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宣扬了人的恶和成长的苦。不符合社会价值观。
《十三邀》是腾讯新闻与单向空间联合出品的一档人物访谈节目,第五季2020年12月上线。 只有那些自觉而富有智慧的人,才知道该如何面对失控。
腾讯的创新准直播访谈节目《十三邀》,一改传统新闻访谈节目客观中立的态度,以许知远的视角,带领观众在与13位“社会切片”的对话中,观察和理解这个世界。2017年8月23日,《十三邀》第二季开播。
相关介绍:
腾讯的创新准直播访谈节目《十三邀》,一改传统新闻访谈节目客观中立的态度,以许知远偏见的视角,带领观众在与13位"社会切片"的对话中,观察和理解这个世界。2016年《十三邀》音频版上线蜻蜓FM。
许知远,男,1976年出生,江苏灌南人 ,200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计算机系微电子专业,现任职于《生活》杂志。
自1998年起为《三联生活周刊》《新周刊》《书城》《21世纪经济报道》等报刊撰稿,文风犀利。曾任《PC Life》执行主编、中国先生网主编、e龙网内容总监,他是单向街书店的创办人之一,曾任《经济观察报》主笔。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2017年许知远在蜻蜓FM独家上线音频节目《许知远:艳遇图书馆》 ;2021年2月,加盟腾讯视频脱口秀节目《吐槽大会第五季》。
许知远是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1976年出生的许知远,200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计算机系微电子专业,作家,单向空间联合创始人。1998年起,为《三联生活周刊》、《书城》、《21世纪经济报道》等报刊撰稿,曾任《经济观察报》主笔。
扩展资料:
许志远做书店,开专栏,写书。在8年的时间里,从“那些悲伤的年轻人”到“我想成为世界的一部分”,从《经济观察报》到《生活》杂志,这个23岁就决定要成为作家的男人用他的文字吸引了一群全新的年轻人。
当韩寒在聚光灯下的时候,徐志远曾经脱颖而出,但他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许志远认为“韩寒没有独立思考,他的文章都迎合大众情绪”,并进一步解释说韩寒的成功是一个国家的失败。
可以说,徐致远在经历了世界的变化的同时,也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世界。他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收获了粉丝,也得到了公平的批评。
文 | 一拾七
编辑 | 嘈坊
2021年2月,为了挽回持续走低的收视率,《吐槽大会第五季》别出心裁,请到这样一名颇具争议的嘉宾。
他是一位亏损书店的老板,他是一个在网上被 万人嘲 的“反叛者”,同时,他也是一档人物访谈节目,《十三邀》的制片人。
他留着长发,爱穿拖鞋,从外表看毫无攻击性,甚至还有点油腻邋遢。
但他刚登场,张嘴就是一顿对职业脱口秀演员的 “降维打击” ,还差点 “砸了” 这款网红综艺的场子。
他就是许知远,外形逐渐“高晓松”化的中年男子。
不过了解他的人都知道,这已经不是许知远第一次干这种事了。甚至毫不夸张地说,许知远几乎跟 大半个中国的网民,“对着干”了大半辈子 。
那么他是恃才傲物,是叛逆成性,还是为了利益哗众取宠?他的脱口秀,又凭什么能一边承受着万人抨击,一边又被无数人捧上神坛呢?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许知远的故事。
01
许知远,江苏人。
1976年,出生在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的六塘村。他的父亲是一名光荣的铁道兵,母亲则是全职太太。
他小时候的生活不算太平。1983年,我国决定裁军百万,已经完成全部使命的铁道兵自然首当其冲。许知远也就是在这一年,跟随父亲远离家乡,搬到了北京。
不过许父的军装是脱了,但他心中极强的 使命感和责任感 可没卸下,为了祖国,他甘愿做一块砖,国家需要他去哪,他就往哪搬。
也正是因为如此,许知远在接下来的 六年里,足足换了五所小学 。
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可到了许知远这,极度 有纪律守秩序 的许父,却成了他最好的“反面教材”。
他才不想成为父亲那样,一辈子都 循规蹈矩 的人。
叛逆的种子,从这一刻起深埋心中,也为许知远之后充满争议的人生,埋下了伏笔。
02
1995年,许知远19岁。在高考放榜的前一天晚上,他失眠了。
而他失眠的原因,还要从这两个男人讲起。
那就是 朱自清的徒孙孔庆东, 和以 反传统、反权威 的激烈姿态,登上台湾文坛的大作家 李敖 。
众所周知,我国首都有两所世界超一流大学, 北大和清华 。不过,这两所大学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并不是超高的教学质量和享誉全球的盛名。
那是什么呢?
