《诗刊》和《星星》上发表的那些诗歌。以上提到的小说,现在一搜,发现有的不是发表在《人民文学》的,但印象中,这些小说都是从《人民文学》上看到的。

《人民文学》取得这么大的成就,一方面与其中央刊物的地位有关,因为是国家级的顶级文学刊物,所以能够集中全国最优秀的作家的新作。另一方面,《人民文学》当时解放思想,敢于发表有争议的和先锋的作品。地方文学刊物也发表很多这一类作品,但不如《人民文学》集中,有号召力。

寻根拍卖怎么样?

骗子公司,不可信。

另,送拍请注意:
现在拍卖业内通过估高你拍品价,收巨额前期费用的公司已占半数以上,所以只要收前期费用的公司都别送拍,这是最保险的。
交了前期费用,拍卖不成交,钱就没了。
如果前期费用上仟过万的,通常都是目的是收前期费用赚钱的公司。

建议以后但凡有收藏公司或拍卖公司找你,可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先留意它的公司名称,如没“拍卖”两字,都是无拍卖资质的公司。我国拍卖法规定:拍卖企业名称里必需含“拍卖”两字。
第二,送拍时留意拍卖公司收不收前期费用,前期费用超仟上万的,要回拍品,调头走人。以免上当受骗。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