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国,1964 年2 月出生,湖北仙桃人,中共党员,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学历,历史学博士,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1985 年 6 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先后担任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江汉论坛》编辑部副主任兼副主编、科研教育管理处处长兼研究生办公室主任、政法研究所所长 , 并兼任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院和谐社会研究中心副主任。1997 年 5 月被破格晋升为研究员,1999 年被评为院首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001 年获得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2005 年首批入选湖北省宣传文化战线“五个一批人才”(理论类)。1998 年—— 2001 年在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在职攻读博士学位,2002 年—— 2005 年在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多次被评为院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1991 年获得湖北省优秀编辑称号(今湖北省新闻出版名人奖前身),2003 年获得湖北省直机关“第二届十大杰出青年”称号。现兼任北京大学“儒藏”精华编编纂委员会委员、武汉科技大学教授、南昌航空大学教授等,兼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通讯评委等。2000 年起担任武汉大学历史系专门史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成员,2002 年起担任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近现代史专业、政治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2007 年担任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理论硕士研究生指导小组组长。 2009年担任江西师范大学副校长。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中国文化与社会变迁和城乡社区自治与中国当代政治发展研究。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共党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等权威报刊和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其中,数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多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复印中心各刊全文转载和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高校文科学报文摘》等摘要。出版《唯物史观与史学理论》、《破与立的文化激流——五四时期孔子及其学说的历史命运》、《张艳国自选集》、《社区建设与社会发展》等学术著作多部。获得过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以及省、部级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多项,主持、承担和主要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国家博士后基金课题、省社科基金课题、省软科学课题和重大横向课题多项。
1955年考入华中师范学院历史系。1959年秋毕业分配到中国科学院中南分院武汉办事处、武汉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从事中国革命史研究。1959年秋,参加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湖北革命斗争史资料和大事记的编写及部分专题研究。随后兼任《江汉学报》记者、编辑及湖北省历史学会秘书工作。1972年始担任湖北省“五七”干校理论教员,从事干部理论教育工作。1978年,调入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历任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江汉论坛》编辑部副主任,历史研究所副所长、所长,中国大革命史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任武汉国民政府旧址名誉研究员,中国中共党史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湖北省历史学会副秘书长,湖北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是湖北著名的大革命史研究专家。1980年开始,与中南3省有关单位协作承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六五”重点项目《中国大革命史(1924—1927)》(上、下册)的编著,撰写武汉国民政府的有关章节,任全书副主编及第四篇主编。该书共105万字,1990年出版,是有关大革命历史的第一部系统而全面的巨著,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和肯定。1982年8月—1996年参与主编《汉口、九江收回英租界斗争资料选编》,主持编纂《湖北简史》、《湖北省志·政党社团志》、《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邓演达历史资料》、《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农民运动史》、《国民革命事典》,与人合著《国共两党关系概论》、《中国大革命史论》、《中国大革命史论丛》、《北伐战争史》。《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农民运动史》出版后,得到省内外、中国现代史学界农民运动史专家的好评,被列入中国革命史丛书。大型工具书《国民革命事典》,系湖北省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点资助项目,列入湖北省“八五”出版重点选题。发表历史学、党史、大革命史等方面的学术论文近百篇。其中《论武汉国民政府性质》、《也谈收回汉口英租界斗争领导权》、《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关于农民运动的理论和实践》等论文,填补了中国近现代史的空白。《史学情报》、《新华文摘》及《中国现代史》等10余种书刊,全文或摘要转载并予以评价。与张艳国合撰《论新民主主义文化观》,获1991年中共中央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70周年优秀论文奖。因治学严谨,重视第一手资料的收集与研究,其领导的历史所,成为大革命研究的中心,所藏的中国大革命档案资料也最丰富。为湖北省第七届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1、稿件用A4版式、标题3号字、正文5号字成文。文稿应主题鲜明、立论新颖、论据确凿、论证周密、语言精练、数据准确。文字一般不超过4500字为宜(两版)。2、请在稿件末尾写明作者的详细通讯地址、邮编、单位全称、所在部门及电话。稿件文责自负,严禁抄袭剽窃。本刊对拟用文稿有修改的权力,若不同意修改,请在稿上注明。 3、摘要应简明扼要地概括正文中的主要信息。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不用“本文”、“作者”等作主语。4、稿件中引用论点、公式、图、表均需注明参考文献(按文中出现顺序编码,在右上角用小方括号标出)。正文后则按编码次序依本刊要求的编排格式列出相应的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