当然是这两校学子,百年如一日的 “暗暗较劲” 。他们总是变着法儿的想把对方比下去,证明自己才是帝都第一。
而作为 朱自清 的学生 王瑶, 的学生 钱理群, 的学生 孔庆东 ,他自然是一位 究极“北吹” 。
在孔庆东眼里,自己以及自己老师和师祖的母校北大,那 空气都比清华甜,月亮都比清华圆,反正方方面面都比清华强!
“清华爆炸了无所谓,但要是北大爆炸了,人类 历史 那都得倒退50年!”
所以作为孔庆东学生的许知远,自然而然地便对北大心驰神往,他甚至对自己说。
这辈子要考不上北大,那就是白活了!
而李敖呢?极具反叛意识的李敖,是许知远的精神偶像。许知远从16岁第一次读到李敖的 《十三年和十三月》 时,就一直对这个远在宝岛的大作家 “寤寐思服” 。
但他想,人家凭什么见他呢?
于是,为了能跟理想和偶像更近一步,许知远便把考上北大,当成了他前半生最重要的一件事。
有惊无险地,本来估分要比北大分数线低几分的许知远,踩着分数线,被北大微电子专业录取。
美梦成真的他欣喜若狂,还难忍激动地,骑着自行车把北大溜了个遍!
可这时候的许知远还不知道, 人生往往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03
1996年,刚上了两学期课的许知远,突然觉得 这个大学真是没法念了!
在他的印象中,只要来了北大,那等同于跨越了近百年的时间线,回到了那个滚烫的五四年代,跟无数有激情、有梦想、有深度的先辈 隔空对话。
可现在呢?充满商业气息的微电子专业,简直让一腔热血的许知远窒息。
他开始远离自己的专业,不断去听文科的课,他郁闷的心情,直到自己的高中老师孔庆东回北大继续深造,才有所好转。
在孔庆东的小房间里,许知远认识了不少牛人。而新世界的大门一旦开启,便一发不可收拾。
许知远觉得天天在学校混,实在没意义,他得出去看看才行。就这样1999年,许知远蓄起了长发,提交了休学一年的申请,随后目的地——桂林。
大概年轻的灵魂总是迷茫。
无所事事的许知远在桂林逛了一圈,又回到了校园里。这次他更无聊了,无聊到每天睡到自然醒,然后去 看女生洗澡!
最后无聊过了头的许知远,办起了校园杂志——《微光》。从这个杂志的名称我们也可以发现,他的目标,他的渴望一直很明确,只是暂时找不到前进的路了而已。
只可惜,这个杂志还没办上几期,就发生了两件,让许知远备受打击的大事。
04
1999年末的一天,学校的书记找许知远谈话,勒令他赶紧把“ 批评校园日益世俗化” 的杂志《微光》给停了。
还是在这一年,许知远看到了 香港中文大学 办的杂志,他一下就惊呆了!
人家那才叫杂志啊,从排版到印刷都非常成熟!
相较之下,自己办的那叫什么玩意儿?许知远瞬间沮丧起来,他意识到,中国大学的整个的学生生活水平是多么的低劣!
理所当然的,许知远开始渴望变革,他渴望有什么东西,有什么人,能来叫醒 “沉睡的” 年轻人们。
如果没有呢?如果没有,那他就自己来!
2001年,他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畅销了近20年。
2002年,许知远首次走出国门,开启了一段让他回味终生的 思维激撞 之旅。
他在美国采访了整整15位顶尖的经济领域大咖,比如已经94岁高龄的经济学家 加尔布雷斯 ,又比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罗伯特・希勒 。
跟这种时代先驱、行业巨鳄的对话让许知远受益匪浅。同时,他也犯下了,几乎所有年轻人都会犯的错误—— 自负 。
通俗地来说,就是许知远 “飘了、傲了、狂了、觉得自己简直没谁了、看谁都觉得谁不行了!”
2003年那会儿,许知远在报社上班(经济观察报)。报社开年会的时候,社长邀请他上台去给优秀员工颁奖。
结果许知远倒好,他上了台,直接指责社长道:
我拒绝颁奖。你这个奖,根本就是为了平衡各方利益冲突颁的,并不是能者居之。再这么下去,报社早晚倒闭!
他说完这句话,便头也不回的走了,独留在台上凌乱的社长,以及一众完全傻掉的员工。
后来,许知远的父亲听说了自家儿子干得“混账事”,忍不住打电话训他:
“你不要太肆无忌惮了!”
可这时候的许知远哪里听得进去呢?
似乎大多数人都是这样,在他们小的时候,父母的话是圣旨,可等他们到了一定年龄,父母的话就成了废纸。
不过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许知远很快就尝到了过度自负,所带来的苦果。
05
2005年,许知远开了一家名为“单向空间”的书店,只卖他自己喜欢的书。
他幻想着,自己以后能过上理想生活。
不过结果嘛,喜忧参半。
喜得是,真的有不少跟他志同道合的年轻人,来到这家书店,但烦心事儿也随之而来。
看他这里有噱头、有话题、有热度,2006年前后,有好几家资本过来跟许知远谈合作,给他恼得不行。
紧接着2007年~2008年,许知远干脆离开北京,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游历。可能在国内转了转又觉得没意思。
2009年~2012年,许知远再度出国,开启了一场名为 “逃离浮躁” 的异国之旅。而他过度自负所招致的“恶果”,也正是在这期间,悄然来至。
2010年,韩寒入选《时代周刊》年度百人榜。不过令人啼笑皆非的是, 许知远上了热搜 。
这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原来是许知远心里不服气,他连夜炮制了一篇文章—— 《庸众的胜利》 。并在文章中大肆批判韩寒的文章浅显而直白,喜欢他文章的人,也是浅显又直白,可怜可悲可叹!
他这一番操作下来,可给韩寒的粉丝们得罪了个遍。
同时他总是故作深沉的样子,也早有网友看他不爽了,毕竟在大多数人眼里 “深沉 装” ,再加上许知远长相也不讨喜,理所当然的,许知远几乎被全网炮轰。
但这时候许知远还不甚在意,反正谁骂他,他就骂回去。
他嘴上说着“逃离浮躁”,可实际上呢?他似乎一直处于“浮躁中心”,这又当又立的行为,大概就是他当年被万人嘲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过那时的他,当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错,只是悠悠地感慨了三句话。
又或许,当他觉得真的自己有错的那天, 他也就不叫“许知远”了。
06
2013年,许知远上了一档综艺《我的父亲母亲》。
不过这期节目的视频,很快就被屏蔽掉了。
至于原因,在2014年的那一期《新周书房》,或许我们可以窥得一二。
—— 许知远实在太敢说了。
似乎这世界上,只有他脑海里没收录的词,就没有他不敢说的话。
但人嘛,总是会成长的,而属于许知远的契机,很快就来了。
那就是2015年的《十三邀》。
2015年,许知远的俩朋友张帆和于威突发奇想,打算做一档采访节目,他们三个臭皮匠凑在一起,洋洋洒洒拟了13个名单。
这13个人横亘了各行各业,男女老少都有,通俗来说就是“十三不靠”,节目《十三邀》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这回,许知远破天荒地心里有点打鼓,不知道自己做主持人能不能行,他的俩朋友张帆和于威一个劲儿的给他打包票: 怕啥呢,大不了上去挨骂!
结果呢?结果就是许知远, 真的挨骂了 。
说出来大家可能不信,许多人靠着骂别人吐槽别人火,而许知远,他是活活被广大网友骂火的!
他在《十三邀第二季》的时候,采访马东。让马东的粉丝,批了个痛快。
他采访李诞,不仅李诞怼他:活得沉重。就连网友也跟着起哄: 人间不值得。
要问大家为什么这样针对他,难道只是因为他喜欢故作深沉,只是因为他太傲吗?
还真不是。
要怪只能怪他在《十三邀第一季》采访女神俞飞鸿的时候,视频被人挑着有争议的点,掐头去尾传上了网。
再加上他刚做主持的时候没什么经验,那期《十三邀》简直堪称“人间炼狱”,大型尬聊现场,全国观众看完人人喜提一套房——用脚指头在地上扣的。
许知远本来就自带点文人才子的傲气,再加上有心人这么一运作,你说他的风评,还能好了吗?
不过他风评差是差了点,但他有才华,那也是真的。《十三邀》洋洋洒洒从2015年,一路顶着非议和谩骂,竟然出到了2020年,整整五季之久。
在一众综艺里,这个成绩实属长寿。
经过时间的沉淀和打磨,许知远的成长,大家也是肉眼可见的。他还是曾经那个有棱有角的他,但也不再那么锋利,不再胸中只有“愤怒”,只有对这个时代不公的抱怨。
理所当然的,这次他又火了。
07
2021年2月,许知远来到了《吐槽大会第五季》的现场,也为这个摇摇欲坠的节目,带来了无限生机。
这位不再“愤怒”的反抗者,用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告诉了所有人,什么才叫真正的“吐槽”。
他先是吐槽李诞,报了当年那“一箭之仇”。
接着张大大和金星,也不能幸免于难。
他吐槽的话也很有意思,从亚里士多德到鲁迅,再从川端康成到《雪国》。
许知远的言辞之辛辣思维之广泛,让无数网友为之咋舌,忍不住,就为他做出了极高的评价。
按照许知远的性格,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和肯定,他哪怕不表露得太过明显,最起码也要好好开心一番。
但这次,他出了奇的“淡定”,只是“事了拂衣去”。
他是真的想通了,还是不在乎别人的评价了,我们不得而知。但也许在这一瞬间,他回忆起了2012年的台北。
08
2012年,许知远曾有幸,跟自己粉了二十年的精神偶像李敖在台北相会。
可这次跨越了二十年的聚首,最后留给许知远的,只有无尽的尴尬。
时间过去了这么久,李敖早就不是曾经那个李敖,许知远,也不是曾经那个许知远。他们的人生曾经毫无交集,如今也根本没有任何共同话题可谈。
那天,俩人在一起吃了个冰淇淋,就匆匆别过了。望着李敖离去的背影,许知远总觉得,他的心里似乎是少了点什么。
那感觉就像,我们二十岁时,能买得起十二岁时渴望的玩具。但我们已经永远遗失了,十二岁时的那份心情。
不过人这一生最重要的一件事,或许就是学会跟自己和解。
李诞曾说许知远没有活明白,但现在,他大概是真的“悟了”。
他还是锋利的,但不再是尖锐的,他开始学会理解和包容,同时,也没放弃自己的批判和辛辣。只是他的很多话,都只说给“懂得人”听了。
或许,从某个角度来说:
这世上所有人,都是“许知远”,又或许我们自己,也是“许知远”。
当灵魂互相激撞,契合了,那便是金风玉露一相逢;没对上,那就落花流水,随它去也。
光阴似箭,人生不过寥寥几十载,活出自我,活出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潇洒,才算没白来一趟,这繁华三千。
“书店+”复合经营模式:多元化艺文空间的回归,具体内容,下面我来分享。
书店的经营方法
法国巴黎左岸的咖啡馆,被世界各地的文青们奉为文艺的“麦加”。在毕加索或海明威的时代,无数文人混迹其间,交流思想或探讨文学、艺术的创作。
而在当下的中国,书店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的属性,也正随国人文化生活的苏醒慢慢回归:咖啡、轻餐、创意衍生品都是标配,甚至是或坐或卧、悠游自在的猫咪。
这种“书店+”的复合经营模式已是行业常态,书店也就成了多元化艺文空间。
在“时尚廊”书店经理许翰方看来,所谓“书店+”,就是以书店为核心延伸出与图书有关的体验空间,这种复合式业态要有智慧的发展,在差异化中“补位”,避免雷同。
对于并不那么理想的盈利状况,书店都有清醒认知:图书的成本结构决定了行业的持续艰难。
正如“单向空间”的创始人之一张帆所说:“从书店的角度讲,能够活下去,还有所盈利,已经很好了,我们从来不指望书店能赚大钱。”
2010年,Page One在杭州万象城开了第一家书店。迄今,其中国分店已有5家。
这家总部位于新加坡的企业,集图书销售、出版、发行于一体,书籍种类有艺术设计、生活方式、人文社科、儿童图书等多门类,大量外文原版书是其特色。
Page One的经营模式正是典型的“书店+”模式。比如,在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分店,上下两层的舒展空间里,除了主阅读区,相当大的面积给了文创品,二楼有专门的餐饮区,室外还有咖啡座,每个月还有至少三场图书签售或交流活动。
当下,书店的餐饮是一种源自欧美的轻餐或简餐的概念,主要特点是环境清新雅致、菜肴时尚简易,如三明治、意大利面等。
有北京“文化地标”之称的“单向空间”,从创立之初就不是单一的书店。
高品质的文化沙龙是其延续数年的口碑活动,如电影《百鸟朝凤》的优先放映及交流沙龙、数十位85后青年导演的影展等。
在它位于朝阳大悦城的分店里,300平方米营业面积内,以“单厨”品牌打造的美食餐饮占了一半,旁边是书架和咖啡座。
张帆介绍说,自2013年底获得千万美元风投后,“单向空间”的业务线从原来的图书零售、沙龙搭配简易咖啡进一步拓展:除了“单厨”,还有“单Design”文创品,像旅行箱、布袋、金属书签、马克杯等,不久会进一步体系化。
对于这种复合式业态,“单向空间”和Page One都有各自的坚持。
像Page One对文创品的选择标准是设计出色、实用性强、价格合理,但首先要与图书或阅读有关。
比如一支笔,书中介绍了它的设计细节。那么现实中,读者可以通过实物感受如何通过设计创意提高生活品质。
“最重要的是把握平衡,不能把书店变成繁杂的‘百货店’,书店的根本仍应着眼于书和阅读。”Page One商业拓展经理张婧说,餐饮只是书店的有益补充。
除了秉持一贯的选书品味,“单向空间”把文创品定义为“传承思想的物质”,强调用产品来传达创意或理念。
“学术、儿童、女性等不同主打方向的书店都有咖啡。”张帆说,“这些‘标配’应是传递书店自身特质的手段,比如配什么样的图书。”
在张婧看来,未来书店的概念一定是让人们过更好的生活。
无论是互动性活动,还是到书店翻阅图书、感受立体的环境氛围,只有这些体验式阅读才能让人们对提高生活品质得到启发。
“对应图书电商的简单介绍和实体书店的体验式阅读两种渠道,阅读人群一定会出现分化。”她说:“未来,书店会逐渐演变成生活空间。”
一个事实是,当下实体书店的盈利状况仍不理想。
Page One保持了每年一家新店的发展速度。由于所有投入均来自企业自身,总体情况一直略微亏损。
据张婧介绍,单从盈利空间看,衍生品的利润最高,其次是进口图书。数十年合作使Page One可在国际出版社那里得到较低折扣,但中文书的供货折扣对于不同书店或分销商差别不大。此外,咖啡和简餐是补充。
“单向空间”的收益则主要来自三家实体书店。
“(书店)基本可以自负盈亏,图书、文创品、咖啡的收益比例大约是六二二。” 张帆说,这一状况正在改变:文创品、咖啡的销售额正逐渐增加。
此外,不同沙龙活动收费不一。
比如,邀请国外音乐家作音乐赏析,一般收费一两百元;日本当红美食达人吉井忍的美食课堂约三百元;也有的费用相对较高,像咏春拳的传授或知名主持人的发声课程等,收费在数千元至上万元不等。这些活动可带动图书销售,有的销量翻倍。
2015年,“单向空间”一共做了400多场活动,经常提前一个月就做好所有排期。“很多活动都接不了。”张帆说,新空间的拓展已提上日程。
时尚集团旗下的“时尚廊”书店也是复合业态。“人们来这里可以吃、喝、玩、看书、谈事情、买大牌包包。”许翰方说。
“时尚廊”成立于2007年,起初只是企业内部会所,隐蔽在世贸天阶一角。由于许多活动都涉及外部人士,像商业洽谈、艺人拍照定妆等,后来就对外开放了。
目前,经过半年闭店整顿,“时尚廊”一举推出开办三家分店的计划。许翰方觉得,是因为书店复合式经营的“临界点”到了。
“时尚廊”的目标就是打造一个适宜阅读和生活的文艺空间。即将开业的三家新店也作了业态升级,加入“女人的衣柜”“大男孩玩具俱乐部”等新元素;还有“套餐”式优惠活动,比如将图书与咖啡、鲜花等“打包”出售。
“有好咖啡的地方太多了,但我这里有书香。”许翰方说:“我们要利用这缕书香,用不同方法把读者拉进消费情景中。”
不过,许翰方也坦言,从创办开始“时尚廊”一直未能盈利。
“图书的营业额大于餐饮,因为大订单较多,所以总体持平,不然数年来应该略有下滑。”她分析说:“这与人们改变阅读习惯有关。同时,书的成本结构决定毛利太低,折扣、成本率都摆在那儿,还逐年上涨。”
2016年初,一个名叫“城市之光书店住宿计划”的项目,进一步丰富了“书店+”的复合式经营业态。
这个计划的灵感来自于小猪短租副总裁潘采夫。他对几年前通过Airbnb租房游览欧洲的经历念念不忘:除了比酒店的房价便宜外,房东们有各种有趣的身份,像超级奶爸、大提琴手等。不过,在他心里,书店才是最美的住宿形式。
2015年9月,小猪短租找到“单向空间”谈合作。张帆说,刚听说书店住宿计划时,第一感觉是“好玩儿”,“和我们倡导的体验青年文化的感觉相通——书店不是仅仅卖书的地方,而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可以在这里吃东西,也可以住在这里。”
“单向空间”也曾组织过类似活动,比如2014年元旦征集少量粉丝在书店“跨年”。
于是双方一拍即合。翌年1月,“城市之光”书店住宿计划发布会在“单向空间”花家地店召开。迄今为止,已有15个城市的18家书店加入该计划。
“我们的初衷是找一些小而美的书店,打造一个特色住宿项目,同时帮独立书店拓展生存方式。”“城市之光”项目负责人王杨卡佳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这些书店有的是国风系,有的是沪上洋派,风格各有特色。”
打造住宿空间时,小猪短租会提供部分资金支持,结合书店的风格和可能性,比如有的会放置帐篷,也有的做成榻榻米。
客单定价则在小猪短租建议的基础上,尊重书店的意见;所有收益均归书店所有,小猪短租每月会将预先扣除的10%的服务费统一返还书店。
比如,扬州老巷的“边城”书店,老板把原来的工作室等打造成三四个独立单间,整体风格仍延续国风系,还把收集的二手古董点缀其间,每天住宿费是218元。
“单向空间”将花家地店二楼原来的会客厅进行了装扮,客人一般睡在帐篷或睡袋里,每晚180元。但生意很不错,比如,2016年6月所有周末的名额,已提前一个月预定完。
“对于‘单向空间’来说,是书店在选择客人。”王杨卡佳说,绝大多数书店运营情况不如“单向空间”。通过该项目,有些书店能抵消房租,甚至略有盈余。
像上海Mephisto书店,每晚单价为398元,每月接单量超过20单;扬州“边城”书店每月稳定接单量为30~60单。现在,这两家都另租了新空间,复制了这种书店住宿的模式。
在项目筹备阶段,小猪短租花了很多时间来寻找合适的书店。而现在,不少书店都主动申请加入,像长春的悦读书社、福州的蜗牛书社、哈尔滨的果戈里书店等。
“我们希望每个城市都有一家这样的书店,比如今年年底可以达到50家,但不想刻意追求规模化。”王杨卡佳说,“这种源于‘分享经济’的住宿形式是用闲置房源做分享,书店房源的品质要求优先于数量。”
和各种业态碰撞出火花
“这是彼此借力,小猪短租借助书店提高文青受众群对租赁平台的重视,书店也能提高知名度。”许翰方评价说:“书店可以跟任何业态碰撞出火花,至于是否长久,要看怎么做。”
比如,不同位置的书店复合业态的配置各异。像位于国贸商圈的“时尚廊”分店,面对众多一线大牌的“包围”,一定不会销售服装;而位于科技园区的分店也许会配有不止一家轻餐。
与其他书店不同的是,“单向空间”正致力于把沙龙嘉宾、图书作者等资源集合起来,做打通线上线下、立体性内容的出版。
“媒体方面着重打造‘单读’和‘微在’两个品牌。”张帆介绍说,前者包括《墨客》杂志、APP等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电子出版物,及每周两三期基于全网渠道播放的视频节目,和喜马拉雅FM上许知远的播客节目。
后者以短视频为主,从职场、情感等多角度描绘都市年轻人的生活状态。
由于核心创始人许知远、于威、张帆都曾供职媒体,其运营从开始就加入了内容传播等传媒属性。
“空间的本质是传播有价值的思想、作品的平台,线下书店的定位也是如此。”张帆说。
比如,三个月销量5万册、俘获无数“文艺癌”的文创品——单向历,把传统黄历和哲言警句结合在一起。像2016年5月8日的日历显示:今日“忌呵呵”,后面是福楼拜名作《包法利夫人》中的句子——“每一个微笑背后都有一个厌倦的哈欠”。
未来,“单向空间”希望还有很强的延展性,图书将是必然存在的元素,文创品、咖啡可让空间更丰富,如果没有也不会失掉空间的特质。
但最重要的是,文化思想能否通过流动的沙龙、文创品、书籍传播出去,这是几位主创者坚持了10年的理想。
“人们来这里寻找交流的感觉、氛围。”张帆说:“看书、写作或约人聊一些不那么实际世俗的话题,比如对一本书或一部电影的看法,这是为什么我们把它叫做空间,而不是书店的原因。”
Page One的未来版图更多凸显对图书阵地的坚守,比如推出城市图书馆和社区图书馆。
前者基于多年的市场经验、数据统计,提供读者真正希望阅读的图书,改变现在许多图书馆只被当作“空调房”的尴尬境地;后者将开设在住宅区等社区环境中,方便人们就近读书。
此外,还有贯通线上线下的图书销售、企业内部的阅览室等,并将在中国发展物流分销中心。
另一个重要方向是增加与生活方式有关的体验性内容。比如,展示图书上的家居设计产品、面向普通读者的艺术课堂、针对家长和儿童的阅读教室等。
这在Page One香港海港城分店已有尝试。2015年《小王子》全球发行30年的纪念日,Page One推出与该书主题相关的花艺作品,吸引了很多没有读过书的人去探究书中的故事。
“这些规划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民众的阅读习惯、让人们的兴趣回归读书。”张婧说,“否则,实体书店将无法与来自网络的碎片化阅读信息相抗衡。